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6 22:32: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10月25日,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华彩出尘 素壁生辉——陕西出土古代壁画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开展。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23·西安)于2023年10月23日至10月25日举办。陕西考古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全面展示陕西出土壁画修复保护技术与活化利用成果。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这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首次跨年代壁画的大规模展出,20件/组展品将“组团”出现在观众面前;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展览采用定制支架,将壁画尽可能贴近展柜玻璃,展示壁画最真实的肌理与笔触,穿越时空,依旧生动,历经地下岁月依旧光彩熠熠,为观众营造最佳观赏效果;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展览中设置沉浸式数字空间,内含韩休墓壁画、石窟寺漫游等内容,观众可以进入墓室、壁画修复实验室、石窟寺内获得“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另外,以往的壁画展示往往突出艺术、审美方面的成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库藏的壁画,时代跨度大、保存状况好、学术价值高,是展示、研究中国壁画不可多得的材料。该展拟从考古和文物保护研究的角度,在展示壁画艺术和审美的同时,展出不同时期壁画题材的演变、空间布局的含义,以及通过考古和修复方面发现的壁画绘制技法的线索。

展示主题为“华彩出尘 素壁生辉”,“出尘”一语双关,既有考古出土之意,也形容壁画出尘绝伦之美。“素壁”,白壁,又作“粉壁”,频见于唐宋咏壁画诗中。在体现壁画流光溢彩和艺术水平的同时,体现壁画绘制技法。

展示内容以时代为线索,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以建筑壁画为主,讲述史前至秦汉之际的考古发现,同时简述建筑与墓葬壁画的渊源,作为墓葬壁画的引子。第二至五单元分别展示两汉、十六国、隋唐、宋元时期的墓葬壁画。

重点展品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车马出行图

新莽-东汉(公元9—220年)

2003年定边郝滩四十里铺东汉墓群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仪仗队列图

隋(公元581年—619年)

2005年潼关税村隋墓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携婴饲鸟侍女图

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

1988年西安长安区少陵塬韦浩墓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侍女图

唐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

1995年富平南陵村唐节愍太子墓

陕西历史年代跨度最长的壁画临展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展

△女吏图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2000年蒲城三合村唐惠陵

正当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召开之际,陕西考古博物馆利用壁画这种脆弱质文物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实证“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的学科使命,践行遗产保护者、文明诠释者、文化传播者的历史责任,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中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陕西考古博物馆供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千年前的壁画上,这个女孩比了个心!网友:跨越千年的浪漫
来源:极目新闻近日,陕西西安,陕西考古博物馆推出古代壁画展,囊括了出土自陕西的跨越了三千多年历史的众多壁画。在一幅《舞女图》中,一个来自千年前的大唐舞女“比心”,戳中了不少网友的
2023-11-02 16:56:00
【何以中国】这座博物馆,让来自罗马尼亚的她深深好奇……
...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陕西行的记者们走进陕西考古博物馆,以考古的视角透视历史文化,观察文物从地下到博物馆的过程,了解考古工作的点点滴滴。“从文物里读懂中国”全国媒体寻根溯源
2023-07-10 21:07:00
凝固与激活,当壁画来到博物馆
...筹备建设,备受关注的全国首座遗址类墓葬壁画艺术专题博物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12月20日面向公众开放,立刻成为打卡热门地。几乎同一时间,“法海寺:壁画技术、艺术与历史”主题
2023-12-29 10:45:00
...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与历史关联密切的博物馆、文保单位等的大量建立又为人们近距离感受历史提供了绝佳助攻。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山东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它历史悠久,藏品丰
2022-12-29 14:04:00
由450年持续酿造的国窖1573独家冠名播出的《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第四期将在今晚和大家见面。本期节目由探源导师单霁翔,带领探源团王昱珩、李响、朱洁静、郑璐,走
2023-07-28 12:50:00
...了贞观至天授初年大唐王朝快速崛起的景象。打卡长安·博物馆感受古都的繁华与辉煌很多人都知道西安拥有很多著名的博物馆,是一座博物馆之城。此前,旅游OTA平台根据博物馆预订人次,结
2023-05-26 11:10:00
央媒看太原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建成开放,新华社、央视等多家央媒持续关注,以文字、视频、图片多种形式给予报道。1月19日,新华社播发题为《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对外开放》的报道,称位于山
2024-01-22 07:26:00
陕西考古+悬疑追凶!《护宝寻踪》央视热播,开播即拿下收视率第一
...,从探铲到毛刷使用,最后众人还一同实地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地。王鹤润表示:“特别震撼,所有历史画卷都展现在我眼前了。”这部《护宝寻踪》在眼下的国产剧市场几乎是
2025-05-23 12:31:00
...化使命 激活中华文明新活力”主题分享会上,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侯宁彬表示,借助信息网络,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
2023-07-11 08: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