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齐魏战争:庞涓与孙膑师兄弟的竞技
东周末年,原本臣服周朝的诸侯国纷纷割据,出现诸侯王凌驾于周天子之上,士大夫架空诸侯王的现象。其中,最有名的两次事件分别是“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原属晋国的士大夫“赵氏、魏氏、韩氏”三...……更多
在脸上刺青、挖去膝盖骨,二人师出同门,为何庞涓对孙膑如此残忍
...自己共同学习的时光,希望自己可以入魏国的朝堂,他们师兄弟一起来成就一番霸业。孙膑听后,好不感动,当即收拾了行李,下山去找庞涓了。等孙膑到了大梁,庞涓立刻向魏惠王推荐自己的师弟,魏惠王对孙膑的大名早有耳...……更多
孙膑为什么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忍
...方面还是在治理国家等一些领域都有着过人的能力,不过师兄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才能却有着一定的差异,孙膑的个人能力以及对于兵法的运用要比庞涓更胜一筹,与之相比,庞涓完全不够看。 等到后来师兄二人都学...……更多
孙膑为何会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一古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严重
...涓,他们俩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却不是师兄弟,而是竞争的对手,庞涓担心师弟抢了自己的位置,于是就陷害了他,然后造成他膝盖骨被挖,脸上也被刺字。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流传了很久,大家认为孙膑落到这...……更多
孙膑与庞涓同门师兄弟,为何最后手足相残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时期。在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群雄争霸期间,各路人才涌现,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孔子、墨子、孙子等名家名士。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更多
兄弟之谊,终被权力摧毁: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破碎的命运。孙膑和庞涓,两位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师兄弟间一场失败的兄弟情,最终演变为怨恨复仇,导致双方皆伤痕累累。他们的故事,为何最终走向了悲剧般的结局?权力的诱惑中,他们又错过了什么?一、同窗好友...……更多
庞涓剔去师兄孙膑的膝盖骨还往他脸上刻字,后来孙膑复仇有多狠?
...所说的竖子正是当年被他剔去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的同门师兄弟孙膑。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兵圣孙武的后人,在少年时期与庞涓一同求学于谋圣鬼谷子门下。孙膑有着孙武家族优秀的DNA传承,再加上学究天...……更多
...涓一起拜在了鬼谷子的门下,潜心研习兵法,两人虽然是师兄弟关系,但暗地里庞涓暗暗较劲,与孙膑是面和心不和。庞涓学成后前往了魏国,凭借他的才华,很快就当上了魏国的将军。当时魏国经过魏文侯的改革,国力大涨,...……更多
战国七雄背后的恩怨纠葛:孙膑与庞涓的对决
...就是庞涓和孙膑两位军事奇才,本是同吃同住情同手足的师兄弟,最后却变成恨之入骨的血海深仇,这种现象究竟是为何?1.孙膑的坎坷命运出身世家孙膑是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也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的后代,他的才华非...……更多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酷
...,没过多久庞涓也加入了魏国的阵营之中。照理说这一对师兄弟都能够为魏王效力的话,魏王一定能够有所成就的,可偏偏庞涓不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无心建功立业,只想把处处强于自己的孙膑搞垮。 在魏国的期间,孙膑表现...……更多
...历的磨难与挫折,感受他的坚韧与智慧。【鬼谷子门下的师兄弟】在银雀山汉墓出土之前,历史学界对于孙武与孙膑是否为同一人的问题,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之声此起彼伏,未能得出定论。银雀山汉...……更多
战国名将排行榜:廉颇末位,王翦中等
...张跋扈、嫉妒贤能。他处于嫉妒不择手段,将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孙膑致残,孙膑气不过,便与齐国名将田忌联手打败了他,令他身败名裂,最终不得已自刎而亡。三、第六名:孙膑 可能大家对他的印象更多的还是位军事家,但...……更多
