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曹丕与孙权的虚假盟友关系及其破裂
公元222年7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北。然后大魏吴王孙权告诉曹丕自己的战果,并将取下的蜀军将士首级和战场上夺取蜀军的官印等东西交给了曹丕。表面上是报告,实际上也是孙权向曹丕炫耀自己的战果。《吴历》记载:权...……更多
曹丕是怎么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的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使得吴蜀双方都损失惨重,而北方的曹魏兵强马壮,但是曹丕继承了曹操的多疑,他直到刘备大军走走停停,不敢轻举妄动,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绝好机会。章武元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随即刘备宣...……更多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不进攻战败的蜀国
夷陵之战前后,有高人献策,可曹丕不听,还连续犯下两个重大失误,白白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这两个重大失误,一个发生在夷陵之战前,另一个发生在夷陵之战后。在刘备兴兵伐吴之初,孙权两度派遣使臣向曹丕称...……更多
孙桓是东吴宗亲,陆逊为何见死不救?
夷陵之战被蜀国大军围困,陆逊为何不发兵救援孙桓?孙桓是东吴的宗亲身处险境,诸将都主张救援,陆逊为何不去救援呢?我们依据正史来分析下孙桓是东吴孙权的宗亲,也是一位擅长领兵的优秀将领孙桓是孙河(与孙坚是...……更多
2022-12-19 17:47东吴,宗亲
刘备兵败夷陵后,陆逊为何不乘势夺取益州
...夺回。而且此战,诸葛亮也是认可的,只不过在刘备兵败夷陵后,诸葛亮所说的“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并不是指刘备伐东吴不对,而且黄权也没有阻止刘备,...……更多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仅仅是为兄弟报仇那么简单吗
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和袁绍发动的“官渡之战”,以及曹操发动的“赤壁之战”一样,是一场失败的战争。在战争之前,很多人都不看好。包括诸葛亮,也不赞成刘备发动这场战役。而且很多人评价刘备是“负气而往”...……更多
如果不打夷陵之战,刘备75万大军能否拿下关中和长安?
如果刘备不打夷陵之战,那么我们就要把情况架空一下了。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刘备在外交上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和东吴修好,而这个时候东吴应该也会和刘备修好,毕竟当时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最大的敌人都是北方的曹魏,...……更多
2022-12-17 12:38夷陵,刘备,长安,大军
为啥刘备非常要白帝城托孤?为啥他不回成都
众所周知,刘备在夷陵战败后,并未回到蜀汉的都城成都,而是一直待在了白帝城,直到白帝城托孤去世,令许多人大感疑惑,为啥刘备非常要白帝城托孤?为啥他不回成都?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可以说是改变蜀汉命运的一战...……更多
盘点刘备一生颇为忌惮的四大名将
...连续拿下益州、汉中和东三郡称王称帝之后,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大败又给了他当头一棒,以至于病逝白帝城再也没有回到成都。曹操、孙权和刘备各有忌惮之人,比如曹操忌惮关羽: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曹操大惊之下差...……更多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为什么不任命将军
...)春,刘备派黄泉督江北水军,率军入关。秋七月,吴在夷陵之战中打败了鲁迅。因此,对刘备来说,虽然这是一次个人探险,但它仍然不是著名的东吴名将鲁迅的对手。夷陵之战后,刘备退守永安。孙权听说刘备驻扎在白帝,...……更多
刘备为关二弟报仇,真的带了七十五万人马吗
...是小说家的笔。比如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老先生写夷陵大战,从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到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用了将近四回的篇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一场重大战...……更多
诸葛亮不阻止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是因为他没有能力阻止
...击。 但是我们看《诸葛亮传》中,会发现根本没有关于夷陵之战的记载。但是,通过《法正传》中的一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夷陵之战的态度。他感叹法正英年早逝,说如果法正不死,必定能够阻止刘备东下。由此,...……更多
为什么夷陵之战后蜀汉便起不来了
...定是感到了危机感。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同年,夷陵之战爆发。刘备不顾朝中文武百官的反对,选择进攻东吴,为的就是给关羽报仇。更为重要的是,刘备准备夺回荆州。当时的孙权听闻刘备前来进攻,于是派出了使者...……更多
