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张先:北宋风流才子,一生恋曲传千古
...80岁还纳妾一事。对此事他本人也引以为豪,甚至还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东坡为此写下一首调侃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更多
...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句便出自明代杨慎歌咏长江的名篇。在芳草诗会活动现场,几名身穿红色马甲的小朋友围在“长江诗词大闯关”的游戏树前,争前恐后地填写着与长江相关的名篇名句。江宁街道新洲村社工吴亚楠告诉...……更多
柳永:从科举失意到情词绝唱,他的三首不朽之作
...天作者集中和大家分享,欢迎欣赏。我们先来说柳永的第一首词,也是他的少年成名之作。话说,当年正是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更多
南庄乡  金秋喜丰收  果农采摘忙
...融媒记者李云)眼下,正是苹果采摘的季节,走进庆城县南庄乡群众的果园,果农们采摘苹果、套网装箱、搬运装车,忙得不亦乐乎,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幅幅红红火火的苹果丰收图景构成了最美的乡村画卷。在南庄乡丰...……更多
史达祖与韩侂胄:抗金斗争中的幕后英雄
...军事决策之上。史达祖自己也明白此事,所以他又创作了一首《满江红书怀》,词中充斥着牢骚以及自嘲,感情真挚,但其风格已经大不同于传统婉约词,而是显得有些激进。不过史达祖这样的词并不多,只有寥寥数首,他四成...……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少说有五千字,光抄写都很费时,更何况比照这样的千古名篇,另做五篇规格完全相等、内容完全不同的新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杜正玄是有两把刷子的,面对杨素的刁难,史书称其“及时并了”,到时间全部完成。逼得一...……更多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诗也令人刮目相看。相比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乾隆帝,随便一首也都可以力压。《大风歌》在秦朝的暴政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此时的刘邦不过是沛县泗水亭长,随即响应局势,带领自己的弟兄先是占领了...……更多
聊聊历史上的“一女乱三曹”的故事
...却一直在曹植的脑海中萦绕。曹植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感甄赋》。还是曹叡继位后,觉得这篇赋的名字关联其母,不妥。曹叡为了避嫌,将赋名改为了《洛神赋》。甄宓之所以“乱”了曹植,不如说是曹植有感于自己的...……更多
一串葡萄兴产业  一把剪刀闯天下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建水县南庄镇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助农增收——一串葡萄兴产业 一把剪刀闯天下工人在葡萄种植基地疏果 图片由建水县提供●记者 车安达 眼下正值葡萄新梢生长的时节,在建水县南庄镇,果农们抢抓...……更多
唐宣宗的《吊白居易》:一首永恒的悼亡诗
...宣宗甚至还专门为他写了一首悼亡诗,没成想却成了绝世名篇,惊艳了后世千余年。那么,唐宣宗为何会缅怀白居易,他写的悼亡诗又是什么?白居易的能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公元772年,出生于河南新...……更多
...,想到国家面临之困境,他万分感慨,在马背上即兴吟诗一首:“龙泉庵内苦书生,偶窃三巴第一名。天下许多难了事,乡人何用太相惊。”邹智中举后,随即北上赴京参加会试。途经陕西三原时,求见辞官返乡的尚书王恕(明...……更多
初唐四杰都被称为神童,结局为何都很凄凉
...贤的欢心,就把他接到沛王府,却没两到乐极生悲,因为一首《斗鸡赋》惹祸上身,被唐高宗赶出长安。后来王勃通过科举,升任虢州参军,却知法犯法,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后又遇大赦,在去看望父亲的路上,魂归...……更多
谁为我国拔除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成年之后参加科举考试却接连不中,在落榜之后他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便回家安心继承家业了。没过多久,山东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麦才半收,秋稼几无,冬菜至少”,人们面临着吃不上饭的困境。可晚唐时期...……更多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写下最让人动容的一首相思词,字字句句都是千古绝唱
...独守空闺,在赵明诚不在她身边的时日里,李清照写下了一首首倾诉相思之情的词作,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在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的幸福时光中,有太多的值得词人回忆的点点滴滴的温情与浪漫的时光。正是因为这样温馨幸福的...……更多
范仲淹:从贫困中崛起的科举奇才
...仲淹,一个寒门贫寒之家的孩子,却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科举的殿堂里闯出了一片天地。然而,范仲淹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他还是个十几岁少年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漫漫的求学之路。【穷根穷底的家境并未磨灭他的兴趣】范仲...……更多
墨水惩罚:古代科举制度的奇葩法律
