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温峤:智勇双全的晋明帝辅臣
在永熙元年(322年),王敦以“清君侧”的名义兴兵讨伐奸臣刘隗,在武昌发动叛乱,直逼东晋首都建康。晋元帝司马睿派遣朝廷军队抵御,却节节败退。这场危机时刻,太子司马绍急欲出征,却被温峤劝阻。温峤指出善于战...……更多
东晋权谋风暴:王敦野心与司马绍的智勇较量
王敦始终认为,东晋的江山本来应该是他们王家的,但现实却是,在武昌的王敦已经是病入膏肓了,想当把皇帝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东晋明帝司马绍登基三个月就接到王敦的奏折,在奏折里说,先帝司马睿招自己入宫,现在自...……更多
温峤:智勇双全,东晋的守护者与传奇人生
温峤是东晋的名臣,和历代功臣有点不一样。为了保全司马家族的江山,他主动和敌人交好。在获取情报后,再设计回到皇帝身边。为争取主动赢得时间。当然他既然能随心所欲,那说明他的地位确实很高,起码君主要对他是...……更多
晋明帝司马绍与王敦的权力斗争
公元322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司马绍当上皇帝可谓是一路顺风的——他从小到大就跟着司马睿闯天下,深受司马睿喜爱。司马绍幼年即表现出极其非凡而不合年龄的智慧——晋明帝·司马绍有一次,晋元...……更多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生来像鲜卑人,为人豪爽,在位期间曾经曾平定王敦叛乱,有中兴之气,可惜在位仅四年早死。简介永嘉元年(307年)随父亲司马睿一同移镇...……更多
“王与马,共天下”政治格局的背景及产生
...琊王氏权力的衰落永昌元年(322年),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琅琊王氏权倾朝野,尤其是王敦,手握精兵,是皇权稳固的一大重要威胁。于是晋明帝积极采取措施,开始削弱王敦的军政大权,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皇权开始出...……更多
王氏兄弟后来的命运为何不同
...康。而晋元帝死后,继承皇位的,正是差点被王敦废掉的晋明帝司马绍。事情闹到这种地步,王敦深知自己已成骑虎难下之势。更要命的是,他又是改革官制,又是迁徙百官,不仅把朝中大臣得罪了个遍,还严重损害了南北士族...……更多
温峤一共辅佐了东晋的三位皇帝,为何能得晋明帝的器重?
...从此也就留在了江南做官。而温峤是什么人?为何他能得晋明帝的器重呢?挺身护国 永昌元年的时候,大将军王敦自认为手握重兵,大权在握的他在朝中已经如日中天,就开始仗着权势四处作恶,后来他假称要为国家诛杀奸臣...……更多
司马炎的女婿王敦,最终是什么下场
...权旁落,于是公元322年年末忧愤而死。司马绍即位,史称晋明帝。三太宁元年(323年)四月,王敦由武昌移镇姑孰(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屯驻于城东的于湖,并自领扬州牧,直接控制了京畿地区。当时,王敦与钱凤等亲信密谋...……更多
王敦为何不夺皇位,第二次叛乱是他策动的吗?
...,终于在公元323年忧愤而死。他的儿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晋明帝和周伯仁、郗鉴王敦独掌大权之后,放肆兵士劫掠,杀名士周顗、戴渊等,对士大夫也极其苛刻,这个时候,平衡又被打破,无论南北士族,都立刻凝聚在...……更多
介绍东晋名将温峤
...即位,拜散骑常侍。迁太子中庶子,辅佐东宫,与太子(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晋明帝即位,拜侍中,转中书令,从平王敦之乱。晋明帝病重,随王导、郗览等同受顾命,拜平南将军、江州刺史,从平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封...……更多
温峤:两次平定叛乱,挽狂澜于既倒拯救东晋王朝
...司马绍。关键时刻,温峤挺身而出,挫败了王敦的阴谋。晋明帝司马绍即位后,温峤一度到王敦的幕府担任左司马,取得了王敦的信任,并掌握了他的情况。324年,王敦又一次起兵叛乱,还扬言要拔掉温峤的舌头。晋明帝任命温...……更多
晋朝传奇:李矩坚守中原14年,智勇双全重写历史
...可摧的堡垒,成为了晋朝抵御匈奴的最后一道屏障。智勇双全的李矩面对强大的石勒军团,李矩运用了自己的智谋。于是,李矩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他将老弱藏起,把牛羊放在田野,引诱石勒的部队去抢掠。等到敌人陷入了抢...……更多
...邾城十分坚牢,偏就没有派兵增援,结果邾城倾覆,智勇双全的大将毛宝和突围而出的六千将士又都淹死在江中了。“坑死”毛宝之后,庾亮一如既往后悔不迭,自求贬官三等,降为平西将军,虽然诏命恢复原职,但从此以后,...……更多
王敦打败晋元帝司马睿,为什么没有控制东晋朝廷?
