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将领祖大寿早年一心拥护大明王朝,为何最后却依附清朝?
明末,明廷还是有能将的,其中,祖大寿算是一位能将,由他镇守辽东锦州算是很称职的,可是,公元1642年三月初八,祖大寿还是打开城门,向清廷投降,而这一次投降是真的降了,至于祖大寿投降的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更多
祖大寿和洪承畴为什么没有被满清封王呢
...中只有六门红夷大炮,这还是在大凌河之战中,先后从祖大寿和外围援救的明军手中所缴获而来。也就是说,仅仅是红夷大炮的环节,孔有德的投降让后金军队的远程火力扩大了两倍不止。1634年2月,坚守在东江一线的尚可喜,...……更多
祖大寿为何抗清多年却又两次降清
...曾经公开抗旨却没有被处分,最后无奈降清。此人便是祖大寿。祖大寿原名为祖天寿,因崇祯避讳“天”字而改名为人所熟知的祖大寿,被朝廷委任为辽东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上图_祖大寿(1579年—1656年),字复宇,...……更多
松锦之战,大明王朝最后一道防线关宁锦防线崩溃
...为辅的条件下,选择了智取,招降当时锦州守城主将,祖大寿。“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1638年)农历十月,皇太极亲自率领部队进攻明朝,率领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出宁远、锦州大道;睿亲王多尔衮为左翼,自...……更多
明将祖大寿屡降屡叛,皇太极为何还要招降他信任他?
令皇太极始料未及的是,祖大寿失信了。但皇太极却表现出了空前的宽容和耐性。要知道,祖大寿抗清二十多年,有多少满洲人都是在“取祖大寿项上首级,夺南朝花花江山”的梦想中长大的。精明的皇太极怎能不深知收服祖...……更多
明朝与清朝大决战,洪承畴13万军队全军覆没
...主力决战。明朝由于此战的失利,不仅损失了洪承畴、祖大寿等大将和数万精锐部队,还基本丧失了整个关外地区的控制权,此战之后明军基本退守山海关,整个关外地区等于是让给了满清。再之后不到两年,明朝灭亡,明朝也...……更多
...太宗实录》更为严重的是,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并与祖大寿先后投降后金,袁崇焕打造的关宁防线名存实亡,关宁铁骑尽乎全军覆没。吴三桂和山海关成了明朝最后的防线,这便是为何后来吴三桂倒戈会让李自成如此被动。总...……更多
崇祯帝瞎指挥使明朝输掉了两场关键战役,以至社稷不保
...,皇太极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一直想要策反锦州守将祖大寿,却一直未能成功。公元1640年,皇太极尽发八旗主力将锦州城团团围困,次年三月,因城内东关守将投敌,祖大寿被迫放弃外城,退守内城,并且向崇祯帝求援。崇...……更多
大凌河之战,明军败于添油战术,谁在逼孙承宗这么干?
...,本文就聊聊这个事。明军负责修筑大凌河城的主将是祖大寿,还有巡抚丘禾嘉(跟祖大寿不和,孙承宗建议把他调走,圣旨已下,但接替他的人暂时没到)监督配合。根据《明史·丘禾嘉传》中的记载,本来,城中有士兵近三...……更多
关宁锦防线:明末东北的坚固防线与战略要地
...攻的战略思想也是正确的,随即孙承宗提拔了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等将领。开始整编队伍,修筑宁远防线。天启六年,宁远大捷过后,袁崇焕着手修复宁远、然后继续向东北筑城,最终修筑到锦州,锦州城刚刚竣工,皇太极...……更多
祖大寿投降清朝后,皇太极为什么不让他打仗
祖大寿投降了清朝,但是,他本意并不愿意投降清朝。可以说,都是被崇祯皇帝给逼的。祖大寿一直是明朝的一员骁将,他在李成梁的手下,在熊廷弼的手下,在孙承宗的手下,在袁崇焕的脚下,都骁勇善战,多次打败清军,...……更多
他身为明朝大将却两次降清,最后陵墓被子孙卖到国外
...的是,他的坟墓最终还被子孙卖到了加拿大,此人便是祖大寿。说起祖大寿...……更多
2022-12-11 15:06明朝,陵墓,大将,子孙
祖大寿降清是真投降还是权宜之计
祖大寿降清,不过是权宜之计,是不得已而为之祖大寿,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吴三桂的舅舅。在明朝时,祖大寿从基层游击军士干起,凭着多年摸打滚爬赢得的战功,屡获升迁,后驻守宁远。天启六年(...……更多
明朝松锦之战时殉国的三位总兵,其中一个差点干掉皇太极
...州、杏山三城,明军完败,主帅洪承畴被俘,锦州主将祖大寿投降。而跟随洪承畴率军营救锦州的八位总兵,有五位在明军即将大败前(粮道被断)逃跑了,分别是王朴、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其实应该是跑了六位总兵...……更多
洪承畴:明朝最后的蓟辽总督,清朝的开国功臣
...总兵、十三万兵马亲赴锦州解围。途中,接到锦州守将祖大寿的建议,建议洪承畴向杏山、松山缓缓而行,以期步步为营,稳攻稳救。明政府接到洪承畴呈报,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竟以持久费粮为由,派监军张若麟前来促战。...……更多
