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朱高炽:被遗忘的明朝皇帝与他的家国情怀
...的时间。这种忠诚与勇气,让朱棣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家国天下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在南京称帝,国号永乐。作为新朝的开国皇帝,他首先要决定的,就是皇太子的人选问题。按照祖训,嫡长子朱高炽理应是不二人选。但...……更多
朱棣挚爱皇后去世,想娶小姨子,她为拒绝果断出家
朱棣是明朝第3位皇帝,其实他的皇位有点来路不正,毕竟他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帜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其实在朱元璋26位皇子中,朱棣算是最有能力的一位,他早年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最后他虽然凭借他聪明的才干...……更多
从危城孤守到仁宗盛世:朱高炽的传奇人生
...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成为了靖难之役能够成功的关键。家国天下:朱高炽的太子之路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登基成为明朝的新皇帝。在决定皇太子的人选时,朱棣一度犹豫不决。虽然朱高炽在政治上有出色表现,但朱棣更偏爱...……更多
朱高燧给朱棣下毒,坑害朱高炽,觊觎皇位20年
1423年,朱棣已经在明朝皇帝宝座上稳坐21年,这年5月,朱棣突然重病不起,消息很快传到赵王朱高燧耳中,他立即紧张起来。朱高燧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朱棣之前册立的太子是大哥朱高炽,更要命的是,中间还有二哥朱高...……更多
...子,怎么可能会生下八个儿女,可见这位徐皇后当真是,明朝的“人生赢家”了。总之,徐氏能够成为朱棣心中难以抹去的光,不仅是因为他的宠爱,更重要的是她对于国家的贡献、她的聪慧过人、善解人意,她对于朱棣的辅佐...……更多
...大,但她的父亲却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徐氏的父亲就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开国六王之首、死后追封中山王的魏国公徐达。徐皇后是徐达的长女,她自幼聪慧,熟读经史子集。读书时,她不仅刻苦,而且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更多
他们都为明朝初期的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身后也都有一个贤内助。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与朱棣的结发妻子徐皇后,都是贤妻良母的典范。世人皆知马皇后的贤良淑德,但了解朱棣的徐皇后的人却不多,她虽然...……更多
明朝皇帝与悍妻的“治”之道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皇帝以其独特的“治”妻方式而闻名于世,他就是明成祖朱棣。他的皇后徐氏,是一位性格刚烈、不拘小节的女性,然而朱棣却以其智慧和耐心,成功地“治理”了这位悍妻,使得他们的婚姻生活...……更多
朱元璋爱将顾成,70岁投降朱棣,85岁镇守边关,稳固明朝一
...些传奇经历,又有哪些彪炳史册的贡献呢?今天就来聊聊明朝第一代镇远侯的故事。1330年,当时还是元朝统治时期,顾成出生在江都,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扬州。从年龄上看,顾成比朱元璋小2岁,比徐达大2岁,都是年纪相仿之人...……更多
揭秘明朝开国功臣:从荣耀到陨落的六大公爵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明朝,随后被授予功臣称号。其中六人最为杰出,被授予公爵爵位。他们是朝鲜李善长公、魏公徐达、郑公昌茂、曹公李文忠、宋奉公。盛与魏国公邓禹。但朱元璋是一个能同甘共苦却...……更多
揭秘明朝皇帝生母的身份
...”,但千年来国人还是看重出身,如“子凭母贵”。那么明朝十六位皇帝出生时,他们的生母又分别是什么“种”,是否贵气环身呢?明太祖朱元璋生母,淳皇后陈氏。陈氏为标准的底层贫民,艰辛一生到头却不能保全自己和家...……更多
太子、太孙、汉王、赵王,谁是明成祖朱棣心头最爱
前言: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传奇皇帝。他以区区北平一地起兵,历经三年苦战,竟然推翻了掌握全国资源的侄子朱允炆。登基之后,朱棣为了洗刷"屠夫逆贼"的骂名,收安南,伐漠北,下西洋,迁都北...……更多
朱高燧的悲惨命运:帝王家的权力斗争与无法逃脱的宿命
...当皇帝的机会,于是,他靠着所谓的“奉天靖难”成了大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朱棣能力很高这一点毋庸置疑,他的三个儿子也都不是好相与的角色,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以及赵王朱高燧在永乐20多年的时间中,没少互相使绊...……更多
历史上朱元璋的妻子和儿媳妇,是洪武藩王的豪华“后援”团
...祖也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挑选了妻子,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明朝最豪华的媳妇天团。皇太子朱标的妻子太子妃常氏,是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女,除此之外她还有个很有名的舅舅凉国公蓝玉。然而显赫的家庭背景不仅没给常氏带来好运...……更多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他最信任的藩王竟然是朱棣?
