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整体呈东-西区域差异大、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常年略高0.05℃。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更多
...,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年报》显示,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整体呈东-西区域差异大、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常年略高0.05℃。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年均...……更多
极地科考未来如何继续“破冰”
...:北京日报雷淼今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上月考察归来,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这次考察成果进行后续研究。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科考开始,一批批考察队员远赴极地,考察站陆续落成,那么,年...……更多
南极科考40年,我国已在南极建了4座考察站,为什么还要建第5座秦岭站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被发现的大陆。从1984年中国第一支考察队走进南极起,我国已40次赴南极完成考察任务。不久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第4...……更多
海冰融化速度前所未有 新模型揭示其隐藏的热通量
...,并支持沿界面的对流。 资料来源:Ken Golden,2007 年,南极洲。由犹他大学数学家和气候科学家领导的新研究正在生成新的模型,用于理解海冰系统中对全球气候有深远影响的两个关键过程:热量通过海冰的通量,热量将海洋...……更多
为什么要建新科考站?将会怎么建?一文了解
来源:极目新闻南极新科考站效果图。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从上海启航,计划于2024年4月返回,历时5个多月。本次考察将重点实施3船(“雪龙”号、“雪龙2”号...……更多
...安芷生院士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位专家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南极冰盖生长和相关的海冰扩张在触发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为深入理解中更新世以来北半球冰盖的快速扩张提供了重要机制。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半球冰盖和...……更多
南极大陆!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建成 支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在世界南极日之际,12月1日,我国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业务运行。这标志着,经过16年的科学积淀和创新探索,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入列”我国大气本底...……更多
南极大陆!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建成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在世界南极日之际,12月1日,我国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业务运行。这标志着,经过16年的科学积淀和创新探索,南极中山本底站正式“入列”我国大气本底...……更多
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发生冰山海啸 给南极“量体温”后他们发现→
在遥远的南大洋,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正在进行。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在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监测到一次剧烈的冰山海啸,波浪高达1米以上。这次海啸是由什么引起的?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发生冰山海啸在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更多
海冰锐减 北极经历120多年来最暖夏季
...深色地表形态,吸收更多太阳热量,加剧当地气候变化。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在全球产生连锁反应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冰盖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报告称,南极冰盖在2011年至2020年间流失的冰量比2001年...……更多
中新社广州11月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雪龙2”号11月1日从广州出发,奔赴南极。此次考察预计将历时近7个月之久,这也是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后的第一次考察,依托“三船”“五站”,此...……更多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在南极,一望无际的白色冰原中,矗立着一座北斗观测站。这座观测站很小,却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幅提升了北斗卫星的全球定轨精度。守在这座观测站旁边的人,叫李航。● 李航与卫星观测站作为中国极...……更多
...龙2”号4月16日电题:踏浪万里、筑梦冰原——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回眸新华社记者周圆4月16日,时隔160余天,“雪龙2”号再次驶过长江入海口。至此,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3艘船均已安全返航。踏浪万里,本次考察于中国...……更多
揭秘极地 领航梦想——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进西部重庆站走进彭水一中
...主持活动。科普知识 激发兴趣“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港启航,赴南极建站并开展考察工作……”活动在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宣传片——《冰路征程》中拉开序幕。“40年来,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更多
你好,中国南极秦岭站(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刘诗瑶 胡润新中国南极秦岭站。祝 贺摄(影像中国)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队员们在风雪中施工。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更多
...华社“雪龙2”号4月2日电题:“一切都大变样”——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话变迁新华社记者周圆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从科研设备、气象保障到考察途中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细节无不令“雪龙2”号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更多
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采访日志:跟着“雪龙”探南极
...”号静静停泊在岸边。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即将出征,码头挤满了前来送别的亲友。雄浑的汽笛声响起,出发!数百名队员奔赴地球之极、冰雪之巅。我有幸成为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的一员,作为“...……更多
全球气候资讯②|2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梳理
...s Glaciares国家公园,阿根廷湖中的Perito Moreno冰川脱落。2.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测算的数据表明,2023年2月13日,南极海冰面积降至191万平方公里,打破了2022年2月25日创下的192万平方公里的历史最低纪录...……更多
