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讯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细胞骨架回路”并重构微管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受神经系统轴突的启发,研究人员将分支微管成核路径与微/纳米加...……更多
中新健康丨助力精神疾病药物开发 上海科学家提出药物设计新方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29日电(记者 郑莹莹)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北京时间3月28日深夜,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汪胜研究组的一项...……更多
上海科学家提出多靶点多功效药物设计新方法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黄晓慧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理异常复杂,症状表现千差万别,往往又有认知障碍、精神错乱等共通的症状。传统的单一靶点药物难以满足精神病患同时治疗多种症状的需求。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同时...……更多
“折纸细胞”极端变形能力揭秘
...拉伸到1500微米然后又快速缩回,只为捕捉远处的猎物。科学家一直不能理解为何这种神奇的能力会来自一个没有神经系统的细胞。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发现,该行为是生物学中一种不为人知的几何机制。研究显示,...……更多
果蝇脑细胞回路工作机理揭示
...报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果蝇的脑细胞回路。该回路将原始的感觉信号转化为可指导行为的颜色感知。研究结果16日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许多人认为每天看到丰富...……更多
...许多精神疾病可能与一个神秘的大脑网络有关。报道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大脑连接网络,它与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强迫症(OCD)在内的多种精神疾病有关。这种共享的大脑回路,能够帮助揭示为什么许多被诊断...……更多
追问|精准爆破!科学家将细菌改造成“声控炸弹”攻击肿瘤
...而,如何实现准确递送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近日,中国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成功将细菌改造成一种针对肿瘤的“声控炸弹”,能够在到达肿瘤位置时通过外部超声波“引爆”,释放药物发动攻击。这项研究于2024年4月11日发表...……更多
细胞逆生长:科学家揭秘返老还童的奇迹方法!
...一种令人向往的神奇现象,犹如寻找不老泉一般。如今,科学家们或许离实现这一传说中的梦想更近了一步。最新研究表明,细胞逆生长或许将成为打破时间束缚的突破口。究竟是什么奇迹方法能够点燃细胞逆生长的火花?是否...……更多
建精细生命“密林” 寻重启健康密钥
...性结构无处不在,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几十年来,科学家开展了许多对手性分子、手性药物分子对生命体影响机制的研究,甚至两度摘得诺贝尔奖,也探索发展了多种手性超分子体系。但是,和生命体中手性物质相比,人...……更多
脑科学解读运动改造大脑:新学期伊始,如何让运动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的神经细胞,影响着这些细胞的连接方式。它绝非像科学家曾经想象的是一个固定连接系统,大脑会不断形成新的神经线路。我在这里要告诉你的是,如何成为自己大脑的电工。1运动平衡大脑大脑由1000亿个类型各异的神经...……更多
揭秘癌细胞与神经元的“共生共舞”
...然》网站【今日视点】◎本报记者 刘 霞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曾在《自然》杂志刊发论文,首次证实恶性脑癌与大脑的神经连接密切相关。他们发现神经胶质瘤会与健康的神经元相互“交流”,形成突触,劫持来自健康神经元...……更多
精神疾病药物有望多靶点多功效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精神疾病药物有望多靶点多功效上海科学家团队实现一把钥匙“开关”多把锁对精神疾病来说,发病机理异常复杂,症状表现千差万别。传统的单一靶点药物很难满足病患的需求。能不能有种药,面向多个靶...……更多
...疾病背后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有前途的方法。这些工具将为科学家提供深入探索大脑内部机制的途径,推动对大脑功能的全面理解,为攻克多种脑部疾病奠定基础,以实现有效治疗。【总编辑圈点】光遗传学2005年才诞生。它通过...……更多
人体磷酸盐如何保持稳态?科学家揭秘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获悉,研究员姜道华团队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和磷酸根外排功能体系,深入分析了一种可以帮助人体排...……更多
坚持做科研  不断有进步(科技视点·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奋勇担当⑦)