...喝“墨水”,瞬间变成文化人的传奇;但对于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儒生来说,他们不仅要面对十年寒窗苦,甚至考试完还要被迫“喝墨水”,更让人惊讶的是,“喝墨水”居然还上升到了国家法律的阶层。这还要追溯到隋朝...……更多
王勃的传奇人生与才情挥洒
...白、杜甫,还有唐初四杰也很了不起,尤其是创作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王勃,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传奇俊杰。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能诗文,被赞为“神童”,年纪很小就阅读了大量古籍,16岁时考中了唐高宗专门针...……更多
杨贵妃有多美?白居易、李白、温庭筠都写诗赞美她
...种最美的花。白居易因为她的死,怅然若失,写下了千古名篇《长恨歌》,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贵妃香消玉殒的遗憾和痛心。就连一贯温婉多情的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也专门写了一首诗,为杨贵妃鸣不平!先看李白,能够获得李...……更多
...城郊接合部环境综合整治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南庄兜村,一键开启了“美颜模式”。曾几何时,这个杭州北大门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安全隐患多,是城市化发展的洼地。今年以来,余杭...……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科举取士自隋朝设立以来,历代以来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寒门读书人进阶的唯一途径。虽然到清朝经历过“八股取士”的框架,比较死板,但仍不失为最好的办法。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初中期建国...……更多
敦煌壁画印着李白原版《将进酒》,原来我们都背错了,原版太狂傲
...品。 在离开皇宫足足有8年之后,李白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将进酒》,将自己郁郁不得志和豪迈洒脱的心境酣畅淋漓的在诗中表现了出来,其中一些经典名句,相信各位读者都不陌生,笔者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出。但相信大...……更多
一张写满记录的管网图……
...五主要矛盾……”一张勾勾画画、写满记录的图纸平铺在南庄村党总支书记孙开元的办公桌上,他与书记助理王林站在图纸旁一边交谈,一边不时圈画着。10月12日,记者一进入建湖县上冈镇南庄村村委会办公室,就看到这样一...……更多
唐朝才子崔颢的才华与黄鹤楼的不朽诗篇
...越他。然而,却有这么一位诗人,他19岁就金榜题名,以一首诗名扬天下,让李白自愧不如。崔颢,唐代汴州人士,即现在的河南开封人,他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才华,不到十岁就能出口成章,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开元十一年...……更多
拍马屁也能流芳百世?范仲淹看到一首马屁诗立刻给诗人升官
...诗句。乾隆与乾隆皇帝相对应的,宋朝诗人苏麟仅仅写过一首短诗,全诗一共不过十四个字,却能流传千古!这首诗有名到什么程度?其中的七个字,几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它的流传度实在太广了以至于有不少人都以为这是句...……更多
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的真正含义,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着一醉解千愁。李白爱酒,甚至可以说嗜酒如命,他很多名篇佳句都是在酒后写出的,而《静夜思》无疑是最为家喻户晓的那首,几乎连三岁的娃娃张口也能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这首诗...……更多
李白司马相如用阅读“滋养”身心
...作赋凌相如”,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有了后来传世名篇《子虚赋》《上林赋》。今日谷雨,你准备好看哪本书了吗?勤勉读书的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李白从古至今,说起李白,人们多以天才、诗仙的美名褒扬。...……更多
《春江花月夜》:一诗成名的张若虚与唐诗的巅峰之作
...倒全唐。这位诗人就是初唐诗人张若虚,这位诗人的传世名篇就是《春江花月夜》。说到这首诗,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高中的课本上,我们就学习过他的《春江花月夜》,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描写的月下景色使人非常的有代...……更多
朱棣的勤政与文治:从武功到文治的转变
...进的一个大的建树。明成祖他的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完善科举制度,广泛招揽人才。文官制度确实是完善起来了,但光有完善的制度,没有有才干的人来具体执行,还将会一事无成。朱棣重视文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接下来他就...……更多
哪个王朝在“强大”中灭亡了
...之基。在位期间,杨坚屡建奇功。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完善科举制度。在他继位之初,王族宗室们对一个外戚掌权极为不满,杨坚便下令对王室子弟实行科举选拔,让人们依靠自己的实力和才能获得功名,这对稳固帝位至关重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