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延为何不向北逃投靠曹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21: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魏略》: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臣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根据《魏略》的记载,诸葛亮在生病时,对魏延说:我死之后,你要谨慎自守,不要再北伐。诸葛亮同时令魏延掌管军队,秘密不发丧而退兵,魏延于是隐藏诸葛亮去世的消息,走到褒口时,才发丧。杨仪与魏延不和,看到魏延代管军队,害怕被魏延所杀,散布谣言说魏延将要率领军队往北投靠曹魏,杨仪于是率军攻打魏延,魏延本无意北降,并不与杨仪交战而走,被杨仪派兵追上所杀。

魏延为何不向北逃投靠曹魏

魏延裴松之认为这是魏国的传言,不可信,认为陈寿所记载的《三国志》可信。造谣说魏延北上投敌的是杨仪,杨仪与魏延有仇,魏延最后也是死在杨仪手上。魏延自始至终没有北上投降曹魏的意思,从诸葛亮去世之后,他一直就是往南走的。一、魏延的忠心大概是三国演义看多了,很多人认为魏延有反骨。《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魏延这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魏延为何不向北逃投靠曹魏

魏延是刘备的亲信历史上的魏延可没有杀韩玄投靠刘备,他是何时投靠刘备的,史书也没有记载。魏延是义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人,大概是刘备驻守新野的时候,被刘备所招揽的,魏延是刘备的部曲,也就是刘备的私兵,更是刘备的亲信。刘备在拿下汉中后,宁愿放弃张飞,而以魏延为汉中都督,不仅仅是对魏延能力的肯定,更是对魏延忠心的表彰,或者说刘备是把魏延当成自己的亲信给予重任的。从219年魏延镇守汉中开始,到诸葛亮227年北伐,魏延镇守汉中已经8年了,汉中作为益州的门户,对于蜀汉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刘备很少看错人,如果不是魏延忠心与骁勇,刘备不会让魏延承担如此重任,刘备对魏延的看重甚至超过了张飞,这很不容易。

魏延为何不向北逃投靠曹魏

刘备很看重魏延魏延的表现也同样证明了刘备的用人没错,为蜀汉镇守汉中多年,没有一丝纰漏,忠心可嘉。魏延与关羽的性格类似,都是为人高傲,与人难以相处,他们还有一点很相似,就是对蜀汉都是忠心耿耿。如此忠心之人,又怎么可能北上投魏呢?二、魏延在蜀汉的地位诸葛亮要罢免李严时,蜀汉有一批群臣联名上奏刘禅:《三国志李严》:辄与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綝、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

魏延为何不向北逃投靠曹魏

魏延在蜀汉军事上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在这封表文中,魏延排名第二,仅次于刘琰,刘琰只是因为资格老,大概是在194年刘备担任豫州刺史时投靠刘备的,跟随刘备27年。刘琰虽然名字排第一,但只有虚职,官至车骑将军,但并无实权,刘琰与魏延发生矛盾,诸葛高责备刘琰,让其向魏延道歉。所以从实权来说,魏延是蜀汉除诸葛亮之外的实权派第一人,就连杨仪、费祎、吴懿等人都在魏延之后。魏延当时的官职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爵位是:南郑侯,有使持节的权力,这么多人就只有魏延有使持节的权力。同一时间,蒋琬和费祎作为诸葛亮政治上的接班人,都还没有持节的权力,也没有被封侯,可见魏延地位有多高。魏延已经靠自己的能力在蜀汉混到了仅次于诸葛亮的地位,现在诸葛亮去世了,魏延以为自己最有希望在军事上接手诸葛亮的位置。

