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嫦娥祝融”,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02 06:1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上海技物所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二十年接续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

“嫦娥祝融”,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嫦娥祝融”,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本报记者 单颖文

承担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科学与工程载荷研制任务,用“中国方案”证明我国在月面具有着陆器精确避障能力;成功为首颗量子实验卫星研制量子密钥通信机、量子纠缠发射机两大主载荷,该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为高分七号卫星研制激光测高仪,开启1∶10000全球立体测绘新时代……这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近二十年来创新实践的部分“履历”。

在上海技物所副所长、“祝融号”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主任设计师舒嵘看来,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是团队不断完成挑战、持续自我突破的精神原动力。主动光电技术主要是利用激光与目标相互作用精确获取目标距离、速度、三维形貌、光谱特性等。从2010年12月筹建运行,2013年4月被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来,团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空间量子、激光与光谱技术、新型主动光电探测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通过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硬核”能力,努力践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担当。

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破解“卡脖子”难题

“我们所做的事,很多是前无古人的。”舒嵘说,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通过自主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成了“国家队”的中心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与专业单位和机构协同攻坚,彼此支撑、互相借力,最终一次次达成了合作共赢——不仅多次让领先全球的“中国方案”解决了世界性难题,也发挥了国家重大工程的牵引作用,带动了学科、技术的发展,并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了探月精神。

比如,为了达到荷载器减重的目标需要研制薄壁轴承。团队与国内某轴承研究所合作,与对方分享了太空所需轴承的特点,对方则发挥科技型企业所长不断攻坚,最终做出了合适的产品,也由此推动该类轴承自主研发和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

“协同攻坚带给我们很强的精神鼓舞,碰到问题也有了解决问题的信心。”上海技物所研究员、中高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光传输课题负责人张亮说。团队曾接到要在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上搭载单光子探测器的任务,但当时现成的技术只能让探测器运行一周。大家通宵达旦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最终,通过使用超低温制冷技术、调整卫星轨道等多措并举,将探测器的使用寿命提升到2年以上,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

在上海技物所研究员、高分七号02星激光测高仪主任设计师黄庚华看来,团队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高水平的顶层设计研究人员,有敢想敢拼的设计师、工程师,有技术精湛的一线工人。得益于这些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共同支撑,才确保了项目生而具备“高科技基因”,且最终能落地。

通过国家重大项目的历练,上海技物所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快速成长,业已形成“金字塔型”老中青组合——前有50后王建宇院士指导工程顶层规划和设计,中有70后舒嵘、何志平等把握工程研发节奏和脉络,后有黄庚华、张亮等80后、90后形成奔涌向前的“后浪”,勇挑重担刻苦攻关。

“国家重器”为民所用,做好“高质量孵化器”

实验室里,重达300公斤的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样机很是吸睛。这台仪器投入应用,可将立体测绘精度由1∶50000比例尺提高到1∶10000。传统的被动成像卫星只能粗略感知目标距离,拍摄的照片很难精确贴合到目标表面。这台激光测高仪采集的高程控制点如同照片上的图钉,可以严丝合缝地把图像固定到三维坐标系里。

自2019年11月发射以来,该激光测高仪已经为测绘部门提供了数百万个精确的高程控制点,大幅降低了测绘人员野外作业量。在黄庚华看来,这样的“国家重器”同样具有民用价值,但要附着在商业小型卫星上,首先要解决转化问题。比如,通过更换材料、调整结构等,将300公斤的仪器重量降到40公斤以内,将成本控制到千万元以内。

“要让国家重大工程的成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亟需‘高质量孵化器’。”舒嵘坦言,作为“国家队”的主力骨干,上海技物所的研究员很难“分心”在重大科技成果的商用转化上,这就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撑。

近期,虹口区政府联合临港集团与上海技物所合作,将在临港新业坊园区加快运营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中科技物联创中心”,聚焦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打造“高质量孵化器”,促使技术赋能社会迭代,间接提升经济效益,也吸引更多人才回归集聚,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团队小传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主动光电载荷研制团队,在嫦娥工程、火星探测计划、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高分七号卫星等国家重大项目中崭露头角,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团队成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美国科学促进会纽科姆·克利夫兰奖等国际国内多项奖励和荣誉。