...更不要说取代司马家了。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势力被晋明帝消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东晋初年的朝廷格局是“王与马,共天下”,以王导和王敦为代表的琅琊王氏是东晋士族门阀的总代表,拥有...……更多
王导:东晋权臣的典范,力保三帝稳固江山
...而立幼主的想法。永昌二年(323年),司马睿忧愤而死,晋明帝司马绍继位,王导辅政,解任扬州刺史,改拜司徒,依照曹魏时陈群辅佐魏明帝的先例。当时,王敦以为有机可乘,又加紧图谋篡夺,王导站在维护帝室立场坚决反...……更多
...席”。然则庾文君太出类拔萃了,尽管她比太子司马绍(晋明帝)大三岁,元帝仍然聘她做了太子妃。永昌元年(322),王敦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兵变,与江南大族沈充组成联军,很快攻下建康。司马睿无力翻盘,只好媾和,委屈...……更多
王导把执政当游戏,注定得不到好结局
...胜利返回了老巢荆州。在此过程中,晋元帝被气死;儿子晋明帝即位,通过北方名士郗鉴、温峤,引来流民帅苏峻,征讨王敦。晋明帝王敦也正式提出造反,但他此时已病入膏肓,儿子又是个草包,很快被晋明帝镇压,王敦之乱...……更多
​东晋皇帝的寿命一个比一个短,只有一位皇帝寿命超过了五十岁
...愤成疾,郁郁而终,终年四十七岁。司马睿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司马睿的长子,公元323年至325年在位,在位时间两年多。司马绍可以说是整个晋朝唯一的明君,他在位时平定了王敦之乱,迅速稳定了东晋的局势...……更多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睿被大臣幽禁,到死都没获得自由
...王敦认为时机一到,想篡位,结果一年之后也死了,后来晋明帝即位,讨伐王敦的势力,平乱成功。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晋明帝却并没有治罪于王敦的哥哥王导,理由是王导并没有跟王敦一起叛乱。其实真实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更多
他用特权笼络人心,部下随意杀人都视而不见
...乱。王导一家险些因此丧命,司马睿本人则忧惧而死。晋晋明帝继位后,王导忠心辅佐,并最终剿灭王敦兵乱。晋明帝仅仅在位三年便因病去世,他死前任命辅政大臣,将实权交给皇舅庾亮,引得王导很不舒服。晋成帝继位前,...……更多
东晋的四大家族分别是哪四大家
...敦自此权倾一时,皇帝也成了傀儡,病重郁郁而终。新帝晋明帝司马绍登基后短短三个月,王敦就愈发觉得身体不行了,便加紧了篡位的步伐,再次起兵攻晋。大事还未成,王敦却病死在卧榻中,他的儿子接手后耽于玩乐,将领...……更多
东晋将领苏峻弃笔从戎保卫国家,为何会起兵造反?
...果却与大族发生矛盾,引发王敦之乱。司马睿因此身死。晋明帝司马绍继位后平定了王敦之乱。但不久之后司马绍病逝,五岁的司马衍继位,是为晋成帝。司马衍的舅舅庾亮掌政。庾亮掌权后继续实行强干弱枝,加强法制,加强...……更多
...攻陷建康,司马睿失望而病死,太子司马绍即位,史称“晋明帝”。324年,王敦病死,叛军群龙无首,于是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王敦之乱虽然被平定,但是琅琊王氏地位并未受到多大的打击,依然是当时一等的士族。325年,晋...……更多
司马衍本想用外戚庾亮钳制王导家族,不想却埋下祸根
...王敦之乱中忧惧而死。公元322年,太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东晋一朝,唯有晋明帝能有作为。晋明帝重用贤臣,迅速平定王敦之乱,可是没过多久,公元325年,27岁的司马绍病逝,5岁的司马衍继位。司马绍死前,将辅政大...……更多
探寻西晋历史:从司马家篡权到匈奴入侵的历程
...的心思,否则东晋的统治者极有可能改姓王。在晋元帝、晋明帝时代,王导的哥哥王敦就没有那么的忠诚,他以荆州地区为根据地,多次发动武力进攻东晋。直到晋明帝时期,王敦去世,朝廷上的军事威胁才得以解除。晋明帝的...……更多
东晋历史:从西晋皇族后裔到南方政权
...年发生“王敦之乱”,晋元帝崩,太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晋明帝。公元325年,晋明帝去世,太子司马衍继位,是为晋成帝。此后经历北伐中原、淝水之战、孙卢之乱和桓玄之乱后,公元420年,宋公刘裕废晋恭帝,建立刘宋,至此...……更多
胡咧两晋(增七)王敦叛乱兵败身死,其兄王导为何仍受皇帝重用?
