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当年被废太子清河王刘庆的儿子,母左小娥。106年,他被外戚邓氏拥立为帝,改元永初。人物简介汉安帝即位后,仍由邓太后执政。外戚邓氏吸取窦氏灭亡的教训,联合宦官,袒护族人。永宁元年(120年),立独子刘保为皇太子...……更多
...得病,不久离世。窦婴和田蚡,其实都是当时权倾一世的外戚。窦婴是窦太后的外戚,窦太后去世后,窦婴的权势日渐衰落。随着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王太后的同母异父弟弟田蚡成为新的外戚,权势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骄横。...……更多
北魏子贵母死制度的影响与后果
...外,还有来自内部的因素,也就是皇帝身边的因素。比如外戚、宦官、权臣、后宫。这几种影响皇权的因素中,外戚、宦官、权臣都好防范,只有后宫不好防范。尤其是太后对皇权的染指,因为,太后是皇帝的母亲。一方面,封...……更多
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文化盛行的时代
皇权更迭之快,宦官外戚之多,乃东汉之最也!106年,汉章帝之孙刘祜,被邓太后拥立即位,史称“汉安帝”107年,汉廷强征羌人,出征西域,从而致使羌族起爆发,这场战争长达11年之久,耗费巨大,使东汉元气大伤108年西域...……更多
汉安帝刘祜的幸与不幸
..."分威共权",无恶不作。还扶持耿氏、宋氏、阎氏三大外戚势力,将祖母宋贵人的四个兄弟封侯,阎皇后的三个兄弟封卿,执掌禁军,一时"内宠始盛"。更悲哀的是,刘祜自绝帝位继承人,册封五年的皇太子刘保在阎皇后进...……更多
汉武帝时期“窦婴献遗诏”一案中,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
...窦婴在朝中声望极大。窦氏家族也是西汉时期延绵最长的外戚家族,历经文帝,景帝和武帝,但随着窦太皇太后去世,窦氏家族开始衰弱,新的外戚势力崛起。武帝继位后,皇太后王娡开始提拔异父同母的兄弟武安侯田蚡,窦婴...……更多
东汉朝廷的权力斗争:外戚与宦官的较量
在古代历史上,外戚专政弄权都是历朝的心病,外戚与皇家有裙带关系,又有后宫作为内援,一旦入朝为高官,往往挟持皇帝,专政弄权,甚至废帝自立。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相互倾轧,败坏朝政。东汉光武刘秀建立东...……更多
北魏王朝:子贵母死的残酷制度
...族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干扰继承人选的选择。在建国之后,外戚的影响就更大了,诸如两汉的几大外戚家族,很多在成为外戚之前,还并没有太大的权力、地位,却随着身份的改变,很快掌控了朝政,甚至改朝换代。“子贵母死”...……更多
她因向皇帝告密丈夫谋反被封为皇后,此后干政十八年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是中原王朝的的皇后(或太后),然而本文的主角却是来自一个西北国家,西夏,此女即是梁洛瑶。也许你从未听闻梁洛瑶这个名字,这并不奇怪,因为在一个由党项人建立的国家,有这么一位汉...……更多
东汉“意外”政变:废太子刘保与宦官的逆袭之路
...夺得了皇位?在东汉末年,政治舞台上充斥着各种势力,外戚、宦官、士族等纷纷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由于皇帝年幼无知,太后和外戚常常把持朝政,而宦官则趁机干预政治,为自己谋取私利。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下,一...……更多
姐姐是帝国的真正执掌者,桂祥为何在战场上哭
...口袋里赏了桂家五千两用于治丧。我国古代王朝,不乏有外戚干政,甚至有夺权,其中外戚干政最出名是汉朝,刘邦一去世,就出现吕氏家族干政的事,之后又有窦氏、霍氏,西汉最终亡在外戚王莽手里,东汉的灭亡与外戚何进...……更多
东汉权谋风云:外戚与宦官的较量与兴衰
东汉开国:外戚势力崛起在东汉王朝的历史舞台上,外戚与宦官的斗争是一幕深刻而复杂的权力剧。东汉初年,刘秀以“光武中兴”开创基业,其皇后阴丽华家族随之崛起,成为最早的外戚势力代表。外戚凭借着皇后的地位,...……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女强人:武则天、慈禧与吕雉的权谋传奇
...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更多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篡权,曹魏的权力转折点
...曹魏大权的,倒是比较罕见。比如在之前的东汉,出现过外戚掌权,当时东汉的小皇帝普遍在最初都是傀儡皇帝,但是,东汉最终却并没有被外戚篡位——虽然曹操也把女儿嫁给汉献帝,但是曹操本质上更是依靠军阀身份掌权,...……更多
曹魏皇后的命运:从甄夫人的悲剧看古代宫廷女性的地位
...窦、邓、阎、梁、何……历任太后接连秉政,一个又一个外戚家族走上台前。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干政的例子近在眼前。他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仅加剧了朝堂上的矛盾,还间接掀起了乱世序幕。对此,曹丕不可能不警醒。在...……更多
汉朝王政君:传奇的人生经历与干政的皇太后
