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十一月,一代名相张九龄被罢免,接替他担任中书令的是李林甫。张九龄是武则天留给唐玄宗的治国人才之一,文采出众、才干过人、人品正直、风度卓然。李林甫,世人称之“口有蜜,腹有剑”,...……更多
唐玄宗为什么宠信安禄山,安禄山乱唐的根源是什么?
...担任宰相分自己的权力,于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10月向唐玄宗上了一条建议:“(汉族)文臣担任将领就怕打仗,不如用少数民族将领,他们勇敢善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朝廷孤立无党,陛下如果以诚心待他们,他们必会为朝...……更多
唐玄宗杀了太子李瑛等三个儿子,本来最大的受益人寿王李瑁,却反而赔上了自己的王妃杨玉环。唐玄宗杀三个儿子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这事基本标志着开元盛世的结束。那个雄才大略,锐意进取的唐玄宗,马上要蜕变成只...……更多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负责审理“王元琰贪腐案”的三司官员向唐玄宗汇报:尚书右丞严挺之替王元琰跑关系,试图帮他开罪。唐玄宗大怒:堂堂的中书省官员、后备宰相,居然公开为罪犯走后门,拿我这个皇帝当睁...……更多
唐玄宗宠臣李林甫:投机取巧的宰相之路
唐玄宗时期,李林甫做了19年宰相,到死都被唐玄宗宠信。抛开李林甫的人品和能力,不得不说,这是真的很牛。当然,李林甫的牛,跟正事沾不上边,主要是牛在投机和害人方面。说到投机,李林甫从刑部侍郎到礼部尚书这关...……更多
李林甫是如何打造他的权力王国的?
...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混混日子罢了,谁能想到他居然成了唐玄宗一朝最具权势的宰相,没有之一。那么,李林甫到底是如何发达的呢?费尽心机,八年营造关系网李林甫没有被世人的嘲讽压垮,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且用他的成...……更多
...元时期有名的贤相之一,他敢于进谏,纠正朝廷的过失,唐玄宗十分欣赏他的才能,但初为宰相的李林甫感到受了牵制,就处处留心寻找机会搬掉这块绊脚石,当时担任范阳节度使的张守珪讨伐突厥斩其可汗立下了大功,唐玄宗...……更多
安史之乱的罪臣怎么毁灭唐朝盛世
...和毁灭性的一次,当属盛唐王朝的终结。大唐王朝发展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虽然之间历经折腾,还有武则天改唐为周的一段变故,但始终蒸蒸日上的,却是强大的综合国力。文治武功的各方面成就,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的...……更多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乱,酿成难以收拾的局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宰相张九龄与唐玄宗择相用人的矛盾。唐玄宗是个先明后暗的皇帝,开元之治的辉煌,是他卓越的帝业成就,但也使他头脑有些发昏,到后期励精图志的雄心已经淡化,贪图享乐的欲望日见增强...……更多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牛仙客担任河西节度使时,政...……更多
...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欲为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加实封,并让他兼领尚书。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学识不高,极力劝阻,引起玄宗不悦。李林甫私下言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更多
李林甫:权臣之路与帝国的覆灭
唐王朝的由盛转衰,离不开安史之乱,离不开唐玄宗李隆基对臣子的宠幸以及自身的放浪。当期丧失了往日励精图治的态度之后,日日享乐,无所事事,也就意味着大唐王朝的盛世要宣告结束了。李隆基,这个一首继承、缔造...……更多
他是唐玄宗的宠臣,为何最后被劈棺剥衣?
