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诸葛瞻和姜维之间有什么恩怨吗
两人其实并没有什么个人矛盾,不过是在关于蜀国的战略利益上有一些冲突,对于一个偏安一隅的蜀国政权来说,原本就是一个弱国小国,加上常年的“劳民,伤财”北伐战争,难免不会不陷入僵局,也可以说蜀国的灭亡是历...……更多
诸葛瞻临死前后悔没有除掉姜维,这两人有何矛盾?
...中,防御曹魏。结果,姜维却率军屯兵沓中去了。兵权在姜维之手,诸葛瞻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因此,在绵竹决战之前,诸葛瞻才发出了“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的叹息。绵竹一战,很多蜀二代、蜀三代都战死疆场,其...……更多
2022-12-18 17:26诸葛瞻,诸葛,矛盾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非常反对姜维北伐
...,姜维北伐失败,是诸葛瞻激烈反对的第一个原因。至于姜维之前的北伐,也经常是互有胜负,既没有为蜀汉开疆拓土,也没有对曹魏军队造成多大的杀伤。与此相对应的是,诸葛亮北伐期间,斩杀了王双、张郃等敌方将领,并...……更多
诸葛瞻在临死前,为何悔恨没能制衡姜维
...替代姜维,蜀汉的很多文臣和武将也都对姜维有所不满。姜维之所以会得罪这么多人,一方面是因为姜维为人正直,得罪了不少奸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姜维连年北伐曹魏,引起了一部分蜀汉大臣的反对。虽然北伐是诸葛亮时期...……更多
蜀汉的兴衰:从诸葛亮的治理到姜维的北伐
...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姜维之所以投降曹魏,是因为他发现曹魏的矛盾有很多,武将不和,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要想成功必须要忍辱负重,姜维决定用反间计离间钟会和邓艾,然后再浑水摸鱼...……更多
盘点诸葛亮培养的六位接班人
...葛亮向来对其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在遇到姜维之前,诸葛亮显然将马谡视为自己的最佳继承人。但是,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马谡不听王平之言而在山上驻军,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郃。诸...……更多
诸葛亮去世后的蜀汉:大将杨仪的怨言与自杀
...为卫将军。诸葛瞻曾想制衡姜维,其实,他的官职一直在姜维之下,根本无法与姜维相抗衡。景耀五年(262年),姜维率军出侯和,被邓艾击败,还住沓中。黄皓曾想劝说刘禅废掉姜维,改立阎宇为大将军,姜维为了避祸,去沓...……更多
为何诸葛亮给蜀汉留下了一个姜维,还是亡国了呢
...终还是过成了一个悲剧人生,最终他也只能饮恨自杀,而姜维之死的根源,说到底,也是为什么诸葛亮留下了亲传弟子姜维,蜀汉还是会灭亡的答案——当时的蜀汉大势已去,内有宦官挑拨,庸君无为,外有强敌来势汹汹。 ……更多
诸葛瞻七万雄兵败给邓艾的原因是什么
...等多场战争中皆以败北告终。可见邓艾的军事实力是远在姜维之上的。而诸葛瞻与姜维相比就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又怎么会敌得过比姜维实力还强的邓艾呢?由此可见,邓艾与诸葛瞻父子之战,诸葛瞻必败无疑。 第二,...……更多
邓艾偷渡阴平,姜维回师救援,能保住蜀汉吗
...保住成都,因为,扶不起的阿斗,换谁都无法保住蜀汉。姜维之死,对得起诸葛亮,对得起蜀汉,不以成败论英雄,姜维就是真正的英雄。 ……更多
...诸葛亮的接班人,所以魏延被马岱追斩,被夷灭了三族。姜维之所以能独善其身,很大程度跟他当时的地位有关,他的地位并不突出,影响力有限,此后掌权的蒋琬、费祎等人深知北伐中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姜维再怎...……更多
三国中的邓氏名将:邓艾与邓芝的传奇人生
...了姜维的进攻。可惜就这样一代名将,最后却死于钟会与姜维之手。姜维用反间计,借晋公司马昭之手除掉了邓艾。不过邓艾能被列为古今名将之一也算是后人对这位天才将军的怀念了。第二位,蜀国邓芝。邓艾的名声自然很大...……更多
三国时期名气最大的8位“卫将军”
...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也即在姜维之后,诸葛瞻担任了蜀汉卫将军一职。不过,公元263年,邓艾大军偷袭到蜀汉腹地,对此,诸葛瞻前去迎敌。在绵竹之战中,诸葛瞻、诸葛尚不敌邓艾,最终战死沙场...……更多
