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棣自己篡位为什么还会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度
众所周知,朱元璋立的太子是嫡长子朱标,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又册立了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后来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登基,成为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听从身边文官建议对自己的叔父们进行削藩,削到四...……更多
叛逆篡国都能网开一面,小皇帝朱瞻基为何下死手火烤二叔朱高煦
...元璋会传位给孙辈朱允炆,因为按照封建礼制,皇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死,嫡孙继承。长房嫡孙在继承位序上,要优先于其他各房的子嗣。朱允炆就是大明朝最倒霉的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在几个儒生的鼓动下,发起...……更多
明朝以嫡长子继位的皇帝都有谁
...代兴衰的关键之一。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大明王朝中以嫡长子继位的皇帝屈指可数,不到五分之一。这个貌似寒酸的事实引发了人们对大明王朝皇权传承机制的深刻思考。嫡长子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被视为继承父业、维护家族血...……更多
大明奇才解缙:永乐大典总编纂的传奇人生
...一件事情,那就是究竟立哪一个儿子为皇位继承人,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长子朱高炽应该当继承人,不过朱高炽既矮又胖、性格懦弱,还是一个瘸子,朱棣并不喜欢他;而次子朱高煦则长得高大威猛,作战十分勇敢,和朱棣十分...……更多
明宣宗为何没有在朱姓的王爷里选择一个继任者呢
...员。做出这一决定的根本原因是明太祖朱元璋已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由张太后作最后决定。朱元璋时代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这是朱祁镇继承皇位的法律依据。古代周朝就有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先例。然而,历代国王虽然渴...……更多
朱高炽:不受宠的太子与他的艰难继位之路
...君之位关系到下一代帝王的权力更迭和王朝延续,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应属必然,但朱棣在登基后的两年内迟迟未立太子,不难看出朱棣对太子人选有其他想法。《明太宗实录》中记载,两年间大臣曾4...……更多
...不选择更像自己的朱棣,而选择朱标朱允炆父子,固然有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但对朱标父子还是往偏“文”的方向培养的,因为治理国家、与民休息需要这个“文”。然而,建文元年又爆发靖难之役,大明帝国再起刀兵,百姓...……更多
朱徽焲:明朝第一位被废黜的世子
...,生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十六日,岷王朱楩嫡长子,生母岷王妃袁氏,太祖朱元璋第四十八孙。除了年岁较长的皇孙大多出生在南京以外,像朱徽焲这样踩着洪武朝尾巴出生的皇孙,出生地只能是自己老爹的封国。...……更多
明朝有7个太子是嫡长子,4人顺利登基,其余3人为何无缘皇位
明朝,是一个极度重视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明朝皇帝们的太子,都是严格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标准立的。可是,明朝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却不多。16个皇帝里,竟只有4人是嫡长子。而明朝,以嫡长子身份被立...……更多
权谋之王朱高燧:从夺嫡之争到安享晚年,揭秘其人生轨迹
...爆发。朱高炽是朱棣和徐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根正苗红的嫡长子,太子之位按道理说就是朱高炽的,可是朱棣迟迟不立朱高炽为太子。当时传言朱棣曾告诉朱高煦“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因此很多...……更多
在局势所迫下建文帝该如何服众
...的原则以杜绝将来皇位继承上的纷争所以十分遵守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 然而天不遂人愿,嫡长子朱标在盛年三十七岁时因病不幸逝去。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嫡长子去世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因为朱标的大儿子早早夭...……更多
明朝后妃的命运:吕氏、吴氏、周氏的传奇人生
...元璋开国,到朱由检亡国,前后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虽然只有三个半: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武宗朱厚照和英宗朱祁镇,但是能活着看到儿子即位的妃嫔倒也不多,前后不过五位而已。而这五位非典型...……更多
朱高煦生前做了什么,为什么被活活烤死?
...,从一个农民一步步当上了皇帝。登基之路可谓艰辛。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下,只有长子可以继承皇位,但由于长子已经去世,所以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但是朱棣非常有才华,又饱读诗书,朱棣是不服气自己软弱...……更多
徐达的子孙为何会反目成仇、分道扬镳
...有一个就是代王世子朱逊煓。他是代王朱桂和徐王妃生的嫡长子。 代王朱桂听信小妾徐氏的谗言,竟将徐王妃母子赶出了王府。世子朱逊煓进京告御状,但是朱棣却不想掺和弟弟的家务事,只是下旨让代王安分守己,善待王妃...……更多
朱允炆仁善贤德,为何说他不是个好皇帝?