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三大战役
...生的三个大规模著名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1、三大战役①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更多
哪两场战役为蜀汉集团敲响了丧钟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被称为三国“三大战役”,每场战争都有重新划定天下格局的意义。但也有人说,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掐架,属于前传;赤壁之战是“三分”序曲;夷陵之战是“三分”尾声。而真正决定三...……更多
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为何没能参加夷陵之战呢
...年,在成都登基称帝后,刘备亲自率军征讨东吴,这就是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前两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对于夷陵之战来说,以陆逊击败刘备而告终。因为损失了数万兵马,蜀汉从此走...……更多
孙权可以和曹刘相提并论吗
...没有,可悲可叹。背刺盟友这事,太不地道,直接导致了夷陵大战的爆发。孙权这人,和袁绍差不多,见小利而忘义,干大事而惜身,夷陵之战,幸亏还有陆逊,倘若夷陵之战吴国大败亏输,孙权现在的历史评价还要不堪,对蜀...……更多
夷陵之战前,诸葛亮为何不劝阻刘备呢
章武二年(222年),蜀、吴因关羽之死而爆发的夷陵之战,蜀军战败,退回白帝。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从夷陵之战后,诸葛亮的感叹来看...……更多
“猇亭之战”为何称“夷陵之战”?刘备为何要改地名?
...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作为蜀吴之间的猇亭之战,也称“夷陵之战”,不过...……更多
夷陵之战后,东吴为何急于与蜀汉求和?
三国原著夷陵之战东方武明明大获全胜。他为何急于与蜀汉求和?我们都知道,刘备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太子,奋斗了一辈子,最终还是跨过了荆州和益州,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重。刘备称帝后...……更多
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呢
刘备为何会发动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刘备一生之中,参加的最后一次战役。这也就是说,正是这一战之后,刘备战死了,他再也没法实现自己的统一大业了。那么,刘备为何要发动夷陵之战呢?原因有如下两个:1、夷陵之战前...……更多
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不敢轻易出兵讨伐东吴?
...进行乘火打劫的军事行动。江淮之间的厮杀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之前,魏军和吴军已经发生了许多次的交战,220年,曹休出兵,焚毁了孙权的芜湖大营。221年4月,曹仁和徐晃攻占了孙权的襄阳,并且强行迁走了大量的人口。221...……更多
刘备打夷陵之战背后的真实动机与三国格局的形成
一、刘备打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关键战役,然而在《三国演义》中,对于这一战的解释过于简单。尽管兄弟情深是刘备发兵的一因,实际情况更为复杂。夷陵之战发生在三国形成之前,孙权还未称帝,关羽之死使得刘备陷入...……更多
“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决策正确吗
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真的错了?专家:没错,只怪陆逊太厉害导语: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建立有多难,刘关张三兄弟不像曹操和孙权一样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一出场就有无数的钱粮兵马和谋士支持,三人一介白...……更多
曹丕三次伐吴的失败原因及启示
...当如孙仲谋!第一次:公元222年三路伐吴曹丕第一伐吴是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自219年夺取荆州前后,就改变了和蜀国联盟的策略,转而向曹操、曹丕称臣,夷陵之战击败刘备后,孙权不再称臣。对于孙权的欺骗与背叛,曹丕十...……更多
诸葛亮不反对刘备伐吴,不复仇的三个严重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顺应天意”的决策,最终酿成了一场惨烈的天灾人祸。夷陵大战浴血奋战三日夜不退寸土就是英雄本色公元222年七月,刘备亲率大军渡江东征,一心要将关羽尸骨带回蜀中安葬。此举立即引发了东吴的强烈反弹。双方大战于夷...……更多
孙权与刘备:从结盟到再结盟的曲折历程
偷袭荆州杀关羽,火烧夷陵灭刘备,孙权在这一段时间里,可谓是得罪透了自己的这位盟友。他不仅夺取了刘备集团的荆州重地,而且将关羽的脑袋割了送给了曹操,将刘备大军杀了个片甲不留,导致刘备郁郁而终。在这种情...……更多
刘备和袁绍大败后都一病不起,曹操赤壁大败后,为何还活蹦乱跳?
