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个平均不到40岁的团队,如何攻关探月探火关键技术关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12 10:06: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稳稳软着陆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落月过程中,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下称“上海技物所”)研制的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和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开展月球与深空探测,一个是要去拍照片,第二就是去一个陌生的星球实际上先要知道它的地质构造,这是一个基础的调查。”上海技物所副所长舒嵘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介绍。主动光电技术主要是利用激光与目标相互作用精确获取目标距离、速度、三维形貌、光谱特性等。不只是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祝融号火星车、量子科学卫星、高分七号卫星这些重大工科学任务背后,都离不开上海技物所研制的主动光电仪器,而这些关键自主技术背后——是平均年龄还不到40岁的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从2002年开始,该团队承担嫦娥一号到五号科学与工程载荷研制任务,研制了系列测距仪、测速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等,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用自研方案证明了中国在月面实现着陆器精确避障能力,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这个平均不到40岁的团队,如何攻关探月探火关键技术关

科研人员讨论测试过程采访方供图探月探火背后的关键技术有了此前探月工程的探索经验,团队也随之承担了之后天问一号火星车“祝融号”的研制工作。在“祝融号”重达25公斤的有效载荷中,上海技物所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研制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占了15公斤。“虽然给了15公斤重量,但实际上这个重量还是比较苛刻的,载荷同时具备显微照相机、瞬态等离子体光谱探测与标定、激光发射及自聚焦调整等多个功能,并能承受着陆冲击、低温等恶劣条件。”舒嵘近日对记者介绍道。作为火星车核心科学载荷之一,探测仪要借助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技术,测出岩石元素及其含量,探测火星地质成分。舒嵘说,成分探测仪的工作原理是要用一束激光聚焦到目标,用高温使其气化产生等离子体。在冷却的过程中,把产生辐射的光谱信息测量出来,就知道它的元素是什么。“可是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被安装在舱外,晚上会到零下96摄氏度,这种低温情况下设备比较容易坏,如何在保持精度的情况下耐得住低温是个很大的难题。”在他看来,这个载荷一开始最大的难点,就是热源的问题。因为在月球车上有同位素热源,所以搭载于月球车上的光谱仪不会碰到这种情况,但是火星车并未包含同位素热源。因此,团队在研制过程中,为了适应低温条件,做了数不清的试验,仅以其中一个环节——望远镜的镜片支架为例,就设计了多种方案反复比对、思量、验证,最终才做出决定。不只月球与深空探测相关技术攻关,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背后也有一些惊险的研发故事。彼时,还是博士生的上海技物所研究员、中高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光传输课题负责人张亮,和师兄弟们经常跑去青海湖。“墨子号主要涉及的是量子通信,我们为什么要做?因为它能够提供一种物理上绝对安全的让密码产生的方法,从而保证安全通信。”他对记者解释说,之所以要做量子卫星,主要是在地面的时候会受到地面地球的曲率、地面光纤的影响,这些都会对量子信号有所损耗,所以在地面用量子通信距离也就几百公里,这样连跨越整个中国都有困难,更别谈全球了,“所以我们就想用卫星来实现量子通信,实现全球密码的共享”。不过,验证和实验没那么容易。有一次他们为了模拟载荷在卫星上飞行的状态,团队在夜里放热气球,没想到地点正选在一个风口,气球突然飞上去20多米,回收时又猛地砸向地面,把他们吓得不轻。“因为量子信号非常弱,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它的损失,就是怎么让量子信号从卫星上尽可能减少损耗,瞄准到地面,提高精度,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张亮解释。目前,该团队也形成金字塔型老中青组合队伍。“50后”王建宇院士精心指导工程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中有“70后”舒嵘、何志平等中坚力量,后有黄庚华、张亮等“80后”“90后”后浪。现阶段团队正在开展月球与深空探测、中高轨量子卫星、空间基础设施等后续工程任务的研制工作。可运用于民用领域除了航空航天领域,气象和地质等领域也离不开团队研制的仪器。在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玉田路的上海技物所的实验室里,重达300公斤的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样机占据了实验室不小空间,正是这台仪器,可将立体测绘精度由1∶50000比例尺提高到1∶10000,平面定位精度直接从50米精度量级,跃升至10米以内。团队成员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传统的被动成像卫星只能粗略感知目标距离,拍摄的照片很难精确贴合到目标表面,但这台激光测高仪采集的高程控制点如同照片上的图钉,可以把图像固定到三维坐标系里。自2019年11月发射以来,该激光测高仪已经为测绘部门提供了数百万个精确的高程控制点,大幅降低了测绘人员野外作业量。高分七号02星激光测高仪主任设计师黄庚华打了个比方来形容精度,这相当于从东方明珠的顶部,要精确知道并保持激光落在地面牛奶盒条形码的哪根条纹上,不能有丝毫错位。他介绍,多学科和跨单位的科研合作也让仪器的研制成为可能,比如关键光学镜片的装配精度可以达微米量级,比头发丝还要细千倍。黄庚华认为,激光测高仪不仅可用于大型测绘卫星,也可用于小型的商业卫星星座。不过首先要解决轻小型化与低成本问题,例如通过更换材料、调整结构等,将300公斤的仪器重量降到40公斤以内,成本降低至商业航天可承受范围。(来源:第一财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量子保密通信。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与多家科研机构协同攻关,在星地量子通信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
2025-03-20 10:00:00
“嫦娥祝融”,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亮等80后、90后形成奔涌向前的“后浪”,勇挑重担刻苦攻关。“国家重器”为民所用,做好“高质量孵化器”实验室里,重达300公斤的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样机很是吸睛。这台仪器投
2023-10-02 06:12:00
...海技物所、中科大、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几家单位联合攻关,大家都没怎么睡觉,终于从原理上解决了问题。 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引擎记者:“墨子号”现在如何?王建宇:“墨子号”设计寿命