...1392年,太子朱标薨了,也就是死了。作为皇帝朱元璋的嫡长子,朱元璋几乎用尽了半生的时间来培养他。为他选定了一大批用以在之后辅佐他的官员,为他清除了存在威胁和隐患的政治势力。朱元璋为了太子朱标呕心沥血,然...……更多
明朝九大塞王各自的命运与荣耀
...一年(1398年),朱棡在太原府病逝,终年41岁,王位由其嫡长子朱济熺继承。晋王爵位共传14位。3、燕王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府。...……更多
朱标后代中唯一有爵位、有谥号的瓯宁哀简王朱允熙
...本只是庶出的朱允炆也摇身一变、成了嫡子,而且是事实嫡长子!至于朱允熞和朱允熙,他们出生时吕氏早已成了太子妃,他们都是名正言顺的东宫嫡子。换句话说,除了朱允炆之外,朱标所有的儿子都是出生即嫡子,只有朱允...……更多
大明开国初期“五龙同朝”真的存在吗?
...月十八日(公元1424年8月12日)。明仁宗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生于明洪武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公元1378年8月16日),驾崩于明洪熙元年五月十二日(公元1425年5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嫡长子,生于明建文元年二月...……更多
朱棣的储位之争:明朝的权力交接与皇位继承
...子,战功彪炳是九大塞王中实力较为顶尖的那一批。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原本的皇位继承人应该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也就是朱棣的大哥继承皇位。而朱棣对于这个大哥也是服气的,毕竟朱标不仅能力强还很宠爱弟弟们,在一...……更多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追尊父母的四大类型
...再不然就是如耶律倍、完颜宗峻一样,本人是根红苗正的嫡长子、曾经的宗子、且儿子又当上皇帝。被分类到无所谓合不合法的几位,他们的儿子都是篡位之主,不是干掉前任皇帝就是干掉竞争对手,皇位都篡了,你再给他讲宗...……更多
朱元璋、朱棣与朱允炆:明朝皇位继承的纷争与传奇
...为何不直接传位给燕王呢?燕王可是嫡子啊。这里要讲到嫡长子继承制,老朱的嫡长子是朱标,可惜早死。朱棣排行第四,前面还有老二老三,因此老朱为了防止诸子夺位兄弟相残而接受大臣建议,改立嫡长孙——朱允炆(建文...……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贤德皇帝的历史谜团与真实面貌
...最终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除了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嫡长子继位制度外,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而且在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挫败了李景隆50万大军的攻击,保住了北京城,这是了不起的功绩...……更多
大臣解缙主修《永乐大典》,为何最后被冻成“冰棍”而死?
...储朱棣喜爱英俊神武的二儿子朱高煦,而讨厌唯唯诺诺的嫡长子大胖子朱高炽,有意要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朱高炽本是太祖亲立的世子。朱棣想借权威大臣的口说出来他的心意,于是召见了解缙。解缙避开朱棣的意思直言道:“...……更多
朱高炽:贪图享受纵欲好色,却十分贤明开创大明盛世
...也跌跌撞撞走不稳。反观他的父亲朱棣的态度,对他这个嫡长子就没有这么喜欢了,尽管朱高炽学习了箭术,但是并没有在武艺上表现出很高的天分。然而他的老师却对朱高炽十分喜欢,虽然朱高炽在武艺上没有天分,但是在文...……更多
历史上卓有成效的推恩令,为何建文帝朱允炆不拿来削藩?