...作机理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入选中国科协“未来女科学家计划”;2018年,获《科学》杂志以及多家顶级科研机构联合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前不久,她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迎接“结构生物学的终极挑战”万蕊...……更多
中国科学家开发出监测小鼠细胞-细胞接触技术
据科技部生物中心消息,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开发了一种用于监测小鼠细胞-细胞动态接触的技术,并通过永久性标记细胞间的接触来追踪细胞接触过程。研究人员将细胞间的接触事件转化为可控的转录程序。...……更多
《自然》:为什么“细嚼慢咽”吃不胖?越吃越瘦的秘诀终于解释清楚了
...大大超过了所需。 然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SCF)的科学家最近首次利用前沿的神经记录技术在清醒的小鼠身上对这种说法进行了直接检验,却出乎意料地发现,真相不完全是这样:实际上,让大脑停止吃吃吃的信号不仅来...……更多
人体“司令部”如何组建
...森林”相比,我们对它的理解仍然只是冰山一角。现在,科学家们正进一步揭开人体“司令部”——大脑早期遗传发育的神秘面纱。近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整个大脑不同脑区的发育进行了系统性的综合研究,...……更多
科学家揭示大脑神秘新机制:尝试解释海马体如何映射外部世界
...用这一信息进行导航?凭借在这一领域的显著成就,英国科学家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教授、与挪威科学家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和迈-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夫妇(现已离婚),于 2014 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更多
研究证实大脑记忆存储能力被严重低估
...纳的比特数取决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即突触。历史上,科学家认为突触的大小和强度相当有限,因而限制了大脑的存储能力。然而,这一理论近年来受到挑战——这项新研究进一步支持了如下看法:大脑可容纳的信息量大约为...……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讯 美国科学家发现,当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小鼠会表现出类似于自我认知的行为。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神经元》。研究人员用镜子测试研究了小鼠能否察觉到自己外表的变化,他们给小鼠额头上...……更多
科学家开发新型间充质干细胞心脏补片,能够自主迁移到受损心肌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心脏补片,被认为是治疗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等疾病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MSC 因其易于获取、免疫原性低,且能分泌多种免疫调节和促组织再生的营养因子,而成为临床试验中最常...……更多
水熊虫:地球上的生命最强者!最有可能第一个实现光速运动的生物
...全,并在条件更加适宜时在水中重新活化。自发现以来,科学家们对水熊虫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70年代,科学家们首次确定了水熊虫的不同隐生形式可能由四种环境触发因素引起:干燥、冰冻、缺氧和过量盐分。这些研究揭示...……更多
...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到维持我们心脏跳动的心肌细胞。科学家可以使用这样的模拟器来预测细胞如何对特定条件和刺激作出反应:免疫细胞如何应对感染,当一个孩子出生时患上罕见的疾病,细胞层面会发生什么,甚至患者体...……更多
让人又爱又恨的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是在大脑中发现的一种肾上腺素。但随后科学家观察到了奇怪的事情:虽然只有0.0005%,即二十万分之一的脑细胞可以产生多巴胺,但这些细胞却能对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参与者产生多巴胺时,他们能体验到...……更多
科学家开发新型有机发光材料,有望成为高清显示绿色像素替代方案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OLED(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器件在智能手机、电视屏幕等消费电子产品、照明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如果想开发面向未来超高清显示标准的...……更多
...市。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本报记者 刘 霞今年7月,科学家报告了全球第七位艾滋病“治愈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1981年,全球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在美国被发现。随后,...……更多
不只是突触连接,科学家发现神经细胞之间还存在无线连接
...分子进行长距离的“无线通信”。在最近的两项研究中,科学家首次揭示了一种线虫神经系统的“无线网络”,为理解神经系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组成的复杂网络,它们通过突触 —— 神经细胞相互...……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蒿杰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杜久林研究组、穆宇研究组合作研究开发了一套实感智能计算-控...……更多
