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古代成帝王者,必有一首传世好诗。
就比如说,刘邦的《大风歌》吧。
猛士、四方、海内、故乡。这就是帝王,始终心怀天下。
相比之下,霸王项羽也有一首《垓下歌》。
开始听起来还行的样子。但后来就是宝马香车、红尘美人了。
项王的诗,正是诗如其人。乍一听,格局也不小,但听来听去,都是满腹牢骚。一个爱发牢骚的干部,一定不是一个好干部。
所以说,有没有帝王之象,诗中略见一斑。反正整天歌咏美人的,必定不是好君王。
后来,唐人根据霸王跟虞姬的故事,创了词牌名《虞美人》。
其实也有一些帝王自创过词牌名。比如说,大家最熟悉的、词牌界的翘楚、帝王界的苦主——李煜,就自创了一首词牌名《相见欢》。
当然,李煜也最喜欢填写《虞美人》了。
故国都不堪回首了,他那还一江春水向东流呢,真一流也。
《相见欢》算是李煜的代表作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谋天下者,不谋一隅。
看看刘邦的诗,言简意赅,字里行间,天下尽在囊中的感觉。再看看项羽、李煜这些缠绵悱恻之音,哪里有半分帝王之气?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说,还有一个人比刘邦胸怀更宽阔的,那就是秦始皇了。
秦始皇写过诗吗?
当然。不过先秦时期的诗,都是四言诗。就比如: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什么的。帝王睡不着的时候,偶尔灵光乍现,就会写一首传世好诗。
秦始皇的这首诗名叫《祠洛水歌》:
这首诗可不一般。为什么要以洛水开篇呢?因为,洛出书,河出图。伏羲据“河图”悟出“八卦”,大禹根据“洛书”创制《洪范九畴》,存于《尚书》。
周文王据“洛书”而出《易经》。后来,文王从洛水气势磅礴的声音之中研究礼乐,成功之后在洛水边摆“曲水”之筵。文王让群臣宾客沿水边席地而坐,把叫做觞的木质酒具放入水中,任其漂浮。觞漂到何处一盘旋打转,那么离此觞最近的那个人,就要饮酒一杯。这就是“曲水流觞”最早的由来。
后来,王羲之邀请谢安等人,也效仿周文王,在兰亭这个地方建人工曲水,大家喝酒作诗,而成《兰亭序》。
《兰亭序》好,是好在王羲之的书法。但论文采,终究还要推《洛神赋》。
既有洛水,就有洛神。洛神名叫宓妃,她可是伏羲氏的女儿哦。三国曹植为宓妃而做《洛神赋》。谢安的侄子谢灵运根据这篇文章评价曹植是“才高八斗”。
曹植虽然文采第一,但他终究没有帝王之气,字里行间显然没有帝王的恢宏。别的不说,就跟他的父亲曹操相比,《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句子,岂是一般的文人墨客能写出来的呢。
曹操之后,其实还有一个帝王,也写出许多好诗。只不过,此人名声不太好。他就是杨广。
看不起杨广是不是?告诉大家吧。著名的词牌《水调歌头》,那就是杨广创造的。而后世用这个词牌名填写的好词,简直是不计其数。
说起《水调歌头》的创造起因,其实很能彰显杨广这个人的智慧的。
过去,人们干活的时候,为了振奋精神,经常会编一些号子或者山歌。比如说,管仲曾经就编写过《上山歌》与《下山歌》,这样唱:
那么,杨广为了让开凿大运河的河工们不想家,就发明了词牌名《水调歌头》。据唐刘餗《隋唐嘉话》说:“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杨广一生也是写了不少诗。只是因为隋朝时间短,他是亡国之君,隋朝事迹基本都由唐朝来写,所以关于杨广的报道基本都是负面信息了。
杨广有一首诗还是值得推荐给大家的。这首诗格式比较特殊,是他在远征高丽时候写的。名字是《纪辽东》。
这首诗,就算是“七五言律”吧。
我们说,一个帝王最伟大功绩之一,必定包括开疆拓土和守土。战争胜利了,有感而发,常常就会有好诗出来。
既然,连隋炀帝都有边塞好诗,一生南征北战的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也不能落后的。李世民最著名的一首诗是《饮马长城窟行》。不过,我们今天给大家推荐他另外一首诗《还陕述怀》。
这首诗,仔细读来,寂寞铿锵!因为,别的帝王的志向在天下,李世民的志向在宇宙。
要说这些帝王之中,宋太祖赵匡胤可能算最不擅长写诗的,不过,他也有一首好诗《咏史》。
文笔拙朴,却是满满帝王之气。
唐宋宋祖的诗都写了,秦皇的诗也有了。那么汉武呢?
汉武帝号称大汉天子,在开疆拓土上也是政绩卓著。事实上,他写最多的诗就是关于天马的。众所周知,为了天马,汉武帝还发动过两次战争,由李广利为统帅,并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因为产天马的这个地方是“贰师城”。
我们分享一首汉武帝的《天马之歌》:
其实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叫《太一之歌》。显然比《天马之歌》大气多了。
前面这些皇帝,多多少少都有些学问。那么到了朱元璋这里,就是地地道道的大老粗了。
不过,别看大老粗,天生就有帝王的霸气。朱元璋可是开创了一个诗歌种类的先河哦。那就是打油诗。
这就是朱元璋写的《金鸡报晓》。特别是最后一句,显示了帝王应有的霸气。
这句虽好,却有前辄。
因为,宋太祖赵匡胤除了《咏史》,还有一首《咏初日》:
看,原来朱元璋这句,居然是抄袭的赵太祖的呀。
赵匡胤这首诗,通常被认为是映射他“杯酒释兵权”的杰出之作。而朱元璋同样也有一个“炮打功臣楼”,想来跟赵太祖还真是有些不谋而合了。
到了大清朝,出了一个会写诗的帝王。就是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大概4万多首御制诗。可惜的是,居然没有一首好诗。既然没有文采,那乾隆为什么这么卖力气写诗呢?其实呀,放在现在的话,有一个词很适合乾隆,他这就是刷单。既然不能以质量取胜,那就数量上成为第一吧。
这样,从秦朝开始,著名的开国帝王、开疆帝王的代表诗作就介绍了一遍。介绍完之后,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什么特点呢?
那就是,帝王诗作,基本分为两派——水系和火系。比如,秦始皇的《祠洛水歌》,属于水系诗,曹操的《观沧海》、曹植的《洛神赋》,基本都是水系作品,还有杨广的《水调歌》,更是水系。而刘邦的《大风歌》,火借风势,火系;汉武帝的《太一之歌》,东皇太一,十个太阳神的父亲;赵匡胤的《咏初日歌》与朱元璋的《金鸡报晓》都跟太阳有关。唯有李世民诗歌属性不是很明显。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历史上看,秦始皇、隋炀帝、曹操都属于水德星君下凡,刘邦、赵匡胤、朱元璋是火德星君下凡,李世民则是紫微星君下凡。
水德星君统治时间相对比较短,但政绩非常显赫卓著;火德星君统治时间都比较长,偏重长治久安;而紫微星君统治则会天下大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8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