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29日电(记者 郑莹莹)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北京时间3月28日深夜,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汪胜研究组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多靶点、多功效药物的设计新方法,名为“基于可变形骨架的化学信息学方法(FSCA)”,为针对复杂精神疾病的药物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汪胜研究组提出了一种多靶点、多功效药物的设计新方法,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3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供图)
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异常复杂,症状表现千差万别。传统的单一靶点药物难以满足精神病患的需求。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的药物变得至关重要,可以说,多靶点药物是治疗复杂精神疾病的一大利器。然而,如何设计多靶点、多功效药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
汪胜研究团队融合化学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细胞功能学以及行为药理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成功鉴定出多靶点药物分子设计所需的通用可变形骨架,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靶点、多功效活性的药物设计理念。
据介绍,这一研究成果深化了业界对于复杂精神疾病治疗的药理认知,为未来开发更多、更有效针对复杂疾病的多靶点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