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林立征伐不断,是乱世也是机遇,所谓英雄造时势,同样,时势也造就英雄。
各诸侯国相互制衡之时,总有些不甘于平凡的人物现世,带领某一国屹立于诸国之上。
500多年乱世中,有多少贤臣明珠熠熠生辉,今天我们盘点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脱颖而出的十大名将。
十、乐毅
乐毅是战国后其的战略家,辅佐燕昭王强盛燕国,燕国作为老牌的诸侯国,远离中原腹地且国力薄弱,常被邻国齐国入侵。
公元前284年,因齐国独大多次入侵其他诸侯国,赵、秦、燕、韩、魏五国伐齐。
乐毅被拜为联军上将军,齐军大败,齐燕两国为世敌,齐军大败后其他诸侯国散去,燕国民众主张吞并齐国。
齐国精锐尽失,乐毅连收齐国70余城,并主张在齐国失地减少赋税和苛政,继续实施齐国的风俗习惯,保护齐国固有文化,得到民众的认可。
九、蒙恬
蒙恬出身名门,祖上三代都是为国效力的大将,祖父蒙挚事秦昭王,官拜上卿各地征伐战争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父亲蒙武曾与王翦一起参与灭楚,功劳赫赫,蒙武育有两子,长子蒙恬幼子蒙毅,都是历史上名气响亮的人物。
蒙恬走了祖上带兵打仗的老路,蒙毅走了战后军师的文职,两兄弟一文一武堪称秦始皇的左膀右臂,深得秦始皇重用。
曾让蒙恬在千载历史长河中立下美名的便是北击匈奴之战,蒙恬生于战国末年,效命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常年处于割据状态下的中华大地走向统一,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出现。
中原统一但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却日渐猖獗,他们趁着中原各国无暇他顾之时,对边境百姓及财产肆意抢劫和掳掠。
趁机占领了北部大片地区,甚至有些匈奴骑兵深入到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时刻威胁秦朝首都咸阳。
嬴政立即派遣蒙恬带兵30万北击匈奴,蒙恬也开始了他长达10年的戍边生活。
到达边境后蒙恬首先带领军队将侵入内地的匈奴人赶出边境,随后对边境展开巡查发现,匈奴人追水草而居,真正地看天吃饭。
水草丰美时入侵次数少,水草枯竭时只能南下抢掠,为阻挡匈奴南下,蒙恬利用当初六国遗留下的长城遗址,在当地大量征收民夫修建长城,将旧时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
修筑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碣石的万里长城。
这条长城的修建,不仅对当时抵御匈奴南下做出突出贡献,为后世历朝历代抵御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直到如今万里长城依旧屹立在祖国北方,不过现在已经不在作为军事防御而是旅游景点。
除了修建长城,蒙恬还根据匈奴人的特点,避免在作战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便开始大力训练骑兵。
久居边疆作为武将的蒙恬并没有埋头军事,而是时刻关注边疆百姓的生活,他带领士兵闲时垦荒,发展当地农业和经济。
可以说蒙恬在边疆的10年,不仅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统一避免匈奴入侵破坏,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蒙恬还有“华夏第一将军”的美名。
就是这样一个三代为国尽忠的英雄,在秦始皇死后,赵高假传圣旨赐死蒙恬,蒙恬饮毒药自尽。
八、廉颇
负荆请罪造就了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传奇故事,赵国也在他二人的保护下平稳生存。
除了负荆请罪,廉颇之所以闻名后世跟自己的战绩是分不开的,曾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实力可想而知。
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齐国集结60万大军作战,其他几国畏惧不敢上前,唯有廉颇率领6000铁骑,直冲齐军阵营。
冲破齐军防线,为其他四国攻打齐国创造良机,6000对60万这场战争成为一代传奇,此战后廉颇也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将。
