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杜甫的坎坷仕途,他本能受重用却激怒唐肃宗
...荡不羁,得罪了许多人,所以仕途坎坷。而杜甫一度得到唐肃宗的欣赏,是有机会得到重用的,但为何也蹉跎一生?一、屡试不第杜甫出生在一个中下级官僚家庭,他家本是襄阳人,曾祖父杜依艺做过巩县县令,于是迁居于此地...……更多
李白与杜甫是诗坛巨星,却一生仕途坎坷
...灵涂炭,遭受战乱,杜甫到处逃命,但他并没忘记求官,唐肃宗灵武即位,他竟要去灵武投奔肃宗,你想,灵武那可是宁夏啊,多么遥远,结果半路被叛军给抓了。后来唐肃宗回到了关中凤翔,杜甫又去投奔,终于得到了一个左...……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路
...安。757年,郭子仪兵临长安,杜甫趁机逃脱,终于找到了唐肃宗,被授予左拾遗一职,所以后人称其为“杜拾遗”。苦尽甘来,杜甫总算是简在帝心了,可以飞黄腾达了吧?然而,他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又因为房琯一事,触怒唐...……更多
杜甫的坎坷人生与忧国忧民的诗篇
...作,其创作背景是杜甫因受朝廷新贵和旧臣的斗争影响被唐肃宗外调至华州,于是杜甫在前去赴命的间隙回旧居探望,遂在路途中见到深受官吏剥削的百姓正在忍受痛苦,遂作这组诗歌,那么接下来进来看看“三别”的赏析吧。...……更多
杜甫最著名的讽刺诗,文化不高会认为是夸赞
...于是,他向朝廷请辞,只身北上,希望能在汴梁附近加入唐肃宗的行在。然而,大唐河山,已是龙虎交战之势。杜甫刚到鄠县,就遭遇叛军,被押解至长安,幸而以他的微薄官衔被放过性命。在长安受困期间,杜甫与老友个儿刘...……更多
杜甫是怎么死的?你可能想象不到
...到了一个逃脱的机会,他顺利的逃了出来。很快,他听闻唐肃宗在凤翔,于是,便冒着生命危险,一路朝着凤翔的方向而去。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被胡人抓到的悲剧,这一路以来,他都是沿着崎岖小道走,不敢走大道,唯恐被胡人...……更多
杜甫的姑姑“鲁义姑”流传下来的是怎样的佳话
...回,只为摘取长熟的枣子,可谓也是贪嘴啊。古代诗人在仕途上十有八九都是不顺的,杜甫即使出身不错,也很难脱离开。杜甫同样是参加过科举之人,奈何科举落榜,暂时无缘官场。到了天宝六载时,杜甫再次获得了考试的机...……更多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命运差别为何这么大?
...白带着宗氏南下避难。后来李白卷入永王李璘谋反案,被唐肃宗发配到夜郎,他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宣告结束,同时也被迫与宗氏分别,后来再没有相见。说来李白也真是个奇人,四任妻子有两任是前宰相之孙女,还有一任妻子是...……更多
杜甫平时低调,关键时写了首得罪皇帝的扫兴诗,40字有2千古名
...作的,诗的风格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756年,唐玄宗儿子唐肃宗被推上皇位,杜甫赶去唐肃宗登基的灵武,结果在路上被叛军抓到带去长安,不过还好他因为官位太小并没有被囚禁,杜甫被放出来后想起了家人,于是写下经典名...……更多
聊聊杜甫《蜀相》诗的隐微内涵
...子关系问题,黄永年等学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可参考《唐肃宗即位前的政治地位和肃代两朝的中枢政局》《永王李璘起兵事发微》《唐玄宗迁居西内考》等文)。大致言之,玄宗后期,政治昏暗,朝中权力之争激烈,皇帝对太...……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天下兵马勤王,岑参这才离开北庭都护府,前往凤翔面见唐肃宗李亨,但李亨并没有让他率兵去平叛,而是让他在朝廷担任右补阙。762年,安史之乱接近尾声的时候,岑参才获得了他想要的武职:掌书记,跟随大军赶赴前线平叛...……更多
年少成名、仕途坎坷、英年早逝,“诗鬼”李贺的一生令人唏嘘
...,李贺尽管在知名度上远不能及,但年少成名后经历坎坷仕途,最后英年早逝的他同样拥有着值得被人了解的一生。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李贺出生在河南府福昌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一带。根据《新唐书》...……更多
父母走后才知道,人生最大的意义,是以下三件事
...离失所,生计艰难,饥寒交迫。幼子因饥饿夭折。他投奔唐肃宗,却在途中被叛军拘禁,历经千辛万苦才脱身。受唐肃宗安排,杜甫担任左拾遗,但因救房琯而惹怒朝廷,被贬至华州。一生徒劳无功,他感慨万千:“心若欲动,...……更多
