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上线  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
...数据类型最全、数据量最大的家蚕组学数据库,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据介绍,“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SilkMeta)全称为“家蚕泛基因组和多组学数据分析平台”,整合了家蚕泛基因组及多组学数据,将具有上千个种质资源的...……更多
西南大学团队研发!“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上线
...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家蚕泛基因组及多组学数据已经成为科学家手里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合理使用可以大大缩短研究和育种的时间,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些数据的分析利用,对一般用户来讲,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成本也...……更多
我国科研团队建成“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
...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泛基因组序列和多组学数据已经成为科学家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可以缩短研究和育种的时间,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多组学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和使用具有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特点。代方银介绍,...……更多
...转自:湄洲日报最新研究揭示家蚕绿茧是怎样形成的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着色遗传机理领域取得新发现。记者从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首次在蚕体中鉴定到参与黄酮吸收的膜转运蛋白基因(簇)...……更多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中国蚕业科学研究世界领先   “超级蚕”育种计划启动
...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这是中国蚕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已接连发布多个重要成果。10月,代方银团队完成种质资源“千...……更多
千年陌上桑  丝路驼铃响(科教人物坊)
...式对外宣布,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由中国科学家完成。这表明,中国数千年的蚕桑传统不仅延续至今,而且处于当代世界先进水平。构建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获得突出成就后,向仲怀内心很平静,他说:“科...……更多
...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代方银教授团队通过研究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该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前景,...……更多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我国科学家绘出首张蛛丝形成机制分子细胞图谱电影里的蜘蛛侠抬手喷出蛛丝,这样的场景未来借由人造蛛丝或将成为可能。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通过揭示蛛丝合成的生物学机制,绘制出首...……更多
...么样的?早期,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科学家不断涌现,将已有科学理论向前推进从而推动科学发现越来越接近真理。1962年,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以物理学历史发展为例,...……更多
西南大学蚕学研究所获批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
...人民日报客户端刘新吾 胡海西南大学蚕学研究所获批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刘新吾 胡海近期,农业农村部印发公告,明确第二批12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西南大学蚕学研究所申报的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正式获得批...……更多
...高产,彼此可以优势互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所长王永强研究员介绍。在助力中乌两国蚕桑合作方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主要从四方面开展工作,分别是...……更多
...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员团队,历经8年攻关,揭示了家蚕多尺度、可控自组装纺丝的机制。该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通报》上。家蚕如何纺制出性能优异的蚕丝,即家蚕的纺丝机制问题,是蚕业科学百余年来最受关...……更多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分中心落户之江实验室
...较传统计算方法提升数十倍。未来,之江实验室将与全球科学家一道,开展领域协同攻关,共同打造生态合作平台,促进天文领域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力争产出重大天文发现。 ……更多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主持人:马丁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毫瓦级超低功耗类脑芯片: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研发出一款新型类脑神经形态系统级芯片Speck。该芯片展示了类脑神经形态计算在融合高抽象...……更多
下个十年,科学将如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科学十年”在京启航
...全球举办的首次线下会议。本次论坛期间,国内外官员、科学家、智库和科研机构代表等齐聚讨论“科学十年”,为相关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启发,动员各利益攸关方参与“科学十年”的实施工作。“科学十年国际论坛”嘉宾...……更多
专家学者云集  共论海洋保护
...的变数。作为“铁施肥”促进海洋碳增汇研究方面的著名科学家,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资深研究员Ken Buesseler博士提出《铁施肥等海洋碳移除方案》,分享海洋铁施肥相关的研究进展,通过这种以海洋为媒介的二氧化碳移除...……更多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家蚕基因研究持续全球领跑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通一行。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蚕桑纺织与生...……更多
...”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历史学生命力的延续源于自身的开放性。20世纪60年代,有历史学家呼吁历史学要与地理、生物等学科结成新同盟,展开跨学科研究,为历史学带来多样性的发展。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更多
...科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看中云豪家庭农场“小蚕共育”这一新模式以及机械化养蚕平台,王永强将优质蚕种培育试点放在了云豪家庭农场,创新家蚕育种方法,在时间、效率、成本等方...……更多
首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
...、山东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联合承办的首届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技园成功举办。论坛以“超算青年 智启未来”为主题,旨在构建一个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推...……更多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即将正式开放