刘禅的归降,实则是一种必然
...接选择了投降。四、大臣无节操。蜀国的文武百官,除了姜维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节操可言。诸葛瞻和他的父亲战死,并不代表他们有多大的节操,只是一种绝望。而且,谯周他们也不想牺牲自己来保全国家。自邓艾攻入成都之...……更多
刘禅制衡之术:姜维未形成独立势力,无法除掉黄皓
...越来越不信任,所以要用宦官和牵制和制衡外臣。所以,姜维之所以不能铲除区区一个黄皓,其背后的原因是蜀汉的文官势力对于姜维武将势力的制约,这体现了刘禅皇权对外臣执掌军权的不信任,以宦官代行制约之权。黄皓最...……更多
今天要说的就是蜀汉后期的一员大将宗预
...的作者陈寿评价道:“邓芝坚贞简亮,临官忘家,张翼亢姜维之锐,宗预御孙权之严,咸有可称。” ……更多
...姜维大战三四十合不分胜负。也就是说诸葛尚武力绝对在姜维之上,称其为少年英雄实不为过!凌统江东颇多少年英雄!甘宁射杀凌统父亲凌操时,凌统才15岁,但是江东的情况和曹魏蜀汉都不同,江东大将当初归顺孙策和孙权...……更多
...盾激化,在刘备托孤白帝城之后,历经诸葛亮之手,到了姜维之际前前后后出兵北伐十数次,并且这一众的北伐都是以失败告终的,整个蜀汉内部已经民生凋敝,底层的百姓已经是陷入了民不聊生的境地,此时在邓艾进攻成都的...……更多
264年,邓艾仰天长叹、负屈含冤而亡,司马昭:屠尽邓艾诸子
...之缘”。南安前线,邓艾先防后攻,随机应变,多次抢在姜维之前占据要地,迫使蜀汉大将军自贬官职,退守汉中。芒水一役,姜维抓住诸葛诞谋反之机,闪击秦川,攻略魏国西线粮仓,却在临门一脚之时,遭遇邓艾的严防死守...……更多
蜀汉的抉择:投降与坚守,历史将如何评说?
...及时赶回成都支援。除此之外,蜀汉的将领队伍中,除了姜维之外,其余诸位的能力均相对较为薄弱,难以抵挡住邓艾所带来的强大攻势。再者,蜀汉的政治环境亦对其坚守成都构成了重大挑战。在蜀汉政权濒临瓦解之际,其政...……更多
...功骗过司马昭,安度晚年。刘禅投降后,虽然经过钟会、姜维之乱,也没改变投降的事实。他于公元264年进入洛阳,受到晋公司马昭的隆重接待,被封为安乐公。在宴会上,演奏蜀中乐曲和歌舞,这让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更多
陈寿在《三国志》中为什么要贬低诸葛亮?
...病死了,二人当然没有交集,但命运弄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偏偏又是陈寿的顶头上司,而陈寿又曾经“为瞻所辱”。这样一来,集中了两代人恩怨的陈寿,在记录诸葛亮时,怎么可能公正客观呢?……更多
蜀汉大将军姜维,手握重兵却不敢轻易动宦官黄皓的原因
...的平衡姜维和黄皓的矛盾由来已久。手中掌握大量军队的姜维之所以没有动手杀死黄皓,主要原因就在于平衡。两人之间的微妙平衡,既是当时的君主刘禅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政治平衡,同时也是一种官场上的利益平衡。姜维清楚...……更多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任务:击退了曹魏的追兵,保护蜀汉有生力量顺利撤退。姜维之所以在蜀汉尽心竭力地待了三十六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士为知己者死在曹魏的时候,姜维不仅得不到信任而且还要受到“上司”的“背刺”,生活得很是辛...……更多
姜维究竟是奋战至死的忠臣,还是祸乱苍生的匹夫
...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其姜维之谓乎!邓艾之入江由,士众鲜少,维进不能奋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覆於逆顺之间,希违情於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更多
为何诸葛亮不选姜维当接班人呢
...,就会总想着北伐,这会导致蜀汉国力被拖垮。蜀汉后期姜维之所以遭到内部势力的联合反对,就是因为他北伐得太过火了,蜀汉国力撑不下去了。诸葛亮虽然也数次北伐,但人家都是在国力恢复之后才进行了,且人家每一次基...……更多
...计谋时,非常惊讶,想方设法将姜维给收降了。而在收降姜维之时,诸葛亮说出了这么一段话。原文:孔明慌忙下车而迎,相叙甚爱,维不胜感激。孔明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愿尽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更多
