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我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星采样返回的国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表示。4月24日下午,在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吴伟仁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重点任务和国际月球科研站有关情况。2020年7月23日 ...……更多
嫦娥六号、载人航天、鹊桥二号……中国航天今年有这些看点
...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 央视新闻 截图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去年9月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我国现在正在进行月球探测的四期工程,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主要是在月球南极建设一个月球科研站的基...……更多
听说了吗?2045年前 中国要在月亮上“安个家”
...要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又要怎么建?一起听听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怎么说。国际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建设可进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学科多目标科研活动,长期自主运行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随着中国深...……更多
祝融号发现一“石块群”!它共行驶1921米,但天问二号不去火星了
...醒来,这说明了要求没有达到,此前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也公开说明过,那就是如果超过我国原来设计尘积的20%,发电能力是不够的,如果沙尘累积超过了原来预想的30%,可能要到太阳光照最强的时候才具备这个发...……更多
美国火星车能运行11年,为何中国祝融号只有1年?总师:其实是最合理安排
...设计寿命被定为92天,即3个月左右。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这其实是最为合理的安排。祝融号无法直接把数据传回地球,而是需要经由火星轨道上的环绕器提供中继通信,才能把探测到的大量数据传回地球。我...……更多
国家航天局:我国正论证月球为主要基地建立月球互联网
...局公布了我国后续的深空探测任务规划,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我国正在实施的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将分三步进行。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这三个任务将在未来十年内陆续实施。其...……更多
...”采集、存储的样品送回地球。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透露,在首次火星探测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按照“一步实现绕着巡、二步完成取样回”的发展路线,2030年前后我国将实现火星采样返回。“火星采样返...……更多
嫦娥六号上半年发射 将从月球背面采样
...同。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介绍,嫦娥五号是着陆在月球正面的北半球,嫦娥六号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半球区域。由于我们是落在了月球背面,是没办法和地面测控站进行直接的通信,...……更多
“玉兔巡月,扬帆星河”,这只火上天的萌兔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啦!
...上命名一个基地是不容易的。” 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介绍,如今月球上仅有两个基地,一个是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着陆点——由中国命名的“天河基地”,一个是此前美国阿波罗11号着陆点——静海基地。在古代...……更多
嫦娥六号出征月球,5月发射!中国去拿月背土壤,美国想要又没得
...于鹊桥号的使用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曾表示,中方可以选择不告诉美方相关的信息,但是中国作为大国还是要有大国的姿态、大国的气度,所以就给借用了。但月球样品可能又是不一样的事情了...……更多
这个平均不到40岁的团队,如何攻关探月探火关键技术关
...低了测绘人员野外作业量。高分七号02星激光测高仪主任设计师黄庚华打了个比方来形容精度,这相当于从东方明珠的顶部,要精确知道并保持激光落在地面牛奶盒条形码的哪根条纹上,不能有丝毫错位。他介绍,多学科和跨单...……更多
...导员来到北京市少年宫参加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田立平等,受邀与少先队员面对面交流。他们动情讲述感人的飞...……更多
...:嘉兴日报为禾城学子讲述中国航天故事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做客“水木讲堂”■记者 俞佩忠 通讯员 吕小华本报讯 昨天下午,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受邀做客清华附中嘉兴学校“水木讲堂”...……更多
还在为钱发愁,美国又要着急了!中国再次宣布火星挖土:要快2年
...要“傻眼”了!着急了,看得是一脸懵,因为中国公布的火星采样计划,又是在美国前面。这不,我国航天科技集团相关研究团队表示,中国计划2030年前后完成火星采样返回,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正迈得更稳更远。这个时间...……更多
“三体”照进现实:“中国复眼”助力中国版“行星防御计划”
...安徽合肥召开的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深空探测未来15年的计划。其中提到,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计划开展的工程包括首...……更多
天问二号返回舱公布!不去火星了,祝融号如何了?只能用可能形容
不去火星的天问二号,又出现了新动态,那就是天问二号小行星样本返回探测器示意图公布。这意味着中国天问二号的进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然,很多朋友可能也会想到关于天问一号的问题,想知道中国天问一号——祝...……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模拟火星大气环境 保障“天问三号”任务实施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火星大气模式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面向火星探测,世界航天强国均陆续研制火星大气模式,为任务登陆选址、科学探测提供气象环境保障...……更多
哔哩哔哩举办首届“超级科学晚”,发布2023年度五大科学焦点
...“bilibili超级科学晚”邀请了我国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等9位学界嘉宾来到现场,并与“稚晖君”“毕导THU”“影视飓风”等B站...……更多
...虞爱华,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出席活动并共同为天都试验星揭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傅尧,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吕波,嫦...……更多
鹊桥二号即将发射!下一代:金星,火星都可通信,美国:我也要用
...于鹊桥整个体系来说,还有更加强大的一幕,是连通未来火星,金星的一个构建体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没错,在鹊桥号之后,中国的鹊桥二号发射,是为我国月球的主要任务提供月球背面的支持,同时,中国还有一个更大的...……更多
祝融号休眠!天问二号新消息:不去火星,免费搭国外200公斤荷载
自从中国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进入休眠之后,关于火星的消息可以说基本没有了。这不,来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表了一篇新研究,通过《天文学杂志》指出了关于天问二号的任务研究,也算是再次开启了关于火星...……更多
