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走进“卫星工厂”,触摸真正的卫星,在太空留下身影
...四站,我们一起去研究了一下卫星。地球上空究竟有多少人造卫星?它们是怎么工作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倚靠卫星才能实现?卫星和地面怎么联系?为什么卫星要被设计成现在的样子?走进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一家...……更多
成都文旅携手中国航天 一部影视剧延展出一幅融合发展新画卷
...的四川故事成都元素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更多
2023年贵州省高分卫星应用推广交流大会在铜仁召开
...局面。10月19日,由省国防科工办组织的2023年贵州省高分卫星应用推广交流大会在铜仁召开。交流大会现场大会设置专家主旨演讲、产业发展座谈、应用经验分享等环节,与会嘉宾共话高分卫星应用成效与发展成果,探讨遥感卫...……更多
武汉智能工厂涌现新质生产力
...器生产车间。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量产小卫星的智能工厂。 自动化搬运机器人穿行在博世华域武汉工厂里。工业机器人手臂在生产线上忙碌不停,AGV自动导向搬运车精准送货,人工智能系统为品质把关,大数据...……更多
失联40多年的人造卫星现身,科学家担心不已
失联多年的人造卫星,长期被遗忘在宇宙的黑暗中,突然现身令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担忧。这颗神秘的卫星名为\"黎明号\",曾在1970年被发射升空,然而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与地球取得过任何联系。如今,\"黎明号\"突然...……更多
中国电信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出海” 驶向卫星通信新纪元
...的主题“手机时刻在线,通信永不失联”所表达的,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的卫星通信,其具有覆盖广、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等诸多优势,能够实现通信的“无处不能”。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搭载着移动终端,也让卫星通信走...……更多
为啥手机卫星通话难普及?北邮潘恬:天线信号增益、散热等存在技术门槛
...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从事公有云网络、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工作,在SIGCOMM、NSDI、CoNEXT等网络方向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6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随着华为Mate60系列新机的推出,卫星通信再次成为...……更多
各国卫星大盘点:美国5758颗,印度108颗,中国又取得何成就?
...中国卫星的崛起,揭开这一场现代技术进步的神秘面纱。人造卫星总量位居全球前列自从苏联于1957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以来,人类的人造卫星研制和发射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球范围内,各...……更多
卫星互联网迎指数级增长,投资如何介入其中?
...火星移民、太空旅游、火箭航班都将不再遥远;其次,在卫星的具体应用中,Starship将进一步提升Starlink的基建能力,Starlink V2版本的卫星将会进入大规模发射阶段,进一步拉开跟全球其他竞争者的差距,手机直连等新的应用将层...……更多
...空间碰撞的重要信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以下简称长春人卫站)自主研制的激光角反射器成功实现了卫星激光测距。“结构小、质量轻、反射效率高、价格便宜……这些是我们设计的民用卫星激...……更多
国防部转发!中国成功发射高精度卫星,分辨率0.5米,可看美战机
...是一种利用可见光和红外线等光学波段进行观测和通信的人造卫星。它通过搭载光学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在轨道上运行并进行各种任务。光学卫星主要通过搭载光学传感器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观测,光学传感器包括多光谱传感器...……更多
曝光!马斯克40颗卫星被摧毁,震撼画面令人难以置信
...,正在星际航线上探索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40颗卫星竟然遭到了摧毁!那一幕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不仅震撼了整个科技界,也掀起了人们对于宇宙探索的新一轮热潮。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惊天之谜,带你深入了解这场...……更多
亚洲第一重箭震撼升空!“太空神眼”深夜入轨,数万里外锁定航母
...夜发射升空,携带了一颗很神秘的载荷——遥感四十一号卫星,已经顺利地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发射任务是“胖五”三年来的第二次发射,也是今年我国航天事业的最后一次发射。长征五号又称“...……更多
揭秘极光星座02星 校企协作成功研制人造卫星
...队与航天专业公司及相关研究院所合作研制并冠名的首颗人造卫星。星箭分离,帆板展开正常,卫星建立稳定对地姿态,整星运行正常。“极光星座02星”又名“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是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制造团队...……更多
...商业卫星问天之路自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拉开我国人造卫星发展之序章,历经数十载,我国卫星发射和应用需求持续上升。如今,随着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加入卫星发射的行列,卫星应用也逐渐从国防、探索太空,向服务...……更多
一万多年前就有地球卫星了?黑骑士卫星 是真的,还是阴谋论?
