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引发西汉王朝动荡
...政府把刘贤的灵柩送回吴国安葬,灵柩抵达吴国的时候,吴王刘濞愤怒地说:“我们姓刘的都是一家人,既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多此一举。”最后又把灵柩送回长安,葬在长安。从此以后,刘濞就开始不遵守封国应该...……更多
七国之乱是匈奴为什么不偷袭
...什么呢?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开始削藩,吴王刘濞等地方诸侯害怕自己的权力和封地减小,便联合起来起兵造反,因参与造反的诸侯有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更多
...这些诸侯王中,刘濞仅仅是刘邦的侄子,他为何被封为了吴王?刘濞曾与刘邦一起讨伐过造反的淮南王英布,要知道当时的刘濞才年仅二十余岁,这个年纪的刘濞就已在攻打英布的过程立下了大功。可刘濞的功劳也还不足以封王...……更多
低调有内涵的皇帝—汉景帝刘启
...到了汉景帝时期,这些王爷们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尤其是吴王刘濞,他可是个不安分的主儿。吴王刘濞觉得自己实力雄厚,开始拉拢其他王爷,准备搞个“大动作”。他联合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更多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真的没一点胜算吗
...一场危机。很多人见到七国之乱三个月内就被平定就认为吴王刘濞等人是螳臂挡车。其实真实的历史远没有这么简单。一、国策之争西汉建立后刘邦一一诛杀异姓诸侯王,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了原山东六国故地,而汉中央控制的...……更多
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占据江浙,拥兵二十万,被汉景帝俩月击败
...,只不过诸侯王不能是外人必须是宗氏姓刘的人。【二】吴王濞最强大的诸侯王不想做皇帝的诸侯王不是好诸侯王。 刘邦在位的时候,同姓的诸侯王与刘邦的血缘关系都很亲近。况且有刘邦压着,诸侯王没有敢动歪心思的。但...……更多
汉景帝亲手打死吴国太子,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根
...了,这下惹了大祸了。 本来吴国由于封地富庶,再加上吴王刘濞是汉朝宗室中的长者,因而吴王刘濞在汉朝诸侯王中大有尾大不去的现象。但是由于汉文帝刘恒继位时间短,而且又不想对吴王动手,所以一直对吴王极为优待,...……更多
春秋争霸:吴国三千犯人破七国联军,鸡父之战的军事智慧
...地位。需要吴国历代国王的长期管理和与楚国的持久战。吴王辽是一位比较重要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在“鸡父之战”中取得了对楚国的伟大胜利。先后攻克周莱、钟离、居巢等地,与楚国争夺淮南地区,取得绝对上风,为吴国...……更多
引发吴楚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
...封了十位同姓诸侯王,分别是:荆王刘贾(刘邦堂兄)、吴王刘濞(刘邦侄子,刘邦次兄之子)、楚王刘交(刘邦异母弟)、齐王刘肥(刘邦庶长子)、赵王刘如意(刘邦第三子)、代王刘恒(刘邦第四子)、梁王刘恢(刘邦第...……更多
...?尤其是汉景帝当太子期间,竟然因为下棋时的口角打死吴王刘濞的太子,导致刘濞对汉文帝、汉景帝父子的痛恨,以至于他公然拒绝入朝、广招亡命之徒,叛逆之心昭然若揭。 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削藩令,先后削夺楚...……更多
汉景帝刘启轻信奸佞屠戮忠良,他是昏君吗?
...启同志的脾气很不好。在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他曾经和吴王刘濞(高祖刘邦的侄子)的儿子刘贤一起下棋。这位刘贤仁兄呢,不仅棋术一般,而且棋风不是很好,下棋的时候,耍赖被刘启给抓住了。按说作弊被抓,你老老实实...……更多
西汉“七国之乱”,为何没有参与叛乱的齐王也自尽了?
...主张削藩的御史大夫晁错腰斩,以图换得吴、楚退兵。但吴王刘濞岂会就这么算了,“清君侧”不过是个借口而已,他苦心经营三十多年,不就是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么,诸侯们非但没有退兵,反而认为景帝软弱无能,刘濞甚至公...……更多
汉景帝怒砸棋盘引发七国之乱,名将周亚夫力挽狂澜
...子汉景帝刘启继位。然而,汉景帝的统治并不平静,他和吴王刘濞之间的一场下棋引发的冲突,掀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早年间,吴王刘濞的儿子在京城长安学习深造,与汉景帝成为下棋的好朋友。然而,在一局下棋中...……更多
“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又是怎么平定的?
