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安禄山麾下七大猛将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六蕃语言。安禄山后来成为幽州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他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更多
唐朝名将薛仁贵用生命开创了无限荣耀,他的孙子为何参加安史之乱
...的儿子薛嵩,当时安史之乱爆发,薛嵩便起兵造反,投靠安禄山,薛嵩这个事就好像在薛仁贵的清白人生里画了一个污点,怎么也擦不掉。薛嵩安史之乱的背景安史之乱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很多矛盾集中爆发引起的,首...……更多
安史之乱中的六猛将:唐朝内乱的英雄与悲剧
...如何在战场上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的?安史之乱,起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他们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唐。这场战争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军事背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位叛军首领,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很...……更多
安史之乱背后的秘密:安禄山如何赢得15万将士的忠诚?
...重要枢纽。尤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一次谋逆之战,安禄山旗下竟有近15万将士坚决追随他,这究竟是为何呢?难道这些将士不知晓自己所面临的是背离朝廷吗?须知在唐代,对于叛军的惩处极其严酷,几乎涵盖了灭族的程...……更多
安禄山之子:安史之乱的遗留与唐朝的招安政策
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安史之乱让盛唐经历了7年的动荡,终于在在史思明之子史朝义自尽后落下了帷幕。而大唐王朝也在盛世余晖中,逐渐走向了没落,这一场没有胜者的战争,到结束之后依然没有肃清河北地区的割据势力。...……更多
连杨贵妃都敢碰的安禄山,为何如此惧怕此人
...色期间发生叛乱,其中主角之一,正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安禄山。这位日后会将唐玄宗李隆基按在地上摩擦的狠角色,在此前每次入京述职的时候,竟然对一位奸相怕得要死,甚至说在其去世后,他才敢领兵侵犯长安,夺取政权...……更多
揭秘唐高祖李渊鲜为人知的秘密
...唐玄宗对蕃将更加重用,这其中最著名的胡人将领莫过于安禄山。公元755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折腾了唐朝八年时间,把一个盛唐硬生生拖垮。这场浩劫,并不叫“安禄山叛乱”,而是叫“安史之乱”,因为除了安禄...……更多
一生鲜有败绩,最终却投敌乞活的一代名将是谁呢
...位了。 而哥舒翰却素来与镇守河北、辽东的唐玄宗爱将安禄山(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养子)、安思顺(右羽林军大将安波注之子)二人不和,皇帝每次宴会都想让他们和解,然后结拜为兄弟。这一年冬天,安禄山、安思顺、哥舒...……更多
潼关之战:十万唐军覆灭后帝国的哀恸
...年,深受玄宗信任,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悍然发动麾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士兵共计15万人,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老家范阳起兵,率先掀开了盛世大唐动...……更多
揭秘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传闻
...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对内宠信杨贵妃及其亲族,对外宠信安禄山;更加有意思的是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安禄山夜宿杨贵妃寝宫的记载,一代圣皇临老了还戴了一顶颜色鲜明的帽子?杨贵妃和唐玄宗安禄山如何接近的唐玄宗和...……更多
安禄山造反是狼子野心还是被逼无奈
由安禄山发起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不过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安禄山狼子野心想要造反,篡权夺位。但是如果能结合其他的史料记载,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安禄山为什么要反?只...……更多
安史之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实李隆基本有机会力挽狂澜,但最终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安禄山等人引起战乱。文:我见青山多妩媚(读史专栏作者)唐天宝十二载壬辰。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击南诏,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击吐蕃,悉收九曲部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更多
潼关:古代中国的战略要地
...食资源,后方稳固,天下遂有三分之二。唐朝玄宗年间,安禄山这位胡痴儿以一种最为决绝的方式让那个唐明皇记忆深刻——造反了,安禄山久在边疆,麾下多血性边军,战力强悍,玄宗急用帝国双壁: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更多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被儿子杀死,史思明死于内乱
...点。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安史之乱”的两个主导人物––安禄山与史思明。安禄山的名气比史思明更大,但是史思明的谋略、才能并不亚于安禄山。明朝“后七子”代表人物王世贞评价他,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远出于禄山上...……更多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有八年?
安史之乱,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不是安禄山一个人领导的叛乱,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史思明。事实上,安史之乱前后一共有过四位叛军首领,分别是安禄山和儿子安庆绪,以及史思明和儿子史朝义。安禄山虽然在造...……更多
唐玄宗早年雄才大略,为何遇到安史之乱后,却表现的如此窝囊?
