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16:22:00 来源:戏说三国

正统史书上对马嵬坡事件的描写是这样的: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召集了15万人马,在范阳发动叛乱。安禄山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便逼近潼关。唐玄宗仓皇出逃,途中经过长安西北的马嵬驿时,禁军将士包括禁军将领陈玄礼,都对杨国忠深怀不满。禁军借机闹事,将杨国忠杀死,并逼着唐玄宗处死了杨贵妃。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也死于乱军之中。随后,太子李亨和玄宗分道扬镳,北上抗战。而玄宗继续南逃到成都。北上的李亨很快自立为帝。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马嵬兵变

然而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呢?关于此次兵变的历史真相,历来有四种说法:

一、宦官高力士是这场兵变的幕后主谋

此说法的依据主要基于一点:高力士有发动兵变的动机。

高力士是唐玄宗时期的权宦,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唐朝自长孙无忌、褚遂良被高宗处死后,外朝宰相就未能染指内廷政权,其权力一般只限于日常政务。而李林甫、杨国忠不仅把持朝政,还想对内廷之事指手画脚,激起了高力士的怨恨。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高力士

再者李林甫、安禄山等人本都是由高力士援引而得到皇帝的赏识,并爬上高位。高力士是唐玄宗的心腹之臣,以宦官之身掌管中央政权,“每四方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实际上相当于后世所谓的“内相”。高力士对杨国忠大权独揽心怀不满,两者互相倾轧。

唐史学者黄永年先生提出,开元十九年,禁军首领王毛仲、葛福顺等与高力士意见不合被贬逐,禁军首领陈玄礼就加入高力士的阵营。天宝十三年,高力士打击杨国忠的行动未能成功。因此,高力士就借安禄山叛乱之机指使陈玄礼利用禁军斩杀了杨国忠。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杨国忠

此说法是否能站得住脚呢?小编认为不能,原因有三:

第一、从事后的受益者来看,高力士并没有因此受益。据史书记载,兵变之后,高力土仍追随唐玄宗来到蜀地,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实际的政治利益,反而处境日益艰难。

第二、高力士具有发动兵变的动机,但动机明显不够。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只是“不满”、“怨恨”,远没有达到兵戈相见的地步。而且高力士身为唐玄宗的影子,其并非杨国忠的首要政敌,当时太子李亨比高力士目标更大。

第三、高力士的权力不足以发动政变。和平时期,高力士身为内相,权力不可谓不大,但还不足以与宰相杨国忠抗衡。更不用说君臣仓皇逃窜之时,他的权力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考虑陈玄礼对玄宗的忠心问题,就算高力士能够指使陈玄礼发动兵变,陈玄礼怕是也不能独立完成此事。

所以,高力士可能参与或乐见杨国忠被杀死,但高力士缺乏作为兵变主谋的动机和实力。

二、禁军统领陈玄礼是兵变主谋

这个说法明显站不住脚,身为龙武大将军兼禁军统领的陈玄礼无疑是玄宗信任之人,而且本身与杨国忠没有利害关系,杀死杨国忠对陈玄礼本人没有任何好处,除非真是兵士哗变,陈玄礼根本弹压不住,被裹挟参与了兵变。无论怎么说,单凭陈玄礼一人根本没有能力成为此次兵变的主谋。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陈玄礼

其中还有一说是唐玄宗授意陈玄礼杀死杨国忠,以免到了杨国忠的地盘——蜀地,宰相更加势大难制,所以唐玄宗提前消除了隐患。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此说竟然还有一定的市场,这是完全忽视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当时,由于唐玄宗宠信安禄山,安禄山谋反;宠信杨国忠,杨国忠弄得天怒人怨;不信任哥舒翰,导致哥舒翰兵败被擒,唐玄宗已威望尽失,如果他有杀死杨国忠之心,完全可以一道谕旨,命禁军将士直接杀之,不仅可以除去杨国忠,而且可以稍微挽回已失去的民心,何乐而不为?根本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完全可以在史书上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

所以唐玄宗授意陈玄礼杀死杨国忠根本不足一晒!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唐玄宗

三、禁军将士自发行为,没有幕后主使

还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场没有预谋的兵变,并没有幕后主使。将士们连夜行军,饥饿不堪,为了自救在陈玄礼的带领下发动的兵变。

