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泸州老窖•国窖1573独家冠名的《何以中国》摘得白玉兰奖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从历史的长镜头中探寻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和内生动力,讲述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历程故事。 白玉兰奖国际评委会对《何以中国》的...……更多
夏朝国都、夏朝历史之谜终于破解,只待国家考古最后确认
...朝国都在哪?对于中国人来说,至今还是个迷。对于中国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来说更是一个无解之谜,以致有学者认为,夏文化探索是中国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考古学能否重建古史的试金石。虽然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更多
为何司马迁第一个讲黄帝
...都从商朝开始,其实就是否定夏朝。当然,即便谈及中国历史,也是将中华文明描述成偏居东亚一隅的渺小的微不足道的文明,有或没有,对人类历史没有什么影响,这是西方中心主义笔法,暂且不谈。西方否定夏朝的理由,其...……更多
探秘河洛地区 《寻古中国·河洛记》开播
...中”的中原大地河洛地区,依据诸多遗址最新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成果,见证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多元一体格局历史进程,讲述第一个广域王朝诞生之前的故事。《史记》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意即夏、商...……更多
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往何方? 《中国考古》正式上线
...能够找到多少“宝贝”,而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起源、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的推演。通过发掘和分析这些遗迹和文物,解读古代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地理等多方面的历史信息,从而让今天的我们明白:“我们是谁?我们...……更多
网络文明好声音丨川大考古学博士研究生孙唯祎:以网为媒 传承中华文明薪火
...中华文明薪火”为题,进行分享。考古与网络,一个回望历史、深沉而厚重,一个面向未来、活泼而轻快,当两者在新时代相遇,中华文明的薪火更加熠熠生辉。“2021年,我有幸作为四川大学三星堆考古队的一员参与三星堆遗...……更多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位于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上个月开始,中国考古博物馆为公众开启月度“上新”计划,12月新上十件文物,让文物作为无声的历史导师,带...……更多
...博物馆内,珍藏着灿若星辰的文物瑰宝。这些三秦大地的历史结晶、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都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12月25日下午,对话陕西·感知中国——“增进文明互鉴 共叙和合之美”主题沙龙活动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举办。...……更多
...栾川人”·《河南考古亲历记》编撰记 | 李宏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印证(下)·《河南考古亲历记》编撰记 | 李宏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印证(中)·《河南考古亲历记》编撰记 | 李宏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明...……更多
中国VR讲述中国故事,《哇呜!三星堆》雄安站正式揭幕!
...宝地,也是古代茶马互市、丝绸之路交汇地,兼具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农耕与游牧文明的特点。文脉赓续,继往开来。千秋风雨滋其荣茂,明山秀水养其蓊郁,千百年来,中华风骨在雄安这片土地上随着时光不断熔铸,成仁取义,...……更多
清华大学破解战国文物,意外揭开甲骨文百年谜团
...与西周,东周分两段,这句流传千古的朝代歌道出了中国历史的开端。夏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人类从石器时代迈入青铜器时代。然而,夏朝的存在一度备受争议,因为缺乏直接的文物和文献证据,被一些国外...……更多
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
...验室,为郑州文物保护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介绍,考古院深入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活化利用理念,通过考古博物馆和...……更多
...团队引领读者探访河北重要考古发现,感受燕赵大地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考古之旅”,较全面地展现了河北重要考古发现的文化价值,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收获了业界好评,也受到青年学生群体的关注。(《河北日报》202...……更多
...》今晚开播本报讯(记者李夏至)“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今晚,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中华...……更多
绍兴为什么如此重视大禹
...世界里的地理信息。北宋《禹迹图》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千年之后,再续《禹迹图》,是绍兴文化的创新之举。2006年5月,“大禹祭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三十年来,虽然绍兴始终没有停止对...……更多
...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四川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更多
《简牍探中华》:探索中华文明,传承千年智慧,构建文化新场景
...常书写,更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历史、地理的第一手资料。于一档文化类节目而言,要在有限的影像篇幅中,通过简牍探索中华文明的基本图景与现实路径,需要功课与智慧。而刚刚收官的中央广播电视...……更多
中国前面没有“古”字,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断代的国家,至今为止,中国已经拥有5000千多年的悠远历史了。不过在西方,有的学者却不承认中华文明的地位,他们认为中国虽然自称有5千年的历史,但其中有1500年的时间里,是没有任何史料记载的,所以中国最多只有3500...……更多
如果将文化比喻成一条连接着历史和未来的生生不息的河,那么,良渚就是这条历史长河中的美丽小洲,连接着过去,也连通着未来。从1936年年轻的考古人施昕更在这里发现黑陶片,到2019年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良渚古城遗址被...……更多
...,去年最新推进的发掘成果,则进一步活化了千年商港的历史场景。从另一个层面讲,以“考古+PK”的方式来评选,也让那些隐身幕后的考古人从田野走向台前,展现考古成果,讲述发掘故事,让公众了解考古人鲜为人知的辛苦...……更多
