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走进博物馆,走进更多的历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9 14: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提到历史,人们往往会先想到历史人物,想到帝王将相,想到英雄人物,想到他们的丰功伟绩,想到他们的千秋霸业,但真正的历史远不止于此,其形式多样,甚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大到古建筑遗迹、雕塑、画像砖石,小到一幅画、一张纸、一支笔,无不在向人们提醒着历史的存在。而在日常生活中,历史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与历史关联密切的博物馆、文保单位等的大量建立又为人们近距离感受历史提供了绝佳助攻。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山东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它历史悠久,藏品丰富,其中不少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是人们了解山东历史、山东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一、山东博物馆简介

山东博物馆原名山东省博物馆,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文物征集和普查工作。作为省级文博机构,山东省博物馆也参与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1992年,山东省博物馆迁到千佛山脚下。2010年,位于今济南市经十路的山东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并正式更名为山东博物馆。

这儿要穿插一个小故事。一般来说,像博物馆这类地标性建筑,牌匾字体一般都是隶书、宋书或楷书,既庄重大方,也方便别人认出。但是山东博物馆用的却是草书,而且这几个字的草书乍一看让人会有一种不恰当的联想,受到许多人调侃,也有人要求换掉。其实山东博物馆的牌匾来源还是很有来头的。

据说,当山东省博物馆成立后,国学大师郭沫若先生非常开心,专门写了一首贺诗送了过来,用的就是草书。郭老名气大,博物馆收到贺诗后非常重视。为了表达对郭老的尊敬,再加上刚刚成立的博物馆没有什么名气,也希望借助名人效应宣传自己,因而也就从这首贺诗中选取了“山东博物馆”五个字加以放大雕刻,做成了现如今我们看到的牌匾样子。

郭沫若先生

山东博物馆主体建筑一共五层,高74米,展馆总面积8.29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5万平方米,非常雄伟。山东博物馆常设展厅15个,如《汉代画像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山东历史文化展》《孔子文化大展》《明代鲁王展》等,临时展厅8个。截止到2019年,全馆共有文物14418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8895件/套。

山东博物馆藏品体系完整,数量可观,品类丰富,有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甲骨、竹简、漆器、印章、封泥、砖瓦、陶文、钱币、服饰等门类,其中的陶器、青铜器、简牍、汉画像石、书画、古籍善本等还是山东博物馆的收藏特色。

二、来山东博物馆看什么?

山东博物馆藏品数量极为丰富,绝大多数都出自山东本土。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藏品,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不知道看哪个好。其实,来到山东博物馆,别的可以不看,十大镇馆之宝是必看的,它们是山东博物馆的精华。

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是2011年经过层层评选才确定的,分别是红陶兽形壶、蛋壳黑陶杯、亚醜钺、甲骨文、鲁国大玉璧、颂簋、《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东平汉墓壁画、九旒冕、郑燮《双松图》。这十大镇馆之宝,6件属于先秦时期,其余四件属于汉和明清,时间跨度很大。

红陶兽形壶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造型憨态可掬,整体像是胖胖的小猪,色彩艳丽,生动活泼,十分惹人喜爱。当时的人们用这个壶装水,可以说是集实用与艺术于一身了。红陶兽形壶是大汶口文化中独有的器型,代表了当时陶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蛋壳黑陶杯1973年出土于山东日照,是龙山文化的独有器物。黑陶杯制作技艺极为高超,造型优美,“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不仅是中国陶器史上空前绝后的佳作,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利用现代技术竟然无法予以还原。

亚醜钺在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商墓,造型硕大,极富威严,是殷商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钺型似人脸,张口怒目,因在口部两侧刻有铭文“亚”“醜”二字,故得名“亚醜钺”。与亚醜钺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青铜大钺,二者颇有兄弟相,后者在出土后不久就被调到了北京,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亚醜钺

鲁国大玉璧1977年出土于曲阜鲁国故城战国墓中,玉璧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厚0.6厘米。玉璧呈青碧色,纹饰布局精美,玉质晶莹温润,半透明,华美异常,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在出土的同时代玉璧中,鲁国大玉璧是目前所见形制最大的一件,堪称“玉璧王”。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博物馆新馆大厅穹顶的设计理念就来源于此。

山东博物馆新馆大厅穹顶

颂簋制作于西周周宣王时期,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据传清中叶时出土于陕西,具体地点不可考。颂簋先是由清朝重臣刘墉的重孙刘喜海收藏,在他死后,又辗转由山东布政使李宗岱和山东黄县巨富丁树贞收藏。丁树贞去世后,丁氏兄弟分家,颂簋的器盖和器身也随之分离。直到1959年,颂簋才重归完整。颂簋的珍贵之处在于在器盖和器身上均铸有铭文,完整地记录了西周王室册命官员的过程,是研究西周礼仪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郭沫若先生对青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有高度评价,说它们“足抵《尚书》一篇”。

