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人造太阳”提供科技利器 这一“安徽造”重大科学装置投入运行
大皖新闻讯 1月14日,位于安徽合肥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该平台的关键设施——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全面建成并开始投入运行...……更多
为“人造太阳”提供科技利器 参数水平最高直线等离子体装置投入运行
1月14日,位于安徽合肥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项目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验收,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全面建成并开始投入运行。经实验现场...……更多
上游皖观察丨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荣获“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背后
2月26日下午,在安徽省科技创新大会上,2022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受到表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学术主任、安徽大学校...……更多
能链智电“储能调度”发明专利公开 充电站运营又添AI利器
...营、交易和宏观调度进行智能综合优化。目前该系统已在安徽首座“油气电氢服”一体化综合能源港、浙江安吉重卡“光储充换”一体站落地应用,实现了站内微能网与电网的双向互动,以及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换电等多种...……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近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2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刷新世界纪录”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去年8月12日,由...……更多
...调,美国国家实验室压根没有现代化的核聚变设施。位于安徽合肥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效果图 “庐阳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托卡马克概念也在迅速发展。中科院合肥物质...……更多
...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人造太阳”是什么?如何...……更多
焦点访谈·足迹丨逐日追光 创新致远
...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就跟随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安徽合肥,看看这里的科技创新正在演绎着什么样...……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近日,安徽交控集团宁国管理处G4012溧宁高速宁绩段、黄千段灾害高风险路段上线了一套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系统集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决策支持于一体,实现公路灾害提前发现、提前预警的功...……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矢志追求更高磁场 奋力打磨攻关利器衷心感谢省委、省政府授予我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这项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国家稳态强...……更多
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建成投入运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1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建设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该平...……更多
创新“沃野”硕果丰
...接、排版、层压、装框……虽值寒冬,位于庐阳经开区的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火热场景。大恒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研发与制造、光伏电站建设与运维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开展研发...……更多
千呼万唤的可控核聚变,何时才能点亮世界?
...摄氏度;1亿摄氏度的维持记录则只有28.6秒。中国坐落在安徽合肥的“东方超环”,全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于2021年5月创造了1.2亿摄氏度维持101.2秒的记录,同年12月又创造了7千万摄氏度维持1056秒的记录;2023年4月12日...……更多
武汉防汛排涝添利器,水务闸配上“孤岛充电宝”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曹磊通讯员王欣鲍洪武汉进入梅雨季节以后的首场大雨如约而至,市内各重点水务闸严阵以待应对主汛期,防止城市出现内涝。6月19日,极目新闻记者随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探访了解到,为了更高效...……更多
产业向“新” 发展提“质” 看合肥庐阳区如何竞逐新质生产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网记者 赵越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是最热的话题之一。记者近日在合肥市庐阳区调研采访时发现,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在这里“拔节生长”,“国之重器”大科...……更多
国网河南电力:诊断特高压精密设备隐患有了新利器
...进行分析研判提供了重要支撑,是做好特高压运维工作的利器。”国网河南直流中心员工李爽说。国网河南直流中心检修人员组织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GIL设备检修。(陈豪 摄)河南电网位于全国联网枢纽位置,是国内率先进入...……更多
安徽:大干快上 蓄势腾飞 打造制造业“强省”制高点
...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围绕“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 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同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副省长...……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12月7日至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更多
“徽”动科技之翼 合肥跑出科创“黑马”速度
...中新社记者 陈舒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说到安徽合肥的城市气质,当地人会半开玩笑地用“科里科气”来形容,意指科技创新已成为合肥最突出的标识和城市名片。近日,中新社记者探访合肥的科研院所和多家高科...……更多
大科学城里的“逐日”故事
...为《EAST项目进展概况及未来规划》。9月末的一个清晨,安徽省合肥市未来大科学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下称“等离子体所”)下起了小雨。初秋的降温给这座研究所带来了丝丝凉意。而在研究所里...……更多
硬核科幻背后的中国制造底气
...接近70%都来自中国建造,这背后有一套更高效也更安全的利器——由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造楼黑科技”——空中造楼机。每台造楼机的“大脑”是控制中心,集成式的操作平台和显示器,对建造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更多
汽车续航超1000km!中国科学院半固态锂电池商用
...、人造太阳以及“地面空间站”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利器。【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责任编辑:鹿角文章内容举报 ……更多
多项大科学装置稳步推进 已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北京怀柔科学城目前正在加速建设。先期布局的五大科学装置稳步推进,部分装置2024年有望投入正式运行。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建筑主体完成在北京怀柔科学城,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建筑主体已经完成建设,其...……更多
宋代领先世界800年的国之利器,为何被当作不祥之物
...间,还能观察和演示天象的变化,是当时宋朝的一项国之利器。800年后,世界科学界对水运仪象台和《新仪象法要》给予高度赞扬,英国博士李约瑟认为这台仪器领先世界八百年。因为水运仪象台使用了擒纵器,成为今天制造钟...……更多
用好质检“利器” 为产业发展撑腰
...省47个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平台服务900多家企业用好质检“利器” 为产业发展撑腰□ 本报记者 洪 叶自行研发-269℃超低温金属材料力学测试平台,为“新能源之都”常州布局氢能行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设计开发关键位置螺栓在...……更多
...究院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中国“人造太阳”实验刷新...……更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我省光伏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差异化发展——创新赋能,加速“蜕变”■ 本报记者 朱 卓串焊、排版、层压、装框……在位于合肥庐阳经开区的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屏光伏组件生产车间...……更多
中国人造太阳再迎重大突破!“赤霄光剑”来了 性能指标国际领先
...强的“激光剑”,为研制“人造太阳”核心材料提供科技利器。今日,经实验现场测试、专家评审,该装置各项性能指标国际领先,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装置最大粒子流大于10的24次方每平...……更多
数字孪生系统首次投用,新一代人造太阳有新进展
...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装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被誉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底开始面向全球开放,在今年首轮国际联合实验中,就...……更多
均创世界纪录,“人造太阳”“九章三号”遥遥领先,中国这么强?
