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代名相张九龄为什么要坚持杀安禄山?
...天涯共此时\"这绝唱千古的诗句,因而很多人也仅仅知道张九龄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张九龄为什么要坚持要杀安禄山?九龄善识人,孟浩然、王维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曾得到过他的提拔。他预测未来的准确性更令人惊叹...……更多
哪位宰相多次对安禄山暗下杀手,可惜功亏一篑
盛唐之世,最为家乡增光添彩的人非张九龄莫属。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当时的两广一带是文化、经济极度落后的地区,被中原士人目为蛮荒瘴疠之地,当地人相应地被当作南蛮看待。一个“蛮”字,说尽了中...……更多
唐朝哪位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唐朝开元年间,有个著名的宰相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世称“张曲江”,西汉留侯张良后裔,西晋名臣张华的十四世孙。张九龄在任内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不惧权贵,为“开...……更多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后政败国乱,酿成难以收拾的局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宰相张九龄与唐玄宗择相用人的矛盾。唐玄宗是个先明后暗的皇帝,开元之治的辉煌,是他卓越的帝业成就,但也使他头脑有些发昏,到后期励精图志的雄心已经淡化,贪图享乐的欲望...……更多
安史之乱时,张巡为何会做出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
...性思维”逐渐显现,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圆满了。唐玄宗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谏臣,对时局针砭时弊,帮助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就算是作为唐玄宗他也不会留面子,起初张九龄刚正不阿的品行深得唐玄宗赏识,刚愎自用的心...……更多
安史之乱的罪臣怎么毁灭唐朝盛世
...于如愿当上了宰相。当时与他同任宰相的,还有裴耀卿和张九龄。这二位都是有资历能耐的重量级人物。特别是张九龄,这是被后世称为“开元盛世三杰”的牛人,既忠诚敢言更眼光卓越,诗文才华更是一绝。比起这位大佬来,...……更多
...官向唐玄宗说过安禄山可能会谋反。据《旧唐书》记载,张九龄就曾经因为讨厌安禄山的“狡黠”,所以告他“面有逆相”且有“狼子野心”王忠嗣也曾因为李林甫对自己“日求其过”,于是告他的亲密同伙安禄山日后“必反”...……更多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更多
为何说李林甫把张九龄挤下台,是大唐由盛而衰埋下祸根
...。公元736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张九龄大势已去。张九龄是西汉名臣张良的后代,唐朝的名相。他除了是一位正直贤能的大臣,还是著名的诗人,世人都赞叹他“举止文雅,风度不凡”,无不仰慕,连唐...……更多
此人是唐朝千古罪人,因做错了一个决定,把大唐江山都断送了
...,最终断送大唐,断送贵妃的命途。这个人就是一国之相张九龄。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丞相,张九龄看人非常的准,不仅能够看言观色,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人的言行来知晓这个人的野心大小。当他第一次接触到安禄山的时候,...……更多
唐朝这四大贤相与两大奸相,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
...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4、张九龄张九龄是唐玄宗执政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他之后就是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的人了。张九龄是广东韶关人,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登进士第,唐玄宗即位后,迁...……更多
张九龄:开元盛世的智囊团与晚年罢免的宰相
说起宰相张九龄,很多人对他的评价都比较正向,比如说尽忠职守、选贤任能等等,正是因为有他的辅佐,李隆基才能开创\"开元盛世\"。对于这些才华优秀却性格倔强的谏官们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皇帝的包容与信任,否则最后...……更多
唐玄宗为啥要把张九龄当作为官标准
...统治期间的最高峰,引领着整个东亚的时代潮流。而宰相张九龄在那个时代,更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奇男子,唐玄宗李隆基平日里也特别看重张九龄,但最终张九龄还是被唐玄宗给贬出京城。只因为张九龄天天和他过不去,但每次...……更多
安史之乱的时唐玄宗想起张九龄,为何后悔莫及?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西汉留侯张良是他的远祖,西晋壮武郡公张华的十四世孙。唐代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著名诗人。(一)自幼聪慧,才智过人也可能受祖辈遗传基因的影响吧...……更多
