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安史之乱:大唐命运的转折与小兵张光晟的传奇人生
...自拔,导致强盛的大唐国事日非,江河日下,最终激发了安史之乱的惊天之变。安史之乱如一场铺天盖地的狂风暴雨,让唐朝各阶层人物,上至皇帝下至草民,很多人的命运由此发生不可思议的逆转。安史之乱有一个小兵,二十...……更多
安史之乱对历史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战乱导致的一系列后遗症,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气质。为何表面上小小的一场战乱却有如此大的余震,随烂柯人君一起了解一下吧!(《妖猫传》剧照)一、安史之乱与盛...……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没有彻底消灭藩镇
...何被名利所蒙蔽,逐渐偏离正道,最终走向覆灭的。一、安史之乱中的英雄唐朝是一个辉煌的王朝,但在其鼎盛时期,一场由安禄山和史思明所引发的叛乱,几乎让这个王朝土崩瓦解。在这场动荡的年代里,一个出身铁勒族的将...……更多
盛唐军届一哥王忠嗣之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大力提拔重用,让他一步步地走上了重要的岗位。平定“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是李光弼,也是王忠嗣的手下,老王把自己的用兵之法传授给他,对大家说:“将来用兵最像我的,就是李光弼。”一大批优秀的将领,都在...……更多
聊聊唐朝究竟有多强大
...,获胜率接近70%,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出质疑,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不是该由盛转衰了吗?为什么还能打如此多的胜仗?的确,唐叛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是将唐朝拖入了衰亡的深渊之中,但晚唐时期的唐朝军队仍...……更多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他若在安禄山不敢造反
...经济还是文化,实属当时世界第一大国,直至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大唐气数由盛转衰。安禄山此人野心勃勃,作为玄宗之时最有实力的藩将,凭借一己之力耗尽大唐气运,确实是非平常人可以成就,但若是不幸遇到这一位名将...……更多
杜甫因为穷,居无定所而忧伤?那是你太不了解杜甫
...的杜甫这当然不是“惨”,而是好得不得了。屡试不第,安史之乱,挺挺就过去了或许有人会说杜甫前半生确实快意,但后半生确实穷困潦倒、怀才不遇最终郁郁而终。我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更多
郭子仪和李光弼谁在战绩和谋略上更胜一筹
...可以说中唐诸将基本都受过他的领导。就算是李光弼能在安史之乱中崭露头角,也是源于郭的推荐。河阳之战前,李光弼接替在邺城之战中背锅的郭子仪出任朔方节度使,朔方军上下就对他颇为不服,为此李光弼还不得不祭出“...……更多
...。一、中兴之主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的烽火中化为昔日的繁华一梦。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终于坐上了他心心念念的皇位,成为了唐代的第...……更多
...的反叛是中唐最令人扼腕痛惜的一件事,这个事件让平定安史之乱的二号功臣蒙上了污垢,也让大唐帝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可以说埋下了亡国的种子。平定安史之乱三大功臣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郭子仪被中途解职...……更多
...的情况下,将朝廷玩弄于鼓掌。他是如何做的呢?我们从安史之乱谈起。☞反复横跳,靠行贿赌赢人生安禄山帐下猛将如云,田承嗣其实一点都不显眼,因此他被放在了颍川这个非重点战区,那一年他已经是个50岁半老头了。至...……更多
杜甫忧民情怀的巅峰:“三吏”和“三别”
...些唐诗学者认为在“卖惨”博取名声。事实上,真实的“安史之乱”远远要比我们所想象的要残酷得多。而要了解“安史之乱”中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我们不用翻阅史书,只需要读一读杜甫的“三吏”“三别”就足够了。杜甫的...……更多
李白最不想提及的一首诗,全篇赞美一名将,结果名将却投降了敌军
...英雄”的句子。然而让李白没有想到的是,在七年之后的安史之乱当中,这位当时唐朝人心目中的英雄,却叛变投敌了,潼关之战中,哥舒翰带领的20万唐军全军覆没,哥舒翰兵败被俘,根据唐书记载,哥舒翰被五花大绑带到营...……更多
...类似的“过失”,李白也有,但更具戏剧性且为时更短。安史之乱爆发两年后,李白应永王李璘之聘做其幕僚。李璘兵变后,见势不妙的李白逃回彭泽(今江西九江境内),李璘兵败,按法律参与叛乱的李白应当被处死。幸亏以...……更多
李光弼究竟有多厉害呢,细致地探讨一下
...不屈的意志,最终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太原之战爆发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叛军势力强大,兵力雄厚。而李光弼所率领的唐军只有区区一万人,面对的却是高达十万的叛军大军。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常人可能会选择撤退或等...……更多
他坚守孤城誓死不降,杀掉爱妾分给部下食用