...下和太监,宫女搞好关系,上巴结各个妃子,大臣,当时唐玄宗正和武惠妃打得火热,她的儿子就是杨玉环的原配,但他却不是太子,李林甫上下一打点,就秘密和武惠妃关系好了,这样的靠山何愁后路不明亮?李林甫心眼特多...……更多
权谋之术:李林甫一步步攀附权贵,最终独揽大唐相权
...,开元鼎盛时,自唐太宗携领忠臣猛将开创赫赫基业,至唐玄宗一朝励精图治,中华历史迎来空前的巍巍盛世。然而在玄宗末年,一场“安史之乱”令大唐国力迅速衰弱,成为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战乱结束的五十多年后,唐宪宗...……更多
李林甫做了什么,使其深得唐玄宗的喜爱
...高明,所以他能稳坐相位十余年。接下来让我一一说明。唐玄宗李隆基的画像皇帝的\"信任\"以及纵容——李林甫位极人臣的原因司马光曾说:\"唐玄宗晚年,自持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更多
为何说李林甫把张九龄挤下台,是大唐由盛而衰埋下祸根
...世”的狂欢里。经过太宗、高宗、武周几朝的经营,加之唐玄宗登位初期的励精图治,唐帝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空前强大,一片欢乐祥和,真正做到了“四海升平,万国来朝”。然而,只有极少数清醒的人知道,帝国此时正危机...……更多
宰相李林甫出身皇族,专权乱政导致安史之乱
...叔郇王李祎的四世孙。李林甫虽无学术,但善于钻营,在唐玄宗时期官至宰相。他任职期间排斥异己、残害贤良,导致朝纲紊乱,助成安史之乱。他是唐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之一。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更多
太子之争,李琩为什么会败给李亨?
当唐玄宗将太子的冠冕授予皇三子李亨时,惊掉了所有人的眼珠,包括为李琩上蹿下跳了十来年的李林甫。我们一直认为,当初唐玄宗不惜杀了太子李瑛,就是想让李琩上位。既然如此,怎么就被李亨“摘桃子”了呢?对这个...……更多
唐朝这四大贤相与两大奸相,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
在唐朝21帝中,唐玄宗李隆基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前后长达44年。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共任用了34位宰相。这些宰相们帮助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也帮着李隆基把唐朝由盛变衰。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唐玄宗在位...……更多
揭秘唐玄宗与太子李亨:互不信任的父子,最终相杀
...以致于民间会有“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法。例如最近以唐玄宗朝天宝三载为背景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我们可以很显然的看到唐玄宗李隆基对太子李亨充满着防备,不仅对其有着诸多限制,甚至像一张无形大网般笼罩...……更多
开元二十一年秋季,唐玄宗叫来京兆尹(长安市市长)裴耀卿:“爱卿啊,朕要巡幸东都去了,西京的老百姓你准备如何救治啊?”乍一听,您一定吓一跳:长安发生什么大事了?既然有大事发生,皇帝为何要离开一线,把烂...……更多
李林甫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
...混得如鱼得水。李林甫深知自己背景有限,所以积极巴结唐玄宗的后宫。后来更是攀上了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这条线,得到了武惠妃的支持。 在武惠妃的支持下,李林甫后来又先后历任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和礼部侍郎。在这...……更多
武惠妃此时跑到唐玄宗面前说太子三兄弟谋反,唐玄宗派人核实,发现太子三人果然带兵入宫,唐玄宗大怒,下令将太子三人逮捕,并于当日将三人贬为庶人。唐玄宗随后召集大臣们,商议如何处置太子三人。宰相李林甫对唐...……更多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武惠妃和李瑛兄弟的死有蹊跷吗?