诸葛亮去世之前,为啥不选姜维接替自己
...方案,主要是集中在武将领域。而像处理内政这种事情,姜维之前没受过任何训练。就算让姜维接班,姜维其实也做不好蜀汉的丞相,无法承担丞相的责任。而在武将领域,姜维其实同样也不是第一继承人。在丞相人选的安排上...……更多
姜维与诸葛亮:师徒传承,兴汉之路的延续与改变
...明姜维的实力完全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 诸葛亮收服了姜维之后,不仅传授给他自己的平生所学,还让姜维统领蜀汉的精锐部队虎步军,对于年仅27岁,未有多少战功的姜维来说,诸葛亮的一系列举动,是对他能力的足够信任...……更多
姜维: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与对曹魏的持续战争
...母国的概念。第二个原因是诸葛亮的熏陶。诸葛亮在得到姜维之后,十分高兴。因为两人是志同道合的人,都有匡扶汉室的理想。诸葛亮在他的信中说道,姜维“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姜维心中原来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昌是个好地方 | 清代“硕儒”潘存和溪北书院的“不了情”
编者按千年古邑,多彩文昌。走在文昌街头,经常会看到醒目的标牌:“文昌是个好地方”。盘点文昌美誉不胜枚举:椰子之乡、华侨之乡
2024-06-17 23:44:00
听不进去别人说话,对下属一点也不好,动不动就要打打杀杀,不把手下人的性命看重,但是事实上,在很多历史记载中,项羽却是一个十分宽容的人
2024-06-18 05:18:00
如果嫡长子性格宽仁,文官集团与百姓则会格外拥戴,因为有利于皇权平稳的过度。毫无疑问,朱高炽就是这样的嫡长子。大明建立之初
2024-06-18 05:22:00
两京被收复后,国家渐渐太平,各路权臣开始窝里斗,玩弄权术。以李辅国为首,觉得李泌跟皇帝太亲近,又是太子的心腹,早晚阻碍自己的前程
2024-06-18 05:14:00
一、抚恤灾民。公元1409年,凤阳发大水,得知情况后的朱棣派朱高炽前去赈灾。公元1420年,决定迁都的朱棣派朱高炽先行一步
2024-06-18 05:21:00
三国争霸,曹操前期虽然也有战术上的失利,但确实在战役上都获得胜利。而后期在扩张上却变得缓慢和屡屡碰壁,除了后期军事能力衰退
2024-06-18 05:13:00
除了在阶级观念上无法打破之外,项羽本身的眼界格局也不是那么大。如果同时将项羽和刘邦看作是创业者,那么刘邦就是妥妥的白手起家
2024-06-18 05:19:00
如果从战斗力来说,项羽当之无愧可以获得霸王的称号,但是从做人方面来说,项羽离霸王还有十万八千里,因为他的心胸不但过于狭隘
2024-06-18 05:20:00
武惠妃此时跑到唐玄宗面前说太子三兄弟谋反,唐玄宗派人核实,发现太子三人果然带兵入宫,唐玄宗大怒,下令将太子三人逮捕,并于当日将三人贬为庶人
2024-06-18 05:27:00
宁王是朱权,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这个宁王的封地在大宁,为一大镇。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还有一支骁勇善战的特种部队——朵颜三卫
2024-06-18 05:35:00
在他的心目之中,自己只是汉朝的大臣,自己的领地只是刘家的天下。因此对于董卓来说,好不容易得到了富饶的京城地区,如果不好好抢掠一番
2024-06-18 05:24:00
在徽宗即位后,他更是如鱼得水,使出浑身解数,为皇上搜罗古玩字画,用尽心机讨得风流天子的欢心,从此开始平步青云,徽宗更是让他掌管很多朝中之事
2024-06-18 05:37:00
他是李旦,武则天最小的儿子,李显被武则天废黜后,李旦继承皇位,是为睿宗。然后武则天后面又觉得掌权不过瘾,想当个皇帝,把李旦废了
2024-06-18 05:23: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纠劾官吏 教化安民茆巍■茆巍洪武二年六月,“监察御史谢恕巡按松江,以欺隐官租逮系一百九十余人至京”。这是最早见诸明代史籍的御史巡按事例
2024-06-18 05:54:00
导致楚系更加的壮大,又回到了昭王时代那强势无匹的状态。见于《史记秦本纪》: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於民
2024-06-18 05: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