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0 10:39: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时期,“阴养死士”的人很多,但像姜维这么年轻且穷的人却只有他一个。1.“阴养死士”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所谓的“阴养死士”,就是用金钱或者人心收买一批只忠诚于自己的人,帮助自己去处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哪怕这些人平时并不豢养在身边,但也都是高薪聘请,到了危机时刻,这些人就会挺身而出。

司马师他老人家当年财大气粗,在曹魏是实际上的“掌门人”,甚至做到了“阴养死士三千”的程度。

姜维钱少,也没那么多时间,所以也就养了两三百个“死士”。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PS:姜维在魏国的职位是天水郡参军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各种收入在那摆着,没那么多钱干这种事。

与司马师“阴养死士”的目的不同,姜维可不是为了篡夺曹魏的政权,他主要是为了自保。2.老将军可识天水姜伯约?

虽然姜维年少成名,并且骁勇善战,但很可惜他遇到了更强的敌人。

“姜维只打巅峰赛,一看对面通天代,再看队友全是菜”

姜维“出道”的时候,很不幸地碰上了如日中天的诸葛亮。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姜维哪怕再强,也打不过这个“神”一般的对手。

作为三国时期蜀国最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并且将曹魏的军事部署以及兵粮准备摸了个底朝天。

公元228年,作为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对手,天水郡很无奈地中了“大奖”。

在诸葛亮的不懈努力之下,一批又一批间谍成功将姜维“阴养死士”、“拉帮结派”的消息传到了他的上司马遵的耳朵里。

马遵自然非常生气,但为了自身安全,他没有第一时间和姜维撕破脸。

虽然马遵知道了姜维要“投靠蜀汉”,但奈何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他并没有轻举妄动。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姜维也因此一直被蒙在鼓里,丝毫不知道自己的上司已经“放弃”了自己。

为了抵抗诸葛亮的进攻,曹魏名将郭淮来到了战争的最前沿,亲自镇守了天水郡。

郭淮到达天水郡后,得到安全保障的马遵立刻向他汇报了姜维“欲图不轨”的消息。

随着“小道消息”的满天飞,郭淮最终相信了马遵的话,于是抛弃姜维,连夜带着大部队来到了上邽。

天亮之后,姜维发现此地已经人去楼空,大惊失色,于是选择追赶马遵。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终于到达上邽之后,守城的郭淮却不肯让姜维进城。

姜维无奈,只好写信给马遵,请求回到老家冀县。

但马遵却说姜维是个“贼人”,并大骂冀县人都是“贼”。

姜维虽然生气,却也知道自己没办法报仇,所以还是选择先回老家冀县,却没想到冀县也不允许姜维进入。

走投无路的姜维最终只好无奈投降了诸葛亮。

但当时的姜维并不是真心投降诸葛亮的,因为他的老婆和孩子还在冀县。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魏军听到姜维投降的消息后,立刻扣押了他的家眷。

但由于当时的魏国军队管理制度严苛(一人投降,家族连坐),所以大部分军人都是“宁死不降的典范”。

但姜维因为情况特殊却成了“奇葩”。

诸葛亮为人忠厚,得知姜维的难处之后,立刻让姜维回家照看母亲。

姜维一方面知道亲人恐怕凶多吉少,另一方面又为诸葛亮的“礼贤下士”而感动。

于是姜维最终决定:不回去了。

姜维回答诸葛亮: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孙盛杂记》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但是神奇的是:按照魏军制度姜维的家人是需要被立刻斩首示众的,但当时的魏军却并没有这么做。

不仅如此,因为姜维一案,他原来的上司天水郡的郡守马遵被处死了。

一个“老板”能够把自己的手下逼上了绝路,甚至只能投靠另一个“公司”,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

那么投靠蜀汉的姜维为什么最终却愿意为蜀汉奉献自己的一生呢?

甚至哪怕后主刘禅都投降了,姜维还是不愿意投降,最终落得个兵败身亡的局面。

姜维到底为什么会如此选择呢?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1.姜维的“别样人生”

姜维是三国时期非常有“个人特色”的一个人。

正史曾经对姜维有非常犀利的评价:

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三国志》)

在姜维“不情不愿”地被逼归顺蜀汉之后,诸葛亮却一反常态地给予了姜维极高的信任。

诸葛亮不仅对姜维非常信任,而且还把他列为了“重点培养对象”。

姜维归顺后不久,诸葛亮就任命他为奉义将军、当阳亭侯。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PS:最初的时候诸葛亮也担心姜维逃跑,所以只让姜维担任了“仓曹掾”,主要负责后勤物资的清点与存储。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后,谨慎的诸葛亮才决定将姜维作为“接班人”。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三国志.姜维传》)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很高,他老人家是真的很喜欢姜维。

哪怕是病逝于五丈原的前夕,诸葛亮也是交代了费祎、姜维、杨仪三人后事。

诸葛亮命令魏延断后,而姜维次之,就是为了防备魏延不听话。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因为杨仪和魏延早年就有不和,之后更是闹到公开决裂的地步。

而且魏延这个人向来“刚愎自用”,不肯服从军令。

诸葛亮在世前尚且可以压制他,诸葛亮死后,魏延自然“翻了天”。

面对诸葛亮的遗命,魏延断然拒绝,并扬言:“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之后魏延虽然在费祎的劝说下,勉强同意了撤军,却拒绝给杨仪断后。