“雪龙2”号大洋考察完成哪些任务?捕捞“海天使”、穿越冰山……
...天(3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拖网作业结束,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的大洋调查任务,包括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涉及南极海洋水文、...……更多
北极海冰融化可能引发欧洲大降温
一项研究发现,北极海冰融化会破坏海洋环流和降温,这与科学家们对未来潜在气候影响的担忧不谋而合。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极地地区气温上升可能会极大地破坏海洋环流模式。海冰融化会导致气温...……更多
意外发现揭示隐藏的海洋热量威胁南极冰架稳定性
...首次揭示了在过去的40年里,海洋水域的变暖是如何加剧南极一个主要冰架的融化的。来自东英吉利大学(UEA)的科学家们说,这项研究是他们的自主海洋滑翔机意外卡在罗斯冰架下面的结果,研究表明,随着气候变化推动海洋...……更多
全球升温幅度将创新高引担忧
...新高。全球气温创历史新高。海平面上升也创历史新高。南极海冰则创历史新低。” 然而,上述报告的发现并不意味着世界即将跨越1.5摄氏度的长期气候变暖门槛。科学家们表示,根据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1.5摄氏度是避...……更多
最新报告:地球三极冰盖冰川物质过去20年损失量超7.68万亿吨
...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呈现损失状态,2001-2020年,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北极)和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量分别为26390亿吨、47390亿吨和3060亿吨,相应的损失率分别为1320亿吨/年、2370亿吨/年和150亿吨/年。1月5日,全球生态...……更多
全球变暖如何影响近海生命?东京部分渔民转行
...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冰面积和冰川消融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热浪、洪水、干旱、野火和迅速增强的热带气旋造成的...……更多
阿蒙森海沿岸调查企鹅栖息地“雪龙2”号8小时冲破海雾
...天惠”轮破冰引航(无人机照片)。图为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正行驶在浮冰区。 新华社发2023年12月8日,考察队在搭建大型临时建筑(无人机照片)。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更多
南极洲极端温度波动引担忧
...无前例的热浪使这片寒冷大陆的气温远远高出平均水平,南极洲的研究人员热到穿上了短裤。气候变化正在影响自然灾害的强度,并加剧全球气温上升。在南极洲,随着全球持续变暖,冰架正在加速融化。事实上,地球上有记录...……更多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入列仪式在青岛举行
...代印记和精神象征,自1986年首航至1994年退役,先后六赴南极,圆满完成我国南极长城站扩建、中山站建站、考察站补给的物资运输及南大洋考察等重大任务的保障工作,为我国南极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入列的北海局“...……更多
铲雪铲到崩溃 在南极盖房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4月8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此次考察的主要任务顺利完成。考察队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中国南极考察进入“三站越冬”时代。这次,科普中国特别邀请到了秦岭站的驻场...……更多
极地科考船穿越冰区如何避开危险?卫星遥感这样护航
...新站附近海域,这也意味着,包括“雪龙号”,参与这次南极科考的三艘船只都已经安全抵达目的地。对于极地航行来说,穿越海冰区充满了危险和挑战,那么这次航行中三艘船遇到的冰情如何,又是如何避开危险的,我们一起...……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别让脑细胞在等待中凋零——心脏骤停急救与脑保护重启健康人生
37岁正值壮年,却突发心跳骤停命悬一线!一位体重超常且合并糖尿病的心跳骤停患者,在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
2025-07-15 16:25:00
汗水浸湿手术服,山大附属儿医这个科室暑期首周116台手术
7月7日至13日,暑期第一周,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管瘤与介入血管外科迎来就诊高峰,科室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共成功完成了116台手术
2025-07-15 16:27: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陈泉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用钢铁意志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这种植根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灵魂
2025-07-15 16:43:00
近日,北京、天津两地实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互认办理,境外旅客在京津任一城市购物后,可在两地指定商店直接办理退税,无需再于离境时排队申请
2025-07-15 16:43:00
鲁网7月15日讯7月10日,莒南县赵贵喜同志见义勇为表彰会在十字路街道朝阳祥和苑小区召开。据了解,2025年6月19日晚上7点左右
2025-07-15 16:48:00
百名书画艺术家创作联谊活动在北京召开
鲁网7月15日讯7月12日,“情系沂蒙 红心向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百名书画艺术家创作联谊活动”在北京举行
2025-07-15 16:49:00
昆明机场通报一航班起落架受损:无人员受伤
央视网消息:7月15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发布运行情况通报:7月14日晚间,缅甸国家航空仰光飞往昆明的UB805航班落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后
2025-07-15 16:49:00
“零下80度dirty”成了上海咖啡界新顶流,多人在暴雨中排队打卡。
2025-07-15 16:49:00
烟台毓璜顶医院创造“全球首例”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第三次肾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鲁网7月15日讯(记者 魏萱 见习记者 王一倩 魏进凤)在世界医学前沿的探索中,烟台毓璜顶医院刻下了属于烟台的闪亮印记
2025-07-15 16:49:00
【童乐缤纷暑期】泉城书房·济南市莱芜区图书馆口镇街道分馆举办《童年里的温暖与告别》阅读会
鲁网7月15日讯7月13日,泉城书房·莱芜区图书馆口镇街道分馆内一场以《童年里的温暖与告别》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在此温馨开展
2025-07-15 16:50:00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通讯员 刘超 潍坊报道2025年以来,潍坊市潍城区财政部门积极发挥各类金融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效
2025-07-15 17:06:00
【高清组图】人群中,一抹抹橄榄绿格外醒目
巡逻官兵在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内进行定点执勤巡逻官兵沿景区进行巡逻保证游客安全 巡逻官兵沿景区进行巡逻保证游客安全执勤官兵以标准军礼回应小女孩的少先队礼 巡逻官兵搀扶老人通过湿滑
2025-07-15 17:11:00
大皖新闻讯 一场意外交通事故使得老人脸色惨白,身体抽搐,倒地不起。危急关头,川气东送二线项目的工作人员郑猛、程光辉遇见情况后
2025-07-15 17:19:00
石楠谢思球季宇领衔 “皖人说皖事”绘皖地风华
大皖新闻讯 安徽省作协原副主席石楠日前携传记文学作品《画魂:潘玉良传》在安庆新华书店劝业场店举办新书分享会;7月13日
2025-07-15 17:20:00
12场演出节目设计已完成!2025安徽乐团首届音乐季打造多元音乐盛宴
大皖新闻讯 7月15日,2025安徽乐团首届音乐季媒体见面会暨公开排练展示活动在安徽百戏城举行。这场持续近半年的音乐盛会
2025-07-15 17:22:00