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元帝国如何创建?忽必烈在位期间有何功绩
...十三年(1276),临安陷落,宋恭帝被俘。之后,宋大臣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坚持抗元,拥立益王赵昰为帝。赵昰死后,又拥立卫王赵昺,继续抗战。至元十五年(1278),文天祥兵败被俘,被囚于大都三年...……更多
文天祥与张弘范:一对历史宿敌的交锋与命运对比
...陆秀夫,背着宋少帝跳海自杀的经典故事。而且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正是被张弘范活捉,落得令人痛心的结局。张弘范是一个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人物,他生活的时代,处于宋到元的改朝换代时期,张弘范辅佐忽必烈扫灭南...……更多
文天祥、陈宜中等人的坚守与南宋的命运
...地守军纷纷投降,南宋降臣如潮水般涌向元军。陈宜中、文天祥、陆秀夫等一些硬骨头依然拒绝屈服,他们逃往福州,在那里建立了流亡政府。此时,宋端宗即位,但形势堪忧,领土日渐缩小,南宋的覆灭似乎已成定局。然而,...……更多
最后的能臣脱脱,是如何加速元朝灭亡的
...有错的。当然,如果往深层次去思考,根本原因就是蒙古帝国开国到现在的等级制度造成了中原各地汉人的极大不满,中原地区的精英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而已,再加上吏治的腐败,大元王朝到现在已经成为一只烂透了的果子,...……更多
元朝末期为何会爆发红巾起义?
...的末世,这首小令也道出了曾横扫欧亚、不可一世的蒙元帝国由盛转衰、末世忧患之不堪缩影,彼时的元帝国,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天灾人祸接踵袭来,官员贪赃枉法,经济濒于崩溃边缘,民怨沸腾,到处是干柴烈火,只待一两...……更多
元朝作为大一统的王朝,为何会如此的短命呢
...尝试着去建立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性帝国,它支持积极开拓海外贸易,它是历史上罕见的因为某些“善良的政策”而被加速亡国的王朝。中国历代王朝末期的社会形势,大体上是相似的: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更多
文天祥为何要“过零丁洋”
南宋丞相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震铄古今的诗,演化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更多
...出勤王的号召。但宋朝军民响应勤王号召的只有张世杰和文天祥等少数人。张弘范则从军事形势考虑,认为应当乘破竹之势,掌握战机,不可再稍缓。他和伯颜商讨后,伯颜同意他的意见,命令他用当时最快速的交通手段——蒙...……更多
小明王韩林儿之死,或为朱元璋授意?
...了元朝军队的进攻,队伍得到了壮大,立足点稳固下来。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在砀山夹河找到了韩林儿,把他迎来亳州(今安徽亳县),立为皇帝,号小明王,国号大宋,建元龙凤。以林儿母杨氏为皇太后,杜遵...……更多
红巾军大起义揭开元朝的丧钟
...巾军大起义敲响了元王朝丧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至正十一年(1351),在这之前,已有不少次农民赵义,虽然大都以失败告终,但都是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不可缺少的前奏。至正十一年(1351),韩山童、刘福通利用白莲教...……更多
...阳公以“金戈,挽落晖”返回90里,让他战斗到底。比喻文天祥想“金戈挽晖”,可是南宋已亡,挽救已不可能了。2、张良刺秦,典出《史记》,秦灭韩后,韩相之子张良为韩报仇,于博浪沙刺秦皇,未遂而逃,但后来终于辅佐...……更多
聊聊宋朝最后的守护者文天祥
宋朝最后的守护者文天祥。小时学过文天祥的最为著名的一首诗《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朝皇帝亲自劝降都被拒,文天祥的最后岁月是如何?在人们的认知中...……更多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05.25-1370.05.23),蒙古帝国可汗,汗号“乌哈噶图可汗”。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北元第一位皇帝,庙号惠宗,谥号宣仁普孝皇帝。人物简介生于1320年农历四月十七日,1370年农...……更多
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反元复宋呢