唐代的首位奸相,一生创造了三个成语,权势滔天却不得善终
...近,离权力越近。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三人同时为相,大权在握的李林甫开启了一系列骚操作,凡是和他不对付的,一律打压。张九龄与裴耀卿交好,做事情往往高标准、严要求。所以,一直对...……更多
...派安禄山前往长安汇报工作,这是安禄山第一次入长安。张九龄见了,跟裴宽说,这个胡儿肯定会搅乱幽州。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禄山跟契丹打仗失利,损失了四万多人,张守珪给朝廷上表,请求杀了安禄山。张九龄批复,...……更多
荒唐的“洗三礼”,唐玄宗是真的昏聩吗
...军功在身,不宜自剪羽翼”,所以主张法外开恩。但宰相张九龄看到安禄山之后却认为“禄山失律丧师,于法不可不诛,且臣观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玄宗皇帝听到张九龄这番话后不由地笑了,他心想这张九龄是不是年...……更多
李林甫:权臣之路与帝国的覆灭
...先后被封为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甚至和名相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口蜜腹剑,欺上瞒下的人,担此大任,是怎样的后果。事实证明,在李林甫上位之后,先是排除异己,对于那些能力出众的士子...……更多
...。那么,最有眼光的一位,当属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宰相张九龄。张九龄四十五岁那年,当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因为副将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捉拿护送他到京城,请求按照朝廷典章执行(死刑)。张九龄奏明皇上说:“张...……更多
杨贵妃遭到处死后,唐玄宗晚年如何度过?说出来别不信
...帝,他的能力有目共睹。前期任用贤臣宰相,比如姚崇、张九龄,让唐朝达到历史上最好的状态。当所有人都认为李隆基会是唐朝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时,他却开始任用杨国忠、李林甫这样的奸佞,宠幸杨贵妃,沉迷女色,不思...……更多
李林甫有什么样的手段,能够让安禄山与其对话
...瑶、光王李琚同时废为庶人,可见李林甫的能量,在扳倒张九龄的过程中,更可以看出李林甫的实力,尽管后来张九龄已经跟李林甫求饶,依然没有留下任何余地。安禄山和李林甫比起来,那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当初安禄山...……更多
安史之乱的是谁之过?是唐玄宗?李林甫?还是杨国忠
...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才子宰相,时不时挑唐玄宗毛病的张九龄被迫下课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走上了前台。再后来,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也混成了宰相。就连太监高力士也混成了唐玄宗的心腹,成了大唐手握重权的人。唐...……更多
唐朝两位伟大君主李世民与李隆基,为何晚年表现大不同?
...听不进去,终于酿成了后来的乱子。而最早看出来的人是张九龄,我一直纳闷,张九龄是怎么观察出来的?第四,任用奸臣。李隆基早年重用了姚崇、宋璟,政治清明,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再比如张九龄等,也都是贤良之士。...……更多
谁在安禄山根本不敢造反
...相之位,本身来说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早期的能臣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都被一一排斥出去,只有李林甫任职的时间最长,一直以来,经常有人拿杨国忠和李林甫作对比。作为杨国忠的前辈,在杨国忠早年发家的时候,...……更多
唐明皇可真享尽了人间的艳福
...的人,当然也争相趋附杨国忠了在王公大臣里,只有老臣张九龄不收杨国忠的大礼,因此杨国忠恨张九龄恨得要死。别人都觉得张九龄不可理喻,张九龄却说:“今天满朝大臣都是围火取暖的乞丐,有一天,火尽灰冷,这些乞丐...……更多
唐玄宗作为一代英主,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
...之术。在他统治前期看人及其准确,任用了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通过权力的收放他总是能够很好地控制朝堂大臣,在这些贤臣的支持下,唐朝迎来了“开元盛世”。但是这种君臣关系需要依靠双方的默契来配合,又需要...……更多
李林甫与杨国忠的权力斗争
...风衰落帽子扣的大了点,但也不冤枉。李林甫的前任,是张九龄,和靠科举入仕的文坛元帅老张不同,李林甫读书不多,是陇西李氏的一位二代。唐代是群相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虽然没有很固定的届次,但每人任期大概三...……更多
...”,玄宗听信一面之词,准备废除李瑛的太子之位,幸被张九龄阻止。张九龄是玄宗朝最后一任贤臣,张九龄之后,唐玄宗开始用小人为相,比如李林甫、杨国忠,也就是张九龄罢相之后,武惠妃再一次陷害李瑛,她暗中召太子...……更多
从边陲小人物到叛国枭雄:安禄山的崛起之路