...诗人,被后世誉为“诗圣”。杜甫虽然心系国家,但他的仕途却很坎坷。今天不聊杜甫,而是谈谈杜甫的祖上以及家族。其实,杜甫的家族非常显赫,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家族之中更是能人辈出。比如他的祖父就是唐...……更多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一直都没有放弃为国效力。杜甫冒着战乱,跑到灵武投奔唐肃宗,这时候可以说最能见证杜甫的人品。但是不暗朝堂事故的杜甫因言获罪,很快就被皇帝撵走了,他又开始了漂泊。杜甫一路走,一路逃,开始往四川方向逃难,这...……更多
好友无数的李白,为何在王维这翻车
...还邀请了同为诗人的高适,三人时常把酒言欢,大谈经济仕途,好不自在。 之后李白与杜甫又见了短短一面,直到第二年,二人一起同游东鲁。杜甫还曾用一句“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来记载当时他与李白游玩时的景况。...……更多
杜甫忧民情怀的巅峰:“三吏”和“三别”
...到了安庆绪的猛烈攻击,顿时一溃千里。由于逃兵太多,唐肃宗只能下令在新安附近进行大规模的征兵,将当地18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充军。要知道,当时的河南附近已经可以说是赤地千里,并且这里经过连续的几场战争之后,...……更多
高适:唐朝边塞诗人的荣耀与坎坷
...来笔继续写着自己的诗篇。好在他的才华没有被湮灭,在唐肃宗时期,被封进谏大夫,正五品的官员。五十四岁的高适,已经是淮南节度使,剿了永王,继续他开挂的人生,而后虽然也有起起落落,但可谓是功成名就的人物,六...……更多
李白的不凡才华与仕途坎坷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心高气傲,不愿走科举考试的常人仕途,而是渴望着天才崛起。李白无法容忍平庸的度过此生,他游历四方,结识各种奇人道士。他希望通过名人的举荐一鸣惊人,直接获得皇帝的赏识。在这种想法的驱使...……更多
...政,来平定叛乱,高适对此表示反对。不久后,人们得知唐肃宗已经即位,而唐肃宗得知高适的建议后,对他也是十分欣赏,当即任命高适为谏议大夫。当时,永王李璘已经领兵南下,并且将李白招到了自己的幕府。唐肃宗立即...……更多
他是杜甫的爷爷,和苏味道、李峤、崔融并称为“文章四友”
...跑线唐朝咸亨元年(670年),杜审言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先后担任蜀川县尉、洛阳县丞等职。苏轼的先祖苏味道于669年进士及第,比杜审言早一年。670年,苏味道受到吏部侍郎裴行俭的看重,被授予县尉之职。看起来两个...……更多
李白与孟浩然、杜甫、贺知章:跨越年龄与地位的深厚友谊
...泉,自然而又充满趣味。其次,李白的另一位知己是诗圣杜甫。在一场宴席上,李白看到了默默无闻的杜甫,他主动走到杜甫身边敬酒。这一杯酒,让杜甫感到十分激动,因为在当时,杜甫还未被人们所熟知,无人问津。第二天...……更多
诗圣杜甫晚年有多凄凉?儿子活活饿死,自己因为贪吃离奇身亡
...境,加上他聪慧异常,七岁便能吟诗作对。然而,杜甫的仕途却并不顺利,他经历了几次科举考试却屡屡落第,壮年之时可谓穷困潦倒。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家陷入乱世,而杜甫却只是一个河西尉这样的小官,在乱世中随风...……更多
杜甫求官之道的辛酸与无奈
...习的目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必须走仕途,否则根本就无法获得平台,施展才干。杜甫自然也是怀有这样的抱负,所以求官动作从未间断,有时候甚至都做出违心之事。没办法,不这样做,就不能出人头地。...……更多
...深刻印在杜甫的心中。当时的杜甫,尽管仍在京城中寻求仕途,但他眼中的世界已然变了模样。他见到的,不再是往日的繁华与安逸,而是烽火连天,民不聊生的悲哀。杜甫内心的痛楚和对国家的忧虑,促使他四处奔走,他想要...……更多
李白杜甫曾同被而眠?杜甫写下的这首诗,证明二人的关系真这么铁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结束全诗,他们在一起不谈仕途俗事,只吟诗作赋,他们之间的友谊如悠悠沧海一样绵延不绝。纵观这首诗,在诗仙面前,杜甫写诗基本上没用什么奇绝的手法,但却格调高古,情境清妙,寥寥几句...……更多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立了当隐士的人生理想,而是因为人生失意而退隐江湖。仕途诗意的诗人们唐朝,是我国诗歌的最高峰,清朝时期编撰的《全唐诗》就选编了2873位诗人的49000多首诗。而实际上,唐朝的诗人比这个数字要大得多。这些诗人,都有...……更多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这首诗中写绝了