魏延于是先行率领军队撤退,还烧毁了沿途的驿站,阻止杨仪回军,彻底拉开了两人的战争。

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三国志》

不仅如此,两人还先后上书后主刘禅,控告对方谋反。

在蒋琬、董允的力保之下,最终刘禅选择相信杨仪。

魏延的军队最终也明白了是他们谋反了丞相的命令,都不愿意追随魏延。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三国志》

魏延无奈之下只好率领十几个亲信还有自己的儿子慌忙逃窜,最终被马岱击杀。

马岱将魏延的首级交给杨仪之后,杨仪立刻把它抛到了地下,并且用脚使劲踩。

之后杨仪还是觉得不解恨,诛杀了魏延的三族。

本来杨仪是诸葛亮死后,资历最高的几个人之一,但是他的这些做法彻底让刘禅对他死了心。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三国志》

杨仪最后因为不满刘禅的“冷漠”,上书诽谤朝廷,落得个“入狱”的下场,并最终选择了自杀。

说完了两人的恩怨纠纷,我们再言归正传。

由于魏延拒绝断后,姜维最后成为了断后的军队。

作为“后卫军队”,姜维出色地完成了这本不属于他的任务:击退了曹魏的追兵,保护蜀汉有生力量顺利撤退。

姜维之所以在蜀汉尽心竭力地待了三十六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士为知己者死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在曹魏的时候,姜维不仅得不到信任而且还要受到“上司”的“背刺”,生活得很是辛苦。

而他投降蜀汉之后,诸葛亮不仅没有因为他是一名“降将”而不信任他,反而不计前嫌地重用、赏识他。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对于这么一个信任、赏识自己的人,姜维自然愿意为他“付出生命”。

诸葛亮每有什么“国家大事”难做决断的时候,都会找到姜维商议。

也因为诸葛亮的信任,姜维才能在诸葛亮死后顺利成为了蜀汉军政界的“一把手”,代替诸葛亮继续进行北伐的事业。2.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姜维本身是很有才华的,所以他也是十分骄傲的。

这么骄傲的人自然不愿意“久居人下”,但在曹魏的时候,姜维不仅受到“上司”马遵的处处牵制,还受到了当权者的“猜忌”,最后落得个有家不能回。

但进入蜀汉之后,姜维不仅以“火箭般”的速度进入了管理层,而且还受到了极大的信任。

诸葛亮死后,姜维更是被委以重任。

如果在曹魏,别说被委以重任,就算是进入“管理层”,对于姜维来说都是一个“天方夜谭”。

不得已投降蜀汉的姜伯约,后来却对蜀汉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总结

说来说去,终究还是“士为知己者死”这六个大字。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选择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姜维同样也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选择为了他从未见过一面的“先主”,辛苦耕耘了三十六年。

直到临死前的最后一刻,姜维心里都在想着如何才能“兴复汉室”。

如此忠义,当真让人心疼到痛哭流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1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为何含冤被杀
...着黄忠投靠刘备。然而因为这种良禽择木而栖的行为却被诸葛亮等文臣所不齿,认为其卖主求荣,天生就是脑后有反骨,这样的人不应该委以重任,甚至应该处死。好在刘备有着识人之明,在这件事
2024-06-14 14:45:00
...,魏延跟随刘备时间较长,资历老而且战功卓著,常常以诸葛亮继任者自居,诸葛亮为蜀汉寻找的接班人蒋琬、费祎都无法节制魏延,长时间下去魏延必定成为蜀汉的权臣,极有可能导致蜀汉内部不
2024-06-27 13:05:00
三国一名将对蜀汉忠心耿耿,却因几个文官惨遭灭门
...勇将之一;蜀汉后期,魏延成为蜀国的玉石柱,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军事领袖。可就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却落得了三族覆灭的下场。这场悲剧的结局也与他生前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不禁感叹
2023-02-02 20:47:00
诸葛亮为何一直记恨魏延?只因为他曾杀了这个人!
诸葛亮为何一直记恨魏延?只因为他曾杀了这个人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有非常多的厉害将领,其中最厉害的就当作是“五虎上将”了。其中,在五虎上将之列的魏延
2024-02-20 15:27:00
魏延一片忠心耿耿,为什么他的下场却是最惨的
...。魏延也尽心尽力的卖命。即使到了后来,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管蜀汉大权,魏延依然尽心卖命。即使他给诸葛亮在兵出子午谷这件事上有分歧,但遇到诸葛亮的命令,他依然坚决执行。对于一个
2023-01-07 21:27:00
诸葛亮杀魏延是为了什么
...蜀汉后期本可以成为国之栋梁,然而,却遭到了顶头上司诸葛亮的算计,认为魏延是“脑后有反骨”,最终在诸葛亮临死时的授意下,马岱将其杀害。这件事被认为是诸葛亮的人生污点,很多人觉得
2024-05-23 21:12:00
魏延为何不向北逃投靠曹魏
《魏略》: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
2024-07-15 21:10:00
...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命斩杀了蜀汉名将魏延。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马岱是诸葛亮生前授意去魏延那里诈降的,这样后来他才能轻易得手
2023-08-19 15:58:00
说起魏延和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能拿下长沙的主要功臣,当魏延被带到刘备面前的时候,一旁的诸葛亮都还等众人反应过来,就下令刀斧手推下去斩之,刘备都吓一跳,问道:“魏延乃有功
2024-05-25 1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