这种说法明显缺乏可信度。在古代,皇权威威,不是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没有人可以无视皇权,当时马嵬坡距离长安不过一百多里,步行一天左右就可到达,禁军不可能饥饿到要发动兵变的地步。何况,禁军将士都是身家清白,忠心耿耿,百里挑一的京城人氏,想要他们自发地挑战皇权,如果没有领头之人,基本是不可能之事。

四、太子李亨是兵变的幕后主谋。

这也是最有市场的一种说法。原因有三: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李亨

一是李亨有杀死杨国忠的动机。

李亨与杨国忠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跟高力士相比更具有发动兵变的动机。玄宗末年,太子李瑛被废,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及其党羽杨国忠都大力支持寿王李瑁,但玄宗却最终立李享为太子。李林甫怕太子登基后拿自己开刀,就想阴谋推翻李亨,杨国忠也想方设法地陷害李亨,即使后来杨、李分道扬镳,但在反对李亨为太子这一点上,杨国忠一直未改初衷。

潼关失守后,杨国忠建议玄宗到蜀地避难,而蜀地是杨国忠的势力范围。李亨入蜀后,只能受制于人,连性命也难以保证。在这种形势下,李亨只有除掉杨国忠。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李林甫

二是李亨有能力发动兵变

李亨身为太子,对禁军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唐朝惯例,亲王和驸马不能掌管禁军。这条禁令在玄宗时期一直实行,但在玄宗出逃蜀地之时,他却破例授予李享的两个儿子建宁王、广平王指挥调动禁军的权力。因此,李亨完全可以通过他的两个儿子来调动禁军,从而发动兵变。

三是李亨是这场兵变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兵变之后,李亨分兵北上,彻底脱了父亲的控制,自立称帝。而兵变的另两个主角高力土和陈玄礼则仍追随唐玄宗来到蜀地,并没有获得多少实际利益。李亨从此次兵变获得的政治利益要远远超过高力士、陈玄礼。

所以,李亨是马嵬兵变的幕后主谋似乎已是板上钉钉。

但还有一人从兵变中获得的利益要超过李亨。他就是肃宗(李亨)朝的“五父”、代宗(李豫)朝的“尚父”——宦官李辅国。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李辅国

虽然李亨从太子变成皇帝可谓所获极大,但李亨的皇帝之位可能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李辅国却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宦官,成为皇帝之下第一人,其所获更大。

据史书记载,李亨称帝之后,任命李辅国为“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相当于军事总参谋长),并且“四方奏事,御前符印军号,一以委之。”,后来又不断加封至“加开府仪同三司”、郕国公,而且李辅国还掌禁军,负责皇室安全,掌“察事厅”,稽查百官。

李辅国大权在握、权倾朝野,其实际权力早已超越宰相,天下大事几乎全决定于李辅国,甚至地方上的节度使也是李辅国一手委派。李辅国甚至都已经有了废立皇帝的能力。

李辅国能获得如此权力,与其在兵变中起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可见其就算不是主谋也是李亨的“谋主”。

我们来看李辅国在马嵬兵变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李辅国原本是李亨手下的一个小宦官,但却是李亨亲近之人,其首次出现于历史镜头中,就是在马嵬兵变中。

当时,逃难队伍分成两部分,前队是玄宗、贵妃、宰相,还有宫女、宗室,以及禁军。后队是太子领衔,负责断后,军队则为飞龙军。太子身边的人有李辅国、太子的长子李豫、次子李倓。

李辅国在明面上的角色就是充当两队之间的“通讯员”,当时无论是李亨还是李豫都没有很好的借口往来于两队之间,而李辅国身为太监,又当此时太子妃张良娣已有八个月身孕,李享不停地派李辅国去看望她就是很合情理的事情。于是李辅国忙忙碌碌前后来回跑,但显然他的真正任务是在太子和陈玄礼之间充当通讯员。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马嵬兵变

史书记载,“陈玄礼等诛杨国忠,辅国豫谋”。所谓豫谋,那就不仅仅是当个传声筒了,而是参与了意见和策划。这就接近真实了。从李辅国的胆大心细来看,他确实有这方面的能力。

在马嵬坡杀了杨国忠之后,李亨依然前途未卜,因为蜀地乃杨国忠长久经营的地盘,他死了之后,还去那里,他的党徒会不会产生谋逆之心呢?于是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是继续跟着走去成都,继续在阴影下心惊胆战;二是公开分裂,另立中央。

分手已是势在必行。剩下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方式更好?