...贪图享乐,并且任用奸臣,不理国政,最终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使得大唐王朝由盛转衰。一说起安史之乱,就不能不提到一场让后世感动的睢阳保卫战,熟悉唐史的朋友想必知道,当年睢阳保卫战守将张巡面对10倍于己的敌...……更多
皇帝派大将征讨小国,得胜归来后却在半路神秘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现安禄山有反叛的动向后,他怕受到牵连就更为低调。当安史之乱发生后,安思顺被派去平叛,但是却在哥舒翰的领导下。两人本来就有矛盾,哥舒翰就向唐玄宗反映,安思顺与安禄山有勾结。唐玄宗也不调查,直接斩了安思顺...……更多
唐朝与吐蕃的战争:论钦陵的威名与武则天的计策
...死,其弟弟和后人十分怨恨吐蕃,便集体投奔唐朝,直到安史之乱时,他们亦以平叛者的身份,为大唐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更多
薛仁贵大非川之战:唐朝不败神话的终结
...也后来的为中唐时期“外重内轻”的局面奠定了基础,为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薛仁贵的结局而薛仁贵回到长安后,唐高宗就治了他的罪,由于他之前战功赫赫,所以并没有把他处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终,薛仁贵被夺官...……更多
为何说狄仁杰一句话挽救了六十年后的大唐
...。 要是没有这个李光弼,郭子仪独木难支,是平定不了安史之乱的。 说来有趣,这个李光弼跟郭子仪原先势同水火,就是同堂聚餐(当年不是大圆桌,每人一个小桌分餐制),也不会互相看一眼。安史之乱闹得不可收拾的时候,...……更多
他是盛唐名将,也是唐玄宗的养子,他若不死安禄山绝不可能造反
...范阳等地的精锐军队直接攻取两京,从此唐朝开始八年的安史之乱,这场动乱让盛唐的基业被摧毁殆尽,唐朝差点就亡在玄宗的手里。后世很多人都认为,安禄山造反是必然的结果,玄宗对于节度使的不断放权,唐朝社会矛盾积...……更多
从安史之乱看唐朝兴衰:名将高仙芝的辉煌与陨落
...的原因。而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好大喜功,边境频繁暴动,安史之乱由此爆发。导致百姓没有安居乐业的生活,被战争毁掉家园。 唐朝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走上下坡路,慢慢从繁华跌落,陷入谷底。而唐朝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更多
武状元郭子仪:唐朝的中兴名将与七朝元老
...得武状元,自此,他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势如破竹,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相继沦陷。武状元得令后,火速率骑兵东进,迎战叛军。武状元治军有方,一路凯歌,历经几年苦战,大败了史思明...……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是这样形容“安史之乱”的。说起来,王朝中期遭遇内乱的情形并不少见,为何汉代的七国之乱之后可以迎来武帝的全盛时代,而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帝国却一蹶不振,让人感到彻底绝...……更多
李光弼:被誉为“中兴第一功臣”,最后却忧愤而亡
763年正月,史朝义自杀,这一事件标志着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唐朝曾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然而几位杰出的名将在浴血奋战中左右了整个战局,其中郭子仪和李光弼功勋卓著。特别是李光弼...……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对后来华夏文明的影响有多大?
...终失败。唐帝国也因这场叛乱由盛而衰。唐朝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对后来华夏文明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一,在安史之乱中,由于形势危急,唐朝为了快速镇压安史叛军,将当时镇守安西四镇的大批精锐唐军内调,使得唐朝镇守此...……更多
唐朝名将薛仁贵用生命开创了无限荣耀,他的孙子为何参加安史之乱
...这里说的反贼是薛仁贵的第五子薛楚玉的儿子薛嵩,当时安史之乱爆发,薛嵩便起兵造反,投靠安禄山,薛嵩这个事就好像在薛仁贵的清白人生里画了一个污点,怎么也擦不掉。薛嵩安史之乱的背景安史之乱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更多
五千泾原兵引发的长安兵变:唐朝削藩政策的失败与反思
...去,正是为了协助在前方作战的神策禁军及朔方军。由于安史之乱加速破坏了唐朝的“府兵制”,使大多数自耕农沦为无地流民。为了重建唐军体系,唐朝开始实施“募兵制”,即国家赐予钱粮,让职业军人在前线拼杀,以达到...……更多
唐朝有趣的历史冷知识:唐朝很多武将都亲手灭国
大唐自李世民的天可汗时代开始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一直是天朝上国的存在。期间军事实力强大,国家繁荣富足,诸多小国都来朝拜。然而有的国家选择和唐朝对着干,最后难免被灭国的下场。在大唐强盛时期,很多大将都...……更多
唐朝末年动荡:王重荣的崛起与背叛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割据,天下动荡不堪。唐朝的统治者经历过叛乱之后不再选择相信武将,导致了宦官干政。同时,国内官僚之间党争不断。藩镇、宦官、党针使得唐朝统治者上层勾心斗角。他们只顾于巩固自己的权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