...却没有看见一个盗贼,迎接他们的是武惠妃的阴笑和父皇唐玄宗的一脸怒容。“逆子!”唐玄宗举起颤抖的右手,“惠妃娘娘说你们谋反朕还不信,没想到你们真的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四人连呼冤枉,怎奈唐玄宗早就被武...……更多
唐玄宗为何重用奸臣李林甫18载,权斗制衡是根本吗
如果我们承认唐玄宗在位44年中,前期文功武治,后期乱七八糟的话,这就有一个时间点,从哪里变化,因为什么变化。开元二十年(732年),宋璟被罢相以后,他就开始奔向了糊涂状态。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宋璟病逝后,唐...……更多
...员,并依靠自己的才干,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赏识。大概在唐玄宗开元十五年(西元727年)左右,牛仙客的人生发生了一件看似小事儿,但实际上影响牛仙客余生的大事儿:当时牛仙客的长官在战场上阵亡。于是唐廷派遣萧嵩担任...……更多
唐玄宗的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武则天的从孙女,她自幼入宫,倍受唐玄宗喜爱。武惠妃不仅天生丽质,看样子还继承了一些武则天工于心计的禀性,从后宫众多佳丽中拉走了唐玄宗。史载最好的证明是这女子先后为...……更多
聊聊大唐名人故事
...近几年读史,渐有所悟:存在即是合理。比如何谓忠诚?唐玄宗弃长安,臣民死守长安,才是忠诚?实际上,玄宗逃走(注意,不是战略性撤退)后,臣民各自逃生,归附安禄山者数众。表面上看,是臣民不够忠诚。但实际上呢...……更多
唐玄宗早年雄才大略,为何遇到安史之乱后,却表现的如此窝囊?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在军事上,他两次出现了重大失误。先是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然后又下令让哥舒翰强行出关迎战。这两次失误,直接导致原本可以被轻松镇压的叛军,迅速席卷天下。...……更多
张九龄:开元盛世的智囊团与晚年罢免的宰相
...基面对天下招揽人才,张九龄才终于遇到翻身的机会。在唐玄宗的扶持之下,张九龄先是被升为右拾遗,后来又改任左拾遗,官场之路越来越顺利。李隆基对张九龄原本是颇为欣赏的,经常称赞他\"性格温文尔雅,身姿俊秀挺拔\...……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朱元璋为什么要屠杀功臣?为什么没有人敢造他的反
纵观明代的历史中,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真的算是位传奇人物。这位出身市井草根,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流过浪造过反的皇帝,同样也犯了历史上大多数从草根到皇帝的人所犯的通病
2024-06-24 15:47:00
李自成放弃北京到底是不是错误
李自成进京,几百年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很多人都用这个历史事件作为“功亏一篑”的代名词,李自成进京已经无限接近于成功了
2024-06-24 15:48:00
刘伯温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
民间都争相传颂: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都说刘伯温的智慧和谋略堪比当年刘皇叔的诸葛武侯,他也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著名的政治家
2024-06-24 15:48:00
历史上崇祯帝一共有多少儿子
朱由检,明光宗第五子,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公元1644年,面对着李自成的兵临城下,崇祯感到了无比的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了
2024-06-24 15:49:00
明光宗朱常洛的一生过得怎么样
朱常洛,即明光宗、泰昌帝,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在位仅一个月,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生母是孝靖皇后王氏朱常洛在万历十年出生
2024-06-24 15:51:00
明宣宗朱瞻基与朱高煦之间的关系如何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叔叔谋反,朱瞻基没杀他,只软禁,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但3年后
2024-06-24 15:54:00
明神宗朱翊钧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共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
2024-06-24 15:55:00
简介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6:04:00
明朝时期的王爷造反那么多,最后为什么只有朱棣成功了
“我在猪圈里吃了几年的猪屎,才把这个天下拿下来。”这是《大明风华》中朱棣的台词,虽然有艺术加工,但当年朱棣的境遇真的很惨
2024-06-24 16:07:00
造就刘伯温一生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是一位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谋臣。朱元璋统一江南期间,刘伯温曾经给他指明了先进攻陈友谅后进攻张士诚的作战路线
2024-06-24 16:23:00
明朝5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2万人马
土木堡之变明朝5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2万人马?这都要从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开始说起,明英宗皇帝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
2024-06-24 16:29:00
建立明朝前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经历
朱元璋,即明太祖,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
2024-06-24 16:32: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徐有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6:48:00
崇祯帝为什么选择自杀,而不是逃往南京另立朝廷
朱由检,即崇祯帝,他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6-24 17:04:00
简介明朝初年宰相汪广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