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诬蔑太子李瑛及鄂王瑶、光王琚带兵进宫打算造反,借唐玄宗之手,将三人贬为庶人后全部赐死。后来唐玄宗新立太子李亨(即唐肃宗),李林甫瞧李亨不上眼,设毒计陷害他。全靠李亨隐忍功夫强且有计谋,侥幸躲过劫难。747...……更多
唐玄宗开创的这个官职,有不少名将折损于此
...一个坏道骨子里的角色。当然太监这种生物的出现并不是唐玄宗一手导致的,但是唐玄宗却专门给太监发明了一个权力不小的职位。这个职位这唐玄宗之后,历朝历代都有这个官职,并且有很多将军都是被有此官职的太监害死的...……更多
他是唐玄宗的宠臣,为何最后被劈棺剥衣?
...下和太监,宫女搞好关系,上巴结各个妃子,大臣,当时唐玄宗正和武惠妃打得火热,她的儿子就是杨玉环的原配,但他却不是太子,李林甫上下一打点,就秘密和武惠妃关系好了,这样的靠山何愁后路不明亮?李林甫心眼特多...……更多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十一月,一代名相张九龄被罢免,接替他担任中书令的是李林甫。张九龄是武则天留给唐玄宗的治国人才之一,文采出众、才干过人、人品正直、风度卓然。李林甫,世人称之“口有蜜,腹有剑”,...……更多
唐朝一宰相外出一年多,回家时妻子已怀胎六月,这是怎么回事?
提起唐玄宗,大多数人想起的,都是杨玉环和安禄山。鲜少有人会联想到他在位期间,任职宰相的杨国忠。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正是这位以“奸”闻名的宰相。他在职期间,曾因公职外出一年多,回家后却发现妻子怀胎半年...……更多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牛仙客担任河西节度使时,政...……更多
从宰相张九龄的预言看唐玄宗的用人失误
...乱,酿成难以收拾的局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宰相张九龄与唐玄宗择相用人的矛盾。唐玄宗是个先明后暗的皇帝,开元之治的辉煌,是他卓越的帝业成就,但也使他头脑有些发昏,到后期励精图志的雄心已经淡化,贪图享乐的欲望日见增强...……更多
揭秘杨玉环与安禄山的神秘关系
...定首先就会想到唐朝,而一旦想到唐朝,自然也就会想起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故事,有人说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存在不清不楚的关系,这个绯闻之谜究竟是什么呢?抱着严谨的求学态度,我翻开《资治通鉴》开始研究起...……更多
武惠妃此时跑到唐玄宗面前说太子三兄弟谋反,唐玄宗派人核实,发现太子三人果然带兵入宫,唐玄宗大怒,下令将太子三人逮捕,并于当日将三人贬为庶人。唐玄宗随后召集大臣们,商议如何处置太子三人。宰相李林甫对唐...……更多
...一城之利而让万千部下陷入不测,为此顶撞圣上,受到了唐玄宗的猜忌而蒙冤,最终被夺去兵权,郁郁而终。这位名将就是王忠嗣,其在职期间曾多次上书提醒玄宗小心安禄山,却不被理睬。如果这位大唐守护神仍在,安禄山必...……更多
唐朝两位伟大君主李世民与李隆基,为何晚年表现大不同?
...大的君主,后者是前者的曾孙。唐太宗一朝有贞观之治,唐玄宗一朝有开元盛世。但若拿这两个皇帝做对比,李隆基还是不及他的太爷爷李世民,原因如下:第一,李隆基不知守成之难。李隆基不知守成有多么地难,但是李世民...……更多
大唐到底毁在了谁手里,安史之乱还是玄宗?
...时候,都知道里面有一位神秘的“圣人”,这位圣人就是唐玄宗。而在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句台词说的是:盛极比衰!意思就是一件事物走向了最强盛的时候,就该走下坡路了。唐玄宗所统治的唐朝就是这样,在开元盛世下,...……更多
连杨贵妃都敢碰的安禄山,为何如此惧怕此人
...曾经极度集权的方式便不再适用于皇帝的统治了,于是,唐玄宗在开元十年的时候,在边境建立了十个兵镇,设立节度使,将所有权利下放给了他们。一时之间,皇帝的压力减轻了,可是,节度使却变得尾大不掉了起来,开始成...……更多
唐玄宗早年雄才大略,为何遇到安史之乱后,却表现的如此窝囊?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在军事上,他两次出现了重大失误。先是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然后又下令让哥舒翰强行出关迎战。这两次失误,直接导致原本可以被轻松镇压的叛军,迅速席卷天下。...……更多
简介唐朝宗室、宰相之一的李适之
...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李适之(694年-747...……更多
李林甫:被误解的唐朝宰相
...伍中来,其最大可能就是给他一个小官而已。再者来说,唐玄宗并不昏庸,至少在当时他还不昏庸。要知道,唐玄宗的失败是存在很多原因的,但是能创造“开元盛世”的玄宗皇帝,一定不傻。所以,说李林甫不识字,则是对他...……更多
太子之争,李琩为什么会败给李亨?