袁绍兵败于官渡,刘备在夷陵惨败,曹操被火烧赤壁,分别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三场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大战役,意义重大。袁绍在官渡之战后,两年后便死了;刘备夷陵大败后,很...……更多
夷陵之战为何诸葛亮态度反复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一(其余两战分别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和孙刘的赤壁之战)。那一战,成就了东吴的陆逊,却让处于鼎盛的蜀汉开始步入颓势。而刘备在遭遇夷陵大败后,也病入膏肓,最终死于白...……更多
刘备伐吴:为关羽复仇还是争夺荆州?
导读: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在这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都是一把大火。刘备在称帝三个月后就迫不及待的率领大军征伐东吴,攻城掠地威猛至极。东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古代,八股文要写多少字?打分的标准是什么?
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历朝历代选拔人才、官员的重要制度。到了明清两朝,以及越南的阮朝,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八股文是特殊的考试文体
2024-05-30 22:35:00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田海龙合阳清初著名诗人王又旦,字幼华,号黄湄,时为“关中名士”,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
2024-05-31 00:31:00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钱冰洁在阅读了《万历十五年》后,我深感这本书不仅是对明朝万历年间历史事件的详细记载,更是对那个时代政治
2024-05-31 01:08:00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在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华商大道与平原南路交会处东北,有一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景色优雅的帝王陵。它
2024-05-31 01:53:00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三层内涵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与历代廉政文化建设不可分离——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三层内涵卜宪群《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卜宪群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2024-05-31 03:56:00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他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玲珑骰子安红豆
2024-05-30 06:13:00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刘备这个人了,他建立了蜀汉政权,能从一个小小的贩鞋的到一代帝王,真的是不可思议
2024-05-30 06:13:00
在中国的通俗历史小说、评书、戏剧中历史人物通常会经过艺术加工,而被“包装”,特别是以隋唐时期为甚。有些原本在历史上并不太知名的人物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豪杰
2024-05-30 06:14:00
公元前299年,一支楚军打出了象征着楚王身份的旗帜,护卫着他们的王从国都郢城出发,向着西北的秦国境内进发,这支楚军的目的地是秦楚边境的武关
2024-05-30 06:31:00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曾国藩家三代都是农民,在朝中压根就没后台。要说钱更是没有,连他进京考试的路费20吊钱,都是借他舅的
2024-05-30 06:33:00
完颜亮: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金朝第四位皇帝,他是一位少数民族的皇帝,也是一位被汉化的皇帝。完颜亮擅长汉语诗词
2024-05-30 06:38:00
被称为北宋六大奸臣之首的蔡京,是有才华的。他能力出众,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他年轻时就是一个滑头,左右逢源,在司马光(保守派)和章惇之间两头讨好
2024-05-30 06:39:00
三国之中,蜀国可以说是最为弱小的国家了。相比起占据天下十分之七的曹魏,有着三代士族基础和地利的孙吴,蜀国虽然说第一代的人才很多
2024-05-30 06:46:00
重耳:姬姓,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2024-05-30 06:54:00
毁于一旦的柳书名碑终于“重获新生”,碑主人还是“山东老乡”
李文璇 济南报道只要对中国书法略知一二,你肯定听说过“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由柳公权书丹的《苻璘碑》,是“诞生”于中唐时期的柳书名碑
2024-05-30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