...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新能源的建设,所以“人造太阳”在安徽面世备受关注,并成为了全球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太阳,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福祉。另一...……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8名保镖都没反应过来!俄顶级专家叛逃美国,上班途中被当街射杀
冷战时期,美苏竞争激烈,为了压制对方,双方动用一切手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才成为了双方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由于美国经济水平高
2025-02-19 20:09:00
中新网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2025-02-19 16:33:00
中新社德国慕尼黑2月19日电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日前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谈到南海问题时表示,聚焦经济建设、开展合作
2025-02-19 18:03:00
图说|五个人,四小时 美俄背着欧盟和乌克兰谈了啥?
编辑:高鑫责编:吴忠兰 审核:阮鹏程
2025-02-19 18:14:00
2600枚东风导弹,不够打一次战役?美智库:仅80枚就够受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在军事建设上从未停歇。面对外部的技术封锁和种种挑战,中国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
2025-02-19 18:52:00
越战后,越南为恢复人口做了什么?做法令越南女人至今抬不起头
越南战争,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终于在1975年落下了帷幕。然而,对越南人而言,胜利的喜悦却被无尽的哀伤所笼罩。战争带走了近400万宝贵的生命
2025-02-19 18:54:00
印度自研超音速空地导弹,射程超五百,对标中国十年前的一款导弹
印度苏-30MKI挂载“断忧者-3”:超音速梦想还是空中幻影?最近,印度苏-30MKI战斗机挂载“断忧者-3”(Rudram-III)远程超音速空地导弹的测试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
2025-02-19 19:10: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武)2月18日,张湾区与深圳高度创新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深圳高度创新有限公司将投资3亿元在张湾区西城经济开发区布局无人机生产运营项目
2025-02-19 19:55:00
中澳两军举行防务战略磋商,同意妥处分歧
据中国国防部消息,2月17日,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军在北京举行第23次防务战略磋商,这是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中澳防务战略磋商
2025-02-19 13:24:00
天启坦克?央视首公开99A坦克主动防御!同时拦截火箭弹和无人机
上打无人机,下打RPG就在前几天,央视罕见地公开了一段我国坦克GL6主动防御系统进行拦截测试的视频,视频中,无人机从空中向坦克发射火箭弹
2025-02-19 13:28:00
“毫米之间定乾坤”——刘建港与他的海底“刻度人生”
鲁网2月19日讯在波澜壮阔的黄海中,一艘工程船稳稳地停泊在作业区,驾驶舱内,刘建港紧握舵盘,目光专注。作为中交一航局的资深船长
2025-02-19 14:34:00
第七十九集团军某旅组织多机型协同训练——“合成鹰群”体系出击
该旅多型战机接续升空。齐 东摄何 旭 董茹茹 本报特约记者 海 洋“起飞!”指挥员一声令下后,飞行员刘闯推油门、拉杆、蹬舵
2025-02-19 15:02:00
中新网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近日向加沙地带再次提供了人道主义物资
2025-02-19 16:03:00
2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国一直声称南沙群岛的柏礁是中方领土,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25-02-19 16:03:00
美欧还在争论,中国已全面普及,等待几十年这次该轮到我们来领跑
前言:自从汽车诞生到今天几十年的时间内,可以说在大部分领域都是美欧日等西方主导汽车行业标准。无论是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还是地盘等大件
2025-02-19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