...反而变成了这些刘姓诸侯王。汉初诸侯王的爵位、封地由嫡长子单独继承,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为了避免因激进削藩而引起第二次“七国之乱”,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刘彻接受朝臣主父偃的建议,令诸...……更多
朱范址:明朝宗室中的贤良典范
...祁镇、高祖父明宣宗朱瞻基。而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明成祖朱棣的“好圣孙”。襄陵王朱范址是韩王一脉,众所周知,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就被封为韩王。朱松的庶二子,是襄陵庄穆王朱冲秌,而朱冲秌的嫡长子...……更多
明朝第一皇太子妃是谁,朱棣为何降她位份240年
...成为东宫正妃,如今朱元璋亲定的皇太孙去世,按照古代嫡长子身份优势,朱允炆便依靠母亲的地位成为大明朝的皇太孙,是官方承认的拥有皇帝继承权的人。公元1392年,被寄予厚望的朱标也突然去世,明太祖朱元璋悲痛万分...……更多
朱高煦的经历,揭示皇室内斗的残酷和无情
...朱元璋对他失望透顶。 宫中传言,朱元璋已在遗诏中将嫡长子朱标定为继承人,并安排朱高炽辅政。而朱高煦的名字则完全没出现在遗诏中。朱元璋认为只有文武兼备、仁慈厚道的朱高炽才配治理天下社稷。二、立功无数,父...……更多
在古代颜值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影响:以吴伯宗、李黼的例子为例
...在土木堡之战中殉国的英国公张辅,他的爵位按理应该由嫡长子张忠承袭。但也是因为张忠有“废疾”,朝廷选了张辅的庶长子张懋袭封英国公。结语:对于很多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如果因为长相问题而被无辜打压,确实是一...……更多
朱棣与雍正:明清两朝的传奇皇帝与他们的皇位之路
...和朱棣也很像。康熙一开始并未想过让他接班,而是立了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后来胤礽被废,清朝才正式开始了九子夺嫡。雍正在登基后,很多人都说他是篡改了诏书上位的,谣言满天飞。他也采用了雷霆手段,镇压了造谣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统万城是什么样的
作为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统万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城墙轮廓
2024-06-28 15:32:00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逝世。孙亮继位,诸葛恪秉政。诸葛恪是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物,却不是强权人物。东吴的真正掌权者是全公主
2024-06-28 16:44:00
《三国演义》中,公孙瓒最有名的一次亮相是“界桥之战”,与袁绍争夺冀州,但此战公孙瓒十分狼狈,若非刘备、赵云相救,公孙瓒早已结束了戏份
2024-06-28 16:47:00
孔子母亲为何不愿告诉其父亲身份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2024-06-28 16:48:00
公元180年,曹操还是议郎,孙坚仅任县丞,刘备刚刚毕业,袁绍广交豪杰,袁术飞鹰走狗……日后纵横三国的豪杰,此时根本不值一谈
2024-06-28 16:48:00
白起有哪些成就?后世如何评价他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2024-06-28 16:51:00
春秋时期的晋楚的战役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的战争。楚国、晋国分别位于中原地区南北,各自侧后均有一些较为落后的部族和小国
2024-06-28 16:51:00
勾践灭吴称霸后,如何对待战败者与智囊团的
面对如此骄人的战绩,勾践自是洋洋得意,不过在处理战败者夫差的问题上,他似乎还是很慈悲的。对待敌人夫差:心慈手软按理说,对待让自己卧薪尝胆吃尽苦头的夫差
2024-06-28 16:52:00
公元192年,公孙瓒上书朝廷列举袁绍十大罪状,率得胜之师兴兵问罪,于是双方爆发界桥之战。公孙瓒有二万步兵,一万骑兵,其中包括三千白马义从
2024-06-28 16:52:00
秦国詹俊为什么能如此强大
秦国大军在战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彪悍的存在,他们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一举荡平山东六国,几乎战无不胜。秦国军队为什么那么厉害呢?以秦孝公“商鞅变法”为起点
2024-06-28 16:52:00
汉武帝选择窦婴当丞相的原因很复杂,首先第一很重要,背后有人在操作这件事情,操作此事的人不是别人,乃是皇帝的亲舅舅田蚡,当朝王太后的亲弟弟
2024-06-28 16:52:00
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导读:阴晋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阴晋之战最后的结局如何?说到历史上的阴晋之战,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这场战役中,魏国以5万的兵力战胜了秦国的50万雄狮
2024-06-28 16:53:00
窦婴这个人性格比较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有一次窦太后举行家宴,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汉景帝刘启,小儿子就是梁王刘武。窦太后想让小儿子当皇帝
2024-06-28 16:53:00
为什么说春秋五霸四出于晋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的五位非常厉害的霸主,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虽然说不同的古文典籍当中
2024-06-28 16:53:00
孟尝君田文为何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孟尝君田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他的三位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原本小时候在邻家放牛,之后官至齐国宗室大臣
2024-06-28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