...么呢?由于朱棣的藩地是北平,也就是现如今的北京,在明朝之前是元朝的都城,都城自然就会有皇宫。而朱元璋出自于节省民力的考虑,并没有重新修建王府,也没有故意削弱皇宫的规格,朱棣的王府就是当年的皇宫。要知道...……更多
朱棣杀伐决断,却对这个弟弟有求必应
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下令削藩,严重损害了其他明朝王爷的利益,因此被群起而攻之,最终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的政权仅仅维持了4年,就宣告终结。朱棣当了皇帝之后,充分吸取了建文帝的...……更多
明朝的功臣徐达死后,后人为何死得死逃得逃
...多人都选择了重修家谱,其中,就有徐达的后人。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后被封为了魏国公,并且,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其中,长女更是朱棣的妻子。若是没有朱棣后来的发难,徐氏一...……更多
朱棣迁都北京的影响:打破利益共同体,改变明朝格局
“永乐北迁”作为明朝的一次迁都行动,它带来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以至于即使到了六百年后的现代,依旧有许多人仍然在称赞明成祖朱棣的这一决策。朱棣将明朝首都动用国力耗费巨资从南京迁往北平,绝不...……更多
北京在明朝时期先后出现哪些常见称呼
明朝北京叫什么?北京在明朝时期先后共计是有5个常见称呼,分别是北平府、顺天府、北京、京师,行在。其中北平府、顺天府是行政区域名,北京、京师,行在则为俗称或口头通称。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之时,北京仍被元...……更多
徐达的子孙为何会反目成仇、分道扬镳
公元1407年7月,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在囚禁中去世。消息传到南京皇宫,正在病中的徐皇后悲痛欲绝,竟也在同月病逝了。一月之间,徐达的长女、长子先后去世。讽刺的是,在几年前的靖难之役里,徐辉祖还千...……更多
明朝迁都其实在朱允炆即位时就开始准备了,并不是朱棣的主意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更多
朱高炽只当了一年皇帝,行使皇帝权力却有二十年
...头,但是朱高炽的这个太子,越往后坐,他坐得就越稳。明朝的太子该怎么立?朱元璋在活着的时候,老早就把圈儿给画好了,《皇明祖训》里面明确规定必须是立嫡立长,长子只要还在,那弟弟们你就甭想了。朱棣的子孙产量...……更多
朱棣为何放狠话禁止小姨子嫁人?
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第二位比较贤德的皇后、活了46岁的徐氏病逝了,朱棣和他的父亲一样,一直到死“不复立后”。其实,朱棣并不是不愿“复立后”,而是没能如愿,中间有一个小插曲。徐氏死后,可能是与徐氏感情笃深...……更多
朱棣的五位女婿,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元1453年)四月初七日,驸马都尉沐昕去世,享年68岁。据明朝著名书法家兼八卦爱好者祝枝山《九朝野记》所记,沐昕曾对常宁公主家暴。祝枝山说的故事,听过也就算了,朱老四是那么好脾气的人么?结语:朱棣的五位女婿,...……更多
明朝女子徐妙锦抗旨拒当皇后,因此终生为尼
...着沾光。但也不是每个女子都是如此,就像今天说的这位明朝女子,违抗圣旨,拒绝当皇后,最后竟还跑去做了尼姑。此人名为徐妙锦,是大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三女儿,天生丽质,从小端庄贤淑,又不善言笑,是个标准的...……更多
郑州站|《四世同堂》:老舍笔下的家庭史诗!
...了战争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还原历史,感受家国情怀北京曲剧团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北平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更多
明仁宗朱高炽,大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虽短,却留下了贤明的名声。他励精图治,开创了“仁宣之治”的盛世,为大明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皇帝,却在百年之后,被后世子孙嘉靖...……更多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把几位年长的皇子都分封到了关键区域,以便拱卫京师。例如,当时的四皇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在北平(现北京)。朱棣被封王时年仅10岁,按照朱元璋的规定,藩王16岁便要前往封地。洪武九年,朱棣16...……更多
明朝代王朱桂的横行霸道与王朝危机
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也是明代九大塞王之一,起初被封为豫王,后来他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的武艺,所以朱元璋才将其改封为代王,就藩于大同,让他去连同燕王朱棣一起守护好大明王朝的北疆。朱桂的武艺确实不错,但...……更多
明朝哪位“草包将军”一手葬送朱允炆七十万大军
...个人就是李景隆。说到李景隆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他是明朝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早死躲过了朱元璋的政治清洗,因此李景隆很得朱元璋的信任,但是他却被历史上称为草包将军,那是因为他葬送了朱允炆的七十万大...……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