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杰青项目为中国基础科学作出卓越贡献
...自: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杰青项目为中国基础科学作出卓越贡献李家洋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本报记者丁典/摄■本报记者 冯丽妃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身着一件细格纹棉质短袖衬...……更多
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再怎么说都不为过
...么说都不为过,这不仅改写一些人的命运,甚至可能改写中国科技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有这个感想,是看到了第一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名单。原定60人,实际58人,宁缺毋滥。其中,数学与物质科学30人(数学7人...……更多
南京185项(人)获省科学技术奖 占全省比重超过63%
...人)获奖的项目达133项。作为天文学家、光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苏定强院士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奖...……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银川1月5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5日从宁夏科技厅获悉,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张雨浦近日签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更多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从“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看加强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胡喆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最新发布的十大进展有哪...……更多
...奖的“极端条件调控的基元序构量子演生新材料”项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靳常青等人促进超导、稀磁、多铁量子演生新材料研究换道领先,为我国抢占新一代颠覆性高技术的源头和战略制高点提供了坚实力量。另一个值得...……更多
施一公:原创基础研究领域需要获得更多支持
...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介绍,“选人不选项目”和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是这个项目的初心。他强调,“选人...……更多
【两会·民生新观察】高校科技创新如何跃上新台阶?三位代表委员畅谈“教育经”
...聚焦科技领域的前沿问题,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努力实现重大科学发现和基础理论问题新突破。”崔海洋建议,要重点支持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医科等发展壮大,推动基础学科领域实现更多原...……更多
最高2500万元的研究资助给了谁?施一公:“最胆大的人!”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施一公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研究关键词。项目组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孟凌霄 记者 李晨阳55岁的施一公很少如此动容。“如果回溯25年,我能够得到稳定支持的话,我相信我会更大胆。我一定会...……更多
站在国际地学前沿的中国人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站在国际地学前沿的中国人——安芷生院士荣获罗杰·雷维尔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安芷生(右一)指导青年科研人员进行岩芯的扫描观察。国际青年科学家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进行国际科技...……更多
吾守尔·斯拉木院士获评CCF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转自:天山网天山网讯(记者 赵西娅报道)1月19日,中国计算机学会2022年“CCF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奖结果公布,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奖励委员会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学教授吾守尔·斯拉木2022年CCF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多
大科学装置冲刺封顶,武汉新城系列项目冲刺节点目标
...功能完善了,区域建设将全面展开,进入加速跑阶段。“中国地镜”力争6月主体封顶在武汉新城首个大科学装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现场,工程车进出有序,近百名建设者正加紧各工种作业,主体...……更多
孙正聿教授担任首席专家 主持完成第三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聿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研究”(2019ZDA017)通过专家评审,顺利结项并获评优秀。这是孙正聿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主持完成的第三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该项...……更多
北京大学研究员常林获得IEEE光学学会2023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相关工作被评为“2020年世界基础领域十大进展”“2022中国十大科技创新奖”“2022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22中国芯片科技十大进展”“2022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等。 ……更多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新基石科学论坛”举行
...司副总裁刘勇一并出席论坛。于英杰在致辞中说,当前,中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材料产业体系。北京在新材料领域创新发展优势突出,已集聚全国最多的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更多
造就大批高水平人才 推动知识边界向前延伸
...的总体研究贡献升至首位,高质量科研产出居世界第一。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持续加大,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基础研究领域实现的重大突破,引领科技革命和...……更多
...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大科学工程”。1999年,华大代表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而诞生。中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任务。2003年4月13日,六国联合发布了《关于完成...……更多
...省优势产业匹配度较高,其中不乏特等奖、一等奖项目。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徐朝梁带领团队完成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项目就是一个例证,该项目获2022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AC313的诞生,打破了国外技术...……更多
薛其坤院士:中国量子科技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近些年来,以量子信息为代表的量子科技,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指出,超导是一个典型的...……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社会实践团赴长丰开展实践活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2024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兴力量,科创长丰”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开展科创赋能实践、创新企业调研、理论普及宣讲、人才培养就业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为助力长丰县建设科创...……更多
...心”建设为导向,立项建设了39个卓青项目,集中力量在基础科学、交叉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现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39.1岁。该项目采用的是一种精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领域专家...……更多