...,什么时候会掀翻自家的屋顶盖呢?如此严峻的形势,让吴王刘濞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了。遥想当年,自己的接班人被太子刘启一棋盘拍死了,这件事这么多年一直如一根心头刺卡在自己的心里,说不难受恶心,那都是假的。现...……更多
...实力比较强大的几个藩王就对皇位产生了想法,尤其是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等诸侯王。从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谋反等事件就能看出来,刘姓诸侯王很多都想自己当皇帝。汉景帝刘启继位之后,深感藩王们权势日重,不把...……更多
从忠臣到罪臣:晁错有何过错
...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随之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汉景帝的削藩之举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动,吴王刘濞担心削地没完没了,就想进行谋反,遂亲往胶西,与胶西王刘昂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更多
为何称汉景帝回头浪子?为何采取仁慈统治政策?
...帝中少有的“回头浪子”,他年少时蛮横成性,直到打死吴王刘濞的儿子,闯下弥天大祸后,方得以悔改。到了刘启即位后,倒成了少有的仁慈之君。这种性格上的转变太过突兀,让人费解,不过,他的上台也值得庆幸,如果让...……更多
七国之乱:汉文帝的深谋远虑与晁错的削藩政策
...帝即位的第三年,由于晁错大刀阔斧,力推削藩,激起了吴王刘濞等七国之乱,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仅用了三个多月就平定了。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汉文帝的深谋远虑,提前布局,可以说,吴楚等七国之乱,早被汉文帝拿捏...……更多
汉景帝为凝聚人心,斩杀晁错,三个月后平定七国之乱
...经尾大不掉,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汉景帝还是太子时候,吴王的世子来长安与他下棋,还当面数落景帝,丝毫不给面子,可知诸侯嚣张跋扈到什么地步。汉景帝也不是好惹,堂堂太子,岂能受委屈,他直接拿着棋盘砸死吴国世子...……更多
...侯,分别是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代王刘喜、吴王刘濞、淮南王刘长、赵王如意、梁王刘恢、淮南王刘友、代王刘恒。这些诸侯占据了汉朝一半江山,当时西汉一共有五十四个郡,诸侯国占据了其中的二十九个郡,其...……更多
刘启与刘贤一次下棋引发的西汉政治动荡
...导能力。然而,这位皇帝年少时期却有一段惊人之举,与吴王刘濞的儿子下棋时竟然爆发冲突,结果竟将对方打死。这一事件引人深思,是景帝性格使然,还是早期经历塑造了他的行为模式呢?汉景帝的父亲汉文帝刘恒在位时,...……更多
为何七国之乱用了三个月就被平定,而八王之乱却持续15年呢
...。晁错经过分析,告诉刘启要特别提防诸侯势力最强大的吴王刘濞。在七国之乱爆发前,汉景帝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这促使其在吴王刘濞造反后没有慌乱。况且,七国之乱爆发时,汉景帝的刘启弟弟梁王坚守睢阳,成功遏制了叛...……更多
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反叛
...?”阶下大臣晁错一拱手,决然说道:“已然无可挽回,吴王刘濞早已暗中联络东方众诸侯,私营盐铁,征募私兵,如今已是削藩必反,不削藩亦反的局面。不如先下手为强,在他尚未积蓄起力量之前动手,祸乱还能小一点。”...……更多
朱元璋为何要大封朱姓藩王,给大明王朝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呢
...讲课的偏颇,汉景帝当太子时,因为下棋发生冲突,杀了吴王世子,由此和诸侯积怨。后来汉景帝又听信了晁错的话,轻易就削了诸侯的土地,轻易黜削诸侯土地,导致七国之乱。”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认为,七国之乱错不...……更多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文帝到武帝的过渡。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公元前195年,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刘濞开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并设官市,减免...……更多
...被皇太子打死,而且还没给出什么说法,换作任何人处在吴王刘濞的位置上,想必都会心生不满:皇太子可以随心所欲打死藩王的世子,是不是皇帝随时可以揉捏、欺负藩王呢?没有过错却凭空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任谁都不...……更多
匈奴屡次侵犯汉朝边界,为何晁错却劝阻汉景帝出兵?