当唐玄宗将太子的冠冕授予皇三子李亨时,惊掉了所有人的眼珠,包括为李琩上蹿下跳了十来年的李林甫。我们一直认为,当初唐玄宗不惜杀了太子李瑛,就是想让李琩上位。既然如此,怎么就被李亨“摘桃子”了呢?对这个...……更多
奸相李林甫是怎么蒙蔽唐玄宗,使盛世唐朝走向衰败的?
...他是一个非常忠实的太监,他是唐高宗李治时代的太监,唐玄宗李隆基时代,他对高力士的赏识很深,还封了他为骁骑大将军,所以唐人都叫他“将军”。李隆基也曾给予他很大的权利,但高力士决都不同意。高力士一辈子都是...……更多
唐肃宗为何送给76岁的李隆基100名貌美宫女
...彩,他再也无心关心朝政。宠信安禄山,埋下祸根这天,唐玄宗退朝回宫,听到不远处嘻嘻哈哈一阵喧闹,他想一定是杨贵妃又在搞什么有趣的活动。果然,只见宫女们用一个大襁褓包裹着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嬉笑玩乐。此人...……更多
李林甫:唐朝权臣的复杂人生与其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乱子,他就好像是一个代理人一样,帮唐玄宗把国家打理得还算可以,可李林甫所面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总有人的才能是比他更出色的,他就必须要消除这些隐患。李林甫不仅能用自己的才能和行事风格得...……更多
唐玄宗的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武则天的从孙女,她自幼入宫,倍受唐玄宗喜爱。武惠妃不仅天生丽质,看样子还继承了一些武则天工于心计的禀性,从后宫众多佳丽中拉走了唐玄宗。史载最好的证明是这女子先后为...……更多
李林甫与杨国忠的权力斗争
...才匮乏,很多能臣被他排挤在朝堂之外。他本人亲自蒙蔽唐玄宗说天下的人才都已经集中在朝堂里了。最后以至于他死后让一个小混混杨国忠当宰相。说他导致了唐朝风衰落帽子扣的大了点,但也不冤枉。李林甫的前任,是张九...……更多
李隆基晚年被李亨软禁,李亨为何这么狠?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一位传奇君主,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但他在开元晚期却丧失了当初的睿智与贤明,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腐化堕落,在他手中,大唐强盛过,也是在他手中,大唐差点亡国。唐玄宗做过的荒唐事可不在少数...……更多
李林甫的舅舅姜皎是个有心计很会见风使舵之人,唐玄宗李隆基还在当藩王时,他就瞅准了其有飞黄腾达之时,因此拼命巴结。李隆基上位后,深得皇上喜爱的姜皎权倾一时,得到的赏赐无数。从小生长在舅舅家的李林甫从舅...……更多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正统史书上对马嵬坡事件的描写是这样的: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召集了15万人马,在范阳发动叛乱。安禄山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便逼近潼关。唐玄宗仓皇出逃,途中经过长安西北的马嵬驿时,...……更多
大唐名将王忠嗣,打服周边各国,是安禄山的克星
...统帅之才了,好不容易出一个王孝杰,还被人坑死。到了唐玄宗初期,只有薛仁贵之子薛讷治军有方,可堪大任,恰逢吐蕃兴兵犯境,唐玄宗遂差遣薛讷为帅,统兵讨伐。在交战过程中,先锋大将王海宾勇猛无匹,多次击溃吐蕃...……更多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唐朝兵制变革与安史之乱的渊源
...志,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背叛唐朝廷,发动叛乱是一场连唐玄宗李隆基都可以预见的战争,只是早晚的事,亦或采取措施避免矛盾升级或许伺机收回兵权。一、“外重内轻”,节度使掌握大权公元742年,唐玄宗宣布改元,改年号...……更多
安史之乱后,李泌出山稳定了肃宗时期复杂的政治局势
...756年,唐肃宗在群臣的拥护下,在灵武即位。▲肃宗迎接唐玄宗还朝结果房琯兵败:公元756年,房琯出兵征讨安史之乱的叛军,结果失败。▲房琯 始末1.仕途坎坷说到唐朝的宰相李林甫,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奸佞之臣。李林甫把...……更多
他是盛唐名将,也是唐玄宗的养子,他若不死安禄山绝不可能造反
...势都会影响朝局。而武将势力做大,就有可能酿成动乱,唐玄宗在处理武将的问题上就属于玩大了,武周时期府兵制开始崩溃,到玄宗朝府兵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就是募兵制,这就标志着帝国的军队开始正式职业化,为了能管...……更多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武惠妃和李瑛兄弟的死有蹊跷吗?
...却没有看见一个盗贼,迎接他们的是武惠妃的阴笑和父皇唐玄宗的一脸怒容。“逆子!”唐玄宗举起颤抖的右手,“惠妃娘娘说你们谋反朕还不信,没想到你们真的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四人连呼冤枉,怎奈唐玄宗早就被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
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既然刘备不愿用城池来进行交换,曹操便将二女放入了铜雀台,供自己淫乐。此举也是让刘备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
2024-06-29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