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安徽:大干快上 蓄势腾飞 打造制造业“强省”制高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7 09:52:00 来源:上游新闻

安徽:大干快上 蓄势腾飞 打造制造业“强省”制高点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国新网

5月16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围绕“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 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同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副省长孙勇,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回答记者问题。

“过去的十年是安徽跨越发展的十年。”王清宪自豪地介绍,这十年,安徽经济总量从1.9万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7万亿元,十年间连跨了三个万亿级台阶;在我国的经济版图上,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规上工业营收从3.3万亿元增加到5.1万亿元,安徽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安徽底气十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把舵领航,赋予安徽打造“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其中,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是安徽打造“三地一区”摆在第一位的任务。

底气何在?

面对这个问题,王清宪的回答是,“来自我们拥有的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正在不断深化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目前,安徽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首个国家实验室,全省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目前建成、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有13个之多,大科学装置及其集聚的大量科学家和高端人才,让安徽在量子科技、聚变能源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在量子信息领域,安徽相继推出了“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和“九章”“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重大原创成果;在聚变能源领域,“人造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成功实现了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在一亿度状态下运行403秒,刷新世界纪录;在深空探测领域,安徽创建了全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正在建设的合肥先进光源装置,是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

多年来,安徽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下狠功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人才兴皖工程,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居全国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2.56%、居全国第7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创新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科大硅谷”,安徽通过一系列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厚植创新生态,感召五洲英才”,一年多时间,落地创新型企业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支,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摇篮。”王清宪说。

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保证粮食安全

作为产粮大省,2023年,安徽粮食总产超过830亿斤,实现了“二十连丰”,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作为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每年安徽净调出的优质粮达到200亿斤左右。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安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表示,安徽既要在“量”上做贡献,还要在“质”上有突破。

2023年,安徽提出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目标,围绕多种粮、种好粮,抓好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支撑性的重大工程,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25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1位,正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做强农业“芯片”。

安徽是长三角地区农产品重要来源地,为长三角提供了1/2的粮食和肉类、1/3的水果、1/5的蔬菜。这两年,安徽产的法式鹅肝、蒙城黄牛、砀山酥梨、怀宁蓝莓等特色农产品走红网络、走俏市场,促进了农业增值,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过去5年,安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我们将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高质量打造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做实‘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的增值大文章。”陈军信心满满地表示,要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活跃在江淮大地上的活力新农人口袋鼓起来、生活更美好。

政府有为,企业有感,关键是市场有效

近年来,安徽持续推出了800多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在连续两年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中,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居全国前列。

“德国大众汽车在2017年就在安徽布局,去年,他们又投资了10亿欧元,在合肥落地了境外最大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研发创新和采购中心。”王清宪强调,这些跨国公司纷纷追加投资也好、落地安徽也好,很大程度上是看中安徽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做到政府有为、企业有感,关键是市场有效。”王清宪说。

确保政策供给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安徽通过邀请企业参与政策调研、论证和制定过程,实现政策与企业的深度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工业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优化政府流程,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使政策更加便捷高效直达企业。

不断提高行政效能,让企业办事更便捷。安徽通过产业专班制度、企业诉求“挂号制”等措施,形成“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的服务企业的扁平化高效机制。建立企业诉求“挂号制”,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企业诉求,清单化、闭环式办理落实。同时,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为企业办事提供便利。

“开办运输企业这一件事,申请的材料从过去的28项整合到12项,办事的时限也从20天压缩到3天。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用一份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就可以代替40个领域的无违法违规证明。”王清宪介绍。

聚焦民生福祉,安徽人民生活更幸福

“安徽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连续17年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介绍。

从2020年起,安徽与北京天坛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等国内顶级医院合作,总投入130亿元,在省内组建了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前已正式开诊4个、还有5个边建设边运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资源。

去年以来,安徽坚持民有所呼、我必呼应,创新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民声呼应”平台体系,构建收集、转办、督办、评价、反馈等闭环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惠民政策落不细、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问题,确保群众诉求有地方说、有部门管、有人帮助解决。

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费高云表示,“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民生工作大会,出台工作意见。我们将持续完善‘民声呼应’工作体系,畅通诉求反映渠道,提升办理质效,深化源头治理,滚动实施50项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正呈现出只争朝夕、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加快科技、制造、农业、生态、人才、教育、文化“七个强省”建设。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我国一定会有新的经济板块隆起,在这个新隆起的板块中,一定会有安徽!”王清宪的话语铿锵有力。

