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千年陌上桑 丝路驼铃响(科教人物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01 03: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千年陌上桑 丝路驼铃响(科教人物坊)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蚕桑专家向仲怀

千年陌上桑  丝路驼铃响(科教人物坊)

图为向仲怀。

千年陌上桑  丝路驼铃响(科教人物坊)

向仲怀(右二)给学生讲解养蚕知识。

千年陌上桑  丝路驼铃响(科教人物坊)

“丝绸之路”以其对人类经济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而光耀史册。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现今全国仍有1000多万农户养蚕。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带领团队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和完整的家蚕基因组计划,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家蚕基因库,使中国成为国际蚕桑科技创新的中心和高地,引领具有数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国蚕桑业完成现代化转型并不断升级发展。

成功找到家蚕致病原因

1937年,向仲怀出生于重庆涪陵一个中医药世家。儿时,他常常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培养了对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功底,而且塑造了慎思、明辨、笃行等为学的品格。

1951年,向仲怀初中毕业进入涪陵农校就读。3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农学院蚕桑专业,从此与蚕桑科技结缘。在西南农学院,向仲怀遇到了对他以后的科研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老师蒋同庆教授。蒋同庆曾留学日本九州大学,师从日本著名的遗传学教授田中义磨,实施过中国蚕种保存和培育计划。1958年,向仲怀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向仲怀成为蒋同庆教授家蚕遗传学助教,向他系统学习了家蚕遗传学知识并参加了基因分析研究等工作。

科研要服务于社会实践,科研工作者要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蚕桑科技工作者,向仲怀积极响应蚕业需求,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彼时,四川省射洪县等川北蚕区,蚕病暴发,灾情连年,蚕农损失巨大,专家数度调研均未能查明病因。1959年3月,向仲怀被抽调为四川省农业厅蚕病工作组成员,派往射洪县金华区书台公社蹲点。

向仲怀带上相关书籍和显微镜等器材,前往重灾区,住进蚕农家中。开始时,他也找不到病因,眼睁睁看着一批批蚕死去,一筹莫展。但是向仲怀没有气馁,继续仔细探究。一天下午,他在用显微镜检查一份病蚕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腹部膨大的小虫。之后在其他标本上也发现了这种虫子。经过研究鉴定,这种名为壁虱的小虫就是蚕病灾害的罪魁祸首。肆虐多年的蚕病找到了防治方案,当地产茧量很快回升至正常水平。向仲怀的发现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获得了四川省科学大会奖,使他备受鼓舞。

向仲怀说,这段经历使他受到了一次科学实践的磨炼,让他深深体会到科学发现离不开细微观察和认真思考,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

1962年,向仲怀开始系统地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虚心地向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请教,很快掌握了家蚕遗传资源保存和研究的方法,同时还开展了家蚕人工诱变和突变基因遗传分析等研究工作。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向仲怀把目光转向了当时在蚕业科技实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日本。1982年4月,向仲怀作为教育部选派留日人员赴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家蚕遗传及发生学研究室学习。

在两年学习期间,向仲怀对日本蚕业科学的现状与趋势、产业技术发展等有了深入了解,对振兴中国蚕业科学和产业充满信心。

1984年,向仲怀回国后,开始着手培养学术研究队伍。在此后的10年中,他集中精力于学科建设,组织带领青年教师争取国家攻关课题。

上世纪90年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兴未艾,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向仲怀敏锐地把目光瞄准蚕业科技领域最前沿。1996年,向仲怀联合中国科技大学李振刚教授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家蚕基因组研究的建议书。对中国而言,家蚕基因组计划对于蚕业发展、农林害虫的防治、生物反应器以及民族文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向仲怀和他的团队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2003年6月8日,他们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紧急启动测序工作。当年11月15日,他们正式对外宣布,世界上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由中国科学家完成。这表明,中国数千年的蚕桑传统不仅延续至今,而且处于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构建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在获得突出成就后,向仲怀内心很平静,他说:“科学研究没有尽头,只有不断地探索,我们永远不能停歇。”

此后,向仲怀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基因芯片研发成功;中日合作绘制完成家蚕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完成40种蚕类基因组变异图谱;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实用蚕品种;绘制完成家蚕重要病原微生物——微孢子虫基因组精细图谱……

