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为中华文明探源者吟颂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26 17: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6月26日宿迁讯 近期,四集广播连续剧《探源者》在中央和省级重要媒体播出,反响热烈。该作品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吟颂了考古界“中华文明探源者”的艰辛劳动及其科学发现业绩,主题鲜明,情节生动,事迹感人,科学性强,可谓是时代的美丽强音。

细读作品,其特点显著。

一是突出时代主题。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肩负着宏大的历史使命而受到考古界的高度重视。《探源者》作者抓住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为写作中心,成功塑造了尹焕章、尹淮、尹嵋以及李济、李学谦等考古“探源者”的人物形象。全剧以尹嵋旁白彰明“文明探源”主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又以江苏宿迁泗洪县顺山集遗址发现了8500年前稻作农业文明的遗存,从而为淮河流域特别是江苏地域文明探源提供了宝贵实证为案例,巧妙而艺术化地把“中华文明探源”这一时代命题贯穿于整个剧本情节之中,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能力和高超的创作技巧。

二是赞美科学劳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严谨的科学劳动,需要考古学家们持之以恒的投入和长期的艰辛探索。《探源者》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表述的主题却是现代考古科学和考古故事,作者以严谨的笔法谈到顺山集遗址有关重要考古发现,如所采用的地层学方法、碳14测年方法、顺山集遗址的环濠聚落形态、水稻遗存以及灌溉工程遗迹、绿松石饰品及其加工技术、猴面陶塑、陶鼓、“中华第一陶灶”、青莲岗文化、顺山集文化等,既娓娓道来,也绝不虚构,这正是对考古学家科学劳动及其成果的尊重和褒扬,阐发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剧本中重要人物如尹嵋的生病、诊治、救护等还涉及到一些医学和心理学知识,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照。以考古人自身精神“探源”与考古事业“探源”双关,融汇考古学、历史学、心理学的学科内涵,利用这些学科都具备的“层层挖掘”的共同性巧妙构思,虚、实结合,艺、理兼顾,达到了情、境交融打动人心的创作效果。

三是直面现实问题。在剧本中,作者设计了一个生动的场景,即顺山集遗址的保护及开展“探源”考古工作遇到了遗址所在地方需要开砂采矿发展经济的矛盾冲突,这场“冲突”实际反映了在经济建设中如何协调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实问题,并怎样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作者既描写了矛盾冲突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合理诉求,又顺理成章地展现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思想观念的改变和识大体、守法律、讲真情的精神风貌,讴歌了考古学家为保护文化遗产所做的不懈努力,同时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情怀给予了应有的赞誉。这种不回避现实问题又交待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创作思路值得充分肯定。

总之,《探源者》采用文学艺术的创作手法,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一宏大的时代主题置立于鲜活的人物行动与故事情节之中,寓思想性、现实性、艺术性、科学性、知识性、情感性于一身,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动人魅力,堪称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作者:贺云翱,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文版)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遗产论坛组委会秘书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诚评|聚焦齐鲁:赓续考古新篇章
...铺陈开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题涵盖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水下考古、城市建设与城市考古、科技考古四个方面。(据齐鲁网7月10日)探古寻源,明晰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2023-07-13 21:56:00
“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综合研究”项目启动
...,5月19日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开题论证会,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领域重要项目之一的红山文化综合研究正式启动。5月19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
2024-05-20 10:29:00
浙江日报杭州12月9日讯 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也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记者获悉,近三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塘山以北的良渚外围新发
2023-12-10 07:58:00
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往何方? 《中国考古》正式上线
...而让今天的我们明白:“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往何方?”中华文明连续统一、创新包容的突出特性,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五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我们的祖先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谜团,
2024-01-19 17:55:00
...圳特区报讯(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彭艳艳)11月1日下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史学部主任、一级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
2023-11-02 06:46:00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也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探源工程以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支撑,
2023-12-09 22:28:00
全国人大代表宁雅秋:尽快将贾湖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
...过众多考古专家数十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贾湖遗址极具中华文明探源价值,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贾湖遗址孕育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是中华民族早期
2024-03-08 11:32:00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5800年前,文明起源加速
... 蒋肖斌)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家文物局供图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
2023-12-09 17:07:00
...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被提上重要日程。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延绵传承发展的中华文明,以其悠久、丰富、灿烂而独树于世界文化之林
2024-06-26 06:1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三个路段合肥方向的车都是缓行!淮南西高速入口临时关闭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下午4时许,大皖新闻记者从淮南交警部门了解到,因受“大流量”影响,淮南西高速公路入口临时关闭,请广大驾驶人选择其他路线绕行或调整出行时间
2025-10-06 18:17:00
河北日报纵览新闻作品“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
10月6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的代表作”栏目第七十七期入选名单揭晓河北日报纵览新闻创作的《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成功入选作品探访外国留学生在河北吴桥学习中国传统杂技技
2025-10-06 17:36:00
这些发生在假期的“细节”太暖心……
“转弯没注意,一下开进路面深沟时真的慌了,没想到交警和附近派出所的民警火速赶来!”“住店时老板帮我们规划的路线,比导航还精准
2025-10-06 17:08:00
安徽货车司机宋亚飞向千里之外发出“生命种子专递”
大皖新闻讯 “能救一个人,这趟‘活儿’比跑再多运输都有意义!”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宋亚飞向工作人员说道。近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种子专递”在安徽省亳州市完成
2025-10-06 14:14:00
“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晚,“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
2025-10-06 12:40:00
固安县图书馆:8项“双节”特色活动赋能文化新场景
河北新闻网讯(陈放、姚君楠)金秋“双节”至,书香满固安。10月1日起,固安县图书馆以“家国同欢·美德共传”为核心主线,拉开8项特色文化与健康活动帷幕
2025-10-06 10:12:00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
10月8日休息?“鸡排哥”澄清:正常出摊,食品安全有检测报告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关于景德镇“鸡排哥”8号将暂停出摊,计划休息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关注。10月5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明确表示8号他没有计划休息
2025-10-05 18:37:00
农行城西支行:情暖中秋,一张矮凳的“无障碍”柜台
鲁网10月5日讯“吱呀——”一声轻响,农行城西支行的玻璃门被缓缓推开。正在整理单据的大堂经理张静抬头,看见一位特殊的客户
2025-10-05 22:02:00
视频摄制:李畅 曹铮
2025-10-05 2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