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把几位年长的皇子都分封到了关键区域,以便拱卫京师。例如,当时的四皇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在北平(现北京)。
朱棣被封王时年仅10岁,按照朱元璋的规定,藩王16岁便要前往封地。洪武九年,朱棣16岁,朱元璋为其在京城举办婚礼,燕王妃是徐达之女徐氏(后来的徐皇后)。大婚过后,朱棣便带着妻子北上就藩。
《明史·诸王列传》记载:
成祖四子。仁宗、汉王高煦、赵王高燧俱文皇后生。高爔未详所生母。
根据《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一共有4个儿子,长子朱高炽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次子朱高煦封汉王,三子朱高燧封赵王,这三位都是徐皇后所生。朱棣还有一个儿子叫朱高爔,生母不详,但年幼时便夭折了。
朱高煦出生于洪武十三年,他比大哥朱高炽小两岁,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孙子。在史书记载中,朱高煦和朱高炽虽然是亲兄弟,但各方面都截然不同。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七》记载:
太子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
意思是说,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从小生得肥胖,而且有足疾,走路不稳,经常失足跌倒。
而朱高煦呢,他“性凶悍”,不仅生得威猛,而且尚武,骑马射箭都不在话下,颇有乃父之风。朱棣对朱高煦也非常喜欢,对文弱的朱高炽则略有遗憾。
不过,藩王家庭不比寻常人家,嫡长子从一出生起就注定要拥有更多的资源,所以,朱高煦虽然看起来更“优秀”,但注定无法逾越兄长的地位。
在仅有的史书记载中,明太祖朱元璋对朱高煦是十分厌恶的。《明宣宗实录·卷二十》记载:
初,太祖皇帝召秦、晋、燕、周四府世子及郡王之稍长者,就学京师,高煦与焉,而与晋恭王第三子济熿、周定王第二子有爋相好,言动皆轻佻,素不为太祖所爱。
洪武年间,皇子无诏不得离开封地,随着几位皇孙逐渐长大,朱元璋思念孙子,便召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几位年长的皇子之子入京读书。这期间,朱高煦和几位堂兄弟,包括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都很熟悉,朱高煦言语和行为都非常轻佻,多次惹得朱元璋不高兴,朱元璋对其他皇孙都十分宽厚,唯独对朱高煦却非常不喜。
在封建王朝,明朝皇室成员的待遇相对是比较优厚的,这是朱高煦值得庆幸的地方,他身为朱元璋的孙子,从一出生就拥有亿万百姓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然而,朱高煦的“不幸”是他生下来就是次子,更不幸的是,他心比天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30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