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五岳之首:泰山的历史与文化
...或许就是弱宋小受王朝的另类帝王,宋真宗了!这货在和辽国檀渊交兵,进而签了城下之盟《檀渊之盟》后,并没有在家反省,还认为自己以岁币换和平,功劳颇大,居然舔着脸去泰山封禅。宋真宗如此做,在当时可谓引发轩然...……更多
你的一日三餐里,藏着你的命运
...衣食无忧。富贵者,能懂得节制,以节约之心享受生活。宋仁宗一夜欲食羊肉,却深明其后果。于是,他选择忍耐,以免羊肉的一次奢靡,酿成无尽的后患。家庭之福,国家之兴,皆由节俭而来。欲图大富大贵,当与家人共度简...……更多
宋词的巅峰人物柳永,他一天的消费相当于一百多个人的工资
...坷,柳永更可怜。柳永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看了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此后柳永“奉旨填词”,虽然也做了一段时间的官,但并不是他一生的主体。柳永流落天涯,离开京师时与情人惜...……更多
宋朝时期的“榜下捉婿”,一种独特的婚配现象
...傅察是正直之人,当场拒绝了蔡京,令蔡京很是老火。在宋仁宗时期,宠冠后宫的张贵妃的叔父看中了刚及第的冯京,想把冯京捉到家中嫁女儿给他,还说是奉旨成婚,又摆出了十分丰厚的嫁妆,但冯京却是笑着拒绝了。宋朝“...……更多
金国皇室中的璀璨明珠:钦怀皇后蒲察氏的一生
...世家子,连续迎娶辽王宗干(德宗,完颜亮之父)的女儿辽国公主迪钵,和庆宜公主崔哥,在熙宗、废帝朝官运亨通。(详见正说庆宜公主篇)阿虎迭的儿子蒲察鼎寿,即钦怀皇后的父亲,作为完颜亮的外甥,他迎娶金熙宗完颜...……更多
宋朝经济发达,那“积贫积弱”又是怎么来的?
...的局面,这甚至一直延续到了宋朝灭亡。在历史记载中,宋仁宗宝元元年的财政收入为1950万金帛,但是支出却高达2185万金帛,这放到我们现在,那可是妥妥的财政赤字。这种财政上的积累,一直到了宋神宗的时候已经到了无法...……更多
历史上五位靠上门女婿改变命运的人
...方数百年的辉煌王朝,而且这个家族还挺争气,一口气把辽国、北宋也都挤垮了,整个过程都要从函普这位临时岳丈说起。所以说,上门女婿并不丢脸,历史上有很多杰出人物就是这么来的,包括诗人、总理甚至皇帝。对我们这...……更多
北宋经历167年的辉煌后走向落魄,所有皇帝中谁才是败家子?
...称“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原本北宋与金国联合起来抗击辽国,但也正是这一次的合作,让金国看到了宋朝这一庞大帝国的腐朽与弱小本质。于是,宋金抗辽结束之后,金国转身进攻北宋。 兵临城下之际,宋徽宗没有选择迎难...……更多
...生在明朝宣德年间,会被朱瞻基斥为以邻为壑,郑獬这位宋仁宗皇祐五年状元,一直不被王安石待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朱瞻基之所以写《捕蝗诗》,是因为宣德五年闹了蝗灾,朱瞻基除了修预备仓,出官钱收籴备荒之外,还...……更多
河南北部有座卧虎城,为何不像其他城是方形
...梁人力战于河上,德胜两城为必争之险。石晋开运三年虑契丹为后世患,徙澶州于德胜。九年契丹入寇,屯元城。……宋景德初,契丹南犯,寇准力劝亲征,御北城门楼,而契丹气沮。宋人以澶州为大梁北门,安危所系也。这个...……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三位完美统治者:无暇的辉煌与成就
...制度,这些改变最终留下了美好的历史记忆。最后一个是宋仁宗,是宋朝的一位皇帝。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非常节俭。他不仅自己节俭,还要求身边的人也这样做。在他统治时期,整个朝代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进步。他培养了很多...……更多
柴荣的早年经历与其雄心壮志
...、凤、成、阶4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后世有人评价说,“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今天给大家讲三个有关后周世宗柴荣的小...……更多
揭秘古代帝王的殉葬恶习:人数惊人,方式残忍
...生的个别现象。让人想不到的是,禁止多年的殉葬制度在辽国再次兴起,之后延续到了元、明时期,辽、元都是少数民族,如果说认知不到位可以理解,朱元璋仍然带头殉葬就有些让人感到不理解,后来到了明英宗时期被禁止,...……更多
欧阳修在滁州的岁月与文学创作
...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经过十多年的地方官职,宋仁宗终于想起欧阳修的文才,将其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积极倡导文风的改革。在一次进士考试中,他作为主考官发现文章虚华而不实,果...……更多
北宋名将曹翰:从战场到宫廷的传奇人生
...器(在古代,买卖武器是重罪,而且不知道曹翰是不是和辽国人做生意,如果是,那就是叛国罪),曹将军,说好的“曾因国难披金甲”呢?怎么给你机会你就搞起贪污来了?可见所谓的“为国效忠”只不过是场面话,是曹翰挂...……更多
