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柱石”郭子仪功高盖主,他为何能善终
...经难以控制各个地方节度使,所以唐玄宗才迫不得已重用安禄山。皇帝任用安禄山的初衷,是皇帝与安禄山同盟,压制其他节度使势力。但唐玄宗没有想到,随着安禄山势力越来越强,皇帝与安禄山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转变。安...……更多
郭子仪:七朝武将,大唐的守护神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的势力主要在河东、河北,与九原郡相距不远,唐朝统治者慌乱中想到了这个被闲置多年的九原郡太守,郭子仪临危受命,多年积攒下来的能量一发不可收拾,一路...……更多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英雄与唐朝的守护者
...,才在安史之乱期间被正式起用,征战沙场,初显锋芒。安禄山率领契丹兵反叛以来,唐王朝一直心惊胆战,好在朝廷及时起用了郭子仪。郭子仪审时度势,用他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迅速击败叛军。郭子仪率领的部队,犹如一...……更多
回纥大将攻打长安,在城外看到一个老头为何长叹:我命休矣
...史之乱时期,回纥就曾帮了唐朝一个大忙。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于范阳起兵,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即攻克了东都洛阳。洛阳失陷,京师为之震动。面对危局,唐玄宗拔腿就跑,带着杨贵妃直奔蜀中而去。唐玄宗跑了,太子李亨在...……更多
...万大军在灵宝附近惨败。哥舒翰则被叛徒绑缚送给了仇敌安禄山。06.高仙芝:山地之王高仙芝是高句丽人,自幼随父生活在安西都护府。高仙芝的成名战是“远征小勃律”,那是一次不可思议的战争,他率领一万多人,越过葱岭...……更多
75岁的郭子仪,为何向皇帝要6个美人
...善终。一、安史之乱大功臣天宝年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假借讨伐杨国忠之名,率领军队起兵造反,直入长安,而这个时候朝廷众人还恍然未觉,沉迷享乐。等到唐玄宗反应过来,再召集将领已经来不及,一代帝王竟然...……更多
武状元郭子仪:唐朝的中兴名将与七朝元老
...,他官运亨通,一路高升。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势如破竹,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相继沦陷。武状元得令后,火速率骑兵东进,迎战叛军。武状元治军有方,一路凯歌,历经几年苦战,大败了史思明,收复了两都。...……更多
郭子仪:唐朝的守护者,皇权的平衡者
...而出,可以说他的一生是非常厉害的。李隆基在位期间,安禄山起兵造反,爆发了安史之乱。一时之间,百姓无家可归,颠沛流离,各地藩王铤而走险,纷纷起义。郭子仪亲率唐朝大军,作战指挥收复了长安洛阳,攻下了河北各...……更多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出,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败坏朝纲。在公元755年的时候,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发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进攻。大唐军队虽然精锐,但基本都是边军,中原内部太平的太久了,很快就被安禄山马蹄...……更多
他身为七朝元老,连皇帝都不敢动他,却被宦官挖了祖坟
郭子仪的一生既传奇又辉煌,被视为国家柱石。他的战功无人匹敌,在中国“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潜规则里,却又做到游刃有余,功高不震主、权重人不忌,真是为神一样的存在。但他曾被太监挖了祖坟,这是咋回事呢?...……更多
郭子仪与李光弼同为中兴大将,命运却大相径庭
...大人带领朔方军去平叛,郭大人什么也没说,起兵讨伐了安禄山。后来郭大人在河北诸多胜利,想要直捣范阳时,肃宗在朔方的一纸召唤,郭大人就率领5万兵马来了朔方。后来相州战役之后,肃宗将失败的罪责让大人一人承担...……更多
仆固怀恩为何会落得个凄惨结局
...与大唐帝国合作时,第一次出手,攻克长安、洛阳,打得安禄山一系土崩瓦解;第二次出手,攻克洛阳,打得史思明一系土崩瓦解。现在穷途末路的仆固怀恩,更是像输红眼的赌徒,那是与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都积极联系...……更多
755年11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打着奉旨讨伐杨国忠的旗号,起兵反叛唐朝。安禄山有多少兵力?15万。当时唐朝有多少兵力?50—60万。然而,就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安禄山军队一路南下,势如...……更多
介绍李隆基之死的缘由
李林甫当政时,混血胡人安禄山受玄宗宠信,提拔为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平卢(今辽宁省朝阳县)兼河东(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节度使。安禄山貌似忠诚,生性狡诈,是个很会拍马逢迎之徒,他身体肥胖,自称三百斤。唐玄宗曾开...……更多
李怀光:从忠诚将领到造反者的转变