廉颇一生八次攻打齐国,夺取城池15座,歼敌数十万,大大削弱齐国的国力,各国依旧维持在均衡局面。
公元前262年,秦赵之间围绕上党郡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此时的秦国逐步强大,赵国却逐渐捉襟见肘。
名将赵奢去世,年轻的武将出现断层,只能派老将廉颇抵御秦军,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廉颇坚持筑垒固守的战略疲惫秦军。
廉颇固守3年不出,秦赵两国都陷入疲军地步,秦国虽然国境殷实却也抵抗不了常年的粮草消耗。
两国僵持下赵孝成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将廉颇换下让纸上谈兵的赵括担任主将,秦国派遣白起上了前线,结果长平之战赵军阵亡45万,赵国损失多半劳动力大伤元气。
如果廉颇没被换下,或许赵国也会有所损失,但是两败俱伤的可能性更大,损失绝不会比现在大。
晚年的廉颇,在朝中受到排挤远走他国,直到去世也没能再回到赵国,一代名将却落得个身死他国的下场。
七、王翦
王翦在秦国攻伐六国的战争中可谓是十分亮眼的存在,除了在吞并弱小的韩国战争中,王翦没有出现。
在消灭其他五国的争霸战中,王翦和儿子王贲都首当其冲。
公元前229年,赵国大将李牧死后,王翦举兵灭赵。
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嬴政大怒,派王翦灭燕。
公元前225年,王翦之子王贲再次突袭魏国,魏国名存实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赴楚,楚国大将项燕率军40万不敌,兵败自尽。楚王负刍赴秦称臣,楚国灭。
至此,王翦在军中的威望大增,战功赫赫。
不仅国家形式令人担忧,宫廷内室同样不得安稳,宦官嫪毐与太后私通生下两子,并自称秦王假父,祸乱宫闱结党营私。
同时丞相吕不韦权倾朝野把持朝政,嬴政始终被其掣肘无法施展,要说王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不仅擅长在战场上排兵布阵,还善于观察朝政分析时局,他清楚地认识到嬴政是被暂时束缚的雄鹰,一旦自由便可一飞冲天。
于是暗中帮助嬴政解决了嫪毐和吕不韦,让嬴政彻底放开了手脚,这样一个极富谋略和战术的全才,在国家统一后没有居功自傲,反而低调地请辞还乡。
即使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也为自己赢得了善始善终的难得局面,这对于历代名将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结局。
六、先轸
晋国名将先轸先后效力于晋文公和晋襄公两位霸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将领。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先轸为中军将,城濮之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顺利成为继齐桓公以来的第二位霸主。
此战也结束了春秋时期对战双方事先排兵布阵的战略战术,首次采用了避强攻弱、诱敌深入、各个攻破的战术。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还未下葬,秦国却私自越过晋国攻打郑国,先轸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于是带兵在崤(今河南陕县东南)伏击秦军,并一举将其全歼,史称崤之战。
这两次战争奠定了先轸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地位。
五、吴起
从未尝一败绩的吴起在当时被各国奉为神话,大战76次,胜64平12,可以说无人能及。
吴起是卫国人早年学儒学,被逐出师门后弃儒学兵,青年游学时被推荐给鲁元公,带领鲁国大败齐国,却深受排挤,一怒之下转战魏国。
得魏文侯重用,带领魏军与秦作战,屡战屡胜占领河西,并担当首任河西郡守。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吴起如鱼得水,秦军来犯便带兵大战几个回合,每次都能战胜而归。
没有战争时便埋头训练士兵,征集年轻兵士替换老弱士兵,他首次在军中采取考核制度。
士兵负重奔袭、野外训练,吴起很多训兵方法都被后世奉为圭皋,秦国商鞅变法就没少借鉴他的经验。
他与士兵同吃同住,为腿上生脓的士兵亲自吸脓,调动大家的作战积极性和凝聚力。
他一手建立的5万魏武卒,让其他诸侯国闻风丧胆,所到之处战无不胜。
魏文侯死后,吴起被排挤出魏国,魏武卒延续三朝都是魏国强盛不衰的保障,最终却葬送在魏惠王的手上。