明孝宗朱佑樘:生母之死与宽容仁厚的皇帝形象
...国桢就曾这样评价他:“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当初有人弹劾万安时,史书也是记载:“孝宗仁厚,亦置不问,安、吉得无事。”由此可见,明孝宗是个宽容仁厚的皇帝。如果他即位之后,...……更多
哲别:横扫西辽,征服罗斯的蒙古猛将
...,横扫罗斯1216年,哲别奉成吉思汗之命率军进攻窃夺西辽国土的乃蛮部太子屈出律(古出鲁克)。当初屈出律恩将仇报,袭杀好心收留他并纳其为婿的西辽国主直鲁古汗,兼并其国,自己称帝。哲别针对屈出律强迫被其征服地...……更多
女真人横扫天下的利器猛安谋克,最后却栽在了蒙古那颜手里
...辽已经气数将尽、混乱不堪,曾经威风八面的头下军州和契丹骑兵也已江河日下,不复当年之勇。所以女真骑兵才能在出河店、护步达冈之战中取得人数比为一比几十的逆天胜利。如果契丹骑兵还是当初那支灭后唐沙陀骑兵的传...……更多
宋朝有火药为什么面对蒙古兵还是节节败退
...匡胤神秘死亡后,便一蹶不振,先是赵匡义野心勃勃攻打契丹,结果被契丹大败,差点命丧契丹之手,从此宋朝实行防御政策,对契丹俯首称臣长期纳贡,经济繁荣了,但武力却十分的差,自此北宋末年引发了靖康之耻!蒙古族...……更多
嘉靖皇帝为什么不杀海瑞呢
...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无敌,宪宗之志平僭乱,宋仁宗之仁恕,举一节可取者,陛下优为之。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举其大概:箴敬一以养心,定冠履以定分,除圣贤土木之象,夺宦官内外之权,元世...……更多
对于北方人来说,王安石变法才是祸国殃民
...在政治层面,就是教科书里说的冗员、冗兵、冗费。到了宋仁宗年间,官员人数从1万人暴涨到2.4万人,导致“食禄者日众,力田者日耗”,禁军人数到了80万,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借用了这个数字。而官员和禁军的数量...……更多
宋代火灾频发与严格的防火法规
...月,内酒坊火,燔舍百八十区,酒工死者三十余。”“(宋仁宗)天圣七年六月丁未,玉清昭应宫火,凡二千六百一十楹,一夜而尽。”宋代的防火刑律虽然承袭前代,但由于火灾频繁,损失惨重,所以,对火灾肇事者的处理十...……更多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个憋屈的好皇帝,那历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姓的眼光来看,中国历史上没有绝对的明君,像唐太宗、宋仁宗、明仁宗、清圣祖等等,普通老百姓在他们的治下过得并不怎样,只是相对其他朝代要好些罢啦!至少有一顿饱饭可以吃,但是除了这个,其实其他并不差别。雍正...……更多
...量不堪一击。军队人员虽多,但是战斗力弱,面对西夏、辽国的侵扰,只得花钱买和平。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正是由宋太祖开始的重文轻武风气所导致的。因此,变法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宋神宗是个有野心的君主,他坚定地...……更多
赵匡胤成功背后的原因与个人能力
...是从参与平定黄巢起义的战争中走过来的,并在与朱温、契丹以及河北军阀的不断博弈中被动成长,沙陀军威震天下。▲沙陀军图源/剧照所以,宣武军和河东军合流的结果进一步强化了朝廷禁军的实力。但由于藩镇的力量依旧...……更多
...高俅,与孙二娘一起混入济州城,火烧济州造船厂。征讨辽国,顾大嫂等人攻破太阴阵,杀散天寿公主部下女兵。征讨王庆,将淮西军团杀得四分五裂。征讨方腊,顾大嫂放火惊走贼军,并合擒守将吴升。江南平定后,顾大嫂作...……更多
宋朝欲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回答成千古名言
...内部局势,从此开始了一统天下的军事征程。彼时北方的辽国实力强大,赵匡胤不敢贸然进攻,于是首先向处于弱势的南方用兵。 而此时的南唐,李璟已经病逝,登上皇位的李煜,依然醉心于文艺,每天吟诗作乐。另一边,赵...……更多
2-0!国羽混双独苗进四强!两对外国组合成大威胁,夺冠概率多大
...,顺利晋级四强。半决赛中,郑思维和黄雅琼的对手是金元昊和郑娜银、德扬和维德佳佳两对组合之间的胜者。另外两个四强席位被日本队的渡边勇大和东野有纱、泰国队的德查波尔和沙西丽获得。因此,从混双四强阵容来看,...……更多
她差一点就能登基称帝,但最终却放弃了
...军国大事全都交给皇太后刘娥处理,于是在新皇,也就是宋仁宗赵祯登基之后,刘娥光明正大开始临朝称制,甚至一度想要身着天子衮服祭拜赵家先祖,但是因为群臣抗议激烈,最终刘娥略微妥协,减少了天子衮服的制式,不再...……更多
...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在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柴荣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华版图,后周继承五代短命政权的版图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访古村·觅乡愁②|安顺本寨屯堡:藏在岁月里的大明遗风