...地球外太空的轨道有两颗卫星。而当时人类还没有发射过人造卫星!这就让人不得不猜测,地球上空 真的有颗由外星人发射的卫星 监督着人类! 然而这个报告很是可疑,有人怀疑这是阴谋论者冒名捏造的假新闻!UFO爱好者对黑...……更多
日本正研制第一颗木制卫星,我国也曾将木材装备到卫星上
...务的任何细节。木材的好处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我们已经向太空发射了一万多个人造物体了。到了现代,随着SpaceX的星链卫星星座的进行,地球的轨道将会变得更加拥挤。科学家担心,随着卫星数量的增...……更多
科学家估计未来50年,会有50万颗卫星升空,天文学将不复存在
天文学家预计未来50年内,将会有50万颗人造卫星被送入地球轨道,届时地面天文台将遭到严重干扰。截至目前,地球轨道上的人造卫星数量已经突破了5000颗,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上升,马斯克的SpaceX经常一发就能送几十颗卫星...……更多
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寿命是如何确定的?
...示。东方红一号在太空住了50年东方红一号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它在太空住了整整50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里程碑。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东方红一号的运行经历了多方面的优化,来确保其在太空中的顺利运行。为了保证东方...……更多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从荒漠中的军用机场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沿途之上大风卷起细沙,沿着绵延的沙丘制造出水波粼粼的幻象。稀稀拉拉的骆驼刺和红柳在寒风中摇曳……这里是巨龙腾飞的起点。一发发导弹、一枚枚运载火...……更多
日本要建“卫星集群”
...决定建立一种“卫星集群”系统,一体化地运用多颗小型人造卫星来收集情报,其目标是部署50颗小型卫星,从2024年度开始发射。日本要建的“卫星集群”究竟是个什么系统?日本大力加强情报收集能力有何居心?就相关...……更多
2022-12-05 10:13日本,集群,卫星
大火箭送大卫星!长高的“胖五”送遥感41号入轨!这颗卫星做什么
...地轨道那么重量也应该在25吨左右。但是央视报道称这颗人造卫星属于高轨光学遥感卫星,那么既然在较高的轨道上运行,它的重量应该不会有那么大。而资料显示长征五号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力达到14吨,地月转移轨...……更多
离火箭点火只有几十秒!情急之下他大喊“停止发射”!
...缘,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造一辈子‘中国星’。”作为我国人造卫星技术、深空探测技术和卫星导航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这样表达他的人生感悟。翻开中国航天史,太多“中国第一”的背后都有孙家栋的功劳...……更多
“小白鹭”的追“星”之旅
...层金灿灿的外衣是聚酰亚胺薄膜,可以给卫星保温。”“人造卫星分为很多种,‘吉林一号’属于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对地面进行拍摄和观测。”“我们企业目前共有108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组成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更多
卫星回收技术已经在欧洲实施,欧洲航天局已经得知了
...的天气预报,靠的都是各个国家发送到大气层之外的各种卫星,这些年来各种各样功能的卫星越来越多,我们只管往上发送,却很少把废弃的卫星往回收过,目前卫星回收技术只有美、俄、还有我国做过,这一技术的实现并不轻...……更多
用“天空之眼”守护生态环境
...上搭载各种传感器对地表进行监测。杨骥介绍,在还没有人造卫星的年代,人类最早是通过热气球来进行高空拍摄,后来衍生出了其他手段,包括在风筝、信鸽上挂载相机对地球表面进行监测。20世纪50年代,苏联发射了全球第...……更多
...很多星星,有些是天然天体,有些是我们人类制造的,叫人造卫星。我们眼前这些是人造卫星中的一类,叫遥感卫星,它们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照相机,负责给地球拍照。”讲解员介绍。“卫星外面为什么是金色的?”“这是卫...……更多
...可以焚毁,从而让太空飞行变得更可持续。据报道,这颗人造卫星将由木兰木制成,尺寸有咖啡杯大小。美国航天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称,预计将在2024年夏天发射。今年早些时候,科学家在国际空间站上成功测试了...……更多