孙膑被庞涓陷害惨遭剜膝盖骨,后来孙膑的报复有多狠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自己陷入如此凄惨的境地呢?本为师兄弟孙膑是战国中期的齐国人,是兵家制胜孙武的后代,孙武就是写《孙子兵法》的那一位,有这么一位优秀的老祖宗,孙膑的兵法基因肯定不会差,而且他拜师了纵横...……更多
魏国最先开始走向强大,却一度灭亡
...强大,一度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魏武卒。4:孙膑和庞涓是师兄弟,可遭到他陷害,被砍断双脚出走第三个就是孙膑,他和魏国著名的大将庞涓是师兄弟。有一天他把孙膑找来,一起辅佐魏王共图大业。实际上他不安好心,于是把...……更多
围魏救赵真的成功了吗?齐国人笑了,赵国人摇头苦笑:我真的好难
...幕,此战不仅是孙膑庞涓这对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著名的师兄弟之间的首次决战,也是齐国这一东方传统强国与向东发展的魏国之间的首次对决。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与其说齐魏之战是齐国为救援赵国而发动,不如说是齐国出...……更多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1976年以前,由于史料有限,所以一般认为是张仪苏秦师兄弟的合纵连横,而随着马王堆汉墓文物的出土,我们可以了解到张仪和苏秦没有活跃在同一个时代。真正使用合纵与张仪的连横争锋的是魏国的公孙衍,号称犀首。《...……更多
盘点春秋战国十大名将的辉煌历程
...桂陵之战却是孙膑实实在在的算计。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却因庞涓的嫉妒心理,生生将孙膑的膝盖骨挖掉。这一举动就是赤裸裸的结怨行为,孙膑蛰伏10年,幸得齐国大将田忌的救助才脱离魏国。这事摊在谁身上谁都会...……更多
鬼谷子的徒弟:战国风云的背后推手
...,则是在马陵之战中战胜庞涓的孙膑,孙膑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被齐国用为军师,辅佐齐国击败魏国,齐国继魏国称霸;但齐国的霸权被燕国联合五国联军攻齐打破,齐国差点灭国,七十多座城池只剩下最后两座,虽然后来复...……更多
为何面对秦国的进攻六国签署的合纵盟约犹如白纸一张
...,靠嘴巴吃饭的除了张仪,还有一个叫苏秦,他们原来是师兄弟,他们的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学者:鬼谷子。鬼谷子这个人,出生时间不详,死亡时间不详,多少岁不详,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也不详。就是这么一位说不清、道...……更多
孙膑是鬼谷子的高徒,智谋超群,却被他害成残废
...是鬼谷子的高徒,然而,却被害成了残废,这就是拜同门师兄弟所赐。当时,庞涓也在鬼谷子门下学艺,他虽然很用功,但是由于天赋的原因,他始终比不上孙膑,为此他常常感到苦恼,然而,事实如此,在那个残酷的时代,如...……更多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一部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酷
...一礼,师徒洒泪而别。孙庞斗智孙膑刚开始下山的时候,师兄弟二人相处,还是非常融洽的。但是时间一长,魏王感到孙膑的才华远在庞涓之上,在政务上更注重孙膑,而冷落的庞涓。庞涓见到此情此景,嫉贤妒能的老毛病又犯...……更多
兵家四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
...膑骗到了魏国。起初,孙膑以为庞涓是真心要提携自己,师兄弟二人合力开创一番事业,却不曾想,等他到了魏国之后,庞涓开始在魏王面前打小报告,说孙膑对魏王不忠诚,暗中勾结其他国家。久而久之,魏王便相信了庞涓的...……更多
秦始皇采用尉缭的策略,仅十年灭六国
...韩非一瓶鹤顶红。李斯说,秦王要酷刑处死韩非,但念在师兄弟一场的份上,李斯不忍韩非受刑而死,故赐毒药让韩非自尽。韩非感谢了他的师兄李斯,然后吞毒而亡,君子岂可受刑而死,王子岂可被敌国斩首?李斯和秦始皇秦...……更多
孙膑是如何复仇成功的
...官运亨通。不久后,孙膑也学成下山。按理说,俩人同为师兄弟,多年一起生活,一起探讨兵法,感情即使再不深厚也不至于成为仇人吧。但是,没想的是,孙膑这一出山,俩人并没有重逢的喜悦,反而成为了仇人,这是怎么回...……更多
匡衡的背叛:从凿壁偷光到利欲熏心的转变
...高。 孙膑为什么这么有才能?原来,孙膑与庞涓为同门师兄,两人跟随老师同样学习了许多治国方略和排兵布阵的方法。不过,孙膑的领悟能力更高,对师傅更加敬重,因此孙膑学得比庞涓要更扎实。庞涓嫉妒孙膑,暗暗用毒...……更多
田忌赛马之后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准备伏击魏军。率军回援的魏将叫庞涓,和孙膑是同门师兄弟。当年孙膑去魏国投奔庞涓,希望通过庞涓的推荐能够得到魏王的任用。结果庞涓为人气量狭窄,妒忌孙膑的才能,害怕孙膑被魏王任用后威胁自己的地位,便设计...……更多
魏国为何在魏惠王时期走向了衰落
...陷害孙膑—马陵之战中魏国的筋骨被打断孙膑与庞涓本是师兄弟的关系,但心胸狭隘的庞涓担心才华横溢的孙膑为齐国所用,于是假惺惺地将孙膑邀请到了魏国。不知情的孙膑以为他将要去魏国大显身手,但他没想到的是,等待...……更多
张仪欺魏、欺齐、欺楚,为秦国谋取利益
