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坚守孤城誓死不降,杀掉爱妾分给部下食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6 11:54: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家都知道,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爱民如子,政治清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一统盛世,也就是开元盛世。然而晚年却开始贪图享乐,并且任用奸臣,不理国政,最终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使得大唐王朝由盛转衰。一说起安史之乱,就不能不提到一场让后世感动的睢阳保卫战,熟悉唐史的朋友想必知道,当年睢阳保卫战守将张巡面对10倍于己的敌军,坚守一孤城誓死不降。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下令士兵食用野草和树根,还吃光了全城的妇孺,但即使在这样危急的局面下,张巡最终保住了大唐王朝的东南地区,避免叛军直入江南。据史料记载,睢阳最终被叛军攻破,唐朝军队赶到救援,并且仅仅10天之后,长安再次被收复,虽然睢阳城池并不大,但守将张巡却安史叛军挡在了城外,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之后,早就习惯和平生活的大唐军队早已是外强中干,叛军进攻城池时,各地守军都是望风而降。

他坚守孤城誓死不降,杀掉爱妾分给部下食用

然而只有张巡,拒绝了上级的劝降,并且主动率军抵抗叛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领3000人多次打败5万敌军。据史料记载,当时叛军首领,也是他好友的令狐潮曾劝降他,“长安已经失守,大唐王朝即将土崩瓦解,你坚守一座孤城,何必呢?你非要违背天道吗?”然而张巡却说一句有气节的话,“你这个叛将,连人伦都不懂,没有资格和我说天道。”令狐潮最终被迫向东转移,而张巡趁机驻防睢阳城,公元757年,安庆绪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之后,派出数十万精锐大军进攻睢阳,企图借此进入江南富庶地带。张巡率军击败了叛军,然而叛军并未撤离,相反展开了持久战,2个月后,睢阳城内粮草断绝,士兵们早已饥肠辘辘,此时部下奉劝张巡率军突围。然而张巡却认为睢阳是江南地区的屏障,一旦睢阳丢失,那么叛军可以一路南下,攻占江南,则大唐王朝就会成为偏安一隅的政权。

他坚守孤城誓死不降,杀掉爱妾分给部下食用

大家要知道,当时长安已经失陷,各地都是望风而降,几乎没有人知道在偌大个北方,还有一个睢阳城在死守。后来粮食吃完了之后,士兵们开始吃野草和树根,这些吃完了以后,开始吃战马,战马吃完了以后,张巡率先做垂范,居然杀掉爱妾分给部下食用。部下将士十分感动,纷纷杀掉自家的仆人,再到后来,只得杀掉城中的妇孺老弱,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余才四百人。”其实张巡在面临绝境的时候,多次派人突出重围求援,然而贺兰进明等人却见死不救,10月初9,睢阳城内的守军无力再战,城池被攻破,张巡被俘,与其他36员守将不愿意归降被杀。仅仅3天之后,唐军才赶到救援,10天之后,唐肃宗正式入主大明宫,此时唐玄宗已经成为太上皇。

他坚守孤城誓死不降,杀掉爱妾分给部下食用

笔者认为,张巡作为唐朝守将,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时,能够临危不惧,誓死抗敌,此乃真英雄也。特别是在当时叛军势如破竹的时候,他还能够站出来抵抗叛军,即使被俘也拒绝叛军的劝降,是一个相当有气节的人,在这里要说一点的是,当时唐军其实是有能力平定叛乱的。但各地唐军将领却喜欢拥兵自重,不善于团结,特别是贺兰进明,居然眼睁睁看着张巡战败,如果他早点赶到救援,也许张巡不会战败,而叛军也会知难而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简介唐朝名将南霁云
...,“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张巡将自己爱妾对着三军将士杀掉,给将士们食用。将士们皆声泪俱下,不忍心吃,张巡强令将士吃下。尹子奇用云梯攻城,城头上的守军已饿到无法拉
2023-02-20 15:24:00
睢阳之战的战局有多惨
...。张巡身为首领,为了给士兵起到表率作用,他将自己的爱妾杀掉,并让士兵们吃其爱妾的肉。许远为了效仿张巡,随即也杀掉了自己的数名仆役,并让将士们吃下人肉。张巡部下在没有食物的情况
2023-10-25 20:08:00
张巡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城将士中不少人因为饥饿而死,于心不忍,便杀了自己的爱妾充作粮食,许远也杀了自己的奴仆给众人当粮食。守城的将士痛哭不已,只得含泪吃了。叛将李怀忠等人巡视睢阳,张巡知道他们是被迫
2023-06-08 16:32:00
睢阳之战:张巡在安史之乱中的传奇战事
...,杀人吃肉。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张巡直接杀了自己的爱妾来献祭。一时间,唐军开始杀的满城风雨,许多老百姓纷纷难逃魔刀。杀到最后,睢阳城内居然只剩下400多人。在这种情况下,唐军
2024-02-04 23:31:00
他是大唐帝国最牛的防火墙,却被骂“人间恶魔”
...计可施之后,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要把自己的爱妾杀掉,让手下的人吃人肉。杀爱妾只是一个开始,后来接连杀掉了睢阳城里的老弱病残供士兵享用,后来,此城里只有几百人活了下来。
2022-12-16 20:13:00
...而叛军明知睢阳无外援,反而围攻更急。这时,张巡杀掉爱妾,许远杀掉仆僮给士兵当军粮,以此来证明守城的决心。士兵无吃的即便是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张巡还对接近城墙的叛军将领晓以忠义
2024-03-03 19:59:00
食人将军是谁,为何被后人供奉1300年
...军打,咱们自己就饿死了。我对不起你们,只能委屈我的爱妾了。" 于是,在这片血肉横飞的城池之中,人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拷问。士兵们虽然感动得痛哭流涕,但终究无法接受食人的残酷事
2024-06-14 13:54:00
南霁云:从吃人到被尊为‘神’,在安史之乱中的生死传奇
...完了,就捕鸟捉鼠”,后来甚至开始吃人,张巡将自己的爱妾杀死充作军粮,“接着搜罗城中的妇女来食用;妇女吃完后,又以男子老人和弱者为食”。全城的民众被吃掉了两万多人,最终全城仅剩
2024-04-02 12:34:00
唐代著名忠烈英雄张巡,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老鼠、麻雀都被吃光了,有的士兵开始偷吃尸体。张巡的爱妾、姐姐和许远的书童先后自杀身亡,临死之前,请求张巡,许远将自己的尸体作为战士的口粮。城中百姓开始交换亲人相食,悲惨之状,
2023-02-02 15: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