...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认为,虽然仕途已经断绝,显然不能显达,但完全可以独善其身。在这里,独善其身当然包括了隐居山林,过着陶渊明似的生活,也包括了寻仙问道,过着葛洪一样的生活。总之,杜...……更多
李白与高适:唐代文人的不同命运与选择
...公元756年7月12日,至德元载,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李亨的灵武继位,多少有点夺权的性质,但在生死存亡之际,玄宗作为一个弃战逃跑的皇帝,人们对其失望至极,翘首期待一位敢于挑起抗战重...……更多
历史文坛第一狂人杜审言,号称屈原和王羲之都只配给他当下属
...兴往,还似未离群。今夕为何,一切都是浮云,他并不以仕途通达为人生目标,屡遭挫折却依然故我,也许,他是用这种“疏狂”来掩饰自己的不幸和内心的失望,所有的一切,都随风而逝。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而明朝在第二代就江山易主,朱元璋死后,朱棣就发动了著名的政变,原因如下:第一是因为蓝玉和太子沾亲带故,所以又怎么会为了朱棣一个外人来抢夺自己家的江山呢
2024-06-23 19:55:00
可是因为他的骁勇善战造成了他不拘小节好大喜功,飞扬跋扈的性格,这使得他极其容易得罪皇帝,更何况这位皇帝正好是一个小心谨慎疑心十足的人
2024-06-23 19:55:00
那是因为他的“军神”之名可是名副其实,是实打实地用每一场战功换来的。那时的中原大地无人不知道他的威力,即使当时的人才数不胜数
2024-06-23 19:54:00
站队雍正的两个光头阿哥,为何获封的爵位有多高
康熙末年,众皇子夺嫡之战中,不是所有的阿哥都选择了亲自下场争锋相对,有的则以独到的眼光和圆滑的处世哲学,选择了正确的队伍
2024-06-23 19:56:00
天启七年,在一次掉落水的熹宗朱由校受到惊吓后,身体开始出现不佳并服用所谓的“仙药”一命呜呼,时年23岁,在闭眼前将信王朱由检拉到其跟前,遗诏驾崩后传位于他。天启驾崩后,朱由检继位
2024-06-23 19:58:00
嘉靖帝朱厚熜一生有八个儿子,八个儿子当中只有三子裕王和四子景王长大成人。本来裕王是与皇位无缘的,奈何三位长兄早夭,其中被立为太子的朱载壡也不幸病逝
2024-06-23 19:58:00
他比和珅贪的更甚,为何官运亨通权倾朝野
说到贪官,大家脑袋里第一个冒出来的不用说,肯定是和珅,因为他太出名了,就说电视剧里的和珅吧,真是让人印象太深了,大家都知道他很得乾隆帝宠信
2024-06-23 19:58:00
其实是决定性的原因,那就是糜芳投降,致使关羽兵败后失去退路,最终被东吴围攻而死。故而糜芳害死关羽,是历史的定论。《三国志》中便是这么写的
2024-06-23 19:56:00
分析糜芳,无论怎么说,都绕不开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皇亲国戚一枚。可惜三国历史中,对这一点很含糊,根本找不出啥关键原因
2024-06-23 19:56:00
其一:事分轻重缓急对于诸葛亮来言,刘备死后留下了一个近乎于崩溃的局面。以至于当时,曹魏方都认定了,蜀汉唯有归降一条路。故而曹魏的王朗
2024-06-23 19:57:00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
2024-06-23 19:59:00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彼时,关羽率领大军包围了曹魏的襄樊之地,而在襄樊之后,就是南阳等中原之地。因此
2024-06-23 20:00:00
朱祁镇虽然在后宫中,但他仍对皇位抱有幻想,石亨的到来显然给他的复辟之路点燃了火把,两个人经常凑到一起去谋划复辟之路。石亨也明白
2024-06-23 20:02:00
姜维经常往甘肃跑,显然是在践行避实击虚这一兵法理念。避实击虚,意思是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2024-06-23 20:01:00
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一般是皇帝传给自己的嫡子,但有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例外,比如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当时的孙太后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
2024-06-23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