...新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孙自法)全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的博物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即将于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正式开放,并举行该馆首展活动。2024年5月30日是...……更多
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接待公众超300万人次
...意识为主线,结合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礼赞科学家”主题科普活动,打造广视角、多链条、立体化的科普“大餐”。 辽宁省科技馆开展“春天花正开·科普嘉年华”主题系列科普活动,通过展品辅导、科普特效观影...……更多
...问题、“挑刺”,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要邀请科学家、科技专家进校园、进社区,零距离沟通,让科学知识与心灵碰撞,激发出无限的热爱与想象。 ……更多
...体验、科学思维在科学教育中有机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素养。促进城乡科学教育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措并举。除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实验教学、数字技术运用方面之外,还要加强科学教育组织...……更多
范式教育五育并举  数智赋能情智共生
...识的互动体验。学校连续举办7届校园科技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学校被评为哈尔滨市科普示范校,哈尔滨市航天创新人才培养联盟校,获得市科普“突出贡献奖”,航天科技知识...……更多
彰显科普特色,培养科学小达人
...软群体”打下科学底色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诸多科学家,其斐然的成就都得益于儿时兴趣的萌发与培育。杭州市上城区喜洋洋幼儿园的老师们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小小科学家。正因如此,作为上城区首家科...……更多
即将开放!北京朝阳又增一家“国字号”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昊男想要了解科学家的故事就来北京朝阳,这里又增一家“国字号”博物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近日,中国科协、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通知》。作为系...……更多
科学家绘制出果蝇幼虫完整脑图,发现与ai神经网络有相似之处
...虫看起来不过是一条扭动、米粒状的小虫子,但对于神经科学家来说,它却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物系统,是一个宝贵的研究对象。近日,一项耗时12年的国际合作项目终于完成了果蝇幼虫的完整脑图(或称连接组图谱),揭示...……更多
...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热情。此外,图集已集成至我国科学家搭建的数字月球云平台,向全社会提供了直观、互动和跨学科的月球学习资源,是最新的月球百科全书,显著提升了我国月球知识和航天知识科学普及的“可视化”...……更多
中国科学家绘制全新猕猴脑网络组图谱 全球开放共享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如何看清楚大脑?中国科学家为此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最新研究绘制出猕猴脑部空间组织架构的全景式脑图谱,并将这项对转化到人类具有重要意义与影响的相关研究数据,通过网络面向...……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联想刘军:构筑“AI大脑”,让用户获得“个人AI助理”新体验
6月25日,联想在杭州举办了“让世界充满AI”——联想AI终端“一体多端”战略暨消费新品夏季发布会。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在会上表示
2024-06-25 22:45:00
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诡异的家伙:不是任何已知天体
快科技6月25日消息,宇宙之大,无奇不有。最近,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心,首次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诡异天体,它不是恒星、黑洞
2024-06-25 23:06:00
18.98万起 东风本田猎光e:NS2上市:CLTC续航545km
快科技6月25日消息,东风本田猎光e:NS2今晚正式上市,作为东风本田的最新纯电SUV车型,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为18
2024-06-25 23:06: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嫦娥六号月背“挖宝”归来 “月球快递”派送成功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6月25日
2024-06-25 23:3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宋豪新仲夏时节,雅砻江畔满目皆绿好风光。海拔4600米的柯拉一期光伏电站迎来投产发电一周年。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柯拉水光互补项目
2024-06-25 23:44:00
周鸿祎:华为鸿蒙OS一定会成功 因为这三点原因
快科技6月25日消息,周鸿祎发短视频称华为鸿蒙OS一定会成功。他还给出了三点原因:首先,鸿蒙系统借鉴了过去十年iOS和安卓的经验教训
2024-06-25 23:51:00
本文转自:劳动午报新华社电 27日,6月“天象剧场”将迎来谢幕演出——月掩土星。遗憾的是,我国公众与这幕星空“捉迷藏”无缘
2024-06-26 00:19:00
本文转自:劳动午报本报讯 (记者 边磊) 由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创新硅巷 集贤东城”科技创新大赛启动报名
2024-06-26 00:20:00
第四款!RTX 4070 Ti SUPER也变“心”了:升级AD102 功耗增加10W
快科技6月25日消息,NVIDIA经常偷偷更换某款显卡的GPU核心,提高芯片的综合使用率(大白话就是废品再利用),没想到RTX 4070 Ti SUPER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2024-06-26 00:21:00
销量暴增263% 家用移动智慧屏火了 增速远超电视、显示器
快科技6月25日消息,根据洛图科技(RUNTO)的数据,2024年1-5月,中国移动智慧屏在线市场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63%
2024-06-26 00:21:00
(特写)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守护“嫦娥”回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乌兰察布6月26日电 题: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守护“嫦娥”回家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回来了,回来了……”25日14时7分
2024-06-26 00:24: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大连6月25日电(记者陈雨峥、洪可润)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25日发布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报告》
2024-06-26 00:34:00
本文转自:劳动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探营:最新大模型产品抢先看■劳动报记者 陈宁7月4日至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2024-06-26 00:34:00
嫦娥六号返回器:飞离“广寒宫” 下凡“清暑殿”
本文转自:新华社6月25日,携带人类首次所采月背样本的嫦娥六号返回器,成功降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草原上。地面工作人员如何保障安全着陆
2024-06-26 00:51:00
协鑫集成合肥基地 0BB组件量产线投产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本报讯 6月24日,协鑫集成合肥组件基地首个1GW 0BB量产线举行下线仪式。该0BB量产线还将结合防积灰组件技术
2024-06-26 0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