这时,又是李辅国站了出来。在玄宗的前队出发后,太子的后队迟迟不动。玄宗派人去探看一原来是太子的两个儿子李豫、李倓,还有李辅国,拉住了太子李亨的马缰绳,苦苦劝谏。表示:现在是存亡之秋,太子要担负起重任,讨平逆贼,恢复社稷,不能南下。

唐玄宗听到回报,心中已是有数。仰天叹道:“此乃天意!”随后将后队人马都留给了太子,并勉励了一番。

马嵬兵变的主谋究竟是何人,高力士与杨国忠的矛盾并不突出

马嵬兵变中的杨贵妃

这番情景,在《资治通鉴》的描述中还出现了“群众演员”:马嵬坡的众父老们,都“遮道请留”,须臾之间,众数千人。父老共拥太子马,不得行。显示了太子留下来,有着很强的民意基础。但毫无疑问,李辅国、李豫、李倓等人是真正的领衔主演。

从以上情景来看,李辅国在其中的作用无人可替,甚至李亨有此想法,可能都来自于李辅国,李亨身为储君,未必想行险,而李辅国则不然,一个光脚的根本不怕把鞋弄得更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1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
...史上众说纷纭,扑朔迷离。大体上有这么三种说法。宦官高力士是杀死杨玉环的主谋。宦官高力士所主持的内廷与杨国忠为首的朝廷势力已经互为仇敌。为了消灭杨国忠家族,高力士拉拢禁军首领陈
2023-10-25 20:12:00
马嵬驿兵变:唐朝政治权力的转折点
...出来,安慰士兵,让士兵们退下,士兵们不听。唐玄宗让高力士问陈玄礼该怎么办,陈玄礼说:“杨国忠谋反被杀,杨贵妃不能再留在陛下身边了,愿陛下能够忍痛割爱,处死杨贵妃。”唐玄宗听了
2024-01-27 21:47:00
唐玄宗得力助手高力士的功绩
...宦官一直是李隆基的得力助手,也就是今天要探究的主角高力士,了解一下高力士在玄宗朝的功绩!高力士为唐玄宗当上皇帝所做的贡献1,协助李隆基铲除韦后一党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五人联
2023-10-04 16:22:00
杨贵妃到底死在什么地方
...答应处死杨贵妃,实在不足以收拢人心。只得一咬牙,让高力士处死杨贵妃。高力士领命之后,把杨贵妃引至马嵬驿的一座佛堂之内,用白绫勒死,后葬于堂外一棵梨树下。也有说杨贵妃自己吊死在
2023-05-02 14:10:00
杨贵妃真正的死因如何?是否身死马嵬坡?为何有贵妃东渡的传闻?
...“然而命运弄人,婚后和寿王李瑁恩爱有加的杨玉环却因高力士的一个馊主意被时任大唐皇帝的唐玄宗看上了。起因是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侄孙女),玄宗整天闷闷不乐,大
2023-08-18 17:12:00
明朝宦官高力士,到底是好官还是奸臣?
...里面难道就没有好人,没有忠臣了吗?比如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人们对高力士的印象多来自于李白,当初李白正是因为得罪了他方才被唐玄宗赐金而还。经此一事,很多人觉得高力士是坏人。今天
2023-01-29 22:06:00
唐朝宦官另类高力士,一生历经了六代皇帝,对李隆基忠心耿耿
...心耿耿,始终不离不弃,他就是追随唐玄宗一生的宦官:高力士。出生显赫,家族蒙羞,力士入宫高力士忠心耿耿一直为唐玄宗排忧解难高力士原名冯元一,唐初时期,冯家在岭南一带十分有势力,
2023-01-13 13:37:00
高力士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一辈子忠心耿耿
...耿耿任劳任怨,甚至被尊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他就是高力士。一、本是官二代,却阴差阳错当了太监净身入宫是一个男人一辈子最大的疼,如果不是走投无路生计所迫,不会有人愿意走这条路,
2023-01-12 19:36:00
高力士:被污名化的千古贤宦,揭秘其真实历史形象
提到宦官高力士,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那个脍炙人口的“为李白脱靴”的典故,人们认定是他的原因导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人气很高的李白仕途中断,随后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奸佞猥琐、谄言媚上、
2024-04-16 13: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