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太平军为什么叫“长毛”
...当朝廷意识到了自己判断失误的时候,只有数千杂牌军的太平军,竟然能在钦差塞尚阿十倍围困之下逾城而出。塞尚阿带领的可是十多万全副武装的正规军,而此时的太平军连盔甲武器都没有,很多人都是拿着铁锹、锄头参加起...……更多
被历史遗忘的女侠黄婉梨,以生命书写不屈的篇章
...南京。即是晚清,就注定不会太平。公元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入南京城,这里住着无数黎民百姓,也有黄婉梨一家。曾经的黄婉梨有着一个普通又幸福大家庭,母亲贤良淑德,家中还有三个兄弟,父亲是个受人敬重的读书人...……更多
冯子材的智慧:用谎言与银宝稳定军心
1860年,太平军终于从天京事变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在天朝青年统帅李秀成的带领下,第二次攻破了清朝江南大营,太平军势力日益昌盛,各路清军纷纷溃散,只有冯子材镇守的镇江还依然牢牢地掌握在清廷手里。被太平军击...……更多
刘玱林:从英王陈玉成第一猛将到赤岗岭的悲剧英雄
1861年,太平军将领刘玱林兵败赤冈岭,率部突围被俘后,被湘军兵士五花大绑,押解至安庆城下,被湘军凌迟处死,用以威胁城内的太平军,而刘玱林之死,正式拉开了英王陈玉成全军溃败的序幕!刘玱林,太平军将领,英王...……更多
太平天国的衰败:东王杨秀清的奢侈生活
众所周知,太平军定都南京后,当年永安建制的各位封王腐化堕落之快让人震惊,东王杨秀清更是沉湎于温柔乡中。据史料记载,东王杨秀清在南京“小天堂”的奢侈生活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他出个门比咸丰皇帝都排场!那么...……更多
太平天国北伐梦碎:战略失误与人心失守的悲歌
...精锐部队北伐清朝。按照杨秀清的战略构思:如果北伐的太平军能攻下北京,那么就等于向天下宣布清朝国运已经结束,到时候太平天国就可以号令群雄,一统天下。当然杨秀清的战略计划以失败而告终。而北伐的太平军在沧州...……更多
...凤祥挥师北伐,主要战略目标之一便是牵制清军南下,为太平军西征创造条件。1853年5月,为控制长江中上游,保证天京粮食供给,东王杨秀清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正丞相赖汉英率太平军主力四万余精锐西征。6月初,大军...……更多
简介晚清名将湘军鼻祖——江忠源
...升至安徽巡抚。咸丰三年(1853年),江忠源到达庐州,陷入太平军的包围。同年十二月(1854年1月),庐州城破,江忠源投水自杀,年仅四十二岁,追赠总督,谥忠烈。人物生平早期事迹江忠源生性刚直豪爽,重视经世之学,于1837年(...……更多
韦俊的投降对太平天国的深远影响
...就是如此,而清朝只不过学了洪秀全的皮毛而已。起先,太平军将领一旦落到了清朝手中,一般都下场凄惨,不管是前期的林凤祥、李开芳,还是著名的李秀成、陈玉成,都免不了被凌迟处死的命运。唯独韦俊是个特例,这到底...……更多
石达开与曾国藩的南昌城之战,决定清朝与太平天国命运关键一役
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再到定都南京,太平军一路北上都是势如破竹。可是,自从定都南京开始,败报便一个接着一个!当时,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为统一大江南北遂即派遣两路大军,一路以林凤祥为首北上攻打清廷...……更多
他是唯一投降还能善终的太平军大将,还得到了清朝的信任
...政府非常清楚和惧怕太平天国的影响力,所以对待被俘的太平军将领以及曾被太平军解放过的地区非常残忍,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无论是骁勇善战的翼王石达开,还是试图力挽狂澜的忠王李秀成,在被清军俘获后,都被处...……更多
...基地,是阻止湖南清军进入江西的咽喉要地之一,此时,太平军石达开部几乎占领了江西全境。一天,杨秀清忽然调石达开返回天京,参与攻击“江南大营”。石达开回京前,留下岳父黄玉昆主持江西军务,节制各路兵马,与湘...……更多
太平天国刚刚打下南京,为什么急着北伐?