吴起离开魏国转战楚国,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变法,短时间内楚国大胜,农业、军事发展迅速。
变法高潮之时,楚悼王去世,吴起被变法中的没落贵族击杀,可怜一代名将,精通儒、法、兵三家,最终死于乱箭之下。
四、孙膑
作为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名将孙武的后人,说到孙膑就不得不提起魏国上将军庞涓。
正是两人的纠葛,才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无解阳谋——围魏救赵。
要说马陵之战是因为庞涓不熟悉地形导致的,但桂陵之战却是孙膑实实在在的算计。
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却因庞涓的嫉妒心理,生生将孙膑的膝盖骨挖掉。
这一举动就是赤裸裸的结怨行为,孙膑蛰伏10年,幸得齐国大将田忌的救助才脱离魏国。
这事摊在谁身上谁都会报仇雪恨,何况是用兵奇谋的孙膑。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欲一统三晋,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威王派田忌救援,孙膑劝阻田忌直接开赴邯郸救赵,而是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让庞涓回援魏国都城安邑。
庞涓果然中计,回兵途中在桂陵遭齐国伏击,魏国精锐损失大半,元气大伤,庞涓在朝中遭到排挤。
其后的马陵一战齐国再次全歼魏国10万精锐,主将庞涓自杀,魏国一蹶不振。
报完仇的孙膑自此隐居不问世事,两人的前尘恩怨才算彻底结束。
三、白起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白起一举屠杀赵兵45万,在历史上留下“人屠”的名声。但历史上白起的功绩并不止于长平之战。
公元前293年,秦国开始为东进扫除障碍,派大将白起在伊阙龙门打破魏韩24万联军。
伊阙之战彻底扫平了秦国东入中原的道路,可谓是白起的成名之战,奠定了他名将的基础。
公元前279年,白起率数万军队入楚,过河后烧毁桥梁,让秦军无路可退调动士兵作战积极性。
白起造渠引鄢水入鄢城,淹死30万楚人。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入楚国郢都。
公元前273年,白起破赵、魏联军,斩首13万。
据统计,白起一生斩杀士兵大概165万,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人屠”,或许是身负血腥过重抑或是功高震主。
公元前257年,白起被赐死。一代名将陨落。
二、李牧
赵将李牧一直是赵国北部边境的守护神,长期驻守在雁门郡抗击匈奴,李牧守护边境并不像蒙恬那般,主动出击,而是坚守阵地只守不攻。
李牧多年驻守边境多年蛰伏,士兵早已按耐不住,
公元前244年,李牧挑选出精兵15万与匈奴决一死战,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0万人,匈奴多年不敢南下。
公元前233年,李牧率八万赵军击杀秦军12万。
公元前232年,秦军40万大举进攻赵国,李牧采取小股兵力奇袭作战的战术,大败秦军。
公元前229年,秦军再次派40万大军攻赵,李牧应战双方僵持一年,秦国眼见明着不行只能暗地里做文章。
秦人暗中收买赵相郭开,郭开诬陷李牧谋反,赵王恐李牧功高震主,对郭开斩首李牧的奏请默许,最终名将李牧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自己人手中。
一、孙武
被称为“兵家至圣”的孙武,写出《孙子兵法》十三篇,至今被奉为“兵学盛典”。
孙武多年隐居深山,被伍子胥强邀出山,出山前已做成《孙子兵法》,伍子胥读后认为其必成大材。
伍子胥为报仇,多年蛰伏在吴国变法,遇到孙武后,前后7次向吴王阖闾举荐。
阖闾读完《孙子兵法》后,唯恐孙武也只是擅长纸上谈兵,便刻意为难孙武,让其训练宫妃。
训练时宫妃肆意乱动不听指令,孙武怒斩带头宫妃,其余宫妃遂听令行事整齐划一,也让吴王心服口服。
公元前506年,吴军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带领下,仅仅是几天便攻破楚国郢都,伍子胥也报了被楚王灭族的血海深仇。
阖闾去世后,儿子夫差即位,孙武遭到排挤,遂远离朝堂归隐山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19: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