...为受到王敦的威胁,使得诏令不出宫门,最终忧愤而死。晋明帝司马绍即位后,司马绍面对“王敦专制,内外危逼”的局面,命郗鉴以兖州刺史之职镇守合肥,欲以其为外援对抗王敦。王敦却扣留了入朝途中的郗鉴,并开始计划...……更多
殷浩北伐失败谢尚却大有收获,成为桓温的发展最大的障碍
...人,长了这不同寻常的相貌,兼具古时侠士豪客的风度,晋明帝将他选为南康长公主的夫婿,拜驸马都尉,袭其父爵万宁县男。授琅琊太守,累迁徐州刺史、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单...……更多
东晋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勒的进攻,最终被迫放弃河南,退兵寿春,并在324年协助晋明帝司马绍平定了王敦的叛乱。庾亮、庾翼北伐325年,晋明帝去世,年仅五岁的儿子晋成帝司马衍即位,其舅舅庾亮总揽朝政。庾亮举措失当,苏峻、祖约不满待遇问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祁钰成为皇帝后,至高无上的权力令他无比着迷。权力就像慢性毒药一样,得到后便永远不想放弃对它的掌控。在朱祁镇归来后,朱祁钰越来越感到害怕
2024-06-26 22:24:00
在《三国志·魏书》中有这么一章——《张乐于张徐传》。作为该章的主角之一,张辽乐于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知晓的是,作为一员降将
2024-06-26 22:26:00
说完了张辽与曹魏的“情投意合”,再看另一员降将张郃在曹魏的处境与结局,我们不禁慨叹——果真是造化弄人。同张辽一样,张郃的事迹被记载于《张乐于张徐传》
2024-06-26 22:26:00
一个生前身后皆是恩宠备至,一个明明骁勇善战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难说是张郃“不争气”,而更像是他时运不济,命运弄人
2024-06-26 22:27:00
他是宋代著名词人,也曾做过密州知州,他就是苏轼。甚至沦落到经常挖野菜充饥的地步,宋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
2024-06-26 22:27:00
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四十名弃婴!他把这些弃婴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抚养费,两年内救活数十名弃婴。两年后,苏轼被贬黄州时
2024-06-26 22:28:00
叶小鸾,字琼章,一字瑶期,是明朝末期才女,她的事迹如何。一团团簇锦般的紫薇,灿烂在夏风里、阳光下,那么惹人眼眸,可谓“容华婉婉明朝霞”
2024-06-26 22:29:00
所谓千里驹,日行千里,昔日有人千金只求千里马,而此人,真可是千金难求,曹家几辈,也出不了这样的武将。这个人,就是曹休,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2024-06-26 22:30:00
当时许攸曾向袁绍出谋划策,他认为曹操兵力较少,如今曹操出兵抵御袁绍大军,那么曹操的老巢许都定然空虚,此时袁绍可以派一支军队攻占许都
2024-06-26 22:30:00
董昭等人提出让曹操称王,却遭到了荀彧的反对,以至于引起了曹操的不满,后终因此事忧郁而终。建安十七年(212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该晋爵国公
2024-06-26 22:31:00
建安五年,曹操杀了董承。董承是什么人?汉灵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的父亲,任职车骑将军。在杀董承时,连带董贵人一道杀了
2024-06-26 22:31:00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在这场著名的“九子夺嫡”中
2024-06-26 22:32:00
在康熙临终前,一方面让雍正善待胤礽和胤褆,另一方面又怕弘皙嫉恨雍正,所以让雍正登基后,亲自封弘皙为亲王,这样弘皙必定对雍正有所感激
2024-06-26 22:32:00
当然历史上后宫并没有封号为“香”的人,而历史上,香妃确有其人,乾隆一生拥有无数的美人妃子,可却独独对这个香妃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2024-06-26 22:34:00
大小和卓之乱的爆发让容妃得以从这段婚姻中逃离。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叛乱,容妃的哥哥图尔都并不愿意和他们为伍
2024-06-26 2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