2024-05-21 06:00:00
小量子带来大变革 2023量子科技中国行重庆站活动开展
...李秀林表示,中国电信持续响应“加强量子科技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探索”的号召,加强量子科技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重庆电信也在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推动
2023-08-25 22:02:00
获中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 “创新X”系列首发星多项新成果发布
...成果。SUTRI在2022年9月29日观测到的太阳活动图。SUTRI科学团队 供图获得中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创新X”系列首发星搭载的46
2023-01-11 15:28:00
...导向作用凸显据悉,获奖者围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勇闯“无人区”,在前沿探索中抢占“新机遇”,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坚持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2024-11-20 12:18:00
...领,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新质生产力增势赋能。前不久,位于苏州的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传来好消息,该中心成功完成20比特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2024-05-21 00:13:00
新技术“众筹上天”,创新X系列首发星发布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
...2022年9月23日观测到的一次太阳爆发事件(图片由SUTRI科学团队提供)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捕获到迄今为止最亮伽马暴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高能爆发探索者(HEBS) 于北京时间10月9日21时17分
2023-01-11 12:32:00
...的挑战。为此,2023年初国网安徽经研院成立了一支专业攻关团队,从预测模型的构建着手,探索应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光伏出力快速预测的实际问题。由于先前还未有基于量子计算机开展光伏发
2024-07-15 15: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长得帅,破案快!民警助力摊主找回遗失手机获锦旗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通讯员 陶丽 青岛报道8月26日,市民王先生将一面锦旗亲手送到市北公安敦化路派出所,感谢民警帮助找回失而复得的手机
2025-09-02 18:10:00
福清民警为反诈“棒打鸳鸯” 半个小时戳破“跨国网恋”
东南网福清9月2日讯(通讯员 融警)8月29日,福清公安成功紧急止付一起“跨国婚恋+冒充公检法”复合型诈骗,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2025-09-02 18:11:00
“这是我应担起的责任!”新警小蓝的第一次救助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通讯员 马青青 青岛报道8月28日晚18时许,崂山公安分局辽阳东路派出所刚刚入职的新警蓝轩在东部新天地周边执行步巡任务时
2025-09-02 18:12:00
公交司机暖心相助 小小善举显温情
大众网记者 刘姿岑 青岛报道近日,在青岛公交21路的车厢里,一段平凡的助人故事,让“诚在美好”的服务理念在城市暖意悄然流淌
2025-09-02 18:12:00
即墨区移风店镇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巧手迎七夕 剪纸度佳节”活动
大众网记者李丹青岛报道8月29日上午,为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积极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即墨区移风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青年人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巧手迎七夕 剪纸度佳节”活动
2025-09-02 18:12:00
由孩子争玩具引发矛盾 民警怎么化解呢?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通讯员 陶丽 青岛报道8月27日,市民张先生将绣着“为民解忧 尽职尽责”的锦旗送到市北公安双山派出所
2025-09-02 18:15:00
“我和爸爸在世界上唯一的联络方式彻底消失了。”近日,一位网友发现去世近十年的父亲的微信号被回收后,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这样一段令人心碎的文字
2025-09-02 18:15:00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09-02 18:20:00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GB/T46016—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
2025-09-02 18:22: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网络博主发布“双胞胎孕妇”患癌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从视频来看,女子称在怀孕期间患癌,但还是想把孩子生下来
2025-09-02 18:36:00
2025年立秋以来,持续高温天气给奉新县的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局地出现严重旱情,导致农作物减产,有些甚至绝收。旱情关系民生
2025-09-02 18:37: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9月2日,《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新书发布会在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举行
2025-09-02 19:20: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通讯员 黄卉)作为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校园成为伊蚊叮咬传播基孔肯雅热这种传染病的“高风险区”
2025-09-02 19:24:00
阅卷老师更爱“衡水体”?家长犯难:英语书写到底练哪个?
大皖新闻讯 “孩子小学刚把英语‘手写体’练规范,到了初中又要改练‘衡水体’,这不是让孩子做重复工作吗?”近日,安徽合肥一位小学生家长顾女士的困惑道出了不少中小学家长的心声
2025-09-02 19:44:00
晋祠博物馆“晋溪书院大讲堂”,9月2日在太原市博物馆开讲,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王其亨带来“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建筑观”讲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分享了中国建筑理念
2025-09-02 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