• 我的订阅
  • 人文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13 21: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增广贤文》

走在街上,倘若你看到一个有着高鼻梁、湛蓝的眼睛、眼窝深陷、一头白色头发的高大的男人,你一定会以为他是个外国人。一位叫做李忆祖的中国人就常常遇上这样的问题,这也是他最怕遇到的问题,每当别人叫他外国人,他总是会立刻解释道:“我不是外国人,我是外裔中国人!”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1938年,李忆祖出生于中国天津,他的父母都不是中国人。出生不久之后,他便被亲生父母遗弃在了中国,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孩在中国这片大地上无依无靠,这时,李忆祖的养父母发现了他,并且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孩,心生怜爱,便把他收养回家,并且给他取名为李忆祖。其实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看出李忆祖养父母们的善良,他们还是希望李忆祖能够记得自己原来来自哪里,不要忘记自己究竟来自哪里。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虽然李忆祖并不是自己的小孩,可是李忆祖的养父养母却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小孩对待,从来都不愿亏待他。当时有一对外国夫妇曾经表示愿意收养李忆祖,可是这时李忆祖的养父母早就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与他分开,于是拒绝了外国夫妇的提议。

李忆祖就在养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着,虽然自己是一个外裔中国小孩,可是李忆祖仿佛天生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他不仅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还很喜欢阅读中国武侠小说,喜欢里面的壮志豪情与美妙意境。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养父母很注重对于李忆祖的培养,李忆祖自己也很争气,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地质学院,选择了地质学专业。

李忆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工作,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简直是登上了人生巅峰,是很多人梦想中的事情。可是李忆祖最终却没有选择留在北京,养父母虽然觉得有些可惜,可是却还是支持李忆祖的决定。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李忆祖或许认为,既然是学的地质学,就应该去实地考察,而不是整天在写字楼中穿梭。于是他远离了家乡,来到了遥远的新疆。与李忆祖从小的生活环境相比,新疆的条件着实不太好,可是李忆祖却毫不在意。

最初到新疆的时候,李忆祖被分配到一支地质队,从事煤田地质的普查工作,车辆能够通行的时候他就乘着车穿行在野外,车辆无法同行时,他就用双脚丈量土地,日子虽然过的辛苦,可是李忆祖却十分快乐。从事地质考察工作的二十多年里,李忆祖将天山都跑了个遍,还曾经到达了5000多米海拔的西藏阿里地区。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到了80年代,李忆祖被调到了乌鲁木齐当校长,也是从此开始,李忆祖开始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忆祖退休之后,原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可是他却闲不下来。在新疆,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教育水平都要相对落后,李忆祖十分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他知道,只有好好培养下一代,国家才更有希望。于是,李忆祖从一个地质学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讲师,开始义务的教授孩子们知识。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在新疆的课堂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教学设备,很多时候李忆祖想要给学生们演示,可是都拿不出演示仪器来,于是李忆祖想到了一个方法:变废为宝。那些扔在角落的废弃的易拉罐、磁铁都被李忆祖拿起来再次利用,成为了极好的教学工具,在李忆祖生动的讲解下,孩子们对于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原来死沉沉的课堂也开始活跃起来。

虽然李忆祖的专业是地质学,可是在讲课的时候,李忆祖却并不拘泥于地质学的知识,而是多方面涉及。在教学的9年时间里,李忆祖每天的生活几乎被上课、备课所填满,为了服务更多的孩子,他开始亲自进入社区、基层,北疆、南疆几乎被李忆祖走了个遍,据统计,9年里,李忆祖义务讲课多达五百三十多场,听课的人数甚至高达27万人。

外国弃婴成中国地质学家,退休后扎根教育,最怕被认成外国人

人的生命虽然有限,可是求知却是永无止境的,李忆祖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孩子们。

李忆祖几乎将自己一半的生命都献给了新疆这片辽阔的大地,最初来到新疆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而四十多年过去,他已经成了一个经过岁月蹉跎的老人,只是,越在新疆生活,他便越爱新疆这片土地。对于他而言,哪儿都比不上新疆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伊朗逮到4名外国人,首都附近翻出炸药包,中国也得防这一招
...在该国首都德黑兰附近翻出了炸药包,并为此逮到了4名外国人。(德黑兰街头)当地媒体声称,此事发生在德黑兰西部的厄尔布尔士省。伊朗军方在一处高压电站附近的仓库里头,发现了炸药包,
2023-06-20 17:28:00
金京模:用山水画传承中华文化的温良精神
...而是一种内心宽容、外表和善的深厚道德修养。作为一名地质学家,“现代的徐霞客”,他师古人、师今人、师自然、师造化,博采众家之长,在继承中开拓创新,自成格局。诚如真正产生过国际影
2025-01-19 15:31:00
穿越山海,链接甬舟
...有9个项目成功入选,数量最多、占比最高——有被国外地质学家认定为“施工禁区”的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海拔2200多米;有中国第一条通车的超长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大瑶山隧道,全长
2024-05-25 06:16:00
为促进中国发展和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 17 版)图①:中国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的2023年外国专家科学讲堂系列活动,邀请各领域外国专家为中国学生及家长普及科学知识。图为一位外国专家(右)在北京天文馆做物理
2024-01-03 06:09:00
杰青项目是我地震探索之路的基石
...、爬冰川比很多男性都轻松。”有一年,范宣梅带十几位外国专家前往汶川考察震后地质灾害。拦挡坝被泥石流淤满,要在上面走很长时间才能进入沟里,外国专家全是男性,都累得气喘吁吁,而娇
2024-05-28 06:57:00
清末老照片背后的真相
...亿吨以上,世界排名第三,而且煤种齐全。据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说,我国对于煤炭开采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发现煤炭,利用煤炭,并不比资本主义国家晚。早在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
2023-08-01 12:50:00
俄罗斯逃出来的人才,托卡耶夫压了重注,十年承诺,赌的就是人心
...市场上所拥有的人才数量。比如医生、工程师、农学家、地质学家和IT专家等专业。所以哈萨克斯坦一直在努力进行人才引进工作。而去年的一场俄乌冲突就给了哈萨克斯坦这样引进人才的机会。
2023-03-02 10:12:00
王秀明:“地下珠峰”攀登者
...声学所能做出一番成就!”对于油气勘探而言,首先需要地质学家进行区域概查,确定可能存在油气田的地区和范围,再进行区域普查,利用人工地震方法推断地下岩石结构,大体确定地下油气储层
2023-11-29 07:06:00
中国故事|在戈壁深处,守护粮食的“粮食”
...面的限制,中国钾肥完全依赖进口。20世纪50年代,曾有外国专家断言:“中国是一个贫钾国家,根本无钾资源可循,就是有,也很贫乏,永远都不可能生产出钾肥。”真的没有吗?由著名化学
2024-04-10 15:38:00
钱塘江大桥档案的前世今生
...的影像就更显珍贵。历史上,只有京张铁路的建设,聘请外国人留下少量影像资料外,就剩钱塘江大桥工程,留下了 20 世纪中国有影响的大工程中数量最多、记录最为全面、手段最为先进的影
2023-07-25 12: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