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 李卫红融媒体记者 吴海涛本报讯 日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及其团队成员,莅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淮安推广示范基地(国家稻麦科研育种创新基地)调研指导。万建民一行先后考...……更多
端午假期  南京农业大学师生抢抓农时忙“插秧”选良种
...区的农忙插秧季。在南京农业大学土桥水稻实验基地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团队带头人万建民带着150多位研究生,戴着草帽、穿着胶鞋、踏入田间、手插秧苗。与广袤稻田的规模化、机械化...……更多
...上今天的主角王院士,粮棉油这下在东台会齐啦!”随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献龙一句洪亮的打趣话,现场响起一片轻快的笑声。5月20日,全国油菜“双密双高多抗”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会举行,专家学者和农技...……更多
“京粳香8号”在三亚首种成功
...组确认,折成标准稻谷平均亩产量为551.7公斤。该品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万建民团队历经8年南繁北育、在三亚定型、刚通过审定、适合海南等热区种植的优质香稻品种。通过进一步示范推广,可填补海南优质...……更多
5‰盐水浓度下亩产粮327.2公斤
...交稻品种的空白。耐盐碱水稻国创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参与了现场测评环节。此次精准大田耐盐性鉴定试验将34个品种分为籼稻组和粳稻组,试验全生育期田间水...……更多
他们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
...自:科技日报他们潜心30年攻克“杂种不育”难题——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科研团队图为万建民(左四)和团队成员。 南京农业大学供图【创新团队】◎本报记者 金 凤 通讯员 许天颖今年是万建民团队的“大满贯”之年。...……更多
...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35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胡培松等知名专家到施甸开展水稻育种,取得了丰硕成果。玉米“引来”八方客。施甸三面环水,两山夹一坝的地貌特点是玉米制种的天然隔离屏...……更多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种业未来产业,海南一直在协同种业科学家们探路前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选育的优质粳稻“宁香粳9号”今年在三亚亩产640公斤,创造了海南规模种植优质粳稻的高产纪录,也首次实现长江流域优质粳稻引种海南成功示范...……更多
...时监测土壤墒情和虫害信息。邵名文告诉记者,这得益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的无人农场技术。赵院士还通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智能化的农机监控终端,研发了全流程集成式智慧农业系统,农机在田里作业时,位置...……更多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构建以企业创新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本报记者 刘盈盈 张慧膑 实习生 桂周琪 何承儒“我这次讲的是关于中国种业创新体系如何构建,分析美国等发达国...……更多
...6月8日,在位于江宁的南京农业大学土桥水稻实验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团队带头人万建民正带着150多名研究生手插秧苗。他们插的,都是“实验秧”。田埂上,团队老师带着研究生在忙...……更多
小龙虾长成富民大产业
...的缩影。近年来,淮安聚焦“富民、助企”双导向,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等8名高层次人才来淮创新创业,建成院士工作站等11个创新实践基地;统筹各县区水产技术人员下沉村级龙虾养殖一线,在26个镇街建立稻虾共生农...……更多
...州开幕。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水稻种质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万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刘耀光共4位院士来到大会现场,共同交流野生稻的最新研究进展,研讨野生稻资源的创新利用方向。开幕式上,...……更多
水稻杂种不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讯(记者李晨)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克隆了栽培稻和南方野生稻种间杂交不育的新位点,揭示了两个紧密连锁的...……更多
...污染减少,将是高质量发展的好样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说。2021年底,张福锁和他的团队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在苍山脚下、洱海水畔的古生村停了下来。他们要在这里进行一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试验...……更多
加快培育优良品种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药效果的丛枝菌根高效共生水稻新品种“赣菌稻1号”;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蔡耀辉团队历时20年联合攻关,创制了矮秆密穗优质恢复系R225及其衍生系,有效解决了南方双季稻区主栽品种...……更多
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
...种随着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不断突破,水稻亩产不断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前提出“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在三亚召开的启动会上成立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攻关领导小组。2023年11月,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站在整个城市的维度来思考城市更新
...共生•共享•共为-2023澎湃城市更新大会”的院士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孟建民以《城市更新语境下的医院改扩建》为题发表演讲。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更多
益生菌产业化生产示范线在淮投产
...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边振甲,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市委常委、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徐子佳,伊利集团副总裁晁德文,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任志坚,澳优乳业中国...……更多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突破性水稻新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强有力保障。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前提出“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在三亚召开的启动会上成立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攻关领导小组。2023年11月,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更多
...收测产亩产达508.6公斤。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为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等11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在东北典型的富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苏打盐碱地上,“龙稻21”表现出了较强的耐盐碱特性和优质、高产等优良...……更多
湖南祁阳借助科技力量赋能粮食增产
...生态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里,绿油油的禾苗长势喜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创新团队祁阳工作室的专家和基地负责人正将一盒盒大量繁殖吸附在海绵里的线虫,按照一盒一桶半水的比例充分搅拌后投放到试验田,通过以虫治...……更多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