...满元朝统治者的百姓都看到了希望,于是纷纷选择加入。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刘福通率军打下了亳州,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史称“后宋”,这是一支由农民力量组建而成的革命政权。在刘福...……更多
聊聊红巾军起义
...明宗的长子妥懽帖睦尔成功继位,是为元惠宗。但此时的帝国权柄依然在右丞相伯颜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才成功地废黜了伯颜,控制元朝政局。历经多次...……更多
元朝时期黄河泛滥,一种主张修河堤,另一种却完全反对修河堤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子孙忽必烈定都大都,建立大元帝国。从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开始,元朝历时98年,1332年,元朝作为大一统政权的最后一任皇帝妥懽帖睦尔即位,史称元惠宗。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嘲讽这位末代皇帝,称其...……更多
...身,义无反顾。于是,他们中的领袖: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基本介绍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更多
元朝时期民众反抗的涌现
...(至元十四年),元军主力北上与昔里吉作战。三月,宋文天祥复梅州,出江西,进复会昌。四月,张世杰复潮州。江西各地军民群起响应。舒州张德兴杀大湖县丞张德顾,与六安野入原民刘源起兵反元,蕲州傅高也起兵响应,...……更多
...通车,是富田镇的一条交通要道。富田镇拥有陂下古村、文天祥陵园。陂下古村保存了大量明清赣派建筑,包括牌坊、祠堂、古井,及宋朝仁宗皇帝所赐銮架45件,还保留了古代村落抵御强敌入侵的战略防御设施体系,有聚集、...……更多
...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1368年元大都被攻占,元帝国宣布灭亡,标志着朱元璋从1352年作战以来又一个重大的战争变化。他不再是要为争取政治生存和个人性命而战争了,也不再需要拼全力来征服中国本部的土地了。战事...……更多
朱元璋在南京定都,和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地理位置有关系
...经济形势以及地理位置有着很大关系的。朱元璋称王是在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后,将其改名应天(现在的南京)。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城市是和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的,朱元璋是安徽人,他的部...……更多
...问的儒士为朝廷办事,当时的人们称他为“贤相”。顺帝至正三年“(1343),主修辽、金、宋三史。至正十年(1350)变钞法,发行“至正通宝”和“至正交钞”。后又起用贾鲁治理黄河。至正十四年(1354)率军到高邮围攻张士诚,遭人...……更多
历史上著名的5位义士,临终留下5条遗言
...一去兮不复还!”没想到竟成为了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纵观南宋,可堪大英雄者,一位是岳飞,另一位便是文天祥了。并且他和岳飞一样,是“文武全才”。文天祥出生宝祐四年(...……更多
...廷完美切割。其次,承认元的正统是要更好地接受整个元帝国的地盘。朱元璋起兵是为了什么?最初是为了混口饭吃,到了后来野心和实力一起增长,自然是要一统天下,占据更多的地盘更多的人口,去逐鹿中原。大家都知道,...……更多
文天祥与文璧:忠孝两难的兄弟
南宋景炎三年(1278),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与元军交战过程中被俘,随后被押解至大都。面对忽必烈的劝降,文天祥丝毫不为所动,终于在入狱三年后英勇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文天祥因宁死不屈的气节得到后人尊敬,其诗句“...……更多
...儿、扩廓帖木儿之间没有中断书信往来。打败陈友谅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他自称吴王,立长子朱标为世子,设立百官,这是朱元璋政权性质发生变化的标志。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他在声讨张士诚的《平周榜》中...……更多
南宋文天祥死后,转世投胎到大明朝,皆因浩然正气留人间