...乱的爆发,主要是因为唐玄宗晚年昏庸无能,重用了奸臣安禄山。而在京城这边,他又重用了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而李林甫和杨国忠,常年打压安禄山,导致安禄山心生不满,所以最后才起兵造反。这个原因,确实是安史之乱...……更多
从平西郡王到阶下囚:哥舒翰的传奇人生,大唐名将的荣辱兴衰史
...王,但胡人被封王的只有两人,比哥舒翰更早被封王的是安禄山。在当时哥舒翰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大英雄了,但后来发生在哥舒翰身上的故事,却颠覆了人们对他的盛赞,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传奇的经历呢?大英雄是如何变...……更多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他若在安禄山不敢造反
...事、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实属当时世界第一大国,直至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大唐气数由盛转衰。安禄山此人野心勃勃,作为玄宗之时最有实力的藩将,凭借一己之力耗尽大唐气运,确实是非平常人可以成就,但若是不幸遇到...……更多
安史之乱时,张巡为何会做出分食百姓的残忍行为?
...享乐的“资本”。唐玄宗操纵帝王制衡之道,太子李亨、安禄山、杨国忠互相牵制,这种局面最终土崩瓦解,对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造成很多无法估量的损失。张九龄安史之乱爆发前,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骊山华清宫宴饮,一...……更多
唐朝的衰落:李林甫与玄宗皇帝的责任
...实真的如此吗,显然这有些冤枉李林甫,至少李林甫为相安禄山没有反,李林甫,小字哥奴,长平王李叔良曾孙,唐朝宗室,为中书令(右相),尚书左仆射。晋国公,他为宰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李林...……更多
为何说安禄山的死对大唐来说是另一场灾难
...朝眼中的罪魁祸首、叛军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大燕雄武皇帝安禄山死在了他在洛阳的宫殿里,死因是谋杀。参与谋杀安禄山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并非是唐朝派来的斩首行动小组,他们本来就是安禄山的大臣和侍从,他...……更多
原创《安史之乱》中,唐朝在潼关之战中为何会失守?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叛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次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自此后,唐朝就江河日下,由盛而衰了。安史之乱爆...……更多
安禄山:肥胖身躯下的权力野心
下图为安禄山在玄宗面前跳舞图,是不是很魔幻?安禄山这个400多斤的大胖子,“啤酒肚”都下垂到膝盖了,自己走路都困难,但到了玄宗哥面前,又能虎虎生风地跳起舞来。“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更多
安禄山如果不叛乱就有个好前途,他为何选择发动安史之乱?
...却是因为一场叛乱,那就安史之乱,其中有两个重要人物安禄山和史思明。史思明暂且不说,安禄山作为唐王朝的一个红人,即使不叛乱仍然可以获得一个非常好的前途,为何却选择发动安史之乱?他叛乱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与...……更多
唐玄宗与安禄山从亲密到反目的故事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玄宗李隆基与安禄山的友谊曾经备受瞩目。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似乎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传奇。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段友谊最终破裂,安禄山甚至起兵造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更多
揭秘杨玉环与安禄山的神秘关系
...想起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故事,有人说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存在不清不楚的关系,这个绯闻之谜究竟是什么呢?抱着严谨的求学态度,我翻开《资治通鉴》开始研究起来,寻找最有力的历史资料证据。杨玉环与安禄山的...……更多
...就不用多说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人就是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了叛徒,认为安禄山是大唐灭亡的罪魁祸首,但是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安禄山,真的就是一个万恶之源?能说...……更多
揭开杨贵妃安禄山绯闻之谜,杨贵妃惨死后,安禄山的举动令人震惊
...!可见,两个人多么的恩爱!可是,我们还知道杨贵妃和安禄山也有传出绯闻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关于杨贵妃和安禄山的绯闻,主要是由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引起的。《资治通鉴》其中有一段描写是这样:“禄山出入宫...……更多
杨玉环为安禄山洗澡,唐玄宗为什么不生气
杨玉环为安禄山洗澡,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史书记载,在唐人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杨贵妃召安禄山进后宫,贵妃为安禄山洗三日,后又以装点轿子,安禄山坐在轿子上,后宫的太监抬着轿子,在...……更多
揭秘安禄山如何颠覆唐朝统治
...奢纵欲昏庸无度,成为了百姓怨声载道的庸王,这才有了安禄山带兵发起反抗,使唐朝几百年的平静被打破。安禄山在发起战争后迅速占领东京洛阳,在安禄山的逼迫下,唐玄宗决定逃离皇宫。原以为安禄山取得胜利后能够成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