伦敦  英国科学家开发首个肺癌疫苗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英国科学家近日获得了170万英镑(198万欧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其开发世界上首个肺癌疫苗。来自牛津大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伦敦大学医学院的团队将在未来两年内获得资金,用于开展实验室工作...……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近日,全球披萨巨头达美乐宣布,将在全球关闭205家亏损门店,这一决策背后,是达美乐对其全球市场布局的重新审视
2025-02-09 07:54:00
近年来,“文化自信”不再仅仅是政策文件中的口号,而是在影视、科技、艺术等领域成为一股真切的实践力量。从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及后续续作《哪吒2》)的现象级成功
2025-02-09 08:14:00
天津北方网讯:正月十一,新春的余温还未散去,天津西青区新宇彩板有限公司的三期的厂区里车辆穿梭,厂房里机器轰鸣,十几条生产线正全部开启高速运转
2025-02-09 08: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获悉,2025年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开始申报。申报范围分为两个方向
2025-02-09 09:58:00
□陆晨阳这个春节,中国电影市场再传捷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62亿元,刷新中国影史纪录,为全球观众呈现了极具东方美学的视听盛宴
2025-02-09 10:07:00
“六小龙”热满全球后 杭州又有大动作 27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90.5亿元
透露出未来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南湖科技成果转化新建项目最近一段时间,“杭州六小龙”科技新锐企业频频刷屏“出圈”,“神秘东方力量”成了“国际梗”
2025-02-09 08:27:00
交通集团新购入38辆新能源公交车 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环保选择 扫码阅读手机版
日前,交通集团新购入38辆新能源公交车,用于静海区、宝坻区城乡公交及村村通线路,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选择。
2025-02-09 10:02:00
环比增10000%+!微信“蓝包”赠书成风潮
随着蛇年春节假期画上句号,此前备受关注的微信“蓝包”即“送礼物”功能也交出了最新成绩单。从品类看, 休闲零食、糖果/巧克力等客单价低但节日氛围浓厚的商品类目订单量旺盛
2025-02-08 23:46:00
儿子砸车窗取AED救下心梗父亲 车主:不需要对方赔偿
2月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叶先生发现自己车的车窗被砸,车内的AED不见了,对方给叶先生发了信息,称自己父亲心梗,急需AED急救
2025-02-08 23:46:00
52天婴儿喝奶奶喂的蜂蜜水中毒进ICU 医生:蜂蜜不适合婴儿
2月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一名仅52天的宝宝出现严重腹胀,然后又出现呼吸困难、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情况危急。经过医生诊断
2025-02-09 00:46:00
实干争春看贵州|贵安新区芯片企业提升工艺迎接新订单
2月8日19时40分,在位于贵安综合保税区围网内的贵州安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技术工人杨成还在数控设备前忙碌着。与安芯电子一同成长的他
2025-02-09 01:14:00
大V 29.9万买小米SU7开快1年28.8万卖掉直呼奇迹:网友吵翻电车有毛保值率
快科技2月9日消息,电动汽车是不是保值,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近日,有汽车大V分享消息称,“自己29.9万买的SU7 Max开了快1年
2025-02-09 06:46:00
全球最薄折叠旗舰!OPPO Find N5正式接入DeepSeek-R1:系统直接调用
快科技2月9日消息,OPPO Find N5将在本月正式发布,该机将刷新折叠屏厚度极限,折叠态厚度不到9.2mm,成为全球最薄折叠屏手机
2025-02-09 07:16:00
会员到期男子用自制天线免费看20多个台引围观:别付费当冤大头了
快科技2月9日消息,近日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用自制天线看20多个台。近日山东济南一名男子自制“天线”,用铜线插在电视上
2025-02-09 06:46:00
女生光腿穿校服!日本学校寒潮天仍禁止学生穿裤袜引抗议:取消黑校规
2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近日日本遭遇了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多地降雪达到了灾害级别。然而,在这种极端天气下,许多学校仍然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穿着校服
2025-02-09 0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