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自古就有劝诫人的俗话,比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劝告人们不要看见一个人容貌丑,就对他有偏见,从而否定他的一切。以貌取人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无论男女,有个好的容颜,在任何场合都是讨人喜欢的,所以办起事情来就如鱼得水,别人也愿意为你大开方便之门。现在的年轻人应聘,在面试这关,考官说只看能力不注重颜值,谁能相信?在学历、能力同等的时候,优先录取的当然是俊男靓女了,这是他们特有的优势,谁都愿意欣赏美好的一幅画。
但相貌是爹妈给的,一般人不能靠颜值取胜,反而成功的机会更大一些。他们能吃苦,踏实肯干,比别人付出的辛苦更多,最后反而成为人生的赢家。当然又有颜值,又有能力的人大有人在,那是老天的恩惠。就连被誉为千古一帝的乾隆皇帝,也曾以貌取人,差点错失人才。
乾隆年间有一个江西萍乡人,名叫刘凤诰,从小母亲早逝,家境贫困。但他读书刻苦,修身养性,能熟读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子集,在十八岁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举人。举人可能一般人看不上眼,进士才是人们期盼的功名。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哪有一步登天的?才十八岁能考上举人,意味着社会地位有了一个飞跃了。范进中举时都五十多岁还那么兴奋,而刘凤诰在当时也算得上光宗耀祖了。
从此刘凤诰有了自信心,性格变得勇敢,什么事情都敢去做。有一次看到一群人在比射箭,他的剑术并不好,但也想尝试一下,就加入了射箭比赛。真是祸从天降,他的一只眼睛不小心被箭射到了。本来长得就不出众,现在还成了“独眼龙”。这等于是破了相,对于年轻的刘凤诰来说,遭受了很大的打击。但总不能以泪洗面,很快他就从忧郁中走出来,还和以前一样,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破相,充满自信,照常和友人一起交往,在生活中非常活跃。
之所以能这么看开,是因为他有才华和学识,人要有底气,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相貌不佳,只能用才学弥补,他想靠自己的才华谋个锦绣前程。在他28岁那年,刘凤诰通过层层考核,被准许前往北京参加殿试。在参考的人中,他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文采出众,观点独特,被主考官一致选为第一名,相当于状元。
很快试卷传到了皇上面前,乾隆看完刘凤诰的试卷,文章写得确实很好,大为赞赏。乾隆晋见才子时,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文章写得那么美妙的状元,竟是个“独眼龙”,是个丑男,顿时乾隆的脸色就变了。心生犹豫,有心想不录取刘凤诰,但又说不出口,因为容貌难看不录取,怎么能服众呢。
乾隆心生一计,想难为刘凤诰,就出了一个刁钻的对联,让他当众出丑。于是乾隆写出一个上联“独眼岂可登金榜”,让他对出下联。这简直就是揭人家短吗,哪有用人家生理缺陷来出对联的,也就是皇上能说。但刘凤诰可不是白给的第一,这么多年因为丑,嘲讽他的人还少吗?面对羞辱,早已经不在乎了。于是刘凤诰不慌不忙,挥笔写出下联“半月依旧照乾坤”。
这个下联一出,不仅仅将自己的容貌尴尬一笔带过,而且还大有拍马屁的嫌疑,让人听着十分受用,堪称经典。
乾隆惊叹其才华,又心有不甘,继续出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刘凤诰不假思索写到“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众考官暗暗叫好,这个第一选的名副其实,真长脸啊。乾隆看完哈哈大笑,心里叹服,称刘凤诰为江西中的大器,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场宣诏,录取刘凤诰为探花郎。
让我们把对联重温一下,以飨读者:
第一联:独眼岂可登金榜,半月依旧照乾坤
第二联的上联是: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下联是: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对联文化,对我们的艺术造诣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熟读经典对联,是提高自己对联水平的最快捷的途径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