...如山,因而他和白孝德成为了郭子仪的左膀右臂。在平定安禄山、安庆绪的叛乱之中,李怀光常常冲锋在前。他的职位也是一再晋升。因为李怀光卓越的领导能力,所以自郭子仪退役之后,朝廷也将朔方军交给李怀光指挥。唐德...……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有土地有军队,有些人摇身一变成了割据的军阀。最后,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旧部,表面上归顺,实际各统所部兵马,据有一方之地。魏博(河北南部)、成德(河北中部)、卢龙(河北北部)三镇的节度使前后凡五十七人,唐廷...……更多
长安沦陷:唐朝历史的荣光与耻辱
...来,可谓坚韧不拔。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占领长安,在此之前,唐玄宗已逃亡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即位,统领平叛大局。安史之乱这也是唐廷国都第一次被攻陷。吐蕃军队进犯,长安再次沦陷安史...……更多
安史之乱--对于权力的欲望,并非安禄山一人!!!公元755年,强大的唐王朝爆发了动其筋骨的“安史之乱”,这也成为大唐帝国从盛变衰的转折点,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8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千里,唐王朝...……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没有彻底消灭藩镇
...的英雄唐朝是一个辉煌的王朝,但在其鼎盛时期,一场由安禄山和史思明所引发的叛乱,几乎让这个王朝土崩瓦解。在这场动荡的年代里,一个出身铁勒族的将领仆固怀恩英勇浴血,屡立战功,成为平定叛乱的关键人物之一。那...……更多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之路:李泌的战略与唐朝的复兴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安史之乱”。面对叛军势如破竹般的进攻,唐玄宗被迫抛弃了他的帝京长安,向着西南方向的蜀地逃亡而去。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玄宗的儿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在灵武被宦官李辅...……更多
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在相州攻打史思明为何会败于一场大风
...二年的十月,安庆绪带着为数不多的士兵逃回了相州,而安禄山早已经被自己这个儿子杀死了。当时的大唐已经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如果继续追击安庆绪,应该很快就能平定叛乱。但是这个时候的唐肃宗却停了下来,他没有时间...……更多
唐代宗与程元振:帝王的权谋与奸臣的崛起
...江山爱奸臣。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宰相杨国忠不仅逼迫安禄山造反,而且在潼关之战的时候,还敢胡乱指挥,导致哥舒翰大军全军覆没,叛军兵临城下,害得玄宗皇帝仓惶出逃。按照道理来说,杨国忠这样大奸大恶的家伙,就...……更多
郭子仪功高盖主,为何能得以善终
...极盛,后来他又亲手毁掉了这一切,实在是个败家子。郭子仪是中唐到晚唐的擎天柱,他的综合实力很强,简直就是大智慧,也很有勇气和胆魄。可单骑直出退吐蕃,稳定多次叛乱,到处救援,他和李光弼是唐朝的两个柱子,支...……更多
“打金枝”没那么温馨,它是郭子仪与唐代宗的暗中角力,充满杀机
...名将,算是唯一能成事的武状元,崛起于安史之乱之时。安禄山造反、马嵬兵变后,大唐快要亡国了。 唐玄宗赐死杨贵妃,唐肃宗在宁夏灵武登基,于是乎郭子仪走马上任。郭大将临危受命、不负众望,反杀了叛军,给走向衰...……更多
神童李泌: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堪比郭子仪李光弼
...对他的宠爱之大。和信任程度。正是因为他的势力极端,安禄山也非常看重他,试图引诱他加入叛军,但遭到拒绝。之后,王忠嗣写信揭露了自己的阴谋。然而不但没有人相信,反倒是李林甫、安禄山等人陷害他,说他是奸臣,...……更多
李亨与安禄山的斗争:唐朝的复兴与危机
...6月,就立李亨为皇太子。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初,安禄山来朝,李亨知道他要谋反,请求以他的罪而诛杀,可是玄宗听不进去。第二年11月,安禄山果真反叛。公元756年(至德元年)6月,唐玄宗只得偕带李亨等逃出西京,...……更多
大唐名将75岁功高受封,为何不要尚书令要美人?
...75岁绝对是高寿,在唐朝75岁还能上阵带兵或许也只有郭子仪了吧!他被誉为是救唐朝于危难之中,清廉之风于腰间垂挂之人!在历史上,郭子仪的寿命足足八十有五,在古代这是无可厚非的高寿。郭子仪几次救唐朝于危难之中...……更多
服侍七代帝王的郭子仪,晚年为何被告谋反
...握重兵,还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他若是反叛,岂不是比安禄山还要可怕?加上嫉恨郭子仪的人很多,他们不断向皇帝弹劾郭子仪,诬陷他藏有反心,因此皇帝也对郭子仪产生了怀疑。但郭子仪不愧是千古名臣,他在得知皇帝怀...……更多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的智慧与胸怀
...,还引诱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唐朝,然后唐代宗就命郭子仪前去御敌。郭子仪率军出征,大败叛军和吐蕃军队,然后唐代宗在高兴之余,准备进封郭子仪为尚书令。尚书令在唐朝,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官职。尚书令从魏晋以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