魏延为何不向北逃投靠曹魏

魏延在蜀汉的地位很高你是魏延会放弃蜀汉的这个地位,往北投降曹魏吗?当然不会,我是魏延,也会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等着接手军事,然后继续北伐。只要魏延不作死,不跟杨仪发生正面冲突,杨仪抓不到魏延的把柄,魏延真有可能在军事上接手诸葛亮的地位,那个时候的姜维地位还差得远,而蒋琬和费祎只是在政治上接手诸葛亮的地位。可惜了魏延,因为擅自烧毁栈道和主动率军攻击杨仪这两条罪名,足以判个谋反罪名了,谋反不一定是投降曹魏,也有可能是攻击自己人。《三国志魏延传》: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魏延攻击杨仪时,被王平喝斥,导致手下将士逃散,魏延带着几个儿子逃走,注意了,哪怕到了这个时候,魏延也没有往北逃投靠曹魏,而是往南边的汉中方向逃。魏延此时仍然没有投靠曹魏的心思,甚至我认为魏延是想回到蜀汉朝廷跟刘禅解释这事,他至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不知道朝廷之中早已经认为谋反的是魏延。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魏延为何不向北逃投靠曹魏

魏延是个悲剧人物在魏延与杨仪争斗的过程中,双方都向朝廷上书说对方谋反,后主刘禅不知道相信谁,于是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琬和董允都认为杨仪不可能谋反,而怀疑魏延谋反。为什么这些人都怀疑魏延谋反?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因为性格原因,魏延的人际关系很差,比杨仪还要差,魏延善于训练士兵,又勇猛过人,性情骄矜高傲,当时的人都躲避他。所以说,魏延是一个悲剧人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用魏延的出子午谷奇谋
...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失意呢?然而失意没有停止,诸葛亮平定南方叛乱,上奏《出师表》决定北伐,魏延作为大将随军出征,我们可以想象,从219年出任汉中太守到227年随诸葛亮北伐
2023-01-07 21:26:00
蜀汉名将魏延:英勇善战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他究竟犯了什么错
...一眼看出马谡言过其实。后来马谡果然在街亭兵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全盘皆输。可见,刘备的军事能力虽然不如曹操,但在用人方面与曹操旗鼓相当。他让魏延去守重要的汉中,说明他足够认
2024-02-16 12:27:00
诸葛亮这辈子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是哪3个
诸葛亮之才流芳百世,若无诸葛亮,刘备未必能够稳坐蜀汉,只可惜诸葛亮在世时想尽一切办法想要一统天下,却以失败结尾。让人意外的是,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若不是他执意要斩
2024-05-20 21:32:00
聊聊三国最大的冤案:魏延被诬谋反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于北伐军中。他的丧事都还没来得及办,手下的二号人物魏延就同“大管家”杨仪打起来了。这个打可不是你一拳我一脚地互殴,而是真刀真枪你死我活的
2024-05-11 21:02:00
张飞被杀后,赵云、魏延、诸葛亮等人为何集体不服从刘备号令?
...打算与吴军在夷陵进行决战。奇怪的是,在这次东征中,诸葛亮军师及大将赵云和魏延到底在忙些什么?他们为何没有随同出战呢?襄樊之战对于刘备的东征,后来的许多人对此感到遗憾。许多人认
2024-12-14 10:45:00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打压深受刘备器重的魏延
...才能,奇志难酬。魏延就是其中一位深受刘备器重,却被诸葛亮错杀。魏延其人,在参加刘军之前,并未参加过其他军队。由于他英勇善战,又知兵法,被刘备器重。诸葛亮死前,大家公认其为诸葛
2023-01-07 21:29:00
说起魏延和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能拿下长沙的主要功臣,当魏延被带到刘备面前的时候,一旁的诸葛亮都还等众人反应过来,就下令刀斧手推下去斩之,刘备都吓一跳,问道:“魏延乃有功
2024-05-25 10:38:00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
...资历问题没能入围五虎将。当初魏延投降刘备时差点就被诸葛亮给杀,说他是一个叛变小人。但是事实上魏延对于刘备是忠心耿耿,刘备对于魏延也是十分的放心。刘备获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加冕
2024-10-20 12:18:00
被刘备视为心腹的魏延,到底怎么得罪了诸葛亮?背后隐秘令人心寒
...帐下无数英雄好汉一向颇受后人喜爱。在这个时期它既有诸葛亮这样千古难遇的谋臣,也有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更吸引了无数豪杰在其手下做事。其中魏延便是刘备手下备受器重的名将,不仅战功
2024-12-25 08: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