...利、美国、墨西哥、新西兰、荷兰和摩洛哥等地观测这颗人造卫星。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名为星等的标准天文指数来评估卫星的亮度。在星等指数中,最亮的天体指数最小。例如,明亮的金星可以达到-4.6等,而暗得多的北极星只...……更多
欧洲航天局2.3吨卫星失控坠入大气层,预计将坠落北美海岸
...线电视新闻网2月21日报道,当天欧洲航天局(ESA)的一颗卫星失控坠入地球大气层,目前暂未有卫星残骸造成地面损失的报道。欧洲航天局的通报显示,这颗代号为ERS-2的地球探测卫星于世界标准时间2月21日17时17分(北京时间2...……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2024年的AI服务器,相当于2018年的新能源车
文 | 锦缎01 什么是当下最尖端的科技?在谈到小米做智能电动车的核心原因时,雷军对外解释到:他通过调研痛苦地认识到智能手机肯定不是当下最尖端的科技了
2024-06-14 11:42:00
最新研究:提前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消费电子供应商可降本超百亿美元
当前,电子消费上游生产端供应商设置的转型时间线明显较慢。图片来源:界面新闻/范剑磊“有雄心的100%可再生能源目标,不仅能使企业减少大量的碳排放
2024-06-14 11:42:00
组团“出道”!看华阳新能源新材料产品
嗨,大家好!我们是来自华阳集团的阳阳和钠钠。近年来,华阳集团坚定不移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
2024-06-14 11:44:00
应对挑战,美团苦练基本功
撰文 | 王长胜近日,美团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以营收733亿元、同比增长25%的优异成绩。我们看几个主要的财务数据
2024-06-14 11:44:00
蚂蚁向外生长
6月13日,蚂蚁集团发布了2023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下文也称“ESG报告”)。由于蚂蚁集团目前没有上市,没有常态化的财报披露
2024-06-14 11:44:00
快手、B站、小红书在618里试探成长
文 | 电厂,作者 | 何畅,编辑 | 高宇雷今年618大促,淘宝、京东、拼多多在比拼低价,而那些电商新公司——B站、快手
2024-06-14 11:45:00
淘宝京东做短剧,本质是个财务问题
文 | 新立场Pro火热了许久的短剧似乎来到了行业转向的档口。首先是行业规范化有了明确指示。备受关注的监管措施于 2024 年 6 月 1 日开始正式执行
2024-06-14 11:45:00
618期间值得购买的超值科技数码产品
一年一度的618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这是消费者们选购心仪商品的绝佳时机。在众多产品中,科技数码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领域
2024-06-14 11:46:00
京东卖酒年入500亿,谁在买单?
“京东酒业的销售规模,在400-500亿之间,8成是白酒。”近日,京东超市酒类业务部总经理赵煜介绍,“线上购买白酒,日益普遍
2024-06-14 11:46:00
苹果,重回第一!
来源:证券时报苹果以微弱的优势,重新夺回市值第一宝座。当地时间6月13日周四,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录得连续第四日上涨
2024-06-14 11:46:00
缺席618,B站的电商化的迷局
文/路世明编辑/大风打开最近的B站,会发现618电商大促的广告“满天飞”。开屏广告、弹窗广告、横幅广告,各种广告的交错
2024-06-14 11:46:00
公交神器“车来了”母公司IPO:雷军提前清仓,创始人曾获刑
文 | 张佳儒“刚跑到月台就看到公交车过去了”“坐车5分钟,等车半小时”“狠心打了出租发现公交车从后面赶来”……赶公交的人几乎都体验过这种“魔鬼定律”
2024-06-14 11:47:00
“科特估”还能不能上车?欧盟征新能源车关税影响有多大?
中特估之后又出来科特估,资本市场的新概念词汇真的一个接着一个。名字是人造的,本身没有意义,但如果名字取得深入人心,短期会产生一个效果
2024-06-14 11:51:00
基因编辑打击石油:高产亚麻荠使生物燃料发生革命性变化
科学家通过编辑TT8基因,将亚麻荠的油产量提高了21.4%,为更高效的生物燃料作物铺平了道路。随着运输燃料实现净零碳排放的举措势头越来越猛
2024-06-14 11:53:00
如何让“机器不学习”?学会“遗忘”将使新一代AI更出色
由于人们担心人工智能(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可能会泄露私人数据,计算机科学家们正努力教机器学习模型如何遗忘。虽然这非常困难
2024-06-14 1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