颂簋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于1972年4月10日同时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两者的同时出现,彻底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是否有无的千古之谜,意义相当重大,难怪它有资格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1世纪初,又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年)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东平汉墓壁画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07年10月,当地在改造老物资局院时,发掘出一批汉墓,其中三座汉墓壁画尤为引人注目,制作年代大约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壁画所绘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历史故事,又有礼俗场景,也不乏娱乐场面,比如乐舞杂技等。东平汉墓壁画是目前山东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山东地区汉代壁画考古的空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东平汉墓壁画(局部)

九旒冕于1971年出土于山东邹城明太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墓中。九旒冕制作于洪武年间,采用了竹、木、丝、金、铁、玉石、大漆等多种材料,分为冠武、金簪、綖板、旒四部分,各部分均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冕冠高18厘米,长49.4厘米。这是我国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冕冠实物,其价值不言而喻。

九旒冕

《双松图》是清人郑燮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另一个人名字更为人熟知——郑板桥。《双松图》是郑板桥在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送给好友肃翁的作品,画中双松苍劲挺拔,旁有细竹、兰花、怪石点缀。整幅画布局错落分明,浓淡有致,别有一番自然情趣。画左上角写有长篇题文,记述了他和朋友肃翁长达二十年的友谊,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敬仰之情。《双松图》书画俱佳,相得益彰,加之保存完好,成了郑板桥传世作品中难得一见得珍品。1954年,《双松图》入藏山东博物馆。

以上是对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的简要介绍。其实,来到山东博物馆,除了看镇馆之宝外,运河漕船、“天风海涛”琴、戗金云龙纹朱漆盝顶箱、蝉冠菩萨像也都是值得一看的珍品。前三者与九旒冕一样,都是出自明代鲁王朱檀之墓。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子,好诗书,颇富文采,很得朱元璋喜爱。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山东后,行事却日渐荒唐,追求长生不老,沉溺于炼制丹药,最终毒发而亡,四年后去世,谥号“荒”。朱檀不靠谱,他的陵园却不容小觑,规模庞大,气势恢宏,陪葬品数量惊人,不乏稀世珍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走进博物馆,用手触摸,用脚丈量,感受时光倒流的惊喜,走进更多的历史,领略更多的风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佳能携手山东博物馆共建“影像教育基地”,“遇见最美博物馆”摄影大赛同步启幕
2025年6月14日山东博物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盛大启幕,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受邀参加开幕式。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践行者,佳能多年来致力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持
2025-06-16 10:51:00
...说,想要去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这座城市的博物馆;也有人认为“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这样的“双向奔赴”,使博物馆重新有了更具独特价值的定义。古朴与厚重在这里相汇,
2024-05-21 09:46:00
走进博物馆看宝物,跟着山东“宝物们”感受山东特色
杨雪 青岛报道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凸显博物馆在提供教育体验方面的重要作用。山东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更是博物馆大省。国家文物
2024-05-18 11:03:00
全省812家!在山东平均每1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来源:极目新闻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备案博物馆总量达812家,类别多样、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山东特
2024-05-20 16:13:00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
...蜿蜒曲折排成长龙,展厅内人头攒动……今年暑期,不少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火爆,参观一票难求。7月21日,游客在河南博物院观看春秋时期神兽造型的乐器支架
2023-08-04 15:54:00
“五一”假期,文博游热潮持续升温,山东各地博物馆迎来人流量高峰。5月1日,山东博物馆有2.3万人入馆参观;临沂市博物馆三个馆区(临沂市博物馆北城馆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临沂孔
2024-05-02 18:37:00
山东博物馆馆藏资源常态化走进博物馆
山东将继续推动博物馆之间协同合作,丰富内容体验,全面提升和体现博物馆的集聚效应与价值,形成“点、线、网”空间分布,最终目标是搭建新型文化传播矩阵。山东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大省,截至
2024-03-31 00:52:00
抖音发布报告:729家博物馆入驻,甘豫陕位居前三
...网讯(记者姬文艳)近日,抖音联合中国文物报发布了《博物馆在抖音上的这一年》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古风新韵”成为博物馆在抖音上的2023年度关键词,越来越多博物馆借助新技
2024-02-26 15:01:00
银座×山东博物馆“潮越五千年”:掀起现象级文化消费潮
...“文化消费节”推向高潮。据悉,这场由银座集团与山东博物馆深度联动的创新实践,在6月13日至22日银座29周年庆之际,以破圈之势在全省掀起现象级文化消费潮。作为“山东消费提振年
2025-06-22 12: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