...帝不知道,但效果却出来了。也许是觉得有王氏这样弱的外戚是朝廷的幸事,给事中、左将军史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易储。史丹在宣帝时,曾力保刘奭,对元帝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为了保住太子,他力主让刘骜娶了元帝生母许氏...……更多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宗启用宦官是出于偷懒,而东汉和帝刘肇启用宦官是独扛外戚夺回皇权。总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启用宦官的帝王都以为皇权足以压制宦官,但是不是后世所有帝王都有雄才伟略啊。启用宦官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宦官势...……更多
汉桓帝刘志其实是个铁血的传奇帝王,却被后世误解为无道昏君
...一落千丈,这种情况从很多年前就开始了。东汉政坛要么外戚坐大,要么宦官当权,当皇帝可以说是一点体验感也没有。前有窦太后、邓太后、阎太后,现在又来了个飞扬跋扈的梁氏外戚集团,大臣们为了保命尚且自顾不暇,哪...……更多
吕雉:从贤内助到临朝称制的传奇太后
...年她称为"高后"这一年纪元,列入本纪。二、开启大汉外戚专权、宦官封侯的先河不过,"双面太后"吕雉"负"的一面,也使她这个皇太后更以手段狠戾而出名,让后世深为叹息。她残杀韩信、威逼彭越造反,尚且理解。但...……更多
窦氏家族:汉朝四百年外戚传奇
终西汉东汉刘姓天下,凡二十帝,而窦家作为外戚姻亲,一脉相承,且跌出英才,屡弄威权。西汉文帝皇后即为窦氏,文帝崩,景帝立,窦氏为皇太后。其娘家侄子窦婴,有贤才,七王之乱时,授大将军,因功封魏其侯,英名...……更多
张皇后:历经明初六朝,辅佐三代帝王开创太平盛世
...政屡有出现,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但是相比来说外戚乱政却很少见。不仅如此,明代还出现了很多对社稷有功的贤后,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张皇后。张皇后年轻时嫁给朱高炽,成为燕王府的世子妃,靖难之役后,燕王取...……更多
冯太后:北魏王朝背后的女强人
...太后摄政又有一个弊端,就是喜欢重用娘家人,容易导致外戚专权,西汉就是这样灭亡的。所以,后来的朝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想了很多办法,这其中做得最狠的就是北魏王朝,只要皇帝立了太子,就会把太子的生母赐死,以...……更多
何进与董卓:失败之路的启示
...残暴而走向失败的命运。在汉灵帝刘宏驾崩前,由于害怕外戚势力的强大,太子年幼,皇权被外戚掌握,打算将皇位传给次子陈留王刘协。何太后在十常侍的协助下成功保住太子刘辫的皇位。十常侍是皇帝赋予权利的宦官,成为...……更多
为什么都说北魏是亡于胡太后之手
...很不幸,她就在主政的过程中动了关键的东西。 第一,外戚专权北魏为了防止外戚专权,一般会把太子的母亲赐死。胡氏生下太子以后,通过联络外臣,让宣武帝元恪破除了旧例。这种事情并没有稀奇,只是破除旧例求活而已...……更多
许皇后与淳于长的悲剧故事
...叔,在汉元帝时期就已经官拜大司马,车骑将军,是许氏外戚里妥妥的实职实权。到了汉成帝时期,这时的许嘉权势更盛,却年事已高,因此太后王政君又增设了王氏外戚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这里马上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以...……更多
东汉中期,当朝司空忽然想要废了皇帝和太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这个案子之前,东汉最高权力,基本上都是在皇帝和外戚的手里,轮流掌握。但是在这之后,士族和宦官,也开始逐渐加入到了这个游戏当中。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周章废帝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司空,为什么会想要...……更多
同样是被丈夫冷落,窦漪房为什么没将慎夫人做成“人彘”?
...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史记·外戚世家》那一批被送去代国的宫女,一共有5个人,却只有窦姬得到了代王刘恒的宠幸,并且一连生下了馆陶公主刘嫖(piāo)、汉景帝刘启、以及梁王刘武,共1女2子。...……更多
东汉梁妠太后三度临朝的传奇经历
东汉一朝,外戚坐大专权,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皇帝早逝所致,年轻的皇后只得以太后之尊另立年幼的小皇帝继位,自己临朝听政。若太后贤德有力,王朝的发展可平稳推进;若能力平平,王朝的发展不仅停滞不前,还可能...……更多
汉朝后期国家动乱,都是他们害的
...可惜花无百日红,朝代也不可能永远强盛,汉章帝后期,外戚开始抬头,汉章帝死后给汉和帝留下一堆烂摊子。年幼的汉和帝只能借助郑众等宦官同窦太后家族政权,最终获得胜利,开有力永元之隆。可是历数汉朝,不单单前有...……更多
何进与何苗:从显赫到衰败的东汉外戚家族
...一般,但是,由于其妹选入皇宫得宠于汉灵帝,何进作为外戚,得以被任为郎中,再迁虎贲中郎将,又出任颖川(今河南禹县)太守。等到他的妹妹成为东汉皇后后,何进被汉灵帝征召到朝廷,担任侍中、河南尹等重要官职。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