...畴率领13万大军来援,于八月初进至松山,与锦州守军祖大寿部遥相呼应,大放火器,猛攻清军。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势下,济尔哈朗指挥的清军右翼失利。武英郡王阿济格派遣精锐护军前来增援。其时鳌拜率领镶黄旗护卫军纛...……更多
明朝花数百万打造的关宁铁骑,为何最后变身三姓家奴
...死后,关宁铁骑的总指挥变成了辽东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祖大寿,辽东人本就不喜欢大明,只是更仇恨女真人才愿意成为大明守军,共同抗清。祖大寿本就对崇祯皇帝不分青红皂白就杀了袁崇焕的行为心怀不满,带兵回到辽东之后...……更多
名将孙承宗培养的一批将领,为什么会在锦州战败?原因有两点
...分准备,这样明清两军第一仗交手,明军就败了。2、祖大寿投降祖大寿投降,直接导致明军在锦州之战失败。明军内部出现问题,战斗力急剧下降,而清军团结一致,战斗力上升,再加上祖大寿降清,导致明军的军心涣散了,...……更多
松锦之战:明清在辽西战场的最后大决战
...就安排人在义州屯田,做好了长久围困的打算。而明朝祖大寿加强了锦州的防守,尤其是准备了大量的粮草来应对皇太极的围困战。之后皇太极的大军到达锦州城外,围困锦州八月之久,但也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于是皇太极下...……更多
祖大寿原籍安徽滁州,其祖上在正德年间搬迁至宁远。因世袭宁远卫军职并不断提升,祖氏逐渐成为辽东军门望族。其祖父做过宁远援剿总兵官,其父祖承训追随李成梁,因军功获指挥佥事(世职)并官至辽东副总兵。万历三...……更多
复盘明清松锦大战,明将洪承畴沦为贰臣之首
...明军最后的精锐也灭了。看到松山城陷落,坚守锦州的祖大寿也失去了希望,在一个月后的三月八日率军投降。连续攻克松山城、锦州城之后!清军又攻打明军杏山城,四月二十二日,守将吕品奇不战而降。松锦大战就此结束,...……更多
明朝花费数百万打造的精锐部队关宁铁骑,最后却抛弃了明朝
...材健硕,雄壮威武的将士,后来在辽东叱咤风云的辽人祖大寿也在其中。袁崇焕招募的骑兵弓马娴熟,且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正如杨嗣昌所说:\"惟我关宁,士马稍成一旅,闻调即行,随手应急,可资之用\"。关宁铁骑对比满...……更多
清朝时期有汉军八家,受到了很高的待遇,这八大家族都有谁?
...也受到了很高的待遇。祖氏家族是明朝末年,著名将领祖大寿的家族。祖大寿是明末防守辽东的一名大将,他为了守住辽东,一直与清军对抗。先后经历了很多场生死大战,坚决抵御清军,宁死也不投降。其中与皇太极正面斗争...……更多
李自成击败了明军,为什么没打过清军
...崇祯只好把全国各地能打仗的人都调回京城。首先就是祖大寿,其次还有剿匪高手孙传庭等。但像祖大寿、孙传庭这些人不好指挥,一般人压不住,除非像袁崇焕、孙承宗这样有能力的人。不过还真有一位,就是主战派卢象升。...……更多
明朝总兵中,谁第一个向清朝投降?谁第一个向李自成投降?
...昌本来,第一个向清朝(后金)投降的明军总兵应该是祖大寿。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任职辽东前锋总兵官的祖大寿,在大凌河之战(祖大寿当时负责修建大凌河城,被后金军队包围在城中)后,曾向后金皇太极投降。为此...……更多
祖大寿与祖可法:明朝降清的父子兵
...么便宜的事情。不过降清的明将中,也有口碑不错的,祖大寿就是最典型的一个。祖大寿最初跟着袁崇焕镇守关宁防线,是后金南下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祖大寿作为袁崇焕的副手,参加了宁锦大捷,自萨尔浒惨败以来,宁锦大...……更多
党争之祸:明朝灭亡的隐形推手
...能与满清正面对抗的关宁军也失去了主心骨,一部分随祖大寿等人降清,另一部分随吴三桂退守山海关,而最后吴三桂也投降了满清。实际上,本来以大明王朝的万里版图,人口还不足百万的渔猎民族满清完全不足以动摇其统治...……更多
祖大寿:明朝末年的军事奇才,谜一般的命运
...的危机之中。这时,朝廷迫切需要出色的军事将领,而祖大寿,就是在这个困境中崭露头角的人物。或许许多人对祖大寿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他的外甥,枭雄吴三桂,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换言之,祖大寿就是吴三桂的舅...……更多
大凌河之战”之后后金发生了什么
...历八月,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压向大凌河,将明军将领祖大寿所驻守的大凌河城围得水泄不通,并以此为中心打击前来援救的明军势力,最终这一长达数月的攻坚战以大凌河城守将祖大寿率部投降后金而告终。从历史进程的轨迹...……更多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在农民军的攻城炮声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