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20: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自然也有着“两把刷子”。

很多人为了等到这一天,从小就开始饱读诗书,接受良好的教育,以便在后来的皇权斗争中脱颖而出。这也让他们变得非常有才华,就拿李煜等人来说,如果不是当了皇帝,很有可能成为一代文学家。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当然并不是说每位皇帝都是如此,西汉刘邦作为一个草根,从一个空无一物的小亭长,到一个称霸天下、开拓疆土的君王,实力实在是不同一般。即便自己的文化水平如此低,业余时间写的两首诗也令人刮目相看。相比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乾隆帝,随便一首也都可以力压。

《大风歌》

在秦朝的暴政下,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此时的刘邦不过是沛县泗水亭长,随即响应局势,带领自己的弟兄先是占领了沛县。

在萧何、张良和韩信等人的辅佐下,经历重重困难,最终建立了西汉。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没想到在朝代建立后,队伍中又发生了叛变,韩王信陈豨、燕王臧荼和淮南王英布策划谋反。此时他身边不再像曾经打天下一样,随便派出一名大将就可以拿捏对方。在没有可以抗衡人选的情况下,刘邦决定亲自迎战,最终将叛乱彻底平息。

在率领自己队伍回朝的过程中,他路过了自己曾经起义的地方沛县。此时他的内心是百感交集,那些陪他一起战斗的旧友们已经不在了。

有的倒在沙场,有的发动叛乱,如今自己什么都已经达成,身居帝王之位,王朝又开始动荡不安。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刘邦没有掩饰住自己的内心,吟诵出一首流传千古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短短三句,让人们心中难免有那么一丝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感受。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刘邦也只不过是一个地痞,咱们尚且抛开他建立西汉的成就不说,

仅凭这一首诗的创作,也不免让人心生敬佩。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鸿鹄歌》

刘邦在起义的时候已经年过四十,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特别是在平定叛乱的时候,他又被敌军的军箭射中,病情长时间没有任何好转。

此时的刘邦有了立储太子的打算,这时他心里的人选是刘盈,没想到这也引来了夫人吕雉的反对。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因为在吕雉的眼里,刘邦的成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性格,也是他能留住人的最大原因。可刘盈虽然为长子,但没有一点和刘邦相像,把天下交给这样一个人,不就是在自取灭亡吗?刘邦立刘盈为太子的这个想法也就此打消。

后来刘邦的宠妾戚夫人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取名刘如意。他认为这个孩子和他十分亲近,又

又了立其为太子的想法,没想到这也引来了更多人的反对。

当然皇权还要巩固,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但心里的两个人选都被他人阻拦,这可如何是好。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重病卧床不起的他,写了一首《鸿鹄歌》表达自己的内心: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整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十分巧妙。自己想要立刘盈,却遭到了吕夫人的反对;想要立刘如意为太子,又遭到了朝廷大臣的反对。

为了不让朝廷和天下引起动荡,自己也没有办法再去执着太子一事。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乾隆帝

乾隆帝应该算是历史上最“美滋滋”的

皇帝。一共活了89岁,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他的父亲雍正费尽心思,为他留下了充足的白银消费。这每天悠闲地,时不时还给

你吟上那么一首。

刘邦一生写的哪两首诗,皆流传千古

他一生写了4万首诗,这是什么概念?唐朝作为“中华文化宝库”,2200余人才写了差不多48900余首,乾隆一个人直接干翻?只不过他这个质量吧,您还别说,教材上还真有那么一篇。

接下来诸位请屏住呼吸,好好感受乾隆大帝的独特文化水平。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洒落花丛都不见。

这首诗我就不点评了,过于押韵,我不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的文盲皇帝写了一首诗,却流传千古无人超越
...但是本文要说的却不是上面这几位,而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稍微了解刘邦的人都知道,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因为古代读书做学问都是有钱子弟做的事,所以两个皇帝不是文盲
2023-06-12 08:42:00
宋朝诗人苏麟一首诗只有两句,却被千古传诵
...那是真没啥说的了!相比于乾隆,古代平民出身的汉高祖刘邦,虽然他被戏称为“文盲皇帝”,却也曾因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大风歌》。这首诗是在刘邦秦末起兵后,在外面打了十多年仗,完成
2023-01-15 19:20:00
刘邦一首诗流行千年背后的故事
...多数朝代一样,西汉的建立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汉高祖刘邦出身平凡,经过一番努力后成为强大的军阀,更是在与项羽的决战中大获全胜,创建四百年大汉。毫无疑问刘邦是一位出色的皇帝,很多
2023-12-03 15:20:00
...长河中,有些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文学的天空。刘邦,一个出身草莽的皇帝,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却留下了两首传唱千古的诗篇。而乾隆皇帝,自幼接受皇家教育,饱读诗书,一生创作了
2024-06-24 12:39:00
刘邦一生只留下了两首诗,但可以碾压作诗4万余首的十全老人
...时间接受文化教育了,但看似不通文墨,甚至言语粗鄙的刘邦却凭借仅有的两首诗力压号称最高产诗人的乾隆帝!01主席是很喜欢高祖刘邦的,毕竟草莽出身却能在最后登临大宝。不仅如此,主席
2023-01-30 12:50:00
帝王写诗谁最有才,一起来看看
...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风起于青萍之末,而广阔于天地之间,汉高祖刘邦的一生正如他的大风歌一般洒脱不羁、跌宕起伏。从父亲眼中的不务正业,
2024-03-26 16:39:00
从刘邦到李世民在诗中展现的宏图
古代成帝王者,必有一首传世好诗。就比如说,刘邦的《大风歌》吧。猛士、四方、海内、故乡。这就是帝王,始终心怀天下。相比之下,霸王项羽也有一首《垓下歌》。开始听起来还行的样子。但后来
2023-09-07 21:36:00
刘邦一生只做了两首诗,都上语文课本了,一首激昂,一首无奈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带着大军去剿灭反叛的淮南王英布。在平叛的过程中,他不小心被箭射中,结果在回程时就开始生病了。刘邦在经过沛县,来到自己曾经发家的地方时,停下来歇息了会儿。瞧着如今
2024-12-11 08:52:00
这个文盲皇帝一生只留下1首诗,却流传至今
刘邦是很普通农户家的子弟,刘邦从小到大一直懒惰,既不喜欢看书写字,又不喜欢耕地放牛,只喜欢喝酒游逛,每天邋里邋遢的生活着,所以他身上就有一股“痞子气”,但他头脑好,性格开朗豁达,
2023-02-06 15: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