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走进“卫星工厂”,触摸真正的卫星,在太空留下身影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11 10:10:00 来源:成都儿童团

由成都儿童团和苹果树下联袂推出的研学“书写成都·科幻创作计划”第四站,我们一起去研究了一下卫星。

地球上空究竟有多少人造卫星?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倚靠卫星才能实现?

卫星和地面怎么联系?为什么卫星要被设计成现在的样子?

走进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一家卫星科技公司,我们在这里见到了真正的卫星,在老师的带领下亲手摸到了卫星的“衣服”,看见了卫星和地面的实时通讯,知道了不同类型的卫星如何实现他们的工作。还收获了一个小彩蛋:小朋友们的影像被传送上了“泰安号(星时代-16)”卫星,随着卫星在太空中遨游了一圈,还跟地球同框合影。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这趟“旅程”简直太酷了!

走进“卫星工厂”,触摸真正的卫星,在太空留下身影
走进“卫星工厂”,触摸真正的卫星,在太空留下身影

当我们仰望星空,除了那些从古至今一直闪烁的繁星外,还有超过7000颗人造卫星在我们头顶上空。它们按照“开普勒第一定律”,以椭圆轨道形围绕地球飞行。

卫星依靠火箭发射升空,到了太空替人类执行不同的任务。目前人造卫星大致分为通讯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我们日常看电视、打电话、GPS导航都和卫星密切相关,还有天气预报、灾害监测等,也需要卫星。我们在实验室中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电子”世界地图,我们所监控的卫星正实时飞越过美洲大陆上空。

走进“卫星工厂”,触摸真正的卫星,在太空留下身影
走进“卫星工厂”,触摸真正的卫星,在太空留下身影

因为要在太空中工作,所以卫星的造型、重量、材质都非常重要。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各种造型的卫星,圆的、方的、长的、扁的,有翅膀的、大肚子的......卫星的外形设计其实要取决于它的探测对象、装载仪器、飞行姿态等等。参观过程中,孩子们站到了一个1:1还原的卫星模型旁边,感受到了卫星的真实大小。也在展厅中看到真正在太空中执行过任务的卫星,像是几位已经“见过世界”的机器人,如今静静躺在展馆中。

走进“卫星工厂”,触摸真正的卫星,在太空留下身影
走进“卫星工厂”,触摸真正的卫星,在太空留下身影

人造卫星是人类大胆想象和科技充分发展的共同成果,未来的卫星,一定会承载更多的功能来为人类服务。在参观结束后,苹果树下老师另辟蹊径,为孩子们打开另一扇想象力之窗——如果你是一颗卫星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的作品吧!

走进“卫星工厂”,触摸真正的卫星,在太空留下身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位“固执”的“少数派”,102岁了
...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紧随其后,也于次年成功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中国国内要发射人造卫星的呼声渐高,毛泽东很快有了指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的
2023-07-27 11:18:00
成都文旅携手中国航天 一部影视剧延展出一幅融合发展新画卷
...的四川故事成都元素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
2023-04-23 00:46:00
2023年贵州省高分卫星应用推广交流大会在铜仁召开
...局面。10月19日,由省国防科工办组织的2023年贵州省高分卫星应用推广交流大会在铜仁召开。交流大会现场大会设置专家主旨演讲、产业发展座谈、应用经验分享等环节,与会嘉宾共话高
2023-10-20 20:03:00
武汉智能工厂涌现新质生产力
...器生产车间。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量产小卫星的智能工厂。 自动化搬运机器人穿行在博世华域武汉工厂里。工业机器人手臂在生产线上忙碌不停,AGV自动导向搬运车精准送货
2023-11-13 05:26:00
失联40多年的人造卫星现身,科学家担心不已
失联多年的人造卫星,长期被遗忘在宇宙的黑暗中,突然现身令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担忧。这颗神秘的卫星名为\"黎明号\",曾在1970年被发射升空,然而从那以后就再没有与地球取得
2023-11-04 15:30:00
中国电信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出海” 驶向卫星通信新纪元
...的主题“手机时刻在线,通信永不失联”所表达的,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的卫星通信,其具有覆盖广、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等诸多优势,能够实现通信的“无处不能”。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搭载
2024-05-14 13:50:00
为啥手机卫星通话难普及?北邮潘恬:天线信号增益、散热等存在技术门槛
...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从事公有云网络、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工作,在SIGCOMM、NSDI、CoNEXT等网络方向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2023-11-23 11:00:00
各国卫星大盘点:美国5758颗,印度108颗,中国又取得何成就?
...中国卫星的崛起,揭开这一场现代技术进步的神秘面纱。人造卫星总量位居全球前列自从苏联于1957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以来,人类的人造卫星研制和发射技术取得
2023-12-12 10:22:00
...哪些作用?该公司数据中心三室主任朱瑞飞这样回答:“人造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科学实验卫星4类。我们深耕的是光学遥感卫星,即通过卫星实时获取地面影像,再对这些影
2023-09-26 02:3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