1853年5月13日,太平军即开始了北伐。此时,距离太平军进入南京,不过才过去了1个多月。在南方,太平军仅仅控制了天京、镇江、扬州三城,而且,即便在天京周边,江南、江北大营尚有35000清军精锐尚在虎视眈...……更多
1000名士兵被7名太平军追着打,指挥官直接看呆
在太平运动开始后,满清摇摇欲坠。当时的太平军士兵在“上帝之子”的带领下,迅速攻破多个城镇,将中国的半壁江山牢牢攥在手中。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清军是多么的无能。外有列强的欺凌,内有太平天国这样的忧患。清...……更多
太平天国五虎上将:战争中的勇者和智者
...随养父长大,后追随洪秀全,成为拜上帝会的早期信众。太平军起义后,萧朝贵一直敢打敢拼,犹如猛虎一般,总是冲锋在前。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始终处于被清军的围追堵截之中,而义军之所以能够屡次冲破封锁,接连攻城拔...……更多
凌迟处死:太平军四大将领的悲壮结局
4位被凌迟的太平军将领:父子遇害,家人不保,英雄陨落。凌迟,就是所谓的“割千刀”,没有人性;对太平军将领,清朝一般都采取此种方式。四、英王陈玉成:26岁被凌迟,无法保护家人14岁参加太平军,充当“童子军”首...……更多
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被忽视的军事天才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旧式农民运动,不同于流寇式的部队,太平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甚至还打下了中国的半壁河山,硬生生地与清王朝对峙十余年之久!当我们回溯太平天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往往也会感慨于其涌现的无数英雄豪...……更多
太平军名将如云,为何没有一个人能打
...形容。早年,鲍超参加绿营,隶属名将向荣,进入广西与太平军交战,在桂林城下被太平军击伤,奄奄一息。进入湖南后,鲍超留在长沙休养,随后参加湘军,隶属李孟群所部水师。1855年,湖北巡抚胡林翼进攻汉阳、武昌,韦...……更多
聊聊晚清湘军著名将领——鲍照
...林翼将其提拔为营官。鲍超在汉阳小河口、鲇鱼套击败了太平军,屯驻在沌口,击破了宗关的太平军,被提升为都司。适逢金口的清军陆军溃败下来,太平军大举进攻驻扎在高庙的胡林翼。鲍超回转援救胡林翼。德安、应城的太...……更多
曾国藩的崛起:清朝末年的文学与政治
...帝直接将曾国藩派往湖南,担任团练大臣,组建军队抵抗太平军。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曾国藩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一支水陆两路军队。咸丰皇帝多次催促他,立即出兵,征讨太平军。但是曾国藩非常的沉着,一直到准备好之...……更多
探寻太平天国猛将林凤祥临终前,咸丰的沉默长叹背后的深意
...执意要求亲自督战。在场众人中,也只有他的威名足以令太平军闻风丧胆。于是,咸丰帝立即发出调兵诏书,除京师禁军三万人外,无不或调动或新征了十余万大军。这些部队全部交由僧格林沁节制,并亲赐“平叛督办大帅”之...……更多
范汝增:太平天国革命史上的英勇斗士
...商埠,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侵略中国的重要据点城市之一。太平军对宁波的进攻,引起了外国列强的极大恐慌。范汝增在进军途中,外国侵略者曾派人前往范汝增的军中,对其进行威胁利诱,妄图让太平军放弃进攻宁波的计划,但遭到...……更多
陈炳文:太平军的勇将与终成清军参将的转变
...率部进攻上海,清军在常胜军的配合之下全力守城,使得太平军久久未能攻入上海,李秀成见状,当即派遣陈炳文率部强袭白龙港,结果被清军提前察觉,在陈炳文部必经之路设下伏击点,等陈炳文部进入到伏击点后,清军的炮...……更多
童容海:从太平军到湘军的叛变与崛起
湘军孤军深入安徽三县乡团阵前倒戈,太平军一败涂地,这败退的太平军往长江边撤退,鲍超部紧紧咬住不放并联合湘军水师将太平军围住,太平军此时未带水营,只能弃城而逃。湘军水师沿江往天京去,鲍超带领部下往安徽...……更多
洪秀全真的妻妾成群,生活极度奢靡吗
...县金田村发动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太平军在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等人的率领下,从广西出发,向北进军,沿途攻克了许多城市,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了南京,定为首都,改...……更多
清政府是怎么对待太平天国战俘的
...方,生活下来,运气好的还能够娶上媳妇,生个孩子。在太平军的战俘中,高级将领全部被凌迟处死。洪大全、林凤祥、李开芳在北京被凌迟,刘玱琳被湘军凌迟,石镇吉在桂林被凌迟,陈朝旺在庐州被凌迟,陈玉成在河南延津...……更多
太平天国影响深远的二郎河之战,陈玉成差点牺牲
...好就收回家过年去了?后来去细翻历史,才知道,太平军哪里没有追击,三河大捷后,陈玉成和李秀成两军继续并肩追击,一直追到了安徽和湖北的交界处,在二郎河与从安庆撤围的湘军鲍超和多隆阿部相遇。陈玉成...……更多
曾国藩:晚清重臣的跌宕人生与不屈精神
...国运动爆发。次年曾国藩生母去世,请假回家丁忧。此时太平军已经攻入湖南,气势如虹,势不可挡。咸丰二年(1853年1月),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旨。曾国藩效仿已经成军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整合湖南各地武装...……更多
聊聊太平天国北伐失败之后,其北伐将领和北伐军的悲惨
...,东王杨秀清,与天王洪秀全商议,决定北伐,杨秀清派太平军猛将林凤祥和李开芳,率领两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北伐,目标是拿下清朝的都城北京。这两万多北伐军将士,都是太平天国的精锐部队,都是跟着西王肖朝贵从广西...……更多
太平天国战争中的三位总督李星沅、吴文镕、陆建瀛的牺牲
前言在太平天国的历史长河中,清军与太平军的血战场面可谓惨烈而又激烈。太平军奋起反抗,试图颠覆清朝的统治,而清军为了维护王朝的统治地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其中一位光总督在这场战役中更是付出了沉痛...……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