张杰 王慧敏 /文

安徽:大干快上 蓄势腾飞 打造制造业“强省”制高点

编辑:张沛责编:周希审核:肖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抢占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
...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抢占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本报记者 鹿嘉惠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各流水线有条不紊地完成组装和加工任务。该公司是目前联想(全球)
2023-10-20 02:30:00
79 个“国字号”见证阜阳工业“含金量”
...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在新的细分赛道占领制高点。目前,我市拥有界首市天鸿新材料、安徽冠泓塑业、安徽省生宸源材料科技、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2024-01-24 13:44:00
...创造新价值”,安徽将在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中不断抢占制高点,开拓产业发展新蓝海。
2023-11-25 02:45:00
...说,商业航天是典型的未来产业,将是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力量。推进布局前沿技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近年来,安徽培育未来产业的动作不断加快。20
2024-03-18 03:22:00
逐“光”而行 安徽光伏产业发展迎来“加速度”
...安徽将抢抓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抢占产业制高点,积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
2023-11-09 18:53:00
龙头带动抢占产业制高点
...转自:安徽日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龙头带动抢占产业制高点马鞍山市博望区亚威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赶制出口国外的智能数控机床。特约摄影 王文生 本报通讯员 姜学保 摄规模迈
2024-02-22 03:02:00
合肥蜀山区两家企业入选省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为支撑、制度创新为引领,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蜀山区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的建设,在《合肥市蜀山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对新认定
2023-01-06 18:19:00
产业转型加“数”跑
...。“推进智能制造诊断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市经信局科技装备科负责人介绍,我市遴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8家优质诊断机构。
2024-02-19 02:59:00
...集成等领域的突破,助力公司抢占长三角钢结构市场技术制高点。”据悉,安徽宏泰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拥有安徽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与安徽建筑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产学研合
2025-04-18 11:1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来张家口,看足球,吃羊肉~9月7日上午10:00,张家口学院平门校区,我们不见不散。(段若祎 李琳焰)
2025-09-06 19:55:00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古城韵味十足的定州,不仅能感受五超联赛的激情对战,体验古代蹴鞠和投壶的趣味玩法,还能嗨听现场乐队
2025-09-06 19:57:00
2025年吉林省龙舟公开赛开赛
9月6日,2025年吉林省龙舟公开赛在长春市南关区南溪湿地公园挥桨开赛。本次活动由吉林省体育局主办、吉林省体育局水上中心承办
2025-09-06 20:10:00
“会”见新气象 “智”感新动能 蚌埠召开加快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动员大会
大皖新闻讯 创新之问,如何作答?9月6日,蚌埠市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动员大会给出了响亮回答。9月6日上午,蚌埠市召开答好创新之问暨加快智能传感产业发展动员大会
2025-09-06 20:16:00
“科学与中国”陈润生院士科普报告会 在西北大学举办
9月5日下午,由陕西省科协、陕西省侨联、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主办,西北大学、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国杰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承办的“科学与中国”科普报告会暨杨钟健学术讲座在西北大学成功举办
2025-09-06 20:17:00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召开2025年全国中药炮制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邀请赛)复盘总结会
大众网记者 刘爽 单县报道9月3日下午,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召开2025年全国中药炮制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邀请赛)复盘总结会议
2025-09-06 20:21:00
广大市民朋友们:金秋送爽迎中元,慎终追远缅先人。中元节作为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25-09-06 20:22:00
大众网记者 张芳 菏泽报道近日,大众网记者从菏泽市牡丹区二十二中了解到,二十二中实行“分校区、分级部”管理、错峰作息等系列措施
2025-09-06 20:23:00
点亮求学路 温暖职工心 山东方明药业2025年度“点亮基金”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
大众网记者 徐德波 通讯员 杨建伟 王月龙 菏泽报道9月2日,山东方明药业集团2025年度“点亮基金”助学金发放仪式在公司办公楼一楼大厅隆重举行
2025-09-06 20:25:00
科普进校园,安全护成长!单县北城街道办事处联动多部门开展校园安全知识培训
大众网记者 张宁 单县报道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为切实提升校园师生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9月4日,单县北城街道办事处牵头
2025-09-06 20:25:00
百舸争流,飞桨破浪!山东临沂赛艇邀请赛9月6日开赛
9月6日上午,第十四届沂河体育嘉年华系列赛事——山东临沂赛艇邀请赛在河东区正直汽车主题公园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2支名校赛艇队与企业家队伍汇聚沂河
2025-09-06 20:27:00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聚焦新学期,筑牢安全线
大众网记者 刘爽 单县报道为确保新生开学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9月3日至4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芸带队深入校园一线
2025-09-06 20:27:00
政银联动送服务 农担政策暖乡村 牡丹区 “政银企村”对接会激活乡村振兴金融动力
大众网记者 刘陶然 通讯员 任友为 菏泽报道“原来申请农担贷款这么方便,额度高还能享受费率优惠,这下我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难题终于有盼头了
2025-09-06 20:28:00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
2025-09-06 20:29:00
菏泽市6家楼盘拟入选第三批省级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
大众网记者 祝雅堃 菏泽报道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第三批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拟入选名单进行公示,引发行业与市民广泛关注
2025-09-06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