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我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25 10:08:00 来源:澎湃新闻

“目前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进展,我们国家有望成为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表示。

4月24日下午,在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吴伟仁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重点任务和国际月球科研站有关情况。

2020年7月23日 长征五号火箭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太空,中国行星探测时代拉开帷幕。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中的“祝融号”火星车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对于未来深空探测计划。吴伟仁透露,我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对地球4000万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目前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进展,我们国家有望成为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吴伟仁介绍说。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筹划建设世界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同时深化论证天问四号探测任务,实现木星及其卫星环绕探测,随后抵达天王星。

目前,正在开展的火星采样返回计划主要是美国的“火星采样返回”(MSR)。4月15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将向旗下各中心和产业界征集新的“火星采样返回”(MSR)设计方案,计划将进行调整,降低其成本并加快工程进度。方案征集到5月17日截止,此后NASA很快将授予为期90天的研究合同。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我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3年,NASA为了回复独立评审,其公布了“火星采样返回”计划新方案,新方案计划耗资110亿美元,计划2030年发射地球返回轨道飞行器,2035年发射样本回收着陆器,2040年带样本返回地球。但这个方案没有获得认可。根据NASA的最新声明,原定于2026年执行的火星样本返回任务将推迟一年。按照目前的计划,2027年发射轨道飞行器,2028年发射着陆器,并计划在2033年将火星采样的样本带回地球。

对“火星采样返回”(MSR)计划一项独立审查报告指出,该计划的预算和时间表过于乐观,难以实现。美国国会已经建议削减美国宇航局2024年的预算,包括火星样本返回任务的资金。受预算削减的影响,美国宇航局不得不裁减了部分工作人员和承包商,这引发了外界对于火星采样任务可能取消的担忧。

除了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吴伟仁还介绍了我国一些其他深空探测计划。吴伟仁表示,在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计划发射新型动力航天器,飞抵80-100AU太阳系边际,对极远、极暗、极寒的未知区域开展科学探测,有望在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上树立新的丰碑。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我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4月24日,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在湖北武汉开幕。论坛围绕大会主题“极目楚天 共襄星汉”汇聚中外航天领军人士,共同探讨航天领域创新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关键问题,并发布2024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24日上午,国家航天局在2024 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现场发布了有关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进展和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的最新消息。国际月球科研站新增尼加拉瓜、亚太空间合作组织、阿拉伯天文学和空间科学联盟3个合作国家、机构。

据悉,国际月球科研站的科学目标主要有五个:月球“考古”、巡天揭秘、日地联系、基础实验和资源利用。整个系统包括:地月往返系统、生存防护系统、发射回收系统和运营支持系统。

据介绍,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原则,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将计划按照两个阶段分步实施,计划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齐备、要素基本配套的综合科学设施,开展常态化科学实验活动和一定规模的资源开发利用;2045年前建成拓展型,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建成功能完善、相当规模、稳定运行的设备设施,开展月基综合性科学研究和深度资源开发利用,为载人登陆火星开展相关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研究。

吴伟仁表示,作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阶段的重要任务,嫦娥六号将于近期实施发射,执行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勘察;嫦娥八号将于2028年前后发射,开展月球资源原位利用试验。

国际月球科研站由月面段、月轨段和地面段构成,由能源动力系统、指挥信息系统和月面运输系统等基础设施组成,具备能源供应、中枢控制、通信导航、地月往返、月面科研等功能,可长期持续开展科学探测、资源开发、技术验证等多学科多目标大规模科学和技术活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将实施哪些重点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对未来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规划和亮点进行解析。“嫦娥”探月从月背采样返回
2023-04-25 04:14:00
...谈及未来的探月计划,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我们希望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集更多样品,争取实现2000克的目标,如果采样成功,将是人类第一次从月球背面采
2023-04-25 05:05:00
“玉兔”陪你过大年 2024年将迎来新的小伙伴
...球。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深空探测实验室 嫦娥七号副总设计师 唐玉华:玉兔二号是在月球背面地形非常崎岖的这种地方进行巡视,那么整个任务规划都是通过中继星来完成,这种任务模式也是
2023-01-23 10:00:00
月球科研站、火星取样返回……中国公布深空探测大动作
...中国航天日”的亮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介绍说,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和嫦娥七号等一起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2
2023-04-26 12:52:00
2030年前中国人脚印会踏在月球上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2030年前中国人脚印会踏在月球上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前后发射月球通信导航星座演示动画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目前,
2023-04-25 03:04:00
...个新阶段——建设月球科研站。4月25日,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吴伟仁院士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披露了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方
2023-04-26 02:55:00
...?具体长什么样?央视新闻总台记者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来听他的解答。我国探月工程进行到哪一步?吴伟仁院士介绍,我国探月工程从2004年开始,当初规划的绕月、落月
2022-12-30 08:02:00
过年 | 深空探测长远规划 探索脚步走得更远
...关科学成果以及技术突破。 国家航天局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告诉记者,探索更深宇宙的关键基础就是拥有更大的火箭推力。目前,我国现役火箭的最大起飞推力是1000吨左右,可以
2023-01-22 16:21:00
人类第一次看清楚:火星传回的高清碎石照片,中国或首个采样返回
...。在今年4月的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特披露了,我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对地球4000万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和取样返回。2030
2024-06-07 17:1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