...南宋全境已纳入元朝版图,但是南宋残余人马在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的带领下,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宋卫王),成立小朝廷。1279年3月19日,一场崖山海战失败,张世杰在突围中溺水而死,陆秀夫自知回...……更多
成吉思汗分封诸子与兄弟的真相
...央兀鲁思的三千户转赐给皇子阔端)另一方面,随着蒙古帝国对异国不断的征服以及领土不断的开拓,蒙古贵族分配财产的传统又有了新的发展(例如进入中土之后分封的五户丝食邑民等),但最值得一提的却是宗王出镇制度。...……更多
...从北宋初年到南宋末年的两百多年间就出过包括欧阳修、文天祥在内的六位举足轻重、值得尊敬的名人,他们被合称为“五忠一节”。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当中五人谥号中有“忠”,一人谥号里带“节”。具体来说,...……更多
飞狐大侠赵瑨为救母亲一命,把自己编入敢死队
...正大六年/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八月窝阔台即位成了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是为元太宗。太宗窝阔台召集诸王商议攻灭金国,经库里台大会与会诸王一致决定起兵三路齐攻金国。太宗窝阔台亲率大军与皇弟拖雷率兵在白坡强渡黄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司马炎小时候有个至交好友,名叫羊琇。在司马昭当权的时候,羊琇多次帮助司马炎,为司马炎谋取储位立过大功
2024-06-17 06:24:00
到了朱瞻基,大明朝已经风风雨雨的到了第三代。他亲爷爷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打进了南京的金銮殿,坐上了龙椅。朱棣一生戎马
2024-06-17 06:25:00
胡善祥能成为皇家钦点的太孙妃,一方面是占卜结果,另一方面足见她的品貌举止都是很出众的。而胡氏入宫后,从太孙妃做到太子妃
2024-06-17 06:25:00
朱棣崩逝后,仁宗当了10个月的皇帝也随着自己的爹去了。朱瞻基登基为帝,然后就得册封皇后。现成的胡氏是太子妃,理所当然的皇后
2024-06-17 06:25:00
后宫绯闻起,失宠复得宠凭资历、年龄、家世,阿巴亥可以说都不占优势,因此她后来居上成为大妃,自然有的是人不服气。于是后宫前朝开始有了大妃与二皇子代善之间的暧昧传闻
2024-06-17 06:29:00
即使后宫佳丽如云,他们只会宠爱怜惜这一个人。比如说皇太极与海兰珠,顺治帝与董鄂妃,而他们这些专情可能都是遗传于自己的祖辈
2024-06-17 06:28:00
公元234年,诸葛亮从汉中出发,发动了第五次北伐,当时魏国将领魏延被任命为前锋。不过此次北伐并取得很大的进展,虽然诸葛亮实行屯田
2024-06-17 06:26:00
不仅事迹广为流传,之后的历代王朝都还表彰他的贡献,将其塑造为武圣人。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祭拜关二爷的传统,更有一些帮派团体入会集会都要祭拜
2024-06-17 06:26:00
更重要的是,于谦的少时偶像,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他非常佩服文丞相的人品与气节,一直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引和模板。他一方面用功学习
2024-06-17 06:30:00
因为类似的原因,在打下成都后,王建想约束自己的小弟时,有人竟然口放狂言:你当初说过,打下成都后,节度使大家轮着坐,现在我们在你面前只是稍微缺乏点礼数
2024-06-17 06:30:00
魏征的劝谏,来的非常及时,李世民果断拒绝了庞相寿的要求。但看到庞相寿委屈,李世民给了庞相寿很多赏赐,庞相寿没有得偿所愿
2024-06-17 06:26:00
李世民回到太极殿,等待尉迟恭的到来。不一会,有内侍引着尉迟恭到来,尉迟恭立即下跪给李世民行了大礼,李世民连忙让尉迟恭平身
2024-06-17 06:25:00
公元220年,曹丕接汉献帝禅让,登基称帝,改国号魏。有趣的是,曹丕称帝后仅一年,益州刘备便称汉献帝已死,然后自立为帝,定国号为汉
2024-06-17 06:26:00
首先,刘备的终身理想是扶汉,这从他一贯的政治行为就能看出,刘备自从出道以来,就一直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出师表
2024-06-17 06:27:00
自古以来,权臣如果在是否篡位称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基本上是死路一条。可是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好多权臣左右摇摆,无法下定决心
2024-06-17 0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