...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院士规划并提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聚焦国家深部资源、能源、重大工程安全,是沈阳...……更多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高峰论坛开幕
...家学者线上参会。本届大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粤港澳高校联盟、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主办,粤港澳高校精神与神经疾病联盟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中山大学附...……更多
“牵手”氮元素,中非学者共赴可持续研究之旅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今年7月,谷保静(右)与马赫什·普拉丹在北京会面时留影。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冯丽妃全球粮食生产约一半的贡献来自氮肥。然而,氮素流失却导致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并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更多
顶尖科学家齐聚“大零号湾”,一批绿色项目落户
...海市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开幕,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两院院士等在内的500余位中外科学家和产学研用领域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谋绿色生态创新发展。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科委、市科协和闵行区政府指导,由大零号湾科技...……更多
...2项、科技进步奖180项、创新团队奖1项、国际合作奖2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获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A-DA\'D-A 型受体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机理研究”等9个项目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基于异构超算的大规...……更多
港科大教授戴希及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香港6月26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蒙民伟博士纳米科学教授兼物理系讲座教授戴希及其团队,继24日获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5日再获颁“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以...……更多
小米公益基金会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捐赠1亿元
...2月20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以个人名义,向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捐赠2亿元,用于支持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楼建设,助力母校基础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该笔捐赠也成为中国科大建校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校友个人捐赠...……更多
...:深圳特区报记者6月24日从深圳大学了解到,该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领衔的“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毛军发为第一完成人);诺贝尔...……更多
...奖项目中,绿色科技领域的占比达34.6%。自然科学奖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闫俊华牵头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环境响应机制”项目,科技进步奖中,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险波牵头的“基于分子链软硬段精准调...……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水煮蛋减肥法有用吗
水煮蛋减肥法是“低热量饮食法”,每天只摄取大约七八百大卡热量,是一种在短期内快速瘦身的减肥方法。这样的方法虽然没有多大副作用
2025-02-22 15:45:00
穿刺活检同步微波消融术治疗疑似肺癌肺结节
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指高分辨率CT表现为肺内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直径(或最大径)≤30 mm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阴影
2025-02-22 20:09:00
与生命赛跑:乳腺癌的早筛早治全攻略
一、无声的威胁:认识乳腺癌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42.9万例,相当于每7分钟就有1名女性确诊
2025-02-22 20:13:00
常备药不能当“长期饭票”!药监提醒:药物滥用或影响免疫力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病小痛,这时,常备药物成了快速缓解症状的方便之选。然而你是否知道,它也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埋下隐患
2025-02-22 11:54:00
腹泻病毒界的“捣蛋鬼”——诺如病毒那些事儿
近期诺如病毒的阳性持续上升,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我们自身的预防策略,都要牢记健康为本。即使不小心遇上了小小的诺如病毒
2025-02-22 11:55:00
南京高淳:蟹塘“春耕”正当时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江楠蟹苗即将入塘。人民网 江楠摄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眼下,正是蟹苗投放的最佳时节。“今天再‘下’20袋蟹苗
2025-02-22 12:20:00
老年人如何通过调理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气血逐渐趋于不足,许多老年人会感到身体虚弱、精力不济,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等问题,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2025-02-22 10:16:00
橘、柚、柑、橙等柑橘类水果,哪种对血糖更友好?
柑橘类水果以其独特的酸甜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那么,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朋友们来说,哪种柑橘类水果更加友好呢
2025-02-22 10:45:00
湖南江永:烤烟春耕备耕忙 农技服务来护航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烤烟育苗基地。陈丽华摄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连日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各烟区乡镇的烟叶育苗大棚和大田呈现一片繁忙景象
2025-02-22 10:49:00
以酒为媒 奏响“舌尖”与生态的和谐共鸣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一锅浓郁的酸汤、一把火红的辣椒、一条新鲜的江团鱼……在厨师的巧手烹饪之下,煮出一整个贵州味
2025-02-22 11:20:00
拔罐和刮痧疗法是否安全无副作用?
拔罐和刮痧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通过刺激皮肤和经络来调节身体机能,但其安全性需结合个人体质与操作规范综合判断。许多人认为这类疗法“纯天然无副作用”
2025-02-22 09:00:00
中药如何达到调和气血的效果?
气血如同人体的能量之源,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系生命活力。中药通过独特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2025-02-22 09:00:00
中医对老年性疾病有何特殊调理方法?
中医在应对老年性疾病时,始终秉持“整体调理、防重于治”的理念。老年人因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减缓,易出现关节疼痛、失眠
2025-02-22 09:00:00
针灸治疗能否改善心理状态和情绪?
中医理论认为,情绪失调与人体气血运行受阻密切相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从而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2025-02-22 09:00:00
中药在美容护肤中有何应用?
随着人们对天然护肤的追求日益增长,中药美容凭借其温和安全的特性,逐渐成为现代护肤领域的“新宠”。自古以来,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便记载了珍珠
2025-02-22 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