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走进博物馆,走进更多的历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9 14: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提到历史,人们往往会先想到历史人物,想到帝王将相,想到英雄人物,想到他们的丰功伟绩,想到他们的千秋霸业,但真正的历史远不止于此,其形式多样,甚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大到古建筑遗迹、雕塑、画像砖石,小到一幅画、一张纸、一支笔,无不在向人们提醒着历史的存在。而在日常生活中,历史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与历史关联密切的博物馆、文保单位等的大量建立又为人们近距离感受历史提供了绝佳助攻。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山东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它历史悠久,藏品丰富,其中不少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是人们了解山东历史、山东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一、山东博物馆简介

山东博物馆原名山东省博物馆,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文物征集和普查工作。作为省级文博机构,山东省博物馆也参与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1992年,山东省博物馆迁到千佛山脚下。2010年,位于今济南市经十路的山东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并正式更名为山东博物馆。

这儿要穿插一个小故事。一般来说,像博物馆这类地标性建筑,牌匾字体一般都是隶书、宋书或楷书,既庄重大方,也方便别人认出。但是山东博物馆用的却是草书,而且这几个字的草书乍一看让人会有一种不恰当的联想,受到许多人调侃,也有人要求换掉。其实山东博物馆的牌匾来源还是很有来头的。

据说,当山东省博物馆成立后,国学大师郭沫若先生非常开心,专门写了一首贺诗送了过来,用的就是草书。郭老名气大,博物馆收到贺诗后非常重视。为了表达对郭老的尊敬,再加上刚刚成立的博物馆没有什么名气,也希望借助名人效应宣传自己,因而也就从这首贺诗中选取了“山东博物馆”五个字加以放大雕刻,做成了现如今我们看到的牌匾样子。

郭沫若先生

山东博物馆主体建筑一共五层,高74米,展馆总面积8.29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5万平方米,非常雄伟。山东博物馆常设展厅15个,如《汉代画像艺术展》《佛教造像艺术展》《山东历史文化展》《孔子文化大展》《明代鲁王展》等,临时展厅8个。截止到2019年,全馆共有文物14418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8895件/套。

山东博物馆藏品体系完整,数量可观,品类丰富,有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甲骨、竹简、漆器、印章、封泥、砖瓦、陶文、钱币、服饰等门类,其中的陶器、青铜器、简牍、汉画像石、书画、古籍善本等还是山东博物馆的收藏特色。

二、来山东博物馆看什么?

山东博物馆藏品数量极为丰富,绝大多数都出自山东本土。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藏品,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不知道看哪个好。其实,来到山东博物馆,别的可以不看,十大镇馆之宝是必看的,它们是山东博物馆的精华。

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是2011年经过层层评选才确定的,分别是红陶兽形壶、蛋壳黑陶杯、亚醜钺、甲骨文、鲁国大玉璧、颂簋、《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东平汉墓壁画、九旒冕、郑燮《双松图》。这十大镇馆之宝,6件属于先秦时期,其余四件属于汉和明清,时间跨度很大。

红陶兽形壶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造型憨态可掬,整体像是胖胖的小猪,色彩艳丽,生动活泼,十分惹人喜爱。当时的人们用这个壶装水,可以说是集实用与艺术于一身了。红陶兽形壶是大汶口文化中独有的器型,代表了当时陶塑艺术的最高水平。

蛋壳黑陶杯1973年出土于山东日照,是龙山文化的独有器物。黑陶杯制作技艺极为高超,造型优美,“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不仅是中国陶器史上空前绝后的佳作,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利用现代技术竟然无法予以还原。

亚醜钺在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商墓,造型硕大,极富威严,是殷商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钺型似人脸,张口怒目,因在口部两侧刻有铭文“亚”“醜”二字,故得名“亚醜钺”。与亚醜钺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青铜大钺,二者颇有兄弟相,后者在出土后不久就被调到了北京,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亚醜钺

鲁国大玉璧1977年出土于曲阜鲁国故城战国墓中,玉璧外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厚0.6厘米。玉璧呈青碧色,纹饰布局精美,玉质晶莹温润,半透明,华美异常,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在出土的同时代玉璧中,鲁国大玉璧是目前所见形制最大的一件,堪称“玉璧王”。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博物馆新馆大厅穹顶的设计理念就来源于此。

山东博物馆新馆大厅穹顶

颂簋制作于西周周宣王时期,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据传清中叶时出土于陕西,具体地点不可考。颂簋先是由清朝重臣刘墉的重孙刘喜海收藏,在他死后,又辗转由山东布政使李宗岱和山东黄县巨富丁树贞收藏。丁树贞去世后,丁氏兄弟分家,颂簋的器盖和器身也随之分离。直到1959年,颂簋才重归完整。颂簋的珍贵之处在于在器盖和器身上均铸有铭文,完整地记录了西周王室册命官员的过程,是研究西周礼仪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郭沫若先生对青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有高度评价,说它们“足抵《尚书》一篇”。