本报记者 周俊超 通讯员 姚波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嫦娥六号月地转移了,回家有多难?美国想要月壤,只有一条路走
...采样的探测器,那这一份独特的月球样品,必然可以创造世界性的历史。那嫦娥六号能带来什么?对于月球背面来说,与正面可以说完全不一样,至少从观察的情况来看,这两者差别非常大,月球背
2024-06-25 11:11:00
二〇二五,这些科技热点值得期待(科技视点)
...解植物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构造,是科学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2024年,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余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周菲团队联手破解了这一难题。他们成功解析叶绿
2025-01-06 05:57:00
嫦娥六号近月制动,成功分离巴立方星!还有2次变轨,着陆多难?
...国进行月球探索的设备。所以,在发射的时候,就引发了世界性的高度关注。当然,在执行任务前,美国也是有点“酸”了,NASA局长公开指出,不知道中国去月球背面干什么,月球背面是永久
2024-05-09 14:27:00
...建设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奖项成功解决工程混凝土“下海”世界性难题记者/刘琴 通讯员/贾琦艳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本报南宁讯 (记者/刘琴 通讯员/贾琦艳)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近海
2024-03-20 08:00:00
“牵手”满一年 良渚和敦煌联合攻坚的世界性难题有何进展?
...院“牵手”,合作的关键内容是联合攻坚文物保护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牵手”满一年,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攻坚有何进展?近日,记者来到良渚遗址探访。目前,良渚古城遗
2023-07-25 17:18:00
南京医生为世界性难题提供新解决方案创新“搭桥”术让七旬老人“走”出瘫痪阴影□通讯员何雨田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站起来!”近日,73岁的浙江陈阿姨(化
2025-09-04 07:40:00
...背景的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点与吸引感。中国故事的世界性表达,需要的不是刻意迎合,而是真诚分享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与情感。《三体》的海外成功启示我们:真正的好故事能够穿透文化壁
2025-09-17 10:34:00
王拥军:“硬控”卒中四十年(中华名医)
...之一。近些年来,王拥军带领团队针对卒中防治的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开展了突破性研究。就拿劳伦·桑辛提到的CHANCE临床试验来说,那是2009年,在国家启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2025-02-10 04:30:00
以奋斗为笔,写下山水间的人类奇迹
...竖向刚度大幅提升,节省大笔建设资金。跨越山河,攻克世界性难题贵州高山峡谷间,团队成员或擅长结构设计,或精于建造工艺,或主攻材料创新,不断刷新着世界桥梁的纪录。为跨越槽渡河峡谷
2024-12-10 00:5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海尔智慧家庭与小度战略合作:双向控制,生态互通
伴随市场需求从单品向全屋智能深入,智能家居生态正从过去单一入口向着多入口、多圈层的生态体系迈进。特别是互联平台的兼容性方面
2025-11-16 15:16:00
摘要:本文围绕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展开研究,首先明确该体系的核心构成,包含目标设定、过程监控、评估实施与结果应用四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2025-11-15 05:22:00
厦门软件园健康马拉松赛开跑 引入AI陪跑员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摄影报道)“我的‘跑友’是机器人!”昨日,厦门软件园第十七届健康马拉松赛在软件园二期热力开跑
2025-11-15 08:20:00
吉林本土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凭啥在海外频频获奖?
在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上,吉林动画学院师生联合打造的《疯狂电脑城》摘得“最佳动画片奖”,这已经不是该片第一次出海,2024年
2025-11-15 19:01:00
摘要:本文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问题,首先剖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在关联,指出二者通过流程优化
2025-11-15 05:2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双路由”直连上海 看宿州腾“云”而上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位于宿州高新区的汴水之畔超级计算中心
2025-11-15 10:05:00
“世界舞台”上秀一圈,南京收获了什么?
进博会圆满落幕,南京交易分团意向成交9.98亿美元“世界舞台”上秀一圈,南京收获了什么?□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11月10日
2025-11-14 08:38:00
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持续增长 宁企连续三季霸榜国内“一哥”
11月13日,在江宁开发区埃斯顿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正在做各种场景应用展示。宁企埃斯顿今年前三季度机器人总销量约25000台
2025-11-14 08:39:00
一批创新产品亮相“宁创新品”信创产业教育专场活动 只需3步,20分钟完成全班作业批改南报网讯(记者徐宁)上传空白试卷和答案
2025-11-14 08:39:00
以AI引擎打造数字化转型山西模式
图片由讲述人提供讲述人 山西数据流量谷副总经理邵同旭我是山西数据流量谷的邵同旭,长期专注于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领域。多年来
2025-11-14 08:52:00
岁末是金融服务的“大考期”,业务量激增、客户需求多元叠加。张家口农商银行宣泰支行聚焦柜面运营核心环节,以“压降投诉、提升质量
2025-11-14 10:07:00
秋实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情绪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数据显示,超九成青年认可情绪价值,近六成青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2025-11-14 11:28:00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周蕊一杯咖啡,能勾勒出怎样的经济图景?从云南绵延百万余亩的咖啡种植园,到上海梧桐树下香气氤氲的创意特调
2025-11-14 11:28:00
惠依近日,深圳大学深圳城市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发布《短视频用户的算法实践与“破茧”报告》。《报告》显示,与一些人担忧“信息茧房”形成对比
2025-11-14 11:28:00
如新荣获2025消费责任对话活动客户服务创新典型案例
2025年11月5日,以“大力提振消费 品质服务担当”为主题的消费责任对话活动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消费者协会
2025-11-14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