蚕桑一体,向仲怀在致力于家蚕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我国桑树种业创新,绘制了世界第一张桑树基因组框架图等。此外,他和他的团队历时3年调研,摸清了中国桑树资源“家底”。桑树基因组研究与调研成果相辅相成,桑树的遗传多样性被充分发掘。2009年,向仲怀提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向仲怀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中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丝路驼铃,再度唱响;蚕丝之光,再燃五千年不灭的火种,重建新世纪的辉煌。”向仲怀曾填了一首名为《丝路驼铃》的词,诠释了他对初心的坚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1 15:45:5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思路孕育“新丝路” 2023中国(重庆)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奉节举行
...术体系建设专项。在当年的启动会议上,首任首席科学家向仲怀院士就提出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的工作宗旨。在本次大会上,多位专家将围绕高效种养技术、资源充分利用这两大主
2023-06-14 19:59:0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中国蚕业科学研究世界领先   “超级蚕”育种计划启动
...蚕’育种计划,希望以育种上的跨越,助推蚕桑产业实现向仲怀院士提出的‘重回经济发展主赛道’。”在实验室内忙碌的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
2022-12-20 12:10:00
...蚕’育种计划,希望以育种上的跨越,助推蚕桑产业实现向仲怀院士提出的‘重回经济发展主赛道’。”代方银说,作为中国蚕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实验室近
2023-03-08 07:05:00
“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上线  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表示。
2023-11-23 16:47:00
西南大学蚕学研究所获批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
...年以来的系谱资料原始记录,凝集了先后以蒋同庆教授、向仲怀院士、鲁成教授、代方银教授为代表的几代专家学者的心血,并培养了一批青年后起之秀。在世纪之交,该库成为世界最大家蚕基因库
2023-02-11 18:25:00
【浅山之韵】丝绸之路专题 · 人物篇(第34期)
...◇◇◇◇◇◇◇王 义(宁夏)题马可波罗(通韵)万里驼铃入汉关,烟波瀚海记尘寰。谁言异客无真笔,一卷风行六百年。李大成(北京)谒李广墓将军一箭靖边愁,许我长城牧马牛。光彩千年同
2025-05-23 07:49:00
浅山诗社丝绸之路专题(开创篇)(《浅山之韵》第29期)
...思(山西)武帝挥旌开绝塞,张骞杖节破天关。至今丝路驼铃月,浸染千年祆火山。注:祆火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祆教(拜火教)的发源地。打通河西走廊(通韵)沈超(北京)雄韬汉武睿
2025-03-08 08:09:00
港澳台大学生走进全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库 体验“蚕宝宝”一生
...杰出校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赠送给时任校长的向仲怀院士的50周年礼物。在讲解员的指引下,港澳台大学生看到了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蚕茧,蚕宝宝的一生及其吐丝结茧全过程。讲解
2024-07-29 18:35:00
第六届中阿博览会丨“千年丝路”重响“驼铃声”
...第六届中阿博览会如期而至,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宁夏梦驼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此做足了准备。“期待这场全球盛会能帮助我们开拓海外市场,让来自宁夏的‘数字钢铁驼队’在‘一带一路’上响
2023-09-25 13: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
东湖漫评:让“青春馅料”裹满奋斗味道
中秋的月、国庆的红,总会在金秋时节撞个满怀。街巷里飘起的月饼香,不仅裹着团圆的甜,更藏着村社区工作者们专属的“青春馅料”
2025-10-05 23:34:00
与国同庆,与子偕老 这个“十一”婚庆市场有多火?
大河网讯 这个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有喜庆的节日气氛,还有浓浓的甜蜜爱意。“八天假期,七场婚宴”“国庆好像全国人都在结婚”……此类调侃刷屏社交网络的背后
2025-10-05 20:39:00
青春志愿红 服务情更浓
10月5日,国庆假期已过半,太原公交二公司的20余名青年志愿者依旧热情饱满、精神抖擞。每日清晨,他们身着统一红色马甲,手持指引牌与急救包
2025-10-05 18:19:00
公交司机节日坚守岗位 温暖乘客出行路
10月5日,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二车队驾驶员坚守岗位,以安全、温暖的服务护送市民出行,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摆渡人”
2025-10-05 18:18:00
紧急增氧!安徽一收费站向患病乘客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10月4日晚,安徽交控集团淮南中心吴山收费站道口一片繁忙。一场突如其来的紧急求助,让这个普通的国庆假期夜晚变得不同寻常
2025-10-05 18:01:00
逢节必逛!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国庆中秋超百场活动演绎海派过节新玩法
华灯璀璨,共庆佳节。随着2025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点亮全城,位于虹口四川北路的沪上海派潮流地标“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作为虹口分会场核心活动区域
2025-10-05 10:3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太行市集 山货荟萃圈粉无数
10月3日,游客在武安市活水乡李家庄村的山李冀·山游市集休闲娱乐。 河北日报记者 苑立立摄青石板路平整延伸,石锅泉水鱼香气扑鼻
2025-10-0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