...势,无论从经济、军事、人才等方面都比较完备。尤其是吴王刘濞,早有反叛之意,一直没有机会而已。由于汉景帝没有立太子,窦太后一向偏爱梁王刘武,一心想立梁王刘武为太子。对于这些来说,汉景帝的老师晁错看在眼里...……更多
晁错削藩失败,是因为他低估了一个人
...议进行了削藩。原本晁错削藩是很顺利,直到他一路削到吴王的时候才发生了逆转。吴王这个人可不是一般的藩王,他的能力非常强,他统领的吴国不仅非常富有,而且兵力还非常强悍,并且吴王本身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当然...……更多
2022-12-16 20:07:00个人
吴王刘濞为何会起兵清君侧
汉文帝时期,吴王刘濞遣其子刘贤入长安为质,刘贤与当时还是皇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下棋,两人争执起来,互不相让。皇太子刘启一时情况急,随手拿起铜棋盘砸在刘贤的头部,刘贤断气而亡。汉文帝没有处罚皇太子...……更多
吴王阖闾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公元前515年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继位。他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充实兵库,积聚粮食,实行强兵兴国之路。后持续派军攻楚,迫使楚国从郢迁都于鄀,从此威震华夏。公元前496年阖闾在伐越时被重伤,后死于陉。主要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清代名臣陈廷敬有言:“贪廉者,治理之大纲;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先使之俭。”告诫人们,治贪墨和倡廉洁
2025-04-16 18:39:00
【展讯】“墨舞长安·笔韵金陵”2025南京·西安书画交流展
浩荡长风越秦岭,古都墨韵汇金陵。西安与南京,两座千年古都,继2024年成功举办“古都荟金陵 礼赞新时代”四大古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交流演出后再度携手
2025-04-16 18:49:00
河南钉子户任金岭:12年前扬言给100亿也不拆,如今成博物馆馆长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代化逐渐占领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古老建筑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焕然一新的高楼大厦,让城市越来越新
2025-04-13 23:56:00
【灵山鸿儒】“唾面自干”成语与唐朝宰相娄师德
江西上饶城北,七十二座花岗岩峰峦组成的灵山如“睡美人”横卧云端,这里既是道家“第三十三福地”,也是孕育“祖孙二代七贤士
2025-04-16 16:47:00
王政君:西汉最长寿的太后,管住了四个皇帝,却葬送了西汉江山
公元9年,王莽篡汉称帝,自此持续两百多年的西汉王朝宣告灭亡,虽然王莽如愿以偿坐上皇帝的宝座,但是传国玉玺却一直在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那儿
2025-04-16 13:31:00
赵武灵王:戎马一生,被其子困于沙丘,三月无食被活活饿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梁启超曾评价赵武灵王:自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不过,就是这样一位拥有一把好牌的人
2025-04-16 13:39:00
卧龙VS凤雏,两人足智多谋,谁更强?
诸葛孔明与凤雏都是三国演义当中非常出色的谋士,并称卧龙凤雏。司马徽曾说,此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刘备全都得到了,却也没有取得天下
2025-04-16 14:16:00
刘备麾下2员大将,一人忠心耿耿,一人能痛打曹操,为何不受重用
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身边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将中,单独拎出一个人,武力值都是一等一的强
2025-04-16 14:32:00
春捺钵·契丹皇帝游猎中的“政治”
古人治国,有“城国”之治和“行国”之治。“城国”之治源于农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荀子·王制》如是说
2025-04-16 15:06:00
三国中被误读的特殊兵种,西凉铁骑,白马义从,陷阵营上榜
史说纷纭,各自评说。随着影视作品的演义,三国时期各种特色兵种进入人们的视野,像无当飞军,西凉铁骑,陷阵营,虎豹骑,丹阳兵等等
2025-04-14 14:52:00
500年独创殷商青铜时代 悉数伟大的商文明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的记载道出了殷商的由来。古本《竹书纪年》和甲骨卜辞等文献称之为“商”
2025-04-14 17:18:00
三国:关羽最看不起的三个人,孙权排第三,最不应该看不起第一的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的关羽忠义,所以很多人尊称他为关二哥、关二爷、关公。也知道关羽勇猛,杯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杀文丑
2025-04-14 20:02:00
元朝统一中国之决战:南宋大军一击即溃,谁留取丹心照汗青?
1271年,忽必烈在燕京称帝,建立了元朝。此时的元朝疆域已经基本覆盖了东亚大陆,已经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然而,南宋已经偏安江南140多年
2025-04-14 20:22:00
作为一名刺客,就在秦王对面都无法刺杀秦王,荆轲武功就那么差?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想必大家一定听过吧。在公元前227年,荆轲准备出发上路之前,这次行动的发起人燕国太子丹为他作饯行,预祝他此次的行动能够顺利成功
2025-04-14 20:28:00
为何中国子女跟父姓而不跟母姓?不是封建,而是上古留下的戒律
人这一生会被人贴上一个又一个的“标签”,姓名是一个人在世界上被人贴上的第一个“标签”,姓名包含着父母对于子女的期盼以及美好祝愿
2025-04-14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