...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他因失误险些被张九龄问责,面临被打入死牢的危险。在命悬一线之际,唐玄宗的特赦让他逃过一劫,这次经历让他更加明白权力的游戏和生存的艰难。三、权力的巅峰与叛国的阴影随着...……更多
张九龄是怎么死的?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他请求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因为遇到疾病而五月七日去世,终年六十八岁,皇上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叫文献。在他死后不久,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此人身高不足1米6,是黑帮老大,4个貌美女儿却无人敢娶
大家好,我是欣欣。黑帮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都不是一个好的概念,但在黑帮这个混乱的领域里,那些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往往也拥有非凡的能力
2025-02-03 22:25:00
望夷宫之变,宦官赵高杀害秦二世
公元前207年的一天,赵高的女婿阎乐带着一千多名士卒来到了望夷宫的宫门前,他受赵高指使,想要杀进望夷宫去,除掉秦二世胡亥
2025-02-03 22:20:00
为什么说秦国的崛起始于秦襄公?看看他是如何借势而起的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周幽王继位,幽王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宜臼为太子。周幽王继位后贪婪腐败,不问政事,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
2025-02-03 15:43:00
参观福建省历史纪念馆
今天,烈日炎炎,天气巨热无比,最高温41度,车上的空调效果已经不明显,大地反射上来的热气让人眼睛不敢睁太开,我喝了瓶红牛醒醒脑
2025-02-03 15:45:00
如今5000元,放在80年代等于多少钱?答案有些出其不意
而现在,生活的成本变高了,几乎在外面吃一顿快餐,至少都在10元以上,此外生活处处是开销,从肉价到房价都昂贵,使得那个年代的老人
2025-02-03 15:48:00
东莞男子继承姨妈英国遗产,内藏十万件圆明园文物,全部捐给国家
圆明园乃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宝库,里面容纳千万文物,个个价值连城。如果不是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圆明园也不至沦落至此,不免让人惋惜
2025-02-03 15:54:00
600年前,这一批美丽的外国女人纷纷嫁入中国,都说:太荣幸
中国与朝鲜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从古至今都是十分的友好,而我国也在许多方面都在全力支持着朝鲜国。古代时期,朝鲜曾有一位名叫“李成桂”的人
2025-02-03 16:04:00
古人真的天一黑就睡觉吗?那你就想错了,古人比我们想象中更会玩
科技的发展给了人们生活无尽的便利,不说几十年前,哪怕就放在10年前,恐怕人们都不敢相信我们手里的手机,能够拥有这么多的功能
2025-02-03 16:10:00
奴婢出身,后被乾隆封为皇贵妃,去世后却被诛灭九族!
小编有话说:感谢你对文章的关注,希望你能畅所欲言,留下你的宝贵意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于乾隆时期的一位特殊女性,她经历了从奴婢到皇贵妃的不平凡命运
2025-02-03 16:23:00
严格戒律的尼姑庵:每天睡4小时,只吃1顿饭,一生不碰钱财
《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不断繁荣昌盛,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变得蒸蒸日上起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25-02-03 16:27:00
五胡乱华始作俑者刘渊,其实是个“胡人面孔华夏心”
刘渊(?-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
2025-02-03 16:34:00
古代没有星期制度怎么休假?黄金周什么不在话下,反正我酸了
国庆黄金周又要来了!每年的休假都是我们最盼望的日子,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可以说是非常兴奋,难得有机会能放松。那么话说回来
2025-02-03 16:37:00
《人民的名义》想升到李达康的级别有多难?普通人到副处就到头了
在《人民的名义》里面,要说剧中最大的官是哪个?毫无疑问是赵立春,因为副国级干部,算得上是位高权重的存在了,不过,要说最像赵立春的人
2025-02-03 16:43:00
100多年前,欧洲人曾大量食用木乃伊,还将其做成燃料,是为了什么
提到古埃及,人们脑海中常常浮现的是那神秘的木乃伊。古埃及人深信,只要尸体得以保存,灵魂就能永存。因此,从王室贵族到普通百姓
2025-02-03 16:48:00
别小看这一条条鱼,估摸着有六七斤重长兴吕山,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相传三国时大将吕蒙雄踞立防,留有吕蒙山,吕山故此得名。“小时候
2025-02-03 0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