...(1-4期)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史学部主任、一级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教授,登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的讲台,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多年来的主要成果和启示。这是中华文明探...……更多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勤于耕作,不问收获
...4个在物理系,严文明的理科成绩更好,却阴错阳差进了历史系。至于后来与考古结缘,则和他的“人生导师”、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有关。当时,北京大学历史系有三个专业,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大学二年级分专业,时...……更多
...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肩负着宏大的历史使命而受到考古界的高度重视。《探源者》作者抓住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为写作中心,成功塑造了尹焕章、尹淮、尹嵋以及李济、李学谦等考古“探源者”的人物形象。...……更多
“源”来如此丨3000多年前的“新闻”长啥样
...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起源地,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大河网开设融媒专栏《“源”来如此》,沉浸式解读中华文明的起源。让我们一起跟随“探源人”的讲述,从河南出发,感受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大河网讯 ...……更多
商宋一脉源远流长
...上溯三千多年,这便是宋国兴起、发展、繁荣乃至衰落的历史轨迹缩影。从商部落始祖契被封于商,历经14世至商汤灭夏,定都南亳,再到商纣王灭亡,商朝遗民建立宋国,直到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家灭宋——在近2000年的时间内...……更多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宏磅礴时间的长河一泻千里,连绵不绝。当人们开始追溯历史的源头,激荡的先秦时期映入眼帘,在这个时代中,先祖们创造了让后世流传称道的中华文明。3200年前的商代妇好鸮尊,是河南博物院“宝藏中的宝藏”,因内壁刻...……更多
2023年度江苏地域文明探源重要进展发布
...分展现江苏地域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和独特地位,提炼展示江苏地域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实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本次汇报会由江苏省文物局指导,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江苏省考...……更多
东西问·人物丨严文明:用一生叩问大地
...从来都不是强势的人。他对学生非常耐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戴向明1989年拜入严文明门下攻读硕士学位时,严文明已是系主任,事务繁忙,学生们有事请教,总是在夕阳西下时到传达室,先给他家里打个电话。严文明...……更多
山东挖出一座遗址,颠覆西方学者观点:中华文明果然不是源自西方
...久旱逢甘露,因为遗址中的这些文物几乎都被载入了中国历史,而且许多形状一直被使用。至清末。显然,这说明中华文明有自己的传承,也打破了西方对中华文明的理论。由于城子崖遗址出土的“黑陶”特征过于显着,经专家...……更多
回眸2023,听五位大咖讲述我们的文化时间
...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催人奋进,令人鼓舞。过去一年,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视新闻讯 山羊绒产品,价格通常较为昂贵。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直播间带货的所谓“100%山羊绒制品”,售价却异常低廉。销售人员称
2025-02-16 17:31:00
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份《通知》引发热议,通知要求各单身工友限期内成家立业,组建家庭,明确规定:“若三季度内不能结婚成家
2025-02-16 17:33:00
河北新闻网讯(石昭忆、石聪亮)2月11日,邯郸市在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全市工业领域重点工作推进会暨推动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创新应用现场会
2025-02-16 18:09:00
武校频繁买地背后:登封与武校,谁更需要谁?
作者:傅一波“武校”最近一次出现在大众的目光,是2025年春晚舞台:646名学生在两个会场,用一招一式展现武术的魅力。这是武校学生“被看见”的一种方式
2025-02-16 22:42:00
男子赵某,因饮酒后驾驶被暂扣驾照,却在朋友饮酒后,主动替对方开车,结果被高速交警查获。2月16日,山西高速交警六支队通报相关情况
2025-02-16 19:51:00
巨野公安:窗口搬到家门口 上门办证解民忧
大众网记者 苏鑫 巨野报道近日,巨野县公安局万丰派出所接到辖区内朱女士焦急的求助电话,其患有先天性脑瘫的儿子身份证到期
2025-02-16 19:59:00
【多彩新论】付费“修复情感”,不如理性“止损”
“爱情难题,一键解决”“专业团队,帮你挽回挚爱”,这些天花乱坠的广告词,将不少深陷情感困境的人引入“情感修复”机构的大门
2025-02-16 20:02:00
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河南商丘柘城县一个套圈摊位以玛莎拉蒂作为奖品,2月15日,有消息称这辆豪车被一名顾客套走,然而,不少网友质疑此事有摆拍嫌疑
2025-02-16 20:03:00
中新网舟山2月16日电 (钱晨菲 郭晨凯 施恩康)15日,浙江舟山海警局执法艇疾驰180海里,历经10个小时,成功救助一受伤渔民
2025-02-16 20:10:00
我国首台全自动核酸蛋白共提取平台在三亚投入启用
南海网2月16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16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获悉,日前,我国首台全自动核酸蛋白共提取平台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投入启用
2025-02-16 20:22:00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2月15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坪上镇老场村赵院村民小组有山体发生落石垮塌,16日,有当地村民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2025-02-16 20:33:00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给我破!”《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魔童闹海》)中的一句台词,成了这部电影当下最好的注脚——荣登中国影史首部全球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电影的同时
2025-02-16 20:40:00
央视《新闻联播》今晚聚焦福州,鼓山上的3000多株梅花迎来最佳观赏期,你打卡了吗?
2025-02-16 21:01:00
游客称遭强迫购物、大巴雪天停无人区 成都官方通报
中新网2月16日电 据“文旅成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游客称遭强迫购物,大巴雪天停无人区”,2月16日,成都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发布情况通报。全文如下:图片来
2025-02-16 21:10:00
物流业犹如实体经济的血脉,贯通一二三产业,已成为助生产、促消费、畅循环的现代先导性产业。今年春节前后,宁德的大黄鱼、漳州的蝴蝶兰
2025-02-16 2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