开栏语在贵州这片神秘而多彩的土地上,隐藏着诸多宛如瑰宝般的古村落。它们历经岁月的沧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2024-05-29 21:37:00
在古代,太史是什么官职?为什么可以世袭?
从古至今,中华文化对历史非常重视。相传在夏朝,就已经有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到了周朝,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的对抗日趋激烈
2024-05-29 22:13:00
一个普通人记忆里的百年变迁 ∣ 自传体小说《难忘的记忆》出版
20世纪40年代,姜中毅出生在大方县一个美丽的民族山村。在迄今八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从崇山峻岭的山村,走向北京,又回归贵阳
2024-05-29 22:3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徐 平 5月29日,天台县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告诫全体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井水思维”和“洪水思维”
2024-05-30 00:2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浙江省第二届群星扇面书法展暨纪念陶宗仪专题展览在路桥开展一方扇面,一段先贤往事台传媒记者吴世渊 5月28日
2024-05-30 00:31:00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南丹讯 “在百度App输入‘南丹汽车总站’,能准确显示新搬迁汽车总站信息,极大方便了乘客出行。”近日
2024-05-30 00:53: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白本近期,我于《上海日报》看到一篇有趣的短文《马二先生憔悴白门》。此文刊于1942年5月1日,作者署名“老子”
2024-05-30 01:09:00
梁实秋在雅舍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殷艳妮《&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30日 &nbsp第&
2024-05-30 01:37:00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琳雅)近日,一则寻找烈士家属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方明伍,这位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2024-05-30 02:08:00
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古韵甘肃】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林则徐留存墨宝 武威市博物馆藏林则徐画像张克复林则徐(1785年—1850年)清福建侯官(今闽侯)人
2024-05-30 04:18:00
西汉第一位太后是吕后,第二位太后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第三位太后就是窦太后,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奶奶
2024-05-29 06:23:00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做《长恨歌》,诗中有那么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闺阁人未识。”描绘的便是杨家闺女倾国倾城
2024-05-29 06:13:00
“徐茂公”其实是来自于《隋唐演义》这部小说当中的名字,指的便是初唐时期的一位功勋之臣“徐世勣”,他的字为“懋功”,由于他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4-05-29 06:32:00
诸葛亮是三国“三绝中的“智绝”,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是智商前几的人物,有人说如果诸葛亮多活几年,那统一三国的就是蜀国了。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024-05-29 06:43:00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用同根生的豆和豆萁来比喻同父异母的兄弟
2024-05-29 0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