颂簋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于1972年4月10日同时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两者的同时出现,彻底解开了历史上关于孙子和孙膑其人其书是否有无的千古之谜,意义相当重大,难怪它有资格被列为“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1世纪初,又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年)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东平汉墓壁画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07年10月,当地在改造老物资局院时,发掘出一批汉墓,其中三座汉墓壁画尤为引人注目,制作年代大约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壁画所绘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历史故事,又有礼俗场景,也不乏娱乐场面,比如乐舞杂技等。东平汉墓壁画是目前山东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山东地区汉代壁画考古的空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东平汉墓壁画(局部)

九旒冕于1971年出土于山东邹城明太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墓中。九旒冕制作于洪武年间,采用了竹、木、丝、金、铁、玉石、大漆等多种材料,分为冠武、金簪、綖板、旒四部分,各部分均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冕冠高18厘米,长49.4厘米。这是我国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冕冠实物,其价值不言而喻。

九旒冕

《双松图》是清人郑燮的代表作之一,他的另一个人名字更为人熟知——郑板桥。《双松图》是郑板桥在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送给好友肃翁的作品,画中双松苍劲挺拔,旁有细竹、兰花、怪石点缀。整幅画布局错落分明,浓淡有致,别有一番自然情趣。画左上角写有长篇题文,记述了他和朋友肃翁长达二十年的友谊,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敬仰之情。《双松图》书画俱佳,相得益彰,加之保存完好,成了郑板桥传世作品中难得一见得珍品。1954年,《双松图》入藏山东博物馆。

以上是对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的简要介绍。其实,来到山东博物馆,除了看镇馆之宝外,运河漕船、“天风海涛”琴、戗金云龙纹朱漆盝顶箱、蝉冠菩萨像也都是值得一看的珍品。前三者与九旒冕一样,都是出自明代鲁王朱檀之墓。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子,好诗书,颇富文采,很得朱元璋喜爱。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山东后,行事却日渐荒唐,追求长生不老,沉溺于炼制丹药,最终毒发而亡,四年后去世,谥号“荒”。朱檀不靠谱,他的陵园却不容小觑,规模庞大,气势恢宏,陪葬品数量惊人,不乏稀世珍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走进博物馆,用手触摸,用脚丈量,感受时光倒流的惊喜,走进更多的历史,领略更多的风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说,想要去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这座城市的博物馆;也有人认为“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这样的“双向奔赴”,使博物馆重新有了更具独特价值的定义。古朴与厚重在这里相汇,
2024-05-21 09:46:00
走进博物馆看宝物,跟着山东“宝物们”感受山东特色
杨雪 青岛报道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凸显博物馆在提供教育体验方面的重要作用。山东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更是博物馆大省。国家文物
2024-05-18 11:03:00
全省812家!在山东平均每1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来源:极目新闻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备案博物馆总量达812家,类别多样、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山东特
2024-05-20 16:13:00
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了什么?
...蜿蜒曲折排成长龙,展厅内人头攒动……今年暑期,不少博物馆成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火爆,参观一票难求。7月21日,游客在河南博物院观看春秋时期神兽造型的乐器支架
2023-08-04 15:54:00
“五一”假期,文博游热潮持续升温,山东各地博物馆迎来人流量高峰。5月1日,山东博物馆有2.3万人入馆参观;临沂市博物馆三个馆区(临沂市博物馆北城馆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临沂孔
2024-05-02 18:37:00
山东博物馆馆藏资源常态化走进博物馆
山东将继续推动博物馆之间协同合作,丰富内容体验,全面提升和体现博物馆的集聚效应与价值,形成“点、线、网”空间分布,最终目标是搭建新型文化传播矩阵。山东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大省,截至
2024-03-31 00:52:00
抖音发布报告:729家博物馆入驻,甘豫陕位居前三
...网讯(记者姬文艳)近日,抖音联合中国文物报发布了《博物馆在抖音上的这一年》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古风新韵”成为博物馆在抖音上的2023年度关键词,越来越多博物馆借助新技
2024-02-26 15:01:00
山东政协委员孟鸿声:“活化”工业遗产 创新打造工业博物馆
...者宋翠)“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工业遗产创新打造山东工业博物馆。”在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孟鸿声表示,在选址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孟鸿
2025-01-22 16:58:00
博物馆“六进”或将进一步推动市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
记者吴昊2024年3月,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以下简称“潍县集中营博物馆”)走进潍坊银座购物中心,在二楼京广·尚悦书店举办的《乐道院》潍坊读者见面会暨《文学创作与城市气质知名作
2024-04-02 15: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