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增进文明互鉴 共叙和合之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7 04: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增进文明互鉴 共叙和合之美

——“对话陕西·感知中国”主题沙龙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赵茁轶 实习生 郭炫宇

陕西考古博物馆内,珍藏着灿若星辰的文物瑰宝。这些三秦大地的历史结晶、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都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12月25日下午,对话陕西·感知中国——“增进文明互鉴 共叙和合之美”主题沙龙活动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举办。专家学者、外媒记者、青年代表等50余名中外嘉宾就如何对外讲好陕西故事、增进中外文明互鉴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活动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华社陕西分社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陕西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考古博物馆承办。活动依托陕西考古博物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宝贵的文博资源,设置了参观游览、互动体验、沙龙分享等多个环节。

主题沙龙开始前,中外嘉宾参观了陕西考古博物馆丰富的文物陈列,近距离观赏被“打包”搬进博物馆的考古现场,通过与文物“亲密接触”,深度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感受科技赋能下的文物保护。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集科学发掘、保护利用、阐释展示于一体的国内首家考古博物馆,通过多种手段集中展示考古学家如何通过丰富的地下物质遗存,解读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这是全国首座以考古学科发展为主线,展示考古工作过程、技术方法、研究思路的专题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孙伟刚说,“希望更多的海内外朋友能够来陕西考古博物馆参观游览,了解陕西考古的发展历程,感知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主题沙龙环节中,中外嘉宾结合各自领域,围绕活动主题进行观点分享和讨论。日本《东京新闻》中国总局局长新贝宪弘讲述了兵马俑赴日巡展的故事,介绍了日本民众对兵马俑及陕西文化的喜爱;西北大学埃及籍讲师艾小英分享了自己对“文学陕军”的理解研究,介绍自己用阿拉伯语翻译《贾平凹散文选》等陕西文学作品的故事。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单红表示,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大家能对陕西的考古发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更多的了解,对阐释和传播中华文化有更深刻的感悟。同时,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留学生和各界朋友多来陕西开展文化交流,探索发现古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魅力活力,感知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共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新华社陕西分社党组成员、副社长杨玉玲表示,作为驻地单位,陕西分社、新闻信息中心陕西中心长期以来通过讲述生动鲜活的陕西故事,助力塑造陕西全球形象,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国、感知中国。

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启龙表示,语言是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在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外语高等教育尤为重要。面向未来,在深入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好外语类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助力国际传播效能提升,助力推动人类文明深度交流互鉴。

现场交流中,众多中外青年分享了各自在不同领域参与陕西文化传播的故事。青年电影人石明明以其参与创作的电影《拨浪鼓咚咚响》为例,分享了如何用电影语言展示浓郁的陕西地方特色,讲好独特的陕西故事。西安外国语大学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米娜分享了自己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文化交流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今天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参观,又一次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认识,感受到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变化。”米娜说,“在中国学习的几年,让我深深爱上了这个国家,也融入了西安这座城市。我积极报名参与各种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就是想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留学,专攻中文。在我的家乡,学习中文是不少青年的选择。我们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来自波黑的留学生林佐玮说,“我是第一次参观陕西考古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文物的魅力,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我要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内涵和语境,不断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友谊的连心桥,将中外嘉宾热爱中华文化的心凝聚在一起。陕西将继续发挥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元素,以文化为纽带、用文化交朋友,将“对话陕西·感知中国”打造成为持续性的品牌活动和交流平台,邀请更多外籍人士深度感受陕西文化魅力,进一步在世界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的陕西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05: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尘”一语双关,既有考古出土之意,也形容壁画出尘绝伦之美。“素壁”,白壁,又作“粉壁”,频见于唐宋咏壁画诗中。在体现壁画流光溢彩和艺术水平的同时,体现壁画绘制技法。展示内容以时
2023-10-26 22:32:00
西工大这门课火了!“惊动”7位博物馆馆长!
...高校美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让大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之美,进而能够体会、欣赏乃至传承这种美学文化”。 很显然,在现代感十足的大学教室里,这样的育人效果是很难达成的。“一方面,
2025-11-02 14:12:00
观秦风汉韵  品文化盛宴
...展区陈列着木简、印章、封泥等文物,展现秦汉书法艺术之美。在“舞影曲落”展区,汉代乐舞俑与现代舞者影像相映,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走进“炉中余香”展区,精美的汉代熏炉映入眼帘
2024-06-04 04:37:00
何以中国:不默的文物
...帝陵博物院、中国青铜器博物院等文物殿堂,透过文物看文明,穿越历史看中国。“打卡中国——你好,陕西!”参访团参观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摄影 张雨晨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
2023-07-12 16:05:00
【何以中国】这座博物馆,让来自罗马尼亚的她深深好奇……
...,勾勒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因图谱”,展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相容并蓄的总体特征,为彰显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推动考古学科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等做出了突出成绩。讲
2023-07-10 21:07:00
故宫博物院2024开年三大展览午门展出,看看吧
...果,影响了欧亚大陆的诸多国家和地区。 展览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通”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从宫殿建筑到居室家具,从殿堂珍品到日常用器,从绘画艺术
2024-01-11 23:50:00
“玉”见万年中华文化 《寻古中国·玉石记》开播
...什么是玉?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者”。玉曾有何功能?《周礼》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如果用一种物质代表中华文化
2023-07-09 18:03:00
全省文物局长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今年实施西安城墙保护修缮工程
...部署落实落地;加强文物系统性整体性保护,深化考古和文明历史研究;推动文物有效利用,让更多文物活起来;拓展交流合作格局,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
2025-01-22 07:22:00
...24条具体措施,支持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揽子措施聚焦“文明起源”,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及成功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地区和单位给予最高20
2023-12-25 05: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