...等诸多领域攀登高峰,实现突破。迄今为止,人类对神秘火星的探测已近50次。而在2023年,中国科学家通过“祝融”号火星车采集的数据揭开了火星存在液态水这一困扰人类多年的奥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行星地质学家肖龙是...……更多
再这样!中国只能先去了,NASA火星采样能力被质疑,要重新查一查
被质疑了!美国的火星采样任务再次面临困境,需要重新进行审查,并且做新一轮的调整。什么情况?这的确是让美国有点为难了,预算爆表了,而且任务的执行困境越来越大。所以,来自外媒space指出,NASA 能否将火星样本带...……更多
...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作了题为《关于发展月球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的思考》的报告,全面介绍了月球通导遥系统在国内外发展态势...……更多
第一批火星移民开始攒钱了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20年后,“火星百万大移民”或将实现第一批火星移民开始攒钱了美国“毅力”号火星车搭乘“宇宙神5”型火箭发射升空“祝融号”火星车拍下的火星岩石 遥远而荒芜的火星,20年后,或将成为人类首个“...……更多
本文转自:金昌日报国内首部科普巨幕电影《火星使命》是如何诞生的?探寻电影背后的金昌“使命”记者 焦旭玉4月2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科学技术馆、“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联合出品,金昌市委、市政府...……更多
科学家建立火星大气模型 为采样返回任务提供科研支持
...11月14日电(记者袁全)中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新的模拟火星大气环境的数值模型,为未来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提供科研支持。这项研究于近日在中国《科学通报》杂志上发表。研究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更多
...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以火星探索为起点,我国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2021年5月15日,在经历了长达近7个月的“奔火”之旅、3个月的“环火”探测之后,天问一号“登火”成功,稳稳降落...……更多
月球熔洞建人类基地设想发布 可防宇宙射线照射 温度在17℃到20℃之间
...为12米左右,深度在5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张崇峰表示,月球重力比地球小很多,根据计算推断,月球熔洞的体积要比地球上的大很多。月球上熔洞的环境如何?“月球熔洞温度在17℃到20℃间。”肖龙表示...……更多
两会聊聊“天”|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我们从月球带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那我们什么时候能把火星上的土也挖回来呢?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空天逐梦”工作室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孙泽洲,他向我们透露了我国火星采样返回...……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客服机器人智能系统:改变未来客户服务的游戏规则
引言在数字化时代,客户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公司需要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高效、个性化的服务。随着技术的进步,客服机器人智能系统成为改变未来客户服务的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
2024-06-20 22:34:00
金融外呼系统:优化金融营销和客户服务的一种创新方式
在数字化时代,金融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提高销售效率并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金融外呼系统应运而生
2024-06-20 22:55:00
最简单的“6·18”,也是最具考验的“6·18”。2024年上半年的电商重头戏,反思多于战绩。星图数据显示,今年全网销售总额为7428亿元
2024-06-20 23:20:00
视频客服:创新方式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什么是视频客服?视频客服是一种创新的客户服务方式,通过视频通话技术将客户与客服代表直接连接起来。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亲密
2024-06-20 23:37:00
数据擘画“活力中国” 千行百业向着中国式美好图景阔步前行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6月20日,《新闻联播》报道了展会、外贸、广告业、物流等方面的利好消息,结合2024陆家嘴论坛释放出的我国金融领域发展的积极信号
2024-06-20 23:42:00
来这里 看看天津地铁有多聪明
本文转自:今晚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亮相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来这里 看看天津地铁有多聪明本报讯(记者雷风雨)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昨天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启幕
2024-06-21 01:36:00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王双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时期,迫切需要捕捉新机遇、培育新产业、催生新模式、发展新动能
2024-06-21 03:32:00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张凌寒 数字人产业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多模态的融合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影视娱乐到品牌营销
2024-06-21 03:32:00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杨方捷 数字技术是提升党建工作的新型手段,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
2024-06-21 03:32: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从“智慧潜能”到生产力——二○二四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观察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机器人成工业智慧转型重要推手
2024-06-21 03:35: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陆成宽)在20日举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软件正式发布新一代政企数智底座——“熵舟”
2024-06-21 03:36:00
立足科技前沿 服务学术同行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极端制造(英文)》:立足科技前沿 服务学术同行《极端制造(英文)》期刊2024年第二期封面。图片来源
2024-06-21 03:36: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石家庄6月20日电 (通讯员苏灿 霍京明 齐锦涛 记者刘廉君)20日,由国网河北电科院研制的国内首台旋转移相潮流调控装置
2024-06-21 03:36:00
挑战地球物理研究极限问题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挑战地球物理研究极限问题——科研助理代表座谈会发言摘登闫英伟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非团队科研助理科学家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
2024-06-21 03:36:00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入夏以来我国多地气温攀升,用电高峰期的到来使新能源储能需求相应增加。近日,拥有“巨型充电宝”之称的铅炭电池研发与应用取得进一步突破
2024-06-21 0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