...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余欣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种业总裁应敏杰等院士专家、企业家作报告,研判发展...……更多
一田双收 稻更香 鱼更肥
...供了一定的食物来源和庇护场所,实现稻鱼互惠共赢。”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介绍,稻鱼共生模式是将水稻种植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在提高农田生产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有效杜绝化肥和农药的...……更多
亩产超561公斤!滨海盐碱地水稻丰收
...简易、有效的盐碱地快速高产高效改良利用的技术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理事长柏连阳表示,初步估算,我国约有1亿亩具备水稻种植潜力的盐碱地,如果未来这些盐碱地都种上耐盐碱水稻,我国...……更多
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示范观摩会在盐举行
...会。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羊维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理事长、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唐明珍,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王克华分别发言。盐城开展...……更多
湖南邵阳:引才聚智促发展 创新赋能新赛道
...2022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谢道昕,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等10余位院士专家深入邵阳市田间地头,为邵阳种业创新发展献智献策。 此后,3个相关项目陆续落地——“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更多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 科学家聚三亚共商南繁未来发展
...品种。农业科学家们纷纷为南繁育种未来发展献计献策。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种质资源和育种创新体系的改进是育种科学研究的源头,中国目前尚未形成资源、基因、技术、品种、示范推广和产业化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因...……更多
...展产业发展空间。生物能源也是过去关注度不高的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指出,绿色发展促进了生物制造,现在这一领域受到更多重视。他谈及生物能源的优势,介绍了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煤等...……更多
用好人才“金钥匙”赋能园区新发展
...科技项目5个,招引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团队项目荣获全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园区历年先后吸引入园各类人才百余名,其中国家级人才专项专家23名、省“双创计划”人才29名、留学人员100余名...……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近期,中央和地方通报了两起“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典型问题:案例一:湖南省郴州市市政公用设施维护服务中心在政务服务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
2024-06-14 07:29:00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本报讯(记者马维勇通讯员王宏雁)“经过5天集中学习,夯实了理论基础,培养了战略思维,对于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大有帮助
2024-06-14 07:29:00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八八街道亲子共读 “阅”享美好时光6月12日,八八街道巾帼志愿服务队、妇联、综治中心、光明社区联合开展以“奋进新征程 做好接班人”为主题的亲子共读活动
2024-06-14 07:29:00
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主动仗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高辛镇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苗主动仗▲睢阳区高辛镇包村干部及村“两委”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机井、渠道等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进行排查修整
2024-06-14 07:29:00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上门听需问计 当好委员“娘家人”——市政协走访调研委员企业综述通讯员 蒋维博“这次走访调研是市政协践行‘四下基层’制度
2024-06-14 07:29:00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本报讯 (通讯员 荆利琪)6月12日,陕西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第四支队三大队联合铜旬高速收费及路巡部门
2024-06-14 07:29:00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本报讯(记者席晶通讯员闫永江)近日,南和区开展2024年防汛应急实战演练,共集结19支队伍230余人参与
2024-06-14 07:29:00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建设部《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暂行办法》的规定,陕西伟安置业有限公司决定对上河郡小区的物业管理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2024-06-14 07:30:00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本报讯 (通讯员 白星亮)日前,市自然资源局完成全市三区一县、新区及三个工业园区共8个卫星中心区县(园区)节点的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及影像推送
2024-06-14 07:29:00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年回收利用二氧化碳20万吨建滔“碳捕集”技术通过专家组鉴定本报讯(记者王润恒)6月13日,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召开“燃煤烟气清洁高效碳捕集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成果鉴定会
2024-06-14 07:32:00
铸铁厨具畅销海外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日前,在隆尧县三厦铸铁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加紧赶制一批海外订单。近年来,隆尧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拓展海外市场,据悉,该企业产品已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
2024-06-14 07:32:00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本报讯(记者马维勇)6月13日,从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市政府提出立法议案,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
2024-06-14 07:30:00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本报讯 (通讯员 雷璐)为扎实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确保粮食丰收,王益区黄堡镇及早着手、精心部署,抓好市场化收购和为民服务工作
2024-06-14 07:29:00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本报讯 (通讯员 高峰 梁雨新)近日,中国—中亚峰会涉陕阶段性成果清单发布,由铜川照金海棠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陕西铜川青砧无支架矮化密植苹果综合试验示范园”项目榜上有名
2024-06-14 07:29:00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上栗讯(欧阳瑾)今年以来,金山镇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各村和相关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
2024-06-14 07: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