...力呢?早年他在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本打算投奔自己的师兄苏秦。奈何苏秦当时一心想着自己的合纵之术,所以他在说服赵国以后,故意怠慢张仪,使得张仪以为苏秦看不起他。而当时能够与赵国相抗衡的国家,只有秦国。所...……更多
“二百五”的由来,居然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他形成对抗之势,这样一来天下两大势力就尽掌握在你俩师兄弟手中了,这才是保住富贵的最长久之计啊!” 张仪听了之后,又吃惊又感动,半晌都没缓过来,后来才悠悠地说道:“我师兄的本事果然远在我之上,这么长时间...……更多
曾佩戴六国相印的苏秦,却毁于这件糗事上
...起,何况国与国之间呢? 秦国的相国张仪与苏秦虽然是师兄弟,可他给苏秦唱反调,他要打破这种合纵而奉行连横。连横的意思是让这些国家臣服秦国,奉秦王为“帝”。秦国派犀首欺骗齐国和魏国,和它们一起攻打赵国。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事实上,在李元吉的军事生涯中,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随李世民四处作战,他深知李世民的本事就多大,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埋伏
2024-06-23 14:01:00
也许是铲除魏忠贤这件事太漂亮了,崇祯后面用人表现充满盲目性。内阁大学士是朝廷重臣,有“崇祯50相”之说,也就是说崇祯在位17年
2024-06-23 14:01:00
崇祯因为后金使的反间计,就杀了抗击后金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他对袁崇焕从极度信任到极度生疑,仅仅两年时间。此后,崇祯似乎还不从中吸取教训
2024-06-23 14:02:00
一个人的悲剧,常常就是他性格的悲剧。他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的陋习,他对大臣的态度,其严峻和刻薄已经超出想象。比如
2024-06-23 14:03:00
汉武帝的嫡长子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接近而立之年才有此一子,自然是对他格外宠爱,而刘据也不负众望,深的朝野的拥戴。刘据可以说是汉武帝六个儿子中最出色
2024-06-23 14:04:00
赵姬,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的一生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颇为传奇。然而赵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糜烂的私生活
2024-06-23 14:05:00
正因为嬴政年少无法掌权,说是旧情复燃也好,说是笼络权臣也罢,赵姬对吕不韦极尽笼络之能事,许以高官厚禄,许以以身相许。随着嬴政年纪见长
2024-06-23 14:06:00
姜维行至广汉郪县,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又结交蒋斌和蒋显
2024-06-23 14:07:00
司马昭担心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打前阵,拿着司马昭手书押邓艾进囚车。对此,在笔者看来,钟会有谋反的意图
2024-06-23 14:07:00
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在蜀汉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钟会想要获得原先蜀国将士的支持,必然要和姜维进行合作,也即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2024-06-23 14:07:00
究其原因,显然是钟会不够杀伐果断,或者说钟会的行动不够缜密。蜀汉灭亡之后,钟会于公元264年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
2024-06-23 14:08:00
明宣宗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
2024-06-23 14:09:00
再加上杨荣等老臣的一再建议,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谁成想,朱高煦一听说大侄子亲自领兵来平叛,走到半道儿,宣布投降不打了
2024-06-23 14:09:00
为了保护她,她的丈夫甚至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她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钱皇后。1442年,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准皇后
2024-06-23 14:10:00
康熙是后人心目中的著名君主,但他虽然创造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却存在着